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机遇:专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O1(A)—0020—01
2010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我省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甘肃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抓住专业建设这个“牛鼻子”,在产业结构调整变革中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能不能抓住这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做好专业调整转型的定位是关键。为加快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步伐,我们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是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转型的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属性,就是说职业学校办学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有着不同的途径和形式。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服务的途径就不相同。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区域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个地区劳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在地域空间上这种要素虽然有所流动,但流动是非常有限的,绝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为当地劳动力向外转移提供教育和培训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在地域空间上这种人力资源以流动为主,只有一部分是“自产自销”。
在前一个时期,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通过把当地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国务院《意见》,“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速将达到两位数,经济社会将有一个大发展。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必须按我省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改造,从以向外“输出”型转向内需“供给”型,这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次,职业学校专业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和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支持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框架意见提出了“一个都市圈、两个增长点、两大新基地、四个试验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中,要注意研究这样几个新形势。一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形势,第三产业比重将加大。在现代化国家,第三产业一般占整个GDP的50%左右。目前美国是70%,印度是50%,我国还不到40%。二是产业振兴和调整升级的形势。调整升级就是结构调整,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势。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空间海洋开发。四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现代农业包括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服务业、对农业的综合服务等。五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形势。最近人力资源社会部公布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如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宠物医师、礼仪主持人、室内环境治理员等。这些新职业的出现,反映的就是消费升级。六是低碳经济带来的全球产业浪潮。
第三,关于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将要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的充分认识问题。有专家研究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就是:工业化初期,教育需求首先是普及义务教育;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时期,教育需求主要是职业教育;工业化后期,教育需求主要是高等教育。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个阶段的人才需求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来供给。我省在“十二五”期间,也将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目前,我省初中毕业生每年大体上有45万人。每年普通高中招生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3万人。可见,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的。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5%,甘肃要低10多个百分点。当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镇化步伐将明显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将持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中。这就表明,随着甘肃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对于中高等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我省职业学校必将进入一个更加旺盛的发展时期,这将为我们的专业结构调整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O1(A)—0020—01
2010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我省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甘肃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抓住专业建设这个“牛鼻子”,在产业结构调整变革中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能不能抓住这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做好专业调整转型的定位是关键。为加快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步伐,我们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是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转型的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属性,就是说职业学校办学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有着不同的途径和形式。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服务的途径就不相同。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区域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个地区劳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在地域空间上这种要素虽然有所流动,但流动是非常有限的,绝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为当地劳动力向外转移提供教育和培训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在地域空间上这种人力资源以流动为主,只有一部分是“自产自销”。
在前一个时期,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通过把当地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国务院《意见》,“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速将达到两位数,经济社会将有一个大发展。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必须按我省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改造,从以向外“输出”型转向内需“供给”型,这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次,职业学校专业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和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支持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框架意见提出了“一个都市圈、两个增长点、两大新基地、四个试验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中,要注意研究这样几个新形势。一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形势,第三产业比重将加大。在现代化国家,第三产业一般占整个GDP的50%左右。目前美国是70%,印度是50%,我国还不到40%。二是产业振兴和调整升级的形势。调整升级就是结构调整,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势。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空间海洋开发。四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现代农业包括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服务业、对农业的综合服务等。五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形势。最近人力资源社会部公布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如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宠物医师、礼仪主持人、室内环境治理员等。这些新职业的出现,反映的就是消费升级。六是低碳经济带来的全球产业浪潮。
第三,关于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将要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的充分认识问题。有专家研究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就是:工业化初期,教育需求首先是普及义务教育;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时期,教育需求主要是职业教育;工业化后期,教育需求主要是高等教育。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个阶段的人才需求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来供给。我省在“十二五”期间,也将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目前,我省初中毕业生每年大体上有45万人。每年普通高中招生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3万人。可见,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的。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5%,甘肃要低10多个百分点。当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镇化步伐将明显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将持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中。这就表明,随着甘肃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对于中高等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我省职业学校必将进入一个更加旺盛的发展时期,这将为我们的专业结构调整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