牛津质感——毛远波的街头摄影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在英伦求学的年轻中国人叫毛远波。学习之余,他一边研究克莱因、寇德卡等街拍大师的风格特色,一边尝试街拍的乐趣。他习影刚一年半载便出手不凡,而且对街拍感悟良多。
  问:你出国之前也喜欢摄影吗?
  答:2013年,我来到英国之后开始接触摄影。过去两年多,我在短期回国的时间里也拍过一点,但是最早并没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街拍上,只是拿着相机随走随拍而已。
  问:街拍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2014年。
  问:你的拍摄好像很随性,你觉得街拍的乐趣在哪里?
  答:街拍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就如同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街头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街头随时上演着各种故事。此外,街拍对器材的要求又是最低的,随时都可以拍摄,但每一个快门定格的瞬间都无法复制。这种挑战让街拍魅力无穷。
  问:你希望得到“决定性瞬间”那样的照片吗?
  答:没有特别希望。拍到精彩的瞬间当然很好,但我不觉得这是我街拍的唯一目的。很多时候一些简单的线条、色彩,或者场景和人物带来的情绪本身,又或者它们所指向、暗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吸引我拍摄的原因和对象。
  问:你最喜欢哪些大师的作品?能说说对他们作品的总体印象吗?
  答:个人比较喜欢的大师有克莱因(William Klein)和寇德卡(JosephKoudelka)。克莱因的作品往往在视觉上带来非常强烈的冲击。也许这个和他从事时尚摄影的经历有关,也许也和他的性格有关。我觉得他把(用一个现在常用的词)“接地气”的市民生活气息和市民所向往的时尚优雅品位出色地结合了起来。如果说克莱因的作品时代感浓厚,那么寇德卡的作品吸引我的地方则是其对时间感的消除。寇德卡许多带有某种仪式性、具有隐喻意味的画面非常吸引我。在时间感、时代感被模糊或消除之后,还剩下什么?与当代一些牵强附会的“隐喻式”作品不同,寇德卡的画面抓住的往往是人类经验中非常核心的概念和体验。
  问:你的街拍想告诉观者什么呢?或者说画面中的具体事实重要还是你的表达更重要?
  答:我目前不太在意街拍中的纪实性,也不太在意必须要还原或呈现事件、事实本身。街拍,甚至摄影本身,对我来说最主要还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换言之,照片只是我对事件的一个反应,一个从某一角度进行的解读。照片所承载的也是我对当时场景中的不同元素的一个重组,对它们各自重要性与先后顺序的一个重新安排。有时候事件本身是一个故事,从某个角度拍摄下来后,照片讲述的是另一个(可以是完全虚构的)的故事,只不过这个虚构的故事用了几张真人的面孔而已。对我而言这种重新编故事的成分,其实是街拍非常有趣的一面。如果好的故事来源于生活,那这类街拍则正是我喜欢的编故事手法。
  问:你觉得“新纪实”与“老纪实”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答:目前我对摄影理论了解还比较肤浅,只是一点个人观感。我个人的感觉是“老纪实”主要在试图记录各种人在其各自不同环境中的自然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纪实”似乎和现在的Nature Documentary(自然记录)更接近。“新纪实”自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开始,这种摄影更关注当代社会人群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体验,透过对个体经验的呈现探求其与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的联系。比如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
  问:你的数码相机本来能拍摄出彩色照片,而你最终呈现出来的照片多数是黑白的,你为何要故意回避色彩的真实性呢?
  答:我一直不太相信所谓“客观”和“真实”这一类的概念。它们可以作为某种理想存在,大概也因此可以作为一些行为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是我在拍摄中想要达到的。很多人对数码时代的作品总是时刻准备着对其“真实性”下各种判断、但是胶片时代的作品难道真的就更加接近所谓的“真实”吗?似乎未必。那么色彩的“真实性”,当我们细细咀嚼这个词,其实就更难以捉摸和定义了。如果我们坦然接受不同胶卷、拍摄时间、镜头特质,以及冲印过程对胶片作品的色彩的影响,如果我们有人现在仍然津津乐道于德产镜头和徕卡数码机身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暗部发蓝的“德味”,且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物种,甚至同一物种,对周围世界的色彩感知都不一样,那我们何必纠结于数码作品中色彩的“真实性”呢?一切其实都依据是个体口味、品位以及表达需要而已。个人来说,我选择色彩或者黑白,主要看色彩是否是我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部分。如果色彩本身就是表达的内容,或者可以帮助表达,那么就留着色彩。如果色彩本身并不能为照片带来什么额外的东西,有时候甚至反而扰乱了点线面的表达秩序,那么就去掉。
  问:说说器材吧。你使用哪些相机和镜头?常用哪些组合进行街拍?
