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切文学鉴赏都是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吸收是指鉴赏者完整深入地追寻、发现、阐释作品的文本原意、社会意义。再创造是指鉴赏者通过完整地理解作品,生发出自己对文本的鉴赏感悟并能准确表达出来。英美文学教学的任务也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吸收和再创造,而这个过程的重点就是首先让学生读透文本原意,明白文本究竟传递了哪些信息。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文本意义;解读
一、了解文本创作环境,剖析文本蕴含价值
任何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产物,这一系列的因素笔者称其为文本的创作环境,包括作者的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大部分的人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对该文学作品或者其作者有了或多或少的认知。这种认知有一些是粗糙、肤浅的,甚至是偏见,这对于我们鉴赏文本是无益的,甚至会因先入为主的印象和观点而误导了自己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所以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时,语言关自不必说,学生还需要事先全面系统地了解文本的相关信息,如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语言、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如果教师感觉学生了解得不够全面,还可以补充交代一下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相应的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前理解”信息。这样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恰当地将文本阅读还原到作者创作时的真实环境中去,从而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意欲表达的真情实感,逐步增强对文本原意的追寻、发现、阐释,并客观地对作家和作品的积极性、局限性作出分析和判断。
《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陶洁主编)第一篇文章即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自传》,按照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水平,读懂字面意思应该不难,但是如何让学生把握《自传》的写作意图,如何了解《自传》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呢?这就需要了解作者富兰克林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学生大致可以知道,作者身上体现了一种生存、向上的强烈的奋斗意识。了解到作者所要传递的只有不停奋斗才能战胜艰难险阻,才能获得获得机遇和发展的信息,就能够在鉴赏《自传》的时候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方向,才能对该作品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价值趋同感。另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富兰克林的写作风格。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为此他还常常去找别人或到书店借书,利用深夜读书,清晨归还。他还曾以笔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富兰克林还曾组织工人、技师、鞋匠、瓦匠、诗人等每周星期五来讨论哲学、科学、技术、文艺问题,他创办的个团体、图书馆和学院后来发展为美利坚哲学会、北美公共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先天出身和后天的努力,使他形成了睿智、亲切、简洁的写作风格。了解这些,可以使学生对《自传》的写作风格有一种更深切的认识。
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学生再来具体赏析《自传》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了。如第一部分中富兰克林以“写给孩子们的信”开篇,点明了自己写传的目的。其实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延伸为即将阅读该《自传》的所有年轻人,甚至是所有人。文中饱含深情的叙述态度和质朴亲切的语言可以学生感受到一种关切、开导和希望的寄托。第二部分叙述了作者离开波士顿的原因以及到达费城的经过,让学生认识到他所经历的坎坷和为了度过坎坷所付诸的努力。如他所说,他的成功一方面依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信念以及“上帝的眷顾”,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不屈从于时代环境,反而认识到是时代造就了他。阅读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富兰克林的经历,还要让学生明白《自传》所叙述的还有作者这一人物做人、做事等内在品质的不断塑造和完善的过程。如选文的第二部分所述,清教思想中所宣扬的节制、简朴、勤劳、诚恳、正直、上进等精神,以及对于自己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都集中体现在富兰克林的个性之中,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二、从文本走向社会,从社会理解文本
很多文学作品,当然包括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不外乎二。一是经典作品创作风格独特、语言文字功底深厚、塑造形象典型生动。二是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后者则是经典称之为经典的更有分量的原因。经典文学作品或展现了宏大的社会历史,或深刻独到地剖析了社会现象,或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社会人物的美丑善恶,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无不落脚于纷杂广阔的社会空间。本真是艺术美的源泉,而艺术之美则使生活的本真得以永存,生活的、社会的、人性的才是永恒的。赏析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或者对当时社会的认知,还可以启迪读者对现实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因此,在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熟悉社会出发,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社会现象;然后回归文本,以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去审视和理解文本;最后在从文本中走出来,以文本的描述去反观和思考社会。这样将文本与社会背景的融合,能够扩大加深对作品意义的把握,从而真正达到贴近作者创作初衷并以此为依据获得启迪。例如,赏析著名诗人兰斯顿•休斯的代表诗作《梦想》时,就可以遵循以上的思路展开。
学生首先要了解该诗作所说的梦想是指美国黑人的梦想,了解当时美国黑人的历史和处境:对于历史上苦难深重的美国黑人,自由平等一直是他们的“美国梦”,而残酷的现实仿佛是一场“美国噩梦”。还要了解作者的情况: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是最受爱戴的诗人。他是哈莱姆桂冠诗人,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以梦想为主题的诗歌。他用梦想唤醒黑人的自我意识,歌颂黑人的美,激励人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他还用黑人的噩梦警示世人:美国黑人的梦不能延迟。
