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调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思考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从反思型教师的特征看,其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凡是反思型教师都能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对教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重视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对教学有成功的愉悦感,能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训观念,调整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反思产生问题。语文教学本是一项最具个性的教学活动,阅读更是读者融入自己心智、情感、想象,极富自我色彩的思维活动。但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片面注重社会化,而讳言个性化,注重求同思维,压抑个性,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只满足教师讲解,教师只满足现成结论的求同状态,思维好似被套上别里科夫式的套子,理解只有一种,答案只有一个。比如课改前对《项链》这一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仅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对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理解仅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这样,本来十分广阔的阅读天地被赶进一条窄胡同,本来灵动多彩的阅读教学成了千篇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一百个学生却只剩下一个“哈姆莱特”,这是可悲的。这些弊端显然与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背道而驰。面对产生的问题,教师要更新观念,审视自己的教学,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做深入的探讨,不断地改进教学,超越自我。
  二、转变语文教师的角色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由此定位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就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合作者,作用主要体现在“导”而不是“教”方面,对学生的阅读应是“导而弗牵”。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阅读作品,思考问题,解剖自己的思维流程,提炼自己的阅读感受,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少一点俯视,多一点对等的平视,师生对等地共同交流、研讨探究。比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能看出他为了爱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回来的保证。另一方则认为:婆婆绝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从兰芝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而这一切兰芝是不会做的。通过讨论分析,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丧失学习的信心。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而不必像数学、物理那些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当然,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
  总之,教师通过反思,自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其理论功底就越丰富,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就越高,真正从育人的高度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反思品质、改善教学行为,是每一位教师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每一位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吕小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J].新课程(中学),2010(02).
  [2]方利萍.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3]杨小卫.略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教资料,2009(17).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拓展成了语文教学的新宠。但盲目的、泛滥的拓展,影响的不仅是语文教学,还可能是学生素养。语文教学切勿滥拓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拓展 有度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教学层面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或者抛开教材,让教学过程完全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少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
全球新经济年会(GNEC)是由亿欧公司主办、全行业参与的年度三大品牌会议之一.rn今年的会议顺应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大势以及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科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
期刊
目的 讨论两种牵引方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皮牵引术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6月~2019年8月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
摘 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从阅读的氛围、兴趣、方法、习惯方面入手,探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培养习惯  “阅读能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①在阅读中,能发展人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人的情感和思维得到提升,并获得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滋养,最终形成高雅
2013年6月1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其中的“五严禁令”严格规范了学校的教学行为,“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讲究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做到“能力生根”,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难点问题。导学案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运用。如何让二者相得益彰,是摆在语文界同仁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作者结合教育教学体验,总结经验,从理论上作策略性探究,以期与读者共飨。  关键词: 导学案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进行人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
摘 要: 文章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讲究阅读的方法和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精心导课 循循善诱 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读懂读好一篇文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学会学习。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语文课堂,以生动鲜明的教学特点,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鲜活,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情引趣、启发诱导、释疑解难,对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内容、开发学生智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近年来,笔者通过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
摘 要: 初三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现状呈现以下方面的显著特征:存在阅读学习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方式方法技巧不足,导致阅读效率低下;课内课外未能紧密联系,自主阅读训练偏少。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一是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活动;二是给予方法技巧指导,让学生高效开展阅读;三是增加自主阅读容量,丰厚学生阅读底蕴;四是结合中考阅读要求,让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