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新”最主要的就是新在其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教学中,老师扮演的角色只是顾问。每一个学生都要主动地初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明白物理是有用的。纵观近年的中考物理试卷,总体有四个方面发展的趋势:一是繁难偏问题大大减少;二是实验题的比重逐步加大;三是跟生活相关的物理知识逐步成为考试的重中之重;四是科学探究题成为各省市中考物理试题的热点。以上这些都要求学生要亲身经历整个物理学习的过程。
不少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学。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或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接受。所以物理教师更应转变教学理念:1、变“这节课我教了多少”为“这节课学生学了多少”;2、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改变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理念;4、杜绝“满堂灌”,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探究、训练、积极思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
为此,课前,老师要参透新课标与物理教材,通过上网等手段精心准备以下几方面问题:
1.创设情境的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得好与坏,对激发学生学习课题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2.抓住课题的关键梯度问题。不少课题可以通过设计梯度问题,让学生通过梯度问题的解决,逐步达成课题目标。梯度问题要层层相扣,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体验成功的喜悦。
3.针对梯度问题的课中训练题。梯度问题解决后,有些还需要必要的强化,才能使之得到巩固。同时,要留给学生知识学习的缓冲空间与时间。过分地快节奏对思维稍慢的学生是相当不利的。
4.课后拓展问题。这对培养优生相当重要,适度的拓展问题可以满足优生的求知欲,也可避免优生的骄傲情绪的滋生。
同时,老师还要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课件等。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一支粉笔两本书就达成教学目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课堂上,老师以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带到课堂中来,很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通过小组合作精心设计实验,并按自己的设计进行探究,作好现象与数据记录,引导中下学生归纳问题结论,中上学生进行矫正补充,老师始终处于“顾问”的地位,对于学困生更要给予必要的“点拨”而不是“帮教”。课题任务完成后,引导中等生对本节课作必要性的归纳,如:你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
此外,让学生在课外作业完成后,在作业本上写上“我的疑问是……”,以便教师为下节课的备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以及做对应的辅导,既培了“优”,又拔了“中”,还转了“差”。
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规律与公式;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并使之持久;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才能教会学生怎样学好物理。
(作者联通:336100江西省万载县第二中学)
不少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学。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或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接受。所以物理教师更应转变教学理念:1、变“这节课我教了多少”为“这节课学生学了多少”;2、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改变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理念;4、杜绝“满堂灌”,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探究、训练、积极思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
为此,课前,老师要参透新课标与物理教材,通过上网等手段精心准备以下几方面问题:
1.创设情境的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得好与坏,对激发学生学习课题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2.抓住课题的关键梯度问题。不少课题可以通过设计梯度问题,让学生通过梯度问题的解决,逐步达成课题目标。梯度问题要层层相扣,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体验成功的喜悦。
3.针对梯度问题的课中训练题。梯度问题解决后,有些还需要必要的强化,才能使之得到巩固。同时,要留给学生知识学习的缓冲空间与时间。过分地快节奏对思维稍慢的学生是相当不利的。
4.课后拓展问题。这对培养优生相当重要,适度的拓展问题可以满足优生的求知欲,也可避免优生的骄傲情绪的滋生。
同时,老师还要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课件等。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一支粉笔两本书就达成教学目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课堂上,老师以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带到课堂中来,很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通过小组合作精心设计实验,并按自己的设计进行探究,作好现象与数据记录,引导中下学生归纳问题结论,中上学生进行矫正补充,老师始终处于“顾问”的地位,对于学困生更要给予必要的“点拨”而不是“帮教”。课题任务完成后,引导中等生对本节课作必要性的归纳,如:你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
此外,让学生在课外作业完成后,在作业本上写上“我的疑问是……”,以便教师为下节课的备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以及做对应的辅导,既培了“优”,又拔了“中”,还转了“差”。
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规律与公式;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并使之持久;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才能教会学生怎样学好物理。
(作者联通:336100江西省万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