了解了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后,我们以此为指导,进入文本阅读。该诗语言非常精炼生动,且意象丰富。为了说明梦想的重要性,诗人在两个诗节中分别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暗喻:梦想若是死亡,生活就像是断了翅膀的鸟儿,永不能再飞翔;梦想一旦消亡,生活就会像冰雪封冻的荒野,充满悲哀与凄凉。对于“梦想”,不能单单理解为人们常用的“美好的理想与希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来理解,当时黑人面对着压迫、剥削、歧视,因此作者实际上更具体更深刻地赋予了梦想自由、平等、奋争的含义。而且对于“死亡”、“消亡”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消失,更应该理解为“绝望”和“熄灭”。作者实际上是在鼓舞号召黑人不要因当时社会环境而沮丧,不能因为不平等和生活的艰辛而“熄灭”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抗争。而且“紧紧抓住梦想”出现在两节的开头,“紧紧”突出体现了“梦想”的重要意义,号召黑人们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失去梦想和斗志之后,黑人们将会面临更加冷酷和凄凉荒芜的生存环境,生存会更加悲惨。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给黑人抗争运动的鼓劲的诗,是一首给黑人们提供精神支柱的诗。
三、吸收多方批评,多角度立体鉴赏文本
文本的阅读和阐释过程本身就是接受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由于每位鉴赏者知识水平、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他们在理解角度和理解范围、层次上有着很多差异,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效果。在这一点上,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的赏析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中的叙述者在黄昏散步时来到林间岔路口,面对两条路况不尽相同的小道,经过思索和犹豫,最后决定选择那条“人迹更少的一条”。并且在结尾处发出了因为此选择而“从此决定了我一生地的道路”的慨叹。意在说明一个道理: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结果,形成两种不同的命运。这首诗的最出彩的地方在于,面对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通情景,阐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里对于小路的选择,实际上代表了小到一件事的选择,推广到人生的选择,进而还可以扩大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前进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正因为《未选择的路》阐释的是选择这一时时面对的实际问题,所以蕴含着强烈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让形形色色的鉴赏者生发出无数的理解与阐释,创造出丰富的解读。而鉴赏者多种多样的解读又进一步增加了这首诗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对学生过度地阐释,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阅读之后探讨在面对生活的各种选择时,自己曾经的反应,今后在面对选择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选择时应持的态度。然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就像选择道路那样,辨析他人的观点,综合各种思考之后,选择出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理解。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文本意义;解读
一、了解文本创作环境,剖析文本蕴含价值
任何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产物,这一系列的因素笔者称其为文本的创作环境,包括作者的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大部分的人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对该文学作品或者其作者有了或多或少的认知。这种认知有一些是粗糙、肤浅的,甚至是偏见,这对于我们鉴赏文本是无益的,甚至会因先入为主的印象和观点而误导了自己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所以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时,语言关自不必说,学生还需要事先全面系统地了解文本的相关信息,如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语言、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如果教师感觉学生了解得不够全面,还可以补充交代一下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相应的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前理解”信息。这样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恰当地将文本阅读还原到作者创作时的真实环境中去,从而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意欲表达的真情实感,逐步增强对文本原意的追寻、发现、阐释,并客观地对作家和作品的积极性、局限性作出分析和判断。
《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陶洁主编)第一篇文章即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自传》,按照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水平,读懂字面意思应该不难,但是如何让学生把握《自传》的写作意图,如何了解《自传》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呢?这就需要了解作者富兰克林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学生大致可以知道,作者身上体现了一种生存、向上的强烈的奋斗意识。了解到作者所要传递的只有不停奋斗才能战胜艰难险阻,才能获得获得机遇和发展的信息,就能够在鉴赏《自传》的时候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方向,才能对该作品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价值趋同感。另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富兰克林的写作风格。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为此他还常常去找别人或到书店借书,利用深夜读书,清晨归还。他还曾以笔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富兰克林还曾组织工人、技师、鞋匠、瓦匠、诗人等每周星期五来讨论哲学、科学、技术、文艺问题,他创办的个团体、图书馆和学院后来发展为美利坚哲学会、北美公共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先天出身和后天的努力,使他形成了睿智、亲切、简洁的写作风格。了解这些,可以使学生对《自传》的写作风格有一种更深切的认识。
