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尘肺病运用X线与CT进行诊断的效果差异情况。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早期尘肺病病人85例为对象,对上述病人均行高仟伏X线与CT检查诊断,对照两种影像学诊断的各项资料,并探究二者的诊断效果。结果:85例早期尘肺病病人经CT扫查诊断的优片率、大阴影检出率、小阴影前后检出率、不规则小阴影检出率都高于X线,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X线诊断早期尘肺病的效果情况来讲,应用CT对早期尘肺病病人实施诊断的优片率、准确性和诊断检出率显著更高,具有更良好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临床诊断;早期尘肺病;CT;高仟伏X线
尘肺病是肺尘埃沉着病的简称,指因长期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累及肺内潴留而诱发的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作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现阶段,针对晚期尘肺病病人进行汉防己甲素、克矽平和铝制剂等药物治疗及手术介入治疗的效果均欠佳[2]。因此,应当对尘肺病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实施及早确诊与治疗。对早期尘肺病的检查诊断方法以X线、CT等为主,此研究特意选出我院接诊的早期尘肺病病人85例为对象,对照评估X线与CT针对早期尘肺病的诊断效果差异,报道内容如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来源
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85例接触粉尘工作且已确诊患有早期尘肺病的受检者,全部病人在知晓此次研究内容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存在认知障碍或无法正常交流者;包括52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27-59(37.5±11.78)岁;接触粉尘工作的时间为2-28年,平均(13.8±4.15)年;24例煤矿采掘工、21例井下工人、15例管道工、14例运输工、11例建材工人。
1.2方法
对85例病人实施X线与CT检查诊断,方法为下:①CT扫查选用Prospeed FII GE公司出品的CT机,层距、层厚均设置为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实施螺旋扫描;辅助病人平卧于操作台,由肺尖到隔顶(部分到肋隔角)每间隔10mm进行连续平扫,从肺窗仔细查看肺门、支气管、肺野,从纵隔窗查看縱隔、胸膜和肺内钙化情况,同时照片。②高仟伏X线检查选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AXCT 520型X射线机,实施胸部前后位的摄影,将管电压设定为120kV-140kV,根据胸厚确定曝光量,通常使用2mAs-8mAs,且曝光时间低于0.1s,使用小焦点,焦-片距为1.80m,滤线栅比为1:12;以虎丘自动洗片机进行冲洗,以屏片形式存档影像信息。
两种方法都需要留片存档,遵照我国临床上现行的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15及规范性附录标准展开85例病人的读片诊断及记录。
1.3数据处理
对各项检查、诊断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表达为(±s),计数数据表达为 (n/%),计量数据的比对经过t检测,计数数据的对比经过x2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尘肺病病人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团块样和不规则的斑块状高密度影或条索状高密度影,一般呈现出大阴影、胸膜异常改变、小阴影、肺门与肺纹理改变、瘢痕旁肺气肿、阴影内钙化点或支气管扩张等相关征象。
85例早期尘肺病病人经CT扫查诊断的优片率、大阴影检出率、小阴影前后检出率、不规则小阴影检出率都明显高于X线(P<0.05),详细数据记于表1:
3.讨论
X线胸片属于我国接触粉尘工作工人健康监护检查的一种常规方法,这种检查的经济成本较低,且技术运用较为成熟。摄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曝光宽容度,使图像质量提升、显示层次丰富,同时能淡化人体骨骼,被肋骨遮掩的肺野均可部分呈现,进而增大了胸片肺野可读面积,有助提升诊断正确性[3]。然而,X线检查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成像中出现前、后重叠问题,部分肺实质、胸膜由于与肋骨、胸骨、心脏、脊柱等出现重叠而无法完好显示,通常会掩盖阴影部位的病变,因此,在X线检查中,很可能会低估病变范围,尤其是对胸膜病变的成像不清晰,并且普通X线胸片图像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呈现直径低于3mm的小型病变征象,也很难显现病变内部的具体结构[4]。和普通X线胸片相比,CT可更早呈现不规则小阴影,能够判断小阴影前后分布情况,但X线无法识别;CT在呈现大阴影方面同样优越于X线胸片。CT可以及早发现X线胸片很难显示的结核病灶及浸润病灶,特别是肺部边缘处的浸润性病灶。与此同时,X线胸片需胸膜积液量超过250ml时才可显现,但CT扫查中胸膜腔积液量达到20ml便可显示。所以,针对纵隔的钙化、支气管扩张、淋巴结肿大、胸膜腔积液等检测清晰率也显著高于X线[5]。
此研究当中,85例早期尘肺病病人经X线诊断的优片率低于CT(P<0.05);
CT片和X线胸片在诊断尘肺病小阴影总体密集度一致性方面都表现较好;但CT片能够更有效地显示尘肺病小阴影分布范围,在不规则小阴影显示方面的敏感性更高,可以提示区别小阴影分布前、后情况,且大阴影检出率也显著更高。
综合以上阐述可知,相较X线诊断早期尘肺病的情况来讲,应用CT对早期尘肺病病人实施诊断的优片率、准确性和诊断检出率显著更高,临床上可将CT作为早期尘肺病X线检查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与鉴定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崟.尘肺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287-1288+1291.
