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从阅读的氛围、兴趣、方法、习惯方面入手,探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培养习惯
  “阅读能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①在阅读中,能发展人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人的情感和思维得到提升,并获得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滋养,最终形成高雅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冯恩洪说过: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②阅读是进步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对学生而言,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营造校园的文化气息。我校在班级中布置了一个个的小型图书角,班级之间定期交换图书,以此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还布置了“文化长廊”,在楼道里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及优秀师生的心得体会、获奖征文作品等。比如,劝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教师的廉政征文及学生的“中国梦”获奖征文作品等。另外,“读五书”的活动也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以这样的形式,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位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用读书提高能力,用阅读陶冶情操。
  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努力主动地完成。因而,要针对他们的兴趣指导阅读,这样,阅读就能由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最终使学生的阅读心理产生质的飞跃。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感,感受成功的乐趣、感受美的形象,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奠定基础。
  三、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应从文眼、脉络、主旨等方面入手。首先是文眼。要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审清文章的题目,读者才能顺藤摸瓜理清文章主题。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第一段第一句中的“心里颇不宁静”,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了作者的心情,成为全文的文眼,使作者的这种心境贯穿文章始终。
  其次,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掌握文章的脉络。读一篇文章,要先了解文章叙述、描写或说明的主体对象,再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我的空中楼阁》层次结构清楚,从屋外和小屋自身两个角度了解小屋及周围的环境,这样读者就易于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再次,主旨是读者在阅读时,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有统领全文的作用。《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文章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推进,把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四、指导选择课外读物
  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是阅读的开始,读好书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③。因此,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尤其重要,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给学生选择读物。
  首先,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要推荐学生阅读能够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的书,凡是进步的、有益身心健康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读。如《红楼梦》、《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名著。
  其次,根据学生自身兴趣选择。有的学生喜欢读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有的喜欢泰戈尔的《飞鸟集》。只有给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图书,他们才会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最后,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选择适当的读物。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图文并茂的短文故事;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兴趣也更广泛,渴求更深层地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应阅读一些古典名著、科技人文类的书籍。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阅读时常常会遇到不懂之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请教自己的终身老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工具书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参考资料更是汗牛充栋、多如牛毛,学生往往无从选择。因此,学生必须学会选择工具书,学会查阅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利用、有效地利用,从而养成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资源的好习惯。
  (二)养成积极批注、勾画重点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坏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些箴言都强调,我们在读书时要作批注或者勾画出重难点,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对加深字词句的理解和增加知识的积累都很有帮助。
  (三)养成勤于做摘录、编索引的习惯。
  “编索引”其实就是对读过的书、读书时做的摘录卡片、自己的读书笔记及重要的资料线索等进行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以便运用时能迅速提取信息。编制索引的习惯也是学生以后必备的基本素养。
  (四)养成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阅读不仅是为了吸收知识,还要独立思索、敢于质疑,这样才能在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将书中的死知识变成自己的活知识,才能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五)培养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
  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样、更新迅速。浏览网页信息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规避不利因素和信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它既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悟、鉴别、审美。真正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阅读能力,品味人生真谛。以上是笔者对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见解,希望能够为当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注释: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②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7.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4]倪文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5]倪文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从“诱思探究”理论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针对性解读,以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 “诱思探究”理论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诱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与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教师也要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党义”是铁道部长春机车厂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她?)以共产党员的名义,尽共产党员的义务,长时间默默无闻地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为一位老工人排忧解难。他(她?)的事迹在党员
各省(区)煤炭管理部门、省(区)煤炭行业协会,各有关煤炭企事业单位,各会员单位: 为表彰在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煤矿和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矿长队伍,中国煤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SHAI),暨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交融互动的年度盛会,发起于2018年,每年于上海
期刊
生物教学的创新就是对传统的超越,生物在不断的进化,而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学法指导也要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取得理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法。中职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引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探索。教师应设计适合承载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项目,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运用科学的项目教学评价机制,充分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中职语文 应用  
摘 要: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拓展成了语文教学的新宠。但盲目的、泛滥的拓展,影响的不仅是语文教学,还可能是学生素养。语文教学切勿滥拓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拓展 有度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教学层面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或者抛开教材,让教学过程完全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少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
全球新经济年会(GNEC)是由亿欧公司主办、全行业参与的年度三大品牌会议之一.rn今年的会议顺应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大势以及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科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
期刊
目的 讨论两种牵引方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皮牵引术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6月~2019年8月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