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落实县教育局2012年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有关精神,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市教育局请来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老师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培训,让我感受很深。也使我回来后在思索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创设生动有效情景导入新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决定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上信息技术课比上网玩游戏、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我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中,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
这位教师的导入新课是以“甘肃校车交通事故为案例”进行导入新课的。刚开始一看,这位老师导入新课题材选用如今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是与学生有切身利益的话题进行引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仔细一看,“校车事故”是一个深重的话题,学生刚一上课,就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听到这么深重的话题,学生还能有学习的兴趣吗,而且这个话题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又能有多少联系呢?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核心问题导入法、熟身题目导入法、学生需求导入法、故事情景创设法、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法、温故知新创设情景法、创设问题情景法等等。
三、有效指导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二
信息技术课有它的特殊性,动手实践的时间多,我们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去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讲授;不是灌,而是导。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上多分析多思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根本的保证,方式是突破的法宝。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问题的方法,做到善疑善问,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获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例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个案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选择恰当的图表呈现数据”。我在听了好几位老师讲这节课,教学设计有新意有思路,教学环节设计的也合理。但却忽略了这个细节,没有突出重难点。而本节课一位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翻开书本,引导学生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诱使学生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分层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三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提前备学生,在布置任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合理搭配,积极探索问题,让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带动动手操作慢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务一布置,就不在管了,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手操作的总是那几个同学,不爱动手的依赖性强的永远都当旁观者。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
首先课前备学生,课中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协作是合作学习效率提高的先决条件。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
“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學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兴趣、创新、实践、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的基础,只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创设生动有效情景导入新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决定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上信息技术课比上网玩游戏、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我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中,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
这位教师的导入新课是以“甘肃校车交通事故为案例”进行导入新课的。刚开始一看,这位老师导入新课题材选用如今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是与学生有切身利益的话题进行引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仔细一看,“校车事故”是一个深重的话题,学生刚一上课,就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听到这么深重的话题,学生还能有学习的兴趣吗,而且这个话题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又能有多少联系呢?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核心问题导入法、熟身题目导入法、学生需求导入法、故事情景创设法、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法、温故知新创设情景法、创设问题情景法等等。
三、有效指导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二
信息技术课有它的特殊性,动手实践的时间多,我们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去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讲授;不是灌,而是导。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上多分析多思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根本的保证,方式是突破的法宝。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问题的方法,做到善疑善问,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获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例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个案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选择恰当的图表呈现数据”。我在听了好几位老师讲这节课,教学设计有新意有思路,教学环节设计的也合理。但却忽略了这个细节,没有突出重难点。而本节课一位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翻开书本,引导学生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诱使学生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分层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三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提前备学生,在布置任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合理搭配,积极探索问题,让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带动动手操作慢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务一布置,就不在管了,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手操作的总是那几个同学,不爱动手的依赖性强的永远都当旁观者。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
首先课前备学生,课中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协作是合作学习效率提高的先决条件。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
“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學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兴趣、创新、实践、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的基础,只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