[2]于忠,沈海龙.高千伏X线片、DR及CT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2):192-193.
[3]杨志博.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1):55-56.
[4]吴富巨,朱建设.CT检查在粉尘肺职业监护中的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8,39(01):22-24.
[5]沈健.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效果比较[J].影像技术,2016,28(02):31-32.
【关键词】临床诊断;早期尘肺病;CT;高仟伏X线
尘肺病是肺尘埃沉着病的简称,指因长期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累及肺内潴留而诱发的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作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现阶段,针对晚期尘肺病病人进行汉防己甲素、克矽平和铝制剂等药物治疗及手术介入治疗的效果均欠佳[2]。因此,应当对尘肺病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实施及早确诊与治疗。对早期尘肺病的检查诊断方法以X线、CT等为主,此研究特意选出我院接诊的早期尘肺病病人85例为对象,对照评估X线与CT针对早期尘肺病的诊断效果差异,报道内容如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来源
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85例接触粉尘工作且已确诊患有早期尘肺病的受检者,全部病人在知晓此次研究内容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存在认知障碍或无法正常交流者;包括52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27-59(37.5±11.78)岁;接触粉尘工作的时间为2-28年,平均(13.8±4.15)年;24例煤矿采掘工、21例井下工人、15例管道工、14例运输工、11例建材工人。
1.2方法
对85例病人实施X线与CT检查诊断,方法为下:①CT扫查选用Prospeed FII GE公司出品的CT机,层距、层厚均设置为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实施螺旋扫描;辅助病人平卧于操作台,由肺尖到隔顶(部分到肋隔角)每间隔10mm进行连续平扫,从肺窗仔细查看肺门、支气管、肺野,从纵隔窗查看縱隔、胸膜和肺内钙化情况,同时照片。②高仟伏X线检查选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AXCT 520型X射线机,实施胸部前后位的摄影,将管电压设定为120kV-140kV,根据胸厚确定曝光量,通常使用2mAs-8mAs,且曝光时间低于0.1s,使用小焦点,焦-片距为1.80m,滤线栅比为1:12;以虎丘自动洗片机进行冲洗,以屏片形式存档影像信息。
两种方法都需要留片存档,遵照我国临床上现行的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15及规范性附录标准展开85例病人的读片诊断及记录。
1.3数据处理
对各项检查、诊断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表达为(±s),计数数据表达为 (n/%),计量数据的比对经过t检测,计数数据的对比经过x2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尘肺病病人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团块样和不规则的斑块状高密度影或条索状高密度影,一般呈现出大阴影、胸膜异常改变、小阴影、肺门与肺纹理改变、瘢痕旁肺气肿、阴影内钙化点或支气管扩张等相关征象。
85例早期尘肺病病人经CT扫查诊断的优片率、大阴影检出率、小阴影前后检出率、不规则小阴影检出率都明显高于X线(P<0.05),详细数据记于表1:
3.讨论
X线胸片属于我国接触粉尘工作工人健康监护检查的一种常规方法,这种检查的经济成本较低,且技术运用较为成熟。摄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曝光宽容度,使图像质量提升、显示层次丰富,同时能淡化人体骨骼,被肋骨遮掩的肺野均可部分呈现,进而增大了胸片肺野可读面积,有助提升诊断正确性[3]。然而,X线检查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成像中出现前、后重叠问题,部分肺实质、胸膜由于与肋骨、胸骨、心脏、脊柱等出现重叠而无法完好显示,通常会掩盖阴影部位的病变,因此,在X线检查中,很可能会低估病变范围,尤其是对胸膜病变的成像不清晰,并且普通X线胸片图像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呈现直径低于3mm的小型病变征象,也很难显现病变内部的具体结构[4]。和普通X线胸片相比,CT可更早呈现不规则小阴影,能够判断小阴影前后分布情况,但X线无法识别;CT在呈现大阴影方面同样优越于X线胸片。CT可以及早发现X线胸片很难显示的结核病灶及浸润病灶,特别是肺部边缘处的浸润性病灶。与此同时,X线胸片需胸膜积液量超过250ml时才可显现,但CT扫查中胸膜腔积液量达到20ml便可显示。所以,针对纵隔的钙化、支气管扩张、淋巴结肿大、胸膜腔积液等检测清晰率也显著高于X线[5]。
此研究当中,85例早期尘肺病病人经X线诊断的优片率低于CT(P<0.05);
CT片和X线胸片在诊断尘肺病小阴影总体密集度一致性方面都表现较好;但CT片能够更有效地显示尘肺病小阴影分布范围,在不规则小阴影显示方面的敏感性更高,可以提示区别小阴影分布前、后情况,且大阴影检出率也显著更高。
综合以上阐述可知,相较X线诊断早期尘肺病的情况来讲,应用CT对早期尘肺病病人实施诊断的优片率、准确性和诊断检出率显著更高,临床上可将CT作为早期尘肺病X线检查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与鉴定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崟.尘肺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287-1288+1291.
[2]于忠,沈海龙.高千伏X线片、DR及CT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2):192-193.
[3]杨志博.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1):55-56.
[4]吴富巨,朱建设.CT检查在粉尘肺职业监护中的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8,39(01):22-24.
[5]沈健.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效果比较[J].影像技术,2016,28(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