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掘本质,深刻达简约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量与计量”类别多、内容多,且大多是作为“小单元”安排,这很容易导致教学零碎散乱。从教材和课标两个维度整体分析“量与计量”内容,把握其核心和关键,得到教学建议:抓住理解“量”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突出计量本质的方法贯通,注重量与量之间的关联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建构;量与计量
  “量与计量”是小学阶段基础而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量、会测量应成为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养。在教材体系中,“量与计量”类别多、内容多,且大多是作为“小单元”安排,这很容易导致教学零碎散乱。从整体上把握“量与计量”的核心和关键,扣住本质和联系,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教深学,事半功倍。
  一、“量与计量”内容分析
  (一)教材维度
  小学数学内容体系中,常见的量主要包括货币、时间、质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角度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详见下页表1。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小学阶段“量与计量”内容约有25个知识点(块),在全套教材中占比16.9%。与数量运算有关的常见量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段(1—3年级),与图形测量有关的常见量主要编排在第二学段(4—6年级)。总体看来,呈现出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用结合的特点。
  (二)课标维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量与计量”的内容,一部分安排在“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常见的量”,包括货币、时间和质量;还有一部分安排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包括角度、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其中,“常见的量”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单独列出,内容如下: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 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这里的一些关键词,如“现实情境”“关系”“生活经验”“体验”“单位换算”等,不仅提出了学习“常见的量”的目标要求,还蕴含“常见的量”的教学要求,对日常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此外,从内容分布来看,“量与计量”一部分属于“数”,一部分属于“图形”,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这两大领域双向沟通、促进数形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二、“量与计量”核心概念解读
  首先是“量”。“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量的描述,如东西的多少、地方的大小、物体的长短、运动的快慢等。除了元、角、分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货币单位外,其余计量单位大多是用于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属性的描述。
  其次是“计量”。“计量”即测量。张奠宙教授提出:测量不仅仅是拿刻度尺去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那属于物理学范围,数学测量的本质是给每一个测量对象以合适的数。用刻度尺测量这一技能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形成,但数学测量的能力则需要对测量单位系统的整体掌握。
  我们可以结合模型图(如图1)来理解。要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面积、质量(不同属性)等,就需要有计量单位(测量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关于计量单位的学习,往往是经历“先自选单位,后形成标准单位,再有扩充单位”的过程。当计量单位确定(“定标准”)后,就可以通过数一数,或用工具去测量、用公式计算等方法去度量所有的量,这样的过程叫作“去测量”。测量之后我们就能通过数予以描述和表达,也就是“得结果”。因此,常见的这些量虽然是对事物的不同属性的刻画与描述,但就其刻画和描述的过程与方法而言,它们是相通的,都经历了“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這样的过程。
  基于上述理解,有两点特别重要的对“常见的量”的认识:
  一是每一个量(计量单位)都有其特定的数学含义,同时也具有确定的量值。很多“量”的意义确定都与现实事物有关。比如,“1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所走的长度,“1千克”对应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34 J·s时的质量单位。因此,认识一个量,首先要知道这个量的量值,也就是它的大小,诸如1米到底有多长、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实践、主动思考,才能促其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不断将活动中的经历上升为经验。
  二是准确把握计量单位的逻辑体系。史宁中教授曾指出:“数学的本质是在认识数量的同时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之间的关系。”可见,把握计量单位的逻辑体系十分重要。比如,小学阶段一共学习了5个面积单位,分开看,它们是零散的,但用双向箭头连接(如图2),它们之间就建立了关系,构成了整体。观察图2中最上面一行,我们发现,其余两个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为什么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0呢?如果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上下一一对应后就会发现,少了一个“十米”所对应的面积单位“平方十米”,也就是“公亩”,把“公亩”放到这个体系中,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的规律得以完美呈现。
  三、“量与计量”教学建议
  “量与计量”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长程”的眼光、整体建构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快速发展。
  (一)抓住理解“量”的关键要素
  每一个量的学习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要素:它是什么?它的量值是多少?它和其他同类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应用它?