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学生再来具体赏析《自传》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了。如第一部分中富兰克林以“写给孩子们的信”开篇,点明了自己写传的目的。其实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延伸为即将阅读该《自传》的所有年轻人,甚至是所有人。文中饱含深情的叙述态度和质朴亲切的语言可以学生感受到一种关切、开导和希望的寄托。第二部分叙述了作者离开波士顿的原因以及到达费城的经过,让学生认识到他所经历的坎坷和为了度过坎坷所付诸的努力。如他所说,他的成功一方面依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信念以及“上帝的眷顾”,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不屈从于时代环境,反而认识到是时代造就了他。阅读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富兰克林的经历,还要让学生明白《自传》所叙述的还有作者这一人物做人、做事等内在品质的不断塑造和完善的过程。如选文的第二部分所述,清教思想中所宣扬的节制、简朴、勤劳、诚恳、正直、上进等精神,以及对于自己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都集中体现在富兰克林的个性之中,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二、从文本走向社会,从社会理解文本
很多文学作品,当然包括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不外乎二。一是经典作品创作风格独特、语言文字功底深厚、塑造形象典型生动。二是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后者则是经典称之为经典的更有分量的原因。经典文学作品或展现了宏大的社会历史,或深刻独到地剖析了社会现象,或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社会人物的美丑善恶,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无不落脚于纷杂广阔的社会空间。本真是艺术美的源泉,而艺术之美则使生活的本真得以永存,生活的、社会的、人性的才是永恒的。赏析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或者对当时社会的认知,还可以启迪读者对现实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因此,在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熟悉社会出发,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社会现象;然后回归文本,以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去审视和理解文本;最后在从文本中走出来,以文本的描述去反观和思考社会。这样将文本与社会背景的融合,能够扩大加深对作品意义的把握,从而真正达到贴近作者创作初衷并以此为依据获得启迪。例如,赏析著名诗人兰斯顿•休斯的代表诗作《梦想》时,就可以遵循以上的思路展开。
学生首先要了解该诗作所说的梦想是指美国黑人的梦想,了解当时美国黑人的历史和处境:对于历史上苦难深重的美国黑人,自由平等一直是他们的“美国梦”,而残酷的现实仿佛是一场“美国噩梦”。还要了解作者的情况: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是最受爱戴的诗人。他是哈莱姆桂冠诗人,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以梦想为主题的诗歌。他用梦想唤醒黑人的自我意识,歌颂黑人的美,激励人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他还用黑人的噩梦警示世人:美国黑人的梦不能延迟。
了解了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后,我们以此为指导,进入文本阅读。该诗语言非常精炼生动,且意象丰富。为了说明梦想的重要性,诗人在两个诗节中分别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暗喻:梦想若是死亡,生活就像是断了翅膀的鸟儿,永不能再飞翔;梦想一旦消亡,生活就会像冰雪封冻的荒野,充满悲哀与凄凉。对于“梦想”,不能单单理解为人们常用的“美好的理想与希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来理解,当时黑人面对着压迫、剥削、歧视,因此作者实际上更具体更深刻地赋予了梦想自由、平等、奋争的含义。而且对于“死亡”、“消亡”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消失,更应该理解为“绝望”和“熄灭”。作者实际上是在鼓舞号召黑人不要因当时社会环境而沮丧,不能因为不平等和生活的艰辛而“熄灭”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抗争。而且“紧紧抓住梦想”出现在两节的开头,“紧紧”突出体现了“梦想”的重要意义,号召黑人们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失去梦想和斗志之后,黑人们将会面临更加冷酷和凄凉荒芜的生存环境,生存会更加悲惨。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给黑人抗争运动的鼓劲的诗,是一首给黑人们提供精神支柱的诗。
三、吸收多方批评,多角度立体鉴赏文本
文本的阅读和阐释过程本身就是接受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由于每位鉴赏者知识水平、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他们在理解角度和理解范围、层次上有着很多差异,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效果。在这一点上,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的赏析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中的叙述者在黄昏散步时来到林间岔路口,面对两条路况不尽相同的小道,经过思索和犹豫,最后决定选择那条“人迹更少的一条”。并且在结尾处发出了因为此选择而“从此决定了我一生地的道路”的慨叹。意在说明一个道理: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结果,形成两种不同的命运。这首诗的最出彩的地方在于,面对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通情景,阐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里对于小路的选择,实际上代表了小到一件事的选择,推广到人生的选择,进而还可以扩大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前进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正因为《未选择的路》阐释的是选择这一时时面对的实际问题,所以蕴含着强烈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让形形色色的鉴赏者生发出无数的理解与阐释,创造出丰富的解读。而鉴赏者多种多样的解读又进一步增加了这首诗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对学生过度地阐释,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阅读之后探讨在面对生活的各种选择时,自己曾经的反应,今后在面对选择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选择时应持的态度。然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就像选择道路那样,辨析他人的观点,综合各种思考之后,选择出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理解。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