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中,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在作业的目标设计、作业数量设计、作业难度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原则;技巧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夫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实施不同的教育,达到“知人善教,各尽其才”的教育目标。而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再次强调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单一化、一刀切”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分层作业理念运用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正好可以有效地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本文结合当前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技巧。
一、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立足弹性作业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下,“一刀切”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作业设计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出现,这样的作业设计模式对优等生和学困生是极为不利的。而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教师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预知相宜的作业难度,让“学困生”和优等生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有效作业设计方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效率。笔者在设计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本着“学困生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等生控制作业量增加作业难度”的原则,为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切入点,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全面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立足数学新课程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作业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以“人人受到良好教育”局面为目标,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分层作业的设计,对于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又具有哪些技巧呢?
1. 合理分层作业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有其既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学习活动的阶段性结束。由此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教材的知识结构等设计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宜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其既定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级,其中,C层级的学生为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对改变、数学符号、性质等的了解为目标布置数学作业;而对于B层级的学生而言,应当在C级学生的基础之上,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问题进行论证与计算。不同层级学生的作业难度层层递进,具有阶梯型,而各层级目标的实现,就是教师作业设计总目标的实现。
2. 合理分层作业量
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作业量也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我们在阐述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时就提到了一点:学困生减少作业量、中等生保持作业量,优等生减少作业量的方式。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减负增效”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如何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又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笔者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能力层级,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层。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设计出了三道不同难度水平的题目(基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赘述题目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第一题必须完成,第二题、第三题自主选择完成。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合理分层作业难度
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明白一个道理:即不同层级的学生,在作业的难度、理解程度等方面的接受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分层作业的设计目标,应当科学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度,对作业的难度进行有效分层。例如:学困生减少难度、中等生保持难度、优等生增加难度等,不同的难度设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不一样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需求。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分层作业的实施,对于改变传统单一化、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作业的目标、作业的数量以及作业的难度三方面进行分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朱改兰,刘婉凤.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4).
作者简介:
李光照,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原则;技巧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夫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实施不同的教育,达到“知人善教,各尽其才”的教育目标。而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再次强调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单一化、一刀切”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分层作业理念运用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正好可以有效地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本文结合当前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技巧。
一、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立足弹性作业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下,“一刀切”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作业设计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出现,这样的作业设计模式对优等生和学困生是极为不利的。而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教师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预知相宜的作业难度,让“学困生”和优等生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有效作业设计方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效率。笔者在设计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本着“学困生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等生控制作业量增加作业难度”的原则,为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切入点,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全面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立足数学新课程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作业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以“人人受到良好教育”局面为目标,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分层作业的设计,对于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又具有哪些技巧呢?
1. 合理分层作业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有其既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学习活动的阶段性结束。由此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教材的知识结构等设计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宜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其既定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级,其中,C层级的学生为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对改变、数学符号、性质等的了解为目标布置数学作业;而对于B层级的学生而言,应当在C级学生的基础之上,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问题进行论证与计算。不同层级学生的作业难度层层递进,具有阶梯型,而各层级目标的实现,就是教师作业设计总目标的实现。
2. 合理分层作业量
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作业量也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我们在阐述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时就提到了一点:学困生减少作业量、中等生保持作业量,优等生减少作业量的方式。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减负增效”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如何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又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笔者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能力层级,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层。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设计出了三道不同难度水平的题目(基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赘述题目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第一题必须完成,第二题、第三题自主选择完成。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合理分层作业难度
在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明白一个道理:即不同层级的学生,在作业的难度、理解程度等方面的接受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分层作业的设计目标,应当科学合理地把握作业的难度,对作业的难度进行有效分层。例如:学困生减少难度、中等生保持难度、优等生增加难度等,不同的难度设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不一样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需求。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分层作业的实施,对于改变传统单一化、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作业的目标、作业的数量以及作业的难度三方面进行分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朱改兰,刘婉凤.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4).
作者简介:
李光照,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