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不但课堂设计科学严谨,语苦准确精炼,而且非常注重师生感情、课堂气氛、教态、教学坏境、课外活动等的非言语信息的沟通。因为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传授是以师生心理间的积极沟通为基础的,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
【关键词】非言语信息;高中物理教学;积极的探究
单就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不但要集中精力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教师的言语中理解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语气、音调、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理性的情感信号中来感受知识。
1 非言语信息
非言语信息主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包含的信息,以及各种事物的形态、颜色、空间位置及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所形成的氛围等所发出的信息。众所周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讲效果不同;当时间、地点、空间环境相同时,不同的人讲相同的话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空间、环境以及人体所发出的非言语信息却不同而形成的。
费里森的研究则证明,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事物过程中,人更加注意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和声调,眨眼次数(除生理和反射性眨眼之外)与人的心境和大脑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大脑在获取信息时,会使眨眼次数减少,甚至短时间内暂停眨眼,直到大脑完成思维和贮存为止。霍尔的研究表明,人总是根掘某个特定的时刻,对他人的感情选择彼此之间的距离。科学实验和实践都告诉我们,非言语信息的传递量及其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忽视的。它传输的是非理性的情感信息,而这类信息是言语载体不易携带的。
2 物理教学中的非言语信息及其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非言语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過程及其效果。
教学实践办证明,如果教师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深透,掌握熟练,且能感受到它的美之所在时,存教学中会自然流露出一种陶醉的激情,讲起课来或铿锵有力,或娓娓动听,表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眼睛特别明亮(因情绪激动泪腺分泌增加之故),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些言词之外的非言语信息绝不是文科教学独有的“专利”,它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能集中学生的精力,引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心灵智慧,触发学生的直觉与灵感,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智能协调发展。而学生的情绪也必然反馈给教师。当教师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中得知学生理解了所讲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自己的,心境时,教师也会因遇到“知音”而更加兴奋。师生的这种情感的互相激发,使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种和谐状念必将促成教和学的高效率。
反之,教师备课不充分,对知识的理解肤浅,甚至含混不清时,讲解只有照本宣科,不但言语干干巴巴,而且表情呆滞,眼神飘忽不定,动作手足无措。尽管有的人故作姿态,也逃脱不过学生敏锐的感觉。此时,学生必然感到疑惑乏味。于是,精神涣散,思维紊乱,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听不下课去。同样,学生的情绪也反馈给教师,师生互相削弱。这种负反馈的循环机制,使教学难以正常进行,效果可想而知。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靠它摄取信息,也靠其输出信息。据有关研究表明,视觉的摄入信息量占所有活动总摄入量的83%一85%,而听觉的摄入量仅占ll%。可见,正常人主要是靠视觉摄取信息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条信息通道,加强视觉教学。这方面物理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的出发点是观察。目前,有的教师仍在用讲解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大量的实验练习题来代替实验操作;学生则是在听实验,背实验。其原因,除了设备条件、考试方法等因素外,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及对非言语信息的作用还不太了解所致。事实上,从言语与非言语信息的作用机制来说是不能轻易互相代替的。因为不论怎样生动形象的言语也不能在学生头脑中直接形成物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短路现象和保险丝的作用,如果只用讲的方式来教学,尽管反复讲解多次,学生的印象总是不深刻,容易遗忘。如果用实物现场接好保险丝,闭合电键灯亮了,当用带绝缘柄的导体将其短路时,火光闪处,啪的一声,一缕青烟冉冉升起,灯息了:解除短路导体,重新接好保险丝,灯复明了。毫无疑义,实验现象给予学生的这种非言语信息,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将终生难忘。
学生的眼睛是非言语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那么教师则要尽量使用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向学生发射信息。例如讲话的同时用眼神、表情等与之相配合,眼要始终对着学生,并适时地变换角度,使大多数学生能直接从教师的表情与眼神中获得言语中不能携带的信息。在提问学生时,要用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回答出现偏差时,要表现出耐心,保持信任,给以鼓励的日光,除必要的提示外尽量不说话,留给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正确时,老师点头含笑,表现出满意欣慰之情:有创新时,则要报之以欣喜赞赏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非言语的情感信息、对于学生就象春雨对禾苗一样“润物细无声”。
与此同时,也要及时从学生的表情、眼神、眨眼次数之变化等非言语信息中扑捉他们的思维状况与内心的感受。根掘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板书、报画、择图、模型、实物、投影和录像等也包含丰富的非言语信息。
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信息载体,同样是对言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遵循感知觉的规律,黑板板面力求整洁,板书字迹和板画形态要俊秀且安排条理,重点内容的位置要居中突出,并且使用暖色彩笔画或加重点号;制作的模型、挂图要尽量简洁,重点突出。唯此,才能使这些非言语信息的载体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信任、期望、鼓舞,对他们理解问题后的欣慰之情,含强烈的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
