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色基因培育学生品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培育学生德育品格中强调“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怎样利用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培育学生良好品格。本文将根据我校开展的红色基因教育活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红色基因;培育;品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可见,道德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道德素养中品格是核心,它决定了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因此,培育学生良好品格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德育教育,各校都积极利用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品格,推动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农村乡村学校,孕育了许多名人志士。他们的爱国思想、严谨治学、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以及丰硕的功绩无不为后人称颂。我国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开山鼻祖王诤将军,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是家乡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学校教育不可多得的红色教育资源。
  目前,我校现已把“红色教育”作为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家乡名人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红色教育氛围,成立王诤科技馆、王诤将军事迹陈列室,王诤故居也在多年前成为本校德育基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学校通过实施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贯注和人格熏陶,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品格和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为促进少先队员和谐成长奠定基础。
  一、 利用红色基因培育学生理想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谈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人们获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而坚定的信念则是人们精神大厦的支柱。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问题和中国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
  本校开展的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主要依托家乡名人“王诤”将军,通过观看“红色影视”、读“红色书籍”,寻访“耄耋老人”,邀请老红军、老战士进校园等途径,让队员了解名人,感知红色。通过名人王诤将军的爱国主义故事、探究无线电的创新精神等感染、激励学生,以将军的个人胸怀鼓舞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名人的革命品质过程,初步建立个人理想,为形成良好品质奠定基础。
  二、 利用红色基因培育学生行为
  红色基因倡导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是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红色教育资源内容丰富,革命遗迹、珍贵文物等,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
  (一) 访名人足迹
  为培育学生优良品质,养成良好行为,我校利用家乡名人“王诤故居”和“王诤事迹陈列室”等场馆,开展“走进英雄故里”“踏寻英雄足迹”等主题实践内容,让学生走进名人王诤将军故居这神圣地方,寻找英雄成长的源泉。通过让学生踏着英雄成长的足迹,培育学生们红色成长的动力。
  (二) 传承名人精神
  乡土名人王诤将军的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精神都是我们少年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当代少先队员需要的良好品质与能力。为培育学生学习王诤将军的良好品德,学校通过开展“勿忘日”“英雄中队传接”“王诤志愿者行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勿忘日”,学习身边名人的奉献精神;在“英雄中队传接”中传承名人的品质;“王诤志愿者行动”中践行名人的行为。让学生通过感悟红色精神、践行红色活动,把红色内化为成长动力,逐步建立良好品德与行为。
  红色基因教育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红色名人“王诤将军”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我校开展的红色资源教育,不仅彰显革命历史新平台、新课堂,对学生行为培养还具有强大感召力。
  三、 利用红色基因提升学生品格
  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我校的红色教育活动,主要通过让学生在展、演王诤将军故事中,领悟红色精神,提升学生个人品质。
  在学习名人提升学生品格过程中,学校主要通过让学生创编王诤故事、创作王诤诗词歌曲等活动,体悟名人王诤将军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品质。通过表演“王诤故事短剧”“红领巾王诤讲解团”,使学生在一个个人物扮演、讲解中体悟红色精神、内化个人行为,建立并逐步提升为个人良好的行为品质。
  创设红色教育环境,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红色基因,有利于少先队员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校开展的红色基因教育活動,立足家乡名人王诤将军,通过追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来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红色精神、建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的品格。当然,学生品格的培养不是短暂的几个活动,需要持续的过程,更需多方的配合,才能体现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马丁一.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徐玲,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微课模式,在新课教学、翻转课堂、复习课堂中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模式;智慧课堂  “智慧教育”一词起源于“智慧地球”,而智慧课堂则是智慧教育运用于课堂上的演变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推进,智慧教育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并被运用于课
摘要:如果说课程勾画了学校的教育“蓝图”,那么,校本课程则彰显着本校的教育特色。数学校本课程是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个崭新阵地,它的形式新颖而又多样,它的内容源自课本又不拘于课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在深挖教材的同时还要革故鼎新,从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数学教材内容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数学教学  一、 开发数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延展性的视角和拓展性的思维,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要义,探讨利用目标合作导学课堂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提高合作能力,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目标合作;导学课堂  数学教育其实质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科学与文化的大变革,数学
摘要: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受到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客观普遍存在,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采取积极的转化对策,不断转化后进生,实现班级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转化对策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摘要: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中,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在作业的目标设计、作业数量设计、作业难度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原则;技巧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夫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实施不同的教育,达到“知人善教,各尽其才”的教育目标。而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会利用平常不同知识间的联系,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题目类型变化等等,创设许多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征服学习的坎坷。磨炼自己的意志,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后进生;情意素质;数学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这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上都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差,学习这一门学科有困难。怎样才能让这些学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对于将复杂的知识具体化和直观化、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中穿插数形结合思想,利用数形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学生好的作图习惯等,使数形结合思想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对策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
我们(人类)的动作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做一些非常精细的动作时,手往往会有些颤抖……但机器人就能够在不出现任何抖动的情况下进行非常细微的动作。  ——劳伦斯·胡教授  生病了,不想打针、手术,服下一粒小药丸,让微型医疗机器人在体内四处游走,消灭病菌;不用轻易切肉换骨,免受传统手术痛苦,医疗机器人“微创”治疗;突发了疾病,身边无名医,让远程手术机器人在医生数字虚拟指挥下治疗……这些正被人工智能技术推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