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針对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进行研究,尤其是想通过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的优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分析种植类专业课特点及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得出种植类专业课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其次,分析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现状,指出当前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存在5方面的问题。最后,总结出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策略,即设计符合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媒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突破章节的学难点和重点;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方式设置教学实践情境;注意教学反思与学生反馈信息以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05-01
  1.种植类专业课特点及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1.1种植类专业课的特点
  种植类专业课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种植类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即需要学生在学习进行具体实践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具体操作进行指导。第二,种植类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要求相关教学的安排需要与农业的生产进程相吻合。第三,种植类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教学需要注意南北方的差异、东西部的差异,还要注意具体的城市与省份间的差异。第四,种植类专业课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即教与学的过程需要注重社会生产技术的培养。
  1.2种植类专业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定义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包括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多个类型。
  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基本保障,国家及相关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中职种植类专业课程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可以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必须的人才,还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性的提供优化模式与先进技术奠定基础,从而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整体上来说,种植类专业课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存在5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目标与实际的农业发展不一致,教学内容相对较为陈旧、偏多、纷繁复杂。第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提问法等比较传统的方法,而诸如等的演示法、讨论法、探究合作法等一些相对灵活、新型的教学方法应用相对较少。第三,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相对落后,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教科书等传统媒介的教学层次上。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专业能力有待于提高。第四,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第五,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容易忽视教学反思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抑制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策略
  3.1设计符合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开设能够真正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需要设计符合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可以按照传统的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方法进行。
  3.2选取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开设能够真正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还需要选取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例如,引进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等等。
  3.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突破章节的学难点和重点
  当然,开设能够真正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也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突破章节的学难点和重点。不管是在基础理论知识介绍课、设施结构介绍课上、专业技能讲授课上,还是在专业问题求解课、练习测试课上,均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突破章节的学难点和重点。
  3.4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方式设置教学实践情境
  正如前文提到,当前中职类学校的种植类专业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相对落后,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教科书等传统媒介的教学层次上,实训设施更是不足,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方式设置教学实践情境。具体做法可以如下:第一,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演示具体的实验内容,例如,使用CAI课件演示具体的技术操作,使用幻灯片等展示动态的教学内容。第二,使用计算机技术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相关技能。第三,使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操作步骤与运作过程。第四,使用网络搜索功能与网络信息资源塑造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丙离.浅谈如何提高种植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J].河南农业,2009,(14)
  [2] 熊汉琴.高职种植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9)
  [3] 许晓梅.浅谈提高种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四种有效方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1)
  [4] 李文瑞."学导式"教法在种植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5] 李秀珍.论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5)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讲,学生听"是中职一直延续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只机械的重复实验操作,而PBL教学法正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教学方法。结合中职教学特点,我思考并实践了PBL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即细化问题,拟补学生能力上的不足;细化分组,体现多层次的合作探究;细化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使学生有迹可循,在教学实践中基本实现了教学意图,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中职的课堂中完全可以采用PBL教学法,让学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的推广和深入,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项目教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學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就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模式下我国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以便对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改革提供几点有利的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 英语阅读 英语综合能力 改革 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双向的,积极与消极共存。汉语的负迁移问题得到师生的普遍关注,是我们英语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入手,通过分析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典型错误,促进师生的深层思考,从而在英语的教与学上,有的放矢,弱化汉语的负迁移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 汉语负迁移 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园教师缺乏的现状。通过对云南省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转岗幼儿教师队伍呈现以女性教师为主、具备较高的教育能力、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的特征。  【关键词】农村转岗幼儿教师队伍  【Abstra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ransferring to kindergarten cer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创设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语言技能、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物、声像、生活、体态语的具体情境或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愿望。  【关键词】创设情境 实物 声像 生活 体态语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已进入了文化教育阶段,然而,结果却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文化教育的两个方面,即母语文化教育和英语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阐述再现了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构建了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模式。  【关键词】文化教育 母语文化 跨文化 交际法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英语集体备课中的常见问题,针对现行集体备课模式效率低下的现象,提出来一种新的备课理念——“大”集体备课。笔者从“大”集体备课这一概念的解释入手,探讨了如何利用“大”集体备课来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集体备课 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12-01  一、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