  答:我用过的器材不多。目前主要用的是“徕卡M9相机+福伦达35mm f/1.2Ⅱ镜头”组合,有时候也会换上徕卡Summicron 50mmf/2镜头。如果需要小巧轻便,那么会用徕卡Summicron-C 40mm f/2。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带相机,那么就带一个索尼的小卡片机,或者直接用手机。
  问:你拍摄时怎么设置参数?
  答:目前主要都是手动对焦。徕卡M9的感光度我一般设定在ISO 160-640之间自动选择。镜头方面,没有固定的设置。有时候我全天都用35mm镜头的f/1.2或f/1.4光圈,调焦点设定在3米左右,根据情况选择对焦拍摄,或者估焦盲拍。有时候会把光圈缩到f/8左右,直接用超焦距拍摄。快门根据光线情况,室外可以在1/250-1/4000秒之间,室内一般就1/15-1/180秒左右。
  问:有些照片可以看出被摄者已经察觉到你在拍摄他,在西欧是否会引起他们的误会?
  答:其实有时候我会故意等拍摄者注意到才拍摄,有时候当然就是直接抓拍。在欧洲总体还好,有不少人其实很大方也愿意被拍摄,大部分人并不会太介意,只有个别情况会有人表示不愿意,重要的还是看拍摄人的态度以及误会时如何沟通。
  问:街拍时候如何避免麻烦和误会?
  答:只要估焦的能力好,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盲拍(笑)。如果要举起相机来拍,那么首先还是动作快一点。这个需要预先判断好大概的距离,预先把镜头拧到差不多的位置,然后举起相机微调后拍摄。在被摄者看到的情况下,如果被摄者不介意,那么简单表示感谢就可以。如果被摄者表示不满,那么以诚恳的态度说明自己的本意,或者表示歉意也就可以了。极少的时候才会碰到被摄者要求删除照片的情况,这种时候就不要纠结于一张照片了。但是自己要知道,在欧洲大部分国家(似乎匈牙利除外),在公众场所尤其是露天的场所拍摄是完全合法的。
  问:能否给你所有的街拍拟定一个主题或者名字?
  答:这个确实比较难。毕竟也只专注拍摄了一年多,目前不太可能也并不愿意把拍摄的对象、主题或手法等同定在任何一点上。针对已经拍摄的作品来说,也许最直接地能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就是拍摄地点。我的照片80%以上都是在牛津城拍摄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城中心的三四条街道上拍的。这个城市的街头远不只有普通游客喜欢拍摄的那些老建筑,它传统与现代相融并存的状态也与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典型”的英伦老城不一样。如果有一个我经意或不经意间不断回归的主题的话,那也许是牛津城的各种细枝末节。就姑且称它们为《牛津质感》吧。
  问:你是否会把街拍长期进行下去?还是会有其他计划?
