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提问类型搭配的诗歌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主要有五个类型,包括认知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诗歌文字的信息量非常大,在阅读时必须紧紧把握其中的关键字词,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要写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要怎样搭配课堂提问的类型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呢?本文以《野望》为例谈谈。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
  学习《野望》这首诗,我主要设计了十一个问题:
  1.想想律诗是怎样划分节奏,怎样朗读的,自由划分节奏然后朗读。这是一道记忆性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重温已学的律诗划分节奏的方法,读准诗歌,通过读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2.从题目《野望》你能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动笔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创造性问题,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自己脑海肯定对诗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动手将自己想到的画面描写出来,既达到整体感知的效果,又达到从思维到文字的训练效果。
  3.你认为诗人为什么在这个秋天的傍晚“徙倚”?这是推理性问题,“徙倚”在书本有注解,学生要结合书本首先理解“徙倚”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徙倚”这个动词思考“为什么徙倚”,这是很好的推理训练过程。
  4.联系材料思考“欲何依”有何含义?
  材料1: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的诗句,它的大意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停留,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呢? “何枝可依”表达的是找不到栖身之所的怅惘与感叹。
  材料2: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年间,曾三次当官又三次归隐。心想在仕途有所作为,但又自知难以达到自己期望的地位,故归隐山林田园。此诗应该创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
  这是推理性问题,也是综合性问题。“欲何依”是诗人在野望的时候主要思考的问题,给这两则材料是帮助学生更全面了解“欲何依”的含义。学生要把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的动作,才可以理解这是诗人对人生道路在何方的一次思考,是诗人矛盾与迷惘的表现。这是阅读、理解、概括、推理几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5.颔联与颈联联合起来是一幅很美的画,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提示:抓住诗句景物特点。]这是推理性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这两联描写的内容。学生要先理解两联诗歌的内容,再找出这两联景物的特点,才可以比较准确的给这幅画起名字,这是逻辑思维的训练。
  6.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人那种苦闷与矛盾的心境,颔联和颈联却写了一幅这么美的秋景图,是不是前后有点不协调?这是批判性问题,其重点在于提出观点后所陈述的理由。这题目承接上面的提问而问的,但相对简单,重点是锻炼一下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这一问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下对比、反衬的手法。
  7.朗读尾联,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口头描绘出来。这的创造性问题,没有很具体的答案,重点训练一下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理解尾联的内容。
  8.诗中“采薇”的注解,其实是一则帮助我们理解诗人思想的材料,借助书中的注解,你读到诗人怎样的思想呢?这是推理性问题,“采薇”的注解是一则很好的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材料,学生结合注解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其实诗歌学到这里,理解诗人的情感已经水到渠成,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的思考比老师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9.有人说《野望》是王绩思考人生道路该如何走的一次心路历程,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诗人找到答案了吗?这是批判性问题,设计这题目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思辨的思维。通过陈述自己的理由,学生既可以获得思维的训练,又可以对整首诗进行总结归纳。
  10.诗歌我们学什么?诗歌怎么学?这是对诗歌这类文体学习的总结与归纳,本来不是记忆性问题,但由于之前的诗歌学习当中已经总结归纳过,这里只是回忆加深印象,所以这算是记忆性问题。设计这个问题也想让学生达到学几篇通一类的目的,這对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有帮助。
  二、课堂提问类型搭配比例分析
  纵看整节课的提问类型设计,对比靠谱COP联盟的全国常模数据,本节课记忆性问题的比例为27.27%,低于全国常模数据40.96%;推理性问题的比例为36.36%,高于全国常模数据33.49%;创造性问题的比例为18.18%,高于全国常模数据16.67%;批判性问题的比例为18.18%,高于全国常模数据5.93%。
  (一)提问类型科学搭配的要求
  从数据表象来看,各项数据分布均匀,各类型的问题都涉及。本节课除了记忆性问题低于全国常模数据外,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均高于全国数据。这可以看出本节课记忆性的内容相对较少,理解、探究、创造性的内容相对较多,是一节思维非常活跃的课。这节课在打幵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体现了课堂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的要求
  从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此诗描写了王绩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全诗没有多少记忆性内容,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偏多,这是由于诗歌特点决定的。诗歌的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情感表达委婉含蓄,这就需要更多的推理的问题与创造性的问题。
  (三)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八年级的第一学期,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正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时候,常常还需要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所以在诗歌教学的设计上,我认为要侧重推理性提问的设计,这既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又能有效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还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综上,诗歌的教学,在提问类型搭配上,对于全国常模数据而言,记忆性问题要低于全国数据,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都高于全国数据。特别是推理性问题的比例可以适当偏高一些,可以达到40%,因为推理性问题更多是联系文本、注解、补充材料来理解句子的内容或者情感,这更符合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中,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产出性语言技能,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更能促进语言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分析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有助于了解事实,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不断改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策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选择性和针对性的提问,且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会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对策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开始随时随地、时时刻刻地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的话题。“电子教材”“智慧课堂”“资源中o”等各类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开始渗透至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小学科学课堂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成为了当代小学科学教师十分关o的问题。传统小学科学课
【摘要】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逐渐进入中小学教育中。为了更好开展创客教育,笔者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编程猫与硬件相结合去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编程猫是一款图形化编程软件,学生只需要拖拽指令积木模块就可以快速实现程序的编写。它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创客教育起步阶段。本文将基础培训、创意制作、汇报分享与评价三个方面探索编程猫在农村小学创客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编程猫;创客教育 
【摘要】家校合作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之一,班主任在山区农村的中学教学中面对很多特殊的中学生,需要在家校合作中创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本文的研究从山区农村初中德育主任的德育教育视角出发,分析农村中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家校合作的策略,为山区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主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育人理念;农村中学;家校合作  新课程改革下的家校合作开展影响着德育教育的开展,于山区农村的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是溺水高发期,全国各地的溺水事件屡屡发生,危及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比较高的地点有哪些?带孩子去公共游泳池、水上乐园,家长该注意哪些?下面这些防溺水知识应学习起来。  1.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比较高的地点有哪些?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研究员段蕾蕾: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4岁以下小儿童的溺水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3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报告和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有关情况。  工作报告显示,2015—2019年,遴选认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4126所,建设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38个,遴选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35个,在全国布局建设“满天星”训练营47个,招收高水平足球队高校181所。面向近2000万在校生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组织课余训练
从教二十余年,笔者由当初步入工作岗位时的懵懂无知、踌躇满志到今天成熟安详又饱含沧桑。面对工作,也从刚入行时的热情高涨到今天的思考和沉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必须先问道、悟道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摆正教育者的身份、位置,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  笔者报考了师范,成了一名教师。刚出来工作,淳朴的农村家长,不管在菜市场还是在马路边,不管在书店还是走过偶尔碰头,
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也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由于小学数学逻辑严谨,抽象性高,学生尤其是尚未完全形成抽象思维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聊。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老师演示实验已不能满足教改需求和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式动手实验模式被广泛关注。物理分组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物理知识探究习惯和学习物理兴趣,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当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探究合理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