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禅宗的随机教学法有其独到的特点,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借鉴禅宗教授法的要义,对当下学校教育及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意义。
关键字:禅宗;学校教学;启发式;素质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许多理念和方式迫于我们感官的功能,不得不耳闻目睹而已。有些理念和方式有真知灼见,能激起我们的兴趣,确实有益于教学,但有些流于形式之华美、设计之完美及操作之繁杂,从而把教学从艺术退化为技巧;学生从学习的主体退化为客体。教学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更不限于教师布道式的宣讲。它应在于日常生活、在于学校之外的任何地方,并且所取得的成功丝毫不逊色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有开阔眼界,广泛地吸纳各种教学方式,并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佛教中不拘一格的禅宗教学方式对学校教学有重大的启示。
一、禅宗的来源
佛教源于古代的印度,释迦牟尼的时代,约为中国的春秋时期,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目睹了当时印度的战争残杀,想为天下苍生寻求一个直正的和平的途径,于是他在十九岁出家,直到三十二岁才开始宏扬他的教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面对百万人天,默默不说一句话,轻轻地手拈一枝花,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会心一笑,于是释迦当中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后代把摩诃迦叶尊为印度禅宗第一代祖师。到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磨大师,便渡海东来,在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默。神光大师曾断臂向达摩大师求法,乞求“安心”法门,达摩大师运用启发式的教授法,对他说:“只要你把心拿出来,我就给你安。”后来传付心法和衣钵给神光,于是神光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禅宗祖师。
二、禅宗及禅的传授
禅宗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的教外别传是指除佛教经典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教义。禅宗是一种静默的哲学,“禅”和“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指沉思、静虑。禅宗的特点决定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及传授方法上的独特性,这种方法的要义在于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1、禅宗的语录是成功禅师的参禅案例
禅宗的语录就是过去的禅师求学、悟道教授法的故事,是成功的禅师们修禅和传禅的记录,后来的禅师从中可以体会修禅的方法,从禅宗的语录中,我们发现不同的禅师各有风格,禅师们或因一语而悟,或因棒喝而悟,或因辩论而悟,或因一物而悟,不局一法,缤纷多彩。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中的一句“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怀让因马祖“磨砖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而悟。禅师的悟道方式不离情境,千差万别、妙趣横生。语录是禅师们参禅的心得,是参禅过程中悟道的记录。
2、禅宗的锋是禅师参禅和授禅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
禅宗的锋指的是参禅过程中的契机,佛学中的机包括学人的资历、学力、与临时采用的机会等意义,对于禅师来说,必须注重教授中锋,禅宗对锋的把握和应用是禅宗传授法的教学精义,禅宗的随机教法恰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教授法的作用。机锋的应用非常巧妙非夷所思,有时说是而非、有时说非而是、有时不言一语、有时用肢体语言,从无一个定法可循,但无论如何,它的目的在于考查学人们的实际水平,以及引起他的怀疑,起到自参、自悟、自肯的作用。虽然禅宗宗师们的机锋妙语解颐隽永无穷,但这些机锋 不是早已胸有成竹,都是临时对答,话语从来都是天真中流露,机锋的应用都是当时现场的一语、一默,一动作之间的表示。机锋是宗师们的方便说法,是一种机会教育的教授法,并不是禅宗的目的。
3、禅宗的棒喝是禅师在参禅时对学人的警示
棒喝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常用的一种方法,禅师们不是用棒来专门打人的,只是在研讨问题时作为赏罚与警示的象征,棒喝的应用包括有赏有罚,有时不赏不罚,轻松一棒,引起学人中的注意。后来的禅师有其名而无其实,只是继承了棒喝的精髓,有时认为学人有错,对学人一笑或闭目静坐默默不语,不加可否,学人自己意识到错误再加反省,这也叫棒喝。禅宗中有这样的一个公案,某禅师外出时交代弟子,不要偷懒,刻苦参禅。弟子因贪玩而累,倒在门口睡着了,禅师回来之时弟子正是睡意朦胧,来不及起身只能佯睡。弟子以为禅师会大发雷霆,殊不知禅师见弟子熟睡,便庄重地轻轻地从他的身上跨过,此时弟子顿感轻松,并对佛法有了顿悟。禅一默一语,含藏生机;一棒一喝,敲破昏迷。冯友兰是这样解释的“ 施展这样的物理 或生理动作,震动弟子们的所想及问题的症结所在,选择时当的时宜用棒喝的方法,使其顿悟”
三、禅宗教学理念及对学校教学的启示
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对之进行不断发展和革新。以往的教学多是限于经典的传授,由于受到语言本身的限制,往往言不尽意,无法有效地传达佛法大意,因此禅宗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新方法,其核心是打破文字语言的限制,大胆运用形体语言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力图对学人进行启发诱导,使之直接领悟到事物的原本意义。
1、学生的主体性
“佛者,觉也” 禅宗主张自力成佛,认为佛不度众生,众生只能自修自度。因此学生能否悟道,主要在于他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悟性,不能过分依赖老师,因为悟道纯属个人的事,老师就是想代办也代办不了,正如不能替人受病一样。 禅师们常常不用语言,沉默相对,一默一声雷,禅师在授禅过程中不急于将答案告诉学人,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禅师立一公案,是为了对学人进行训练和测试,因此一般不会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学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也只是予以进一步的启发和诱导,对其进行暗示,而不是告之以最终的答案。因为学人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答案本身是次要的,关键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水平,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领,坚定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