  答:应该会继续下去的。目前有两个具体的拍摄项目在进行中,不过时间关系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拍摄的阶段。未来的注意力应该还是集中在街拍上,在拍的同时,我感觉最重要的其实是尽量多看、多研究前人的作品。至于所谓自己的风格,我倒是没有觉得需要太刻意去寻找,也不觉得需要在短期内一定要定型成什么样子。努力跟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多探索一下。至于摄影风格,再过个十年来谈也不迟。
其他文献
“发现”阿尔勒  在法国马赛火车站候车时,看到了以上下颠倒的照片作为主视觉的阿尔勒摄影节的海报,然而奔向摄影节的迫切心情却被法国南部不太靠谱的铁路服务浇了冷水。原定的14:09的火车无故取消,一个小时之后,终于登上了正确的火车。阿尔勒观展作为这个夏天带母亲游玩欧洲的一个插曲,两天时间勉强将其中的正式展览扫荡完毕,真是让人“消化不良”,而遍布老城街巷中的外围展(Voice Off)只能望而兴叹。  
期刊
2002年12月的一天,病榻上的侯登科在电话里虚弱地说:“来吧,快来吧!把东西整理一下吧”,这是他最后的时间。在他临潼的家里,我和李媚与他相处了最后一段时光。资料整理的过程,在他的病痛之中艰难地进行。底片的信息不完整,我们只能尽量地做些补救工作。他那时说话已经比较困难了,为了尽量给影像留下一些翔实的背景,我们把所有的底片一张张地看,让他辨认、核对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事件。我们工作了七天,他就这
期刊
本次欧洲法国、德国、比利时之旅除了携带索尼微单A7RⅡ之外,我为了方便随手快速拍摄,还在口袋里放了备用相机索尼黑卡RX100Ⅳ。  堆栈式感光元件  索尼黑卡系列相机从上市至今已有三个年头,由于定位精准从面市以来就受到摄影人的关注。本次欧洲之行我携带的是新发布不久的索尼黑卡RXl00Ⅳ。与上代RX100Ⅲ相同的是,索尼黑卡RXl00Ⅳ仍然采用1英寸感光元件,不过新机配备的是最新研发的约2010万有
期刊
若干年前,一本名为《我们真正的意图是为了您的愉悦》(Our TrueIntent is all for Your Delight)的摄影书籍将我带入了约翰·欣德(John Hinde)的彩色明信片帝国,这本收录了巴特林度假村系列的影像以高饱和度的色彩以及精心设计的舞台感而深得人心,对当时的英国摄影,尤其是1980年代以马丁·帕尔(Martin Parr)为首的“新彩色纪实派”(New Britis
期刊
2015年8月5日至10日,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经过匆匆六天时间,所有展览以及各项活动全部落幕了,等我开始消化这一系列内容的时候已经坐在回程的飞机上了,闭上双眼,脑海里开始回想在大理影会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第一印象便是超载与繁杂,整个影会展览的体量巨大,据说有超过三百个展览,作者包含大量国内摄影人群体,亦有来自南亚、东南亚、欧美等各国摄影节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当我们把对国外摄影的关注更多投向欧
期刊
闰淑珍是一个生活在内蒙古的汉族人,他与蒙古族人有着近距离的交流,同时又将自己拉远到客观角色。  问:《阿珍眼里的内蒙古》用了大量朴实的生活场景,您怎么看蒙古族人?  答:由于游牧生活,所以大都分蒙古族人散居,只有在节日里他们才能相聚在一起。他们传承着古老草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生活新的内涵,展示了游牧人的热情、豪放以及人与人之间纯朴真诚的友情。  问:《心像鄂尔多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我用平
期刊
青年摄影师张哲衡以老厂房为拍摄对象,他通过影像展现了时代变迁。  问:作品中的老厂房拍摄于哪里?  答:首钢石景山厂区。  问:为何想要拍摄老厂房?  答:首钢,是这个时代城市功能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标本,老厂区的建筑,曾是一个时期内城市功能的支撑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这些建筑凝结人类的文化精神、科技智慧、情感意志。  问:拍摄计划和拍摄过程是否一致,有何不同?  答:我的拍摄计划原本制定的很从容,可没
期刊
编者:Photoshop对摄影意味着什么?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数码影像后期技术的诞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摄影创作的手段,更是对摄影观念的解放;我们不必禁锢在传统摄影的语境里,不要把摄影仅仅看成一个记录角色,我们完全可以利用Ps技术在艺术创作的王国里自由驰骋。  很早以前,我用Photoshop做过一张雨中的城市片,原图是晴天拍摄的,身边很多的人纷纷问我制作方法与步骤,没多久交流群里接连好几天
期刊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东莞市长安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5日至17日在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召开。  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李舸,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曹利祥,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广东省摄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郭小宁,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党委委员、镇文联名誉主席张冲以及中国摄协部分团体会员单位负责
期刊
《英国摄影杂志》在2015年底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摄影奖”(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获奖名单。该杂志举办的“国际摄影奖”是当今世界当代摄影人才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之一,其中单幅影像获奖作品是一幅大型拼贴照片,题目为“重塑工厂面貌”(Restore to Factory Settings)。  获奖者费丽斯蒂·哈蒙德(Felicity Hammond)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