【关键词】非言语信息;高中物理教学;积极的探究
单就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不但要集中精力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教师的言语中理解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语气、音调、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理性的情感信号中来感受知识。
1 非言语信息
非言语信息主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包含的信息,以及各种事物的形态、颜色、空间位置及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所形成的氛围等所发出的信息。众所周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讲效果不同;当时间、地点、空间环境相同时,不同的人讲相同的话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空间、环境以及人体所发出的非言语信息却不同而形成的。
费里森的研究则证明,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事物过程中,人更加注意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和声调,眨眼次数(除生理和反射性眨眼之外)与人的心境和大脑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大脑在获取信息时,会使眨眼次数减少,甚至短时间内暂停眨眼,直到大脑完成思维和贮存为止。霍尔的研究表明,人总是根掘某个特定的时刻,对他人的感情选择彼此之间的距离。科学实验和实践都告诉我们,非言语信息的传递量及其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忽视的。它传输的是非理性的情感信息,而这类信息是言语载体不易携带的。
2 物理教学中的非言语信息及其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非言语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過程及其效果。
教学实践办证明,如果教师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深透,掌握熟练,且能感受到它的美之所在时,存教学中会自然流露出一种陶醉的激情,讲起课来或铿锵有力,或娓娓动听,表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眼睛特别明亮(因情绪激动泪腺分泌增加之故),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些言词之外的非言语信息绝不是文科教学独有的“专利”,它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能集中学生的精力,引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心灵智慧,触发学生的直觉与灵感,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智能协调发展。而学生的情绪也必然反馈给教师。当教师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中得知学生理解了所讲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自己的,心境时,教师也会因遇到“知音”而更加兴奋。师生的这种情感的互相激发,使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种和谐状念必将促成教和学的高效率。
反之,教师备课不充分,对知识的理解肤浅,甚至含混不清时,讲解只有照本宣科,不但言语干干巴巴,而且表情呆滞,眼神飘忽不定,动作手足无措。尽管有的人故作姿态,也逃脱不过学生敏锐的感觉。此时,学生必然感到疑惑乏味。于是,精神涣散,思维紊乱,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听不下课去。同样,学生的情绪也反馈给教师,师生互相削弱。这种负反馈的循环机制,使教学难以正常进行,效果可想而知。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靠它摄取信息,也靠其输出信息。据有关研究表明,视觉的摄入信息量占所有活动总摄入量的83%一85%,而听觉的摄入量仅占ll%。可见,正常人主要是靠视觉摄取信息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条信息通道,加强视觉教学。这方面物理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的出发点是观察。目前,有的教师仍在用讲解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大量的实验练习题来代替实验操作;学生则是在听实验,背实验。其原因,除了设备条件、考试方法等因素外,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及对非言语信息的作用还不太了解所致。事实上,从言语与非言语信息的作用机制来说是不能轻易互相代替的。因为不论怎样生动形象的言语也不能在学生头脑中直接形成物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短路现象和保险丝的作用,如果只用讲的方式来教学,尽管反复讲解多次,学生的印象总是不深刻,容易遗忘。如果用实物现场接好保险丝,闭合电键灯亮了,当用带绝缘柄的导体将其短路时,火光闪处,啪的一声,一缕青烟冉冉升起,灯息了:解除短路导体,重新接好保险丝,灯复明了。毫无疑义,实验现象给予学生的这种非言语信息,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将终生难忘。
学生的眼睛是非言语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那么教师则要尽量使用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向学生发射信息。例如讲话的同时用眼神、表情等与之相配合,眼要始终对着学生,并适时地变换角度,使大多数学生能直接从教师的表情与眼神中获得言语中不能携带的信息。在提问学生时,要用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回答出现偏差时,要表现出耐心,保持信任,给以鼓励的日光,除必要的提示外尽量不说话,留给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正确时,老师点头含笑,表现出满意欣慰之情:有创新时,则要报之以欣喜赞赏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非言语的情感信息、对于学生就象春雨对禾苗一样“润物细无声”。
与此同时,也要及时从学生的表情、眼神、眨眼次数之变化等非言语信息中扑捉他们的思维状况与内心的感受。根掘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板书、报画、择图、模型、实物、投影和录像等也包含丰富的非言语信息。
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信息载体,同样是对言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遵循感知觉的规律,黑板板面力求整洁,板书字迹和板画形态要俊秀且安排条理,重点内容的位置要居中突出,并且使用暖色彩笔画或加重点号;制作的模型、挂图要尽量简洁,重点突出。唯此,才能使这些非言语信息的载体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信任、期望、鼓舞,对他们理解问题后的欣慰之情,含强烈的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