  以“毫米”为例:它是什么?一种长度单位;它的量值是多少?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1份的长度是1毫米,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它和其他同类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与厘米的进率是10,与分米的进率是100……如何应用它?测量比较短的长度,如橡皮的厚度、手指的宽度等。   把握了这四点,也就抓住了“常见的量”教学的主干。教学设计时,可以依据这些要素来构思教学环节、课堂结构和逻辑层次。
  (二)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常见的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量的描述,可谓随处可见、随时可遇、随地可用。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要重视以下几点:
  1.关注现实情境,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的支撑越强,“常见的量”的学习就越清晰、越牢固、越灵活。
  2.强化体验和经验,增强学习的主体感受和主动建构。设计活动时要多为学生提供猜测、推算、思考的机会,使活动具有层次性,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主动建构中不断将经历上升为经验。
  3.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尝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新知的学习与建构,获得思维活动经验,不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突出计量本质的方法贯通
  如上所述,不管学习哪一类量,就其刻画和描述的过程与方法而言都要经历三个基本步骤: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定标准”,就是定下“1”,如果作为标准的“1”建立得不充分、不清晰,那对“几”的判断就会非常困难。比如,认识“千克”,先要对1千克的重量建立比较好的感觉,然后才能以此为标准去熟悉2千克、3千克、10千克……“去测量”,重在方法的简洁性、科学性,要寻找多样化中的最优化和统一性。教学时遵循这样的三步,也就遵循了常见的量的基本逻辑,既有统摄作用,也避免教学的散点状、碎片化。
  (四)注重量与量之间的关联结构
  1.孕育“种子课”——感悟结构。
  “种子课”是指一类知识最初始的课堂学习,它在知识体系中处于根部地位。因此,“种子课”的立意决定了这一类内容教学的方向、视野及高度。
  比如《时、分、秒》这节课,它应该属于“时间单位”的一节“种子课”。教学时,不少教师是将这一内容切分成两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学“1时=60分”,第二课时学“1分=60秒”,这其实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联系。笔者将教材整合后,把第一课时的重点落在体验时、分、秒的时长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带领学生先观察钟面,发现秒针、分针、时针“三针协动”;再研究分和秒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演绎、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出时和分之间的关系(如图3)。
  2.培植“生长课”——发展结构。
  “生长课”是相对于“种子课”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对同一类知识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发展的课堂。
  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认识千米》时,在学生自主整理已經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组织他们探究:“如果人们‘创造’出了第五个长度单位,你觉得这个长度单位会在什么位置,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主要呈现了两种构想:它们有可能比毫米小,也有可能比米还大。如果比毫米小,会是什么?如果比米大,又会是什么?它们和已有的单位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学生将新“发明”的长度单位(丝米、十米、百米、千米等)在原有的基础上“排排队”,就形成了长度单位的体系表(如图4)。从中,不仅能很清楚地看到“千米”所处的位置,而且还能明白“1千米为什么等于1000米”。这也便于学生在关联和结构中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感受数学的整体性、结构性、逻辑性和严谨性。
  3.拔节“关联课”——完善结构。
  “关联课”,要超越某个具体内容的学习,打通不同类知识之间的关联,以便学生更好地建立、完善结构,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比如《角的度量》,表面上看,它与之前学习的长度、面积、质量、体积的度量属于不同类别,但实际上,它与之前其他度量活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经历了“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的过程。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就引导学生把角的测量与之前学习的长度、面积的测量进行关联,从而建构出关于计量的一般方法的模型(如图5所示)。
  经过了“种子课”的感悟,“生长课”的发展,“关联课”的完善,学生会感到看起来学习的计量很多,实质上学习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关于量的学习的整体思维结构就会逐步形成。带着这样的感悟拓展到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学生会萌生出自己建构体系的念头,尝试“用结构”去学,甚至自己搭建结构。这就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了学习的较高境界。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2019年度重点课题“指向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简约教学资源建设”(批准号:DHA1904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怎样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J].小学数学(数学版),2014(9).
  [2] 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之前,通常都会在日常生活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前概念”——与新概念相关的认识。有些前概念是对新概念的不完整或不全面理解,有些前概念是对新概念的错误理解,有些前概念是与新概念相近的正确的旧概念;此外,学生的前概念中很可能缺少对一些相关概念的认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前概念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轻负高效”地展开教学。以《体积和容积》一课为例来说明。
期刊
摘要:基于自我领导力理论,借助自我领导力角色分工图、自我领导力分析图、劳动情感账户、目标达成检核表等支架,实施班本劳动教育。这一过程,不但巩固了自我领导力的7个习惯,而且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发挥了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自我领导力理论;支架  自我领导力理论源自美国的柯维博士,即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优势,有能力成为自我领导者,从而塑造、引
期刊
摘要:立足教学实践,提炼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目标统整、过程观照、评价跟进。具体而言,整体架构,“教材”与“整本书”嫁接;立体推进,“共读”与“自读”结合;手册随行,“过程”和“评价”联动。如此,给予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目标统整;过程观照;评价跟进  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且对学生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校每周开设一节儿童阅读课,师生每月共读
期刊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歌内容浅显、篇幅短小、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借助儿歌教拼音,可用策略有:巧借儿歌“传要领”,识记发音;巧用儿歌“展形体”,辨别音形;巧用儿歌“讲细则”,明确规则;巧创儿歌“强记忆”,巩固新知。学生在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与汉语拼音相关的知识与技巧。  关键词:儿歌;拼音教学;发音;音形;规则  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工程活动的难易程度,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工程思维。《小小工程师》一课,以“制作铅笔加长器”作为工程项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工程师工作的不同环节,于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  关键词: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小小工程师》  伴随“技术与工程”作为独立教学内容出现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小学科学教育愈加重视培养
期刊
摘要:培养推理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通过推理过程也可以促进知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推理过程,从而发展推理能力,并且促进知识理解:举例猜想验证,经历归纳推理;借助几何直观,经历类比推理;基于已有知识,经历演绎推理。  关键词:数学推理;乘法分配律;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推理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
期刊
摘要:基于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编排呈现出整体性、连贯性、渐进性的特征,要统整教学板块和教学资源,使习作单元成为一个前后贯通、目标一致的整体。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创设主题情境、构建任务框架、安排教学内容,统整化设计习作单元的教学。运用方法迁移、制作导图、评价推进等策略具体落实教学过程,更合理、高效地发挥习作单元的作用。  关键词:习作单元;统整教学;学习目标;主题情境;任务框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做了较多有益、有效的尝试。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展示该校“国学立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推进以及国学经典在
期刊
摘要:“意义发现”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以发现学习为核心,以自主探究为主线,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建构,在拓展性实践中深入反思,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真实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有自己的发现;通过课内外拓展,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持续审视与反思,强化自我认知,进而灵活运用语言。  关键词:意义发现自主探究自我建构  “
期刊
摘要:当下的教研工作,相对于前一阶段,有一些重要的进步值得关注,特别是这样两点:相当明显地表现出“实”的特质,即与实际教学工作密切联系,以改进教学为主要目标,其最重要的表现是普遍地更加重视如何很好地处理教学工作中各个对立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达到了更大的认识深度,即能围绕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教育的基本思想这样一些更基本的问题去分析与思考,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等“细节”方面,又表现出更大的开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