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痛中之痛”。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然面临“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但作文教学显然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制高点”,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占领了这个“制高点”,语文教学便有可能一举成功,从而告别“无效或低效”。初中作文教学应如何寻求突破点,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呢?在这里我谈谈看法。
一、把握主题,给作文定好基调
深刻思想指的是,学生在看事物时,需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最好是触及根本属性;也指在认知上由因推果,从浅入深,最好能归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作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他们的思维还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徘徊”,如果老师不能给出有效的方法予以启发,他们是更愿意进行形象思维的,因为这样更容易。可见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我在作文教学中对这一类问题常采取示范、分析和现实运用的方式,尤其是将作文方法经过“乾坤大挪移”,运用到现实中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经常锤炼,甚至深入探究,引发更广范围的思考。
如在教给学生最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的时候,我以《孔乙己》为示范,由“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时的故作无辜,想到有些同学在做了错事之后,老师还没抓到把柄时,也是这副表情,只是他们会说:“……”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补上这句语言。又如在孩子们吃完一颗茴香豆之后仍望着碟子时,孔乙己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小时候,当大人故意问我们要手上吃的东西时的动作,以及大一点以后自己可吃的东西不多,而同学又在旁边时的动作。这些问题勾起了学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机启发大家思考:语言和动作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其余三种描写是不是也一样?假如语言和动作发生矛盾的时候,是相信语言还是动作?当你把这些对人物的观察和思考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够清楚地猜到对方的真实想法?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单听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的,行为才是实现心中想法最要紧的表现。最后引导大家回忆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他们在说话、行动和发生面部表情变化时所表现的性格,从而对人物有深刻认识,对中心有深度把握。
其他的方式还有鼓励学生多看禅理故事,摘录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努力理解骂人不吐脏字的说法等,这些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深刻的思想源于仔细的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小学侧重于观察,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引导和强化学生的理性思考是非常关键的。
二、抒发感情,让作文真实感人
在许多指导写作的文章中都能看到这样的话:“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历了很多的事,一定有让你感动、让你难以忘怀的事。”这句话非常有问题,前半截是对的,经历了很多,而后半截是错的,经历了就会“一定”感动,“一定”难以忘吗怀?其他的就不是真情实感吗?这种作文指导是建立在有规定情感的基础上,那如果情感在规定之外呢?我在教学中就经常遇到没有感动和忘怀的学生,他们咬着笔头能想起很多事,但是要下笔去写的时候,就发觉没什么可写的。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是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
初中生其实对生活和学习是有很多感受的,如他们为电视剧中的悲情人物而伤心流泪,对生活中欺负别人的人而生气怒骂,在宠爱自己的家人面前得意撒娇,对学校诸多管理制度不满……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写这样的情感,受“思想感情健康”的评分标准的约束,也不会出这样的题目,总是让他们写《难忘的一件事》、《我在成长》、《我的课余生活》、《初中生的酸甜苦辣》等。这些文章貌似很贴学生实际,其实并没有走进他们心里,所以学生根本就没办法将自己的所想真实地表达出来。
因此,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很简单,一是所出的题目要让学生放得开,如“?摇?摇?摇 ?摇?摇,感觉真好”(后面一定不要提示什么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当你孝敬父母的时候等)、“喜欢”“假如我是家长”……试试将一切樊笼打破后的学生作文情感,或许失去了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度,但是却会充盈着十三四岁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灵气和想象,那其中的快乐和满足、喜爱甚至狂热,是在其他年龄段再也没有的。二是在改评的时候,不要有思想健康、立意正确等要求,初中生的情感可以引导,但是不能强求。做好这两点,老师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学生作文中的千愁万绪、千思万想和万头千绪、万紫千红了。
一句话,放开是真情实感的必要且重要的前提。
三、包装写作素材,给作文增色添彩
用语言包装素材,是增添文章文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语言包装方式非常之多,诸如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彰显语言的灵动形象;运用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形成句式的整散结合;选择引用、化用等手法,深化文章主题;巧用专业术语,注重行业特性;相近相反并用,突出事物特点,等等。这些方法能够让原来素面朝天的路人甲一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美女,所谓化妆胜过整容,关键就是要运用得宜,过之和不足都可能导致文章“整容失败”。如为了表示对父爱如山的感动,有个同学在文章开头,用“父亲,您就是那拉车的牛,您就是那登天的梯……”这样的句式,总共五百字的作文,一写就是一百五十多个字,造成文章头重脚轻、虚情假意。所以“美”的语言,意味着恰如其分的修饰,恰到好处的点缀。