学校教学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的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学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味追求教学设计形式上的完美,重难点一览无余的突破,看似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但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缺乏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愤” “ 悱”阶段,达不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导演式的安排中只能顺从,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2、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禅宗的思想是众生平等和自性自足,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一种平等的教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起点的平等,众生都具有佛性,自然也有受教育和成佛的资格。这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致。第二、教育过程中的平等,禅师们对学人没有偏见,只是根据学人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这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第三、教学结果上的平等,佛性平等,一旦觉悟则众生是佛。这点体现了殊途同归,人人成才的思想。
禅宗则将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的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将明示佛理(说破)与启发诱导(不说破)结合起来,打破了过去师生之间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的界限,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平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禅宗意识到教学的主体和目的是学人,而不是老师,法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教学的目的不是展示禅师的学问和境界,而是让学人明了佛法道理。禅宗的长老在上堂说法时多是简明扼要、提纲契领,绝不拖泥带水、自炫学问,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人,让他们自己思考。引导学人大胆提出问题,同时设法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过分依赖老师。
学校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只要得到对某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为了完成认知目标,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员应当顺从导演的安排,师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师生间的情感的互动的评价。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很难形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正因为如此随学生的毕业,师生间的关系也日益淡漠,没有那种禅师和学人之间及传统师徒之间的强烈感情。
3、重视生活实践
禅宗的教学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禅门却不止要在安静中受教育,更提倡在劳动、劳苦中学习,所以搬柴、运物是参禅,推磨、舂米也是参禅,把对佛法的理解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日常行为体会佛法要义,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佛在万物及其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说行住坐卧,无非妙道,砍柴挑水皆是佛事。修行就是要直接融入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感悟事物之本性。冯友兰说:“修行的道路就是充分想信自己,其它一切放下,不必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修行,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宗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现代教育讲究有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宁谧幽雅的气氛中学习,现代教育重视课堂时间的教学,课堂时间是教师尽情地讲,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目的,教师惟恐自己所教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教案,将所教的内容烂熟于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现,也许通过课堂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很少学到如何从实践中知识的学问及如何在实践中的应用知识的学问。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总而言之,禅宗的灵巧和迷人在于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其一、教学方式上灵巧多样,不拘一格,否定了传统的严肃的循规蹈足的教学方式,打破常规的教条主义,摆脱教条主义的樊篱,进行大胆的创新。其二、鲜明的主体意识,修行实践的决定因素在于修行实践的主体,即修行者自己的心中,强调修行实践必须靠主体自身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禅师只能帮助学人破妄见,就如雨露有助于种子发芽一样,“心地含情种,法雨即花生” 六祖慧能因作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对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使弘忍传其衣钵而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这是禅宗的一段佳话。慧能的偈的妙处在于直指人心而又不执着于心,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是一种心灵的直接沟通。其三、目的是第一位的,过程和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为了达到目的禅宗将过程和方法进行淡化处理,不期望过程和方法成为实现目的的障碍或掩盖的目的本身。不追求有着固定的程序的过程和方法,不陷于教条主义,在方法上进行创新,立新标异殊途同归。这点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一整套程序,教学活动的展开严格遵循程序,乱了程序或缺少了一些程序视为不懂教学规律记为教学事故,这种做法本身抹杀了教师的创新能力,进而也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不言而语的。
当今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明确的认识,素质教育乃是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这种潜在的能力因人而异,拔苗助长或强求整齐划一都是有违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学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学生的潜在能力的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首要工作,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禅宗富有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个性、重视生活实践的富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给予我们较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魏道儒译注. 白话坛经. 三秦出版社. 1992.5
