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本文着眼于新课程理念,针对教学实际,结合自身实践,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评价;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地理课一直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地理考试成绩就成了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这种定量评价,把学生看成一个工业产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教学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所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的评价,即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渗透新的评价理念,倡导评价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性。
1.发展性意识。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用静态和静止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的表现,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即注意观察学生的现有不足,又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潜力和可能争取到的新的发展。例如,有一次开展学生做地球仪的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交来的作品中所用的材料各种各样,有泡沫塑料、乒乓球、小皮球、纸团,也有彩色橡皮泥、鸡蛋、甚至有苹果。做出的地球仪千姿百态,有的做工精美,重要点线位置正确;有的较粗糙。我没有急于做出评判,而是在班级中举办小地球仪作品展览,让学生自我对比,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制作方法,并推荐出优秀的制作者来介绍制作过程和制作经验。在整个活动中,笔者注意到做得不太好的学生眼中露出羡慕的表情。于是,我趁热打铁,就问这些学生想不想重新做,许多学生表示要改进自己的地球仪,我再指出他们作品中的不足,成绩的评定也以第二次交上来的为准。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进步,我惊喜地看到,课堂上,同一问题有的学生反复发言几次,思维越来越活跃,学生都在努力展现期最其美好的一面。
2.差异性原则。人的个性差异很大,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作为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发现学生在学习群体中的独特位置和不同特點,并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的位置上逐渐进步。七年级下册日本内容学完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中国人该不该重视过圣诞节"的辩论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结果两方学生反应热烈,各抒己见,有几个学生,平时书面成绩平平,但在课堂上非常活跃,积极准备材料,辨论时语言流畅,表达完整,观点明确,他们的辩才博得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学生上课纪律好多了,发言更积极。容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给学生展示才情的平台,学生就能在主动参与中找回自信。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就多一份信心。
3.过程性意识。是指对学生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等。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在《地图》这节内容中,老师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算出图上一段曲线距离,结果学生想出很多可行的办法,如旋转纸片量算法,头发线量算法(细绳量算法),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还想出用小圆沿线路滚动,然后再计算周长等方法。学生的智慧在学习过程中绽放,也获得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尝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平台。
4.情感性意识。有许多同学,并不是因为笨而学不好课程,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给予科学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要简单的用"对"或者"坐下"打发学生,而要多用期待的眼神,多用鼓励的语言,当学生从你的眼光中读出期待和关爱时,他将学会为了满足老师的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的激情,当学生从你的话语中读出鼓励和宽容时,就会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被人欣赏和肯定的愿望不仅仅来自老师,还来自自我和同伴。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多给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可通过小组活动,小组成员针对活动内容、形成等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指出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小组成员人人进步。让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序。学生之间的互评既可以让自己被人欣赏,也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激励、唤醒、鼓舞这根主线应始终贯穿于教师的评价意识中。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一颗宽容的心,给学生多一点机会,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责任编辑:高莹莹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评价;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地理课一直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地理考试成绩就成了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这种定量评价,把学生看成一个工业产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教学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所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的评价,即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渗透新的评价理念,倡导评价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性。
1.发展性意识。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用静态和静止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的表现,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即注意观察学生的现有不足,又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潜力和可能争取到的新的发展。例如,有一次开展学生做地球仪的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交来的作品中所用的材料各种各样,有泡沫塑料、乒乓球、小皮球、纸团,也有彩色橡皮泥、鸡蛋、甚至有苹果。做出的地球仪千姿百态,有的做工精美,重要点线位置正确;有的较粗糙。我没有急于做出评判,而是在班级中举办小地球仪作品展览,让学生自我对比,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制作方法,并推荐出优秀的制作者来介绍制作过程和制作经验。在整个活动中,笔者注意到做得不太好的学生眼中露出羡慕的表情。于是,我趁热打铁,就问这些学生想不想重新做,许多学生表示要改进自己的地球仪,我再指出他们作品中的不足,成绩的评定也以第二次交上来的为准。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进步,我惊喜地看到,课堂上,同一问题有的学生反复发言几次,思维越来越活跃,学生都在努力展现期最其美好的一面。
2.差异性原则。人的个性差异很大,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作为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发现学生在学习群体中的独特位置和不同特點,并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的位置上逐渐进步。七年级下册日本内容学完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中国人该不该重视过圣诞节"的辩论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结果两方学生反应热烈,各抒己见,有几个学生,平时书面成绩平平,但在课堂上非常活跃,积极准备材料,辨论时语言流畅,表达完整,观点明确,他们的辩才博得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学生上课纪律好多了,发言更积极。容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给学生展示才情的平台,学生就能在主动参与中找回自信。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就多一份信心。
3.过程性意识。是指对学生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等。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在《地图》这节内容中,老师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算出图上一段曲线距离,结果学生想出很多可行的办法,如旋转纸片量算法,头发线量算法(细绳量算法),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还想出用小圆沿线路滚动,然后再计算周长等方法。学生的智慧在学习过程中绽放,也获得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尝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平台。
4.情感性意识。有许多同学,并不是因为笨而学不好课程,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给予科学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要简单的用"对"或者"坐下"打发学生,而要多用期待的眼神,多用鼓励的语言,当学生从你的眼光中读出期待和关爱时,他将学会为了满足老师的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的激情,当学生从你的话语中读出鼓励和宽容时,就会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被人欣赏和肯定的愿望不仅仅来自老师,还来自自我和同伴。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多给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可通过小组活动,小组成员针对活动内容、形成等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指出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小组成员人人进步。让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序。学生之间的互评既可以让自己被人欣赏,也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激励、唤醒、鼓舞这根主线应始终贯穿于教师的评价意识中。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一颗宽容的心,给学生多一点机会,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责任编辑: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