在学生作文中,一篇简明记下事情经过的记叙文是素颜,一篇扼要说明态度的文章也是素颜,甚至一篇流水账文章也是素颜,它们本来是资深作者对文章的大体构思,却成为不少初中生的作文成品。教会学生如何深刻思想、书写真情、推敲语言,用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让三者有步骤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给学生指明作文写作方向,并使他们掌握细化这一方向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把握主题,给作文定好基调
深刻思想指的是,学生在看事物时,需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最好是触及根本属性;也指在认知上由因推果,从浅入深,最好能归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作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他们的思维还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徘徊”,如果老师不能给出有效的方法予以启发,他们是更愿意进行形象思维的,因为这样更容易。可见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我在作文教学中对这一类问题常采取示范、分析和现实运用的方式,尤其是将作文方法经过“乾坤大挪移”,运用到现实中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经常锤炼,甚至深入探究,引发更广范围的思考。
如在教给学生最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的时候,我以《孔乙己》为示范,由“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时的故作无辜,想到有些同学在做了错事之后,老师还没抓到把柄时,也是这副表情,只是他们会说:“……”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补上这句语言。又如在孩子们吃完一颗茴香豆之后仍望着碟子时,孔乙己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小时候,当大人故意问我们要手上吃的东西时的动作,以及大一点以后自己可吃的东西不多,而同学又在旁边时的动作。这些问题勾起了学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机启发大家思考:语言和动作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其余三种描写是不是也一样?假如语言和动作发生矛盾的时候,是相信语言还是动作?当你把这些对人物的观察和思考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够清楚地猜到对方的真实想法?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单听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的,行为才是实现心中想法最要紧的表现。最后引导大家回忆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他们在说话、行动和发生面部表情变化时所表现的性格,从而对人物有深刻认识,对中心有深度把握。
其他的方式还有鼓励学生多看禅理故事,摘录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努力理解骂人不吐脏字的说法等,这些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深刻的思想源于仔细的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小学侧重于观察,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引导和强化学生的理性思考是非常关键的。
二、抒发感情,让作文真实感人
在许多指导写作的文章中都能看到这样的话:“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历了很多的事,一定有让你感动、让你难以忘怀的事。”这句话非常有问题,前半截是对的,经历了很多,而后半截是错的,经历了就会“一定”感动,“一定”难以忘吗怀?其他的就不是真情实感吗?这种作文指导是建立在有规定情感的基础上,那如果情感在规定之外呢?我在教学中就经常遇到没有感动和忘怀的学生,他们咬着笔头能想起很多事,但是要下笔去写的时候,就发觉没什么可写的。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是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
初中生其实对生活和学习是有很多感受的,如他们为电视剧中的悲情人物而伤心流泪,对生活中欺负别人的人而生气怒骂,在宠爱自己的家人面前得意撒娇,对学校诸多管理制度不满……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写这样的情感,受“思想感情健康”的评分标准的约束,也不会出这样的题目,总是让他们写《难忘的一件事》、《我在成长》、《我的课余生活》、《初中生的酸甜苦辣》等。这些文章貌似很贴学生实际,其实并没有走进他们心里,所以学生根本就没办法将自己的所想真实地表达出来。
因此,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很简单,一是所出的题目要让学生放得开,如“?摇?摇?摇 ?摇?摇,感觉真好”(后面一定不要提示什么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当你孝敬父母的时候等)、“喜欢”“假如我是家长”……试试将一切樊笼打破后的学生作文情感,或许失去了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度,但是却会充盈着十三四岁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灵气和想象,那其中的快乐和满足、喜爱甚至狂热,是在其他年龄段再也没有的。二是在改评的时候,不要有思想健康、立意正确等要求,初中生的情感可以引导,但是不能强求。做好这两点,老师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学生作文中的千愁万绪、千思万想和万头千绪、万紫千红了。
一句话,放开是真情实感的必要且重要的前提。
三、包装写作素材,给作文增色添彩
用语言包装素材,是增添文章文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语言包装方式非常之多,诸如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彰显语言的灵动形象;运用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形成句式的整散结合;选择引用、化用等手法,深化文章主题;巧用专业术语,注重行业特性;相近相反并用,突出事物特点,等等。这些方法能够让原来素面朝天的路人甲一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美女,所谓化妆胜过整容,关键就是要运用得宜,过之和不足都可能导致文章“整容失败”。如为了表示对父爱如山的感动,有个同学在文章开头,用“父亲,您就是那拉车的牛,您就是那登天的梯……”这样的句式,总共五百字的作文,一写就是一百五十多个字,造成文章头重脚轻、虚情假意。所以“美”的语言,意味着恰如其分的修饰,恰到好处的点缀。
在学生作文中,一篇简明记下事情经过的记叙文是素颜,一篇扼要说明态度的文章也是素颜,甚至一篇流水账文章也是素颜,它们本来是资深作者对文章的大体构思,却成为不少初中生的作文成品。教会学生如何深刻思想、书写真情、推敲语言,用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让三者有步骤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给学生指明作文写作方向,并使他们掌握细化这一方向的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