[2]南怀谨著. 禅宗与道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3
[3]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
关键字:禅宗;学校教学;启发式;素质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许多理念和方式迫于我们感官的功能,不得不耳闻目睹而已。有些理念和方式有真知灼见,能激起我们的兴趣,确实有益于教学,但有些流于形式之华美、设计之完美及操作之繁杂,从而把教学从艺术退化为技巧;学生从学习的主体退化为客体。教学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更不限于教师布道式的宣讲。它应在于日常生活、在于学校之外的任何地方,并且所取得的成功丝毫不逊色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有开阔眼界,广泛地吸纳各种教学方式,并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佛教中不拘一格的禅宗教学方式对学校教学有重大的启示。
一、禅宗的来源
佛教源于古代的印度,释迦牟尼的时代,约为中国的春秋时期,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目睹了当时印度的战争残杀,想为天下苍生寻求一个直正的和平的途径,于是他在十九岁出家,直到三十二岁才开始宏扬他的教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面对百万人天,默默不说一句话,轻轻地手拈一枝花,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会心一笑,于是释迦当中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后代把摩诃迦叶尊为印度禅宗第一代祖师。到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磨大师,便渡海东来,在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默。神光大师曾断臂向达摩大师求法,乞求“安心”法门,达摩大师运用启发式的教授法,对他说:“只要你把心拿出来,我就给你安。”后来传付心法和衣钵给神光,于是神光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禅宗祖师。
二、禅宗及禅的传授
禅宗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的教外别传是指除佛教经典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教义。禅宗是一种静默的哲学,“禅”和“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指沉思、静虑。禅宗的特点决定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及传授方法上的独特性,这种方法的要义在于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1、禅宗的语录是成功禅师的参禅案例
禅宗的语录就是过去的禅师求学、悟道教授法的故事,是成功的禅师们修禅和传禅的记录,后来的禅师从中可以体会修禅的方法,从禅宗的语录中,我们发现不同的禅师各有风格,禅师们或因一语而悟,或因棒喝而悟,或因辩论而悟,或因一物而悟,不局一法,缤纷多彩。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中的一句“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怀让因马祖“磨砖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而悟。禅师的悟道方式不离情境,千差万别、妙趣横生。语录是禅师们参禅的心得,是参禅过程中悟道的记录。
2、禅宗的锋是禅师参禅和授禅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
禅宗的锋指的是参禅过程中的契机,佛学中的机包括学人的资历、学力、与临时采用的机会等意义,对于禅师来说,必须注重教授中锋,禅宗对锋的把握和应用是禅宗传授法的教学精义,禅宗的随机教法恰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教授法的作用。机锋的应用非常巧妙非夷所思,有时说是而非、有时说非而是、有时不言一语、有时用肢体语言,从无一个定法可循,但无论如何,它的目的在于考查学人们的实际水平,以及引起他的怀疑,起到自参、自悟、自肯的作用。虽然禅宗宗师们的机锋妙语解颐隽永无穷,但这些机锋 不是早已胸有成竹,都是临时对答,话语从来都是天真中流露,机锋的应用都是当时现场的一语、一默,一动作之间的表示。机锋是宗师们的方便说法,是一种机会教育的教授法,并不是禅宗的目的。
3、禅宗的棒喝是禅师在参禅时对学人的警示
棒喝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常用的一种方法,禅师们不是用棒来专门打人的,只是在研讨问题时作为赏罚与警示的象征,棒喝的应用包括有赏有罚,有时不赏不罚,轻松一棒,引起学人中的注意。后来的禅师有其名而无其实,只是继承了棒喝的精髓,有时认为学人有错,对学人一笑或闭目静坐默默不语,不加可否,学人自己意识到错误再加反省,这也叫棒喝。禅宗中有这样的一个公案,某禅师外出时交代弟子,不要偷懒,刻苦参禅。弟子因贪玩而累,倒在门口睡着了,禅师回来之时弟子正是睡意朦胧,来不及起身只能佯睡。弟子以为禅师会大发雷霆,殊不知禅师见弟子熟睡,便庄重地轻轻地从他的身上跨过,此时弟子顿感轻松,并对佛法有了顿悟。禅一默一语,含藏生机;一棒一喝,敲破昏迷。冯友兰是这样解释的“ 施展这样的物理 或生理动作,震动弟子们的所想及问题的症结所在,选择时当的时宜用棒喝的方法,使其顿悟”
三、禅宗教学理念及对学校教学的启示
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对之进行不断发展和革新。以往的教学多是限于经典的传授,由于受到语言本身的限制,往往言不尽意,无法有效地传达佛法大意,因此禅宗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新方法,其核心是打破文字语言的限制,大胆运用形体语言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力图对学人进行启发诱导,使之直接领悟到事物的原本意义。
1、学生的主体性
“佛者,觉也” 禅宗主张自力成佛,认为佛不度众生,众生只能自修自度。因此学生能否悟道,主要在于他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悟性,不能过分依赖老师,因为悟道纯属个人的事,老师就是想代办也代办不了,正如不能替人受病一样。 禅师们常常不用语言,沉默相对,一默一声雷,禅师在授禅过程中不急于将答案告诉学人,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禅师立一公案,是为了对学人进行训练和测试,因此一般不会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学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也只是予以进一步的启发和诱导,对其进行暗示,而不是告之以最终的答案。因为学人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答案本身是次要的,关键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水平,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领,坚定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
学校教学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的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学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味追求教学设计形式上的完美,重难点一览无余的突破,看似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但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缺乏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愤” “ 悱”阶段,达不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导演式的安排中只能顺从,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2、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禅宗的思想是众生平等和自性自足,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一种平等的教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起点的平等,众生都具有佛性,自然也有受教育和成佛的资格。这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致。第二、教育过程中的平等,禅师们对学人没有偏见,只是根据学人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这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第三、教学结果上的平等,佛性平等,一旦觉悟则众生是佛。这点体现了殊途同归,人人成才的思想。
禅宗则将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的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将明示佛理(说破)与启发诱导(不说破)结合起来,打破了过去师生之间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的界限,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平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禅宗意识到教学的主体和目的是学人,而不是老师,法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教学的目的不是展示禅师的学问和境界,而是让学人明了佛法道理。禅宗的长老在上堂说法时多是简明扼要、提纲契领,绝不拖泥带水、自炫学问,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人,让他们自己思考。引导学人大胆提出问题,同时设法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过分依赖老师。
学校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过细、过窄、缺乏思考价值,只要得到对某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为了完成认知目标,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员应当顺从导演的安排,师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师生间的情感的互动的评价。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很难形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正因为如此随学生的毕业,师生间的关系也日益淡漠,没有那种禅师和学人之间及传统师徒之间的强烈感情。
3、重视生活实践
禅宗的教学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禅门却不止要在安静中受教育,更提倡在劳动、劳苦中学习,所以搬柴、运物是参禅,推磨、舂米也是参禅,把对佛法的理解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日常行为体会佛法要义,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佛在万物及其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说行住坐卧,无非妙道,砍柴挑水皆是佛事。修行就是要直接融入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感悟事物之本性。冯友兰说:“修行的道路就是充分想信自己,其它一切放下,不必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修行,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宗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现代教育讲究有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宁谧幽雅的气氛中学习,现代教育重视课堂时间的教学,课堂时间是教师尽情地讲,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目的,教师惟恐自己所教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教案,将所教的内容烂熟于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现,也许通过课堂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很少学到如何从实践中知识的学问及如何在实践中的应用知识的学问。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总而言之,禅宗的灵巧和迷人在于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其一、教学方式上灵巧多样,不拘一格,否定了传统的严肃的循规蹈足的教学方式,打破常规的教条主义,摆脱教条主义的樊篱,进行大胆的创新。其二、鲜明的主体意识,修行实践的决定因素在于修行实践的主体,即修行者自己的心中,强调修行实践必须靠主体自身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禅师只能帮助学人破妄见,就如雨露有助于种子发芽一样,“心地含情种,法雨即花生” 六祖慧能因作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对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使弘忍传其衣钵而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这是禅宗的一段佳话。慧能的偈的妙处在于直指人心而又不执着于心,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是一种心灵的直接沟通。其三、目的是第一位的,过程和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为了达到目的禅宗将过程和方法进行淡化处理,不期望过程和方法成为实现目的的障碍或掩盖的目的本身。不追求有着固定的程序的过程和方法,不陷于教条主义,在方法上进行创新,立新标异殊途同归。这点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一整套程序,教学活动的展开严格遵循程序,乱了程序或缺少了一些程序视为不懂教学规律记为教学事故,这种做法本身抹杀了教师的创新能力,进而也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不言而语的。
当今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明确的认识,素质教育乃是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这种潜在的能力因人而异,拔苗助长或强求整齐划一都是有违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学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学生的潜在能力的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首要工作,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禅宗富有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个性、重视生活实践的富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给予我们较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魏道儒译注. 白话坛经. 三秦出版社. 1992.5
[2]南怀谨著. 禅宗与道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3
[3]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