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新时代鲁艺精神的号角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鲁艺精神的实践下,2019年3月28日至5月5日,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为期三十七天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培训在沈阳音乐学院和延安大学展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就鲁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理论研究进行学习交流,该项目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季惠斌、魏艳、计晓华、范哲明、明言、李诗原、王安潮、李岩、向延生、刘云燕、刘辉、杨燕迪、居其宏、冯长春、于宝玉、林宏鸣、张旭儒、李淑琴、冯志莲等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各界领军人才,是项目培训高质量、全方位开展的中坚力量。开班仪式由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志莲主持,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王丰、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红英、延安大学副校长武忠远、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董亲学、院长季惠斌,党委副书记宋喜仁、副院长赵德山、吴厚兴等出席,他们就课程的具体要求和意义与在座学员进行交流。国家艺术基金自创办以来为国家各项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鲁艺音乐具有红色文化基因,在新时代下仍然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此次项目旨在培训学员学习了解鲁艺音乐的文化思想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好地传承鲁艺文化,为新时代音乐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一、鲁艺音乐文化思想的学术荟萃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项目课程设置主要集中于三大模块:知识理论模块、研究方法模块、技能传授模块。3月29日至4月29日项目组围绕鲁艺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对学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授课。知识理论方面主要围绕着《延安鲁艺精神与音乐文化的传承》、《鲁艺精神与中国新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延安鲁艺的教育制》、《鲁艺时期吕骥的音乐理论实践及主要贡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冼星海音乐创作综述》、《中国工农红军音乐研究》、《鲁艺历史发展的人文属性》、《延安鲁艺时期音乐的人文特点》、《中国近现代史音乐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延安鲁艺声乐艺术活动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等专题展开,各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以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从鲁艺文化的发展历程延伸至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史,深入解读鲁艺音乐文化的内涵,学员们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鲁艺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方法专题主要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音乐创作实践》、《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复风格音乐创作》、《延安鲁艺时期的民间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改编至重写的历史进程》、《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钢琴音乐:梳理与评价》、《“以人民为中心,以受众为导向”的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探讨》、《创作实践中的民族风格探索与思考》等内容,学者从自身的学术实践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大量实例,总结研究经验和方法,发散学员的理论研究思维,开阔鲁艺音乐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技能传授主要集中在课程培训的实地调查阶段,学员踏上延安这片红色土地,学习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程琴教授“从悲歌到颂歌”为主题的陕北民歌精彩激情教学。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小惠与学员们一同学唱陕北革命民歌,学员们从中深刻感知民歌中蕴含的血与火的红色精神,激发学员的奋斗激情与责任感。激情教学是教学中的一种特色的教学形式,程琴教授从陕北民歌的主题、历史背景、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讲解与演唱,学员通过学唱黄土高原的特色歌谣,深刻了解到当年的红色革命情怀和陕北人民的粗犷、细腻与智慧。
  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各自学科的专业角度出发,引经据典,以不同的专题形式延伸出对延安鲁艺音乐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解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引导学员深刻理解鲁艺音乐及其所代表的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在学界学者专家的启发与指导下,培训现场学习氛围浓郁,学员与专家针对专题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学术火花,通过集中的课程学习,收获颇丰。
  二、鲁艺革命文艺传统的实践体验
  在项目组的精心安排下,项目负责人季惠斌教授、班主任计晓华教授带领学员们前往延安,进行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第二阶段——田野考察,感受延安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一睹鲁艺旧址的风采。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这些民族精神的支撑,才有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决心和动力。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主要进行的活动有:走进延安鲁艺旧址、革命纪念馆和宝塔山;参观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史馆;重游王家坪,枣园,南泥湾、炮校、干休所等革命旧址;赴延安市延川县进行田野调查、學习民间音乐;参观梁家河知青旧居、延安大学校史馆、路遥文学馆;赴黄河壶口感受伟大音乐家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在延安大剧院参加“学员学习成果展示”文艺演出活动。通过参观鲁艺旧址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场所,重温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革命圣地,感受鲁艺音乐孕育的革命环境,学员们对抗战时期鲁艺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无论是“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 不畏强敌”的献身精神,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定信念 廉洁奉公”的知青精神,不同时代鲁艺文化在凝聚群众、鼓舞士气等方面都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延安革命史”基本陈列馆,学员们重走延安十三年革命之路,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到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每一阶段都留下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足迹。文艺作品具有时代性,为人民而作,与时代同步。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来源,好的文艺作品要源于生活,为人民抒怀。因此,鲁艺音乐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离不开具有深厚革命气息的陕北红色土地。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学员们亲身感受陕北的地理环境、陕北人民的精神气质以及陕北文化的多元特质。在南泥湾大生产基地,五公里徒步活动学员们切身体会到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用汗水和鲜血铸就的“南泥湾精神”及在荒山野岭中开辟“陕北好江南”的佳话。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地人民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汇聚成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一首首来自黄土高原的特色民歌,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情怀和陕北人民的纯朴、善良与智慧。   三、传承鲁艺红色文化精神
  延安鲁艺在以吕骥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历经七年实践探索,铸就了光辉的音乐思想,其间产生的不朽名作,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延安解放区推动抗战文艺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解放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理论和实践人才,创作出《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大批优秀音乐作品,为普及和提高解放区音乐文化水平,继承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突出贡献。从理论方面来讲,在延安鲁艺初创时期,主要有对民歌乐谱、民歌理论的研究,成立“民间音乐研究会”和“民歌研究会”,创办了《民间音乐研究》、《民族音乐》等期刊的一系列活动。到1942年底,鲁艺人在民间音乐收集和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基本形成了鲁艺“创作型民间音乐理论研究思想体系”,该体系成为发展中国音乐民族形式的关键。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之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鲁艺音乐红色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南泥湾》、《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到后续在鲁藝音乐精神感召下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大批优秀音乐作品,都蕴含着延安鲁艺音乐文化在民族精神衍进中的内涵和作用,对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李诗原教授关于“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系列学术报告中,对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中国工农红军音乐研究、音乐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研究的人文学术价值取向做了专题讲解,从不同学术角度启发了学员们对于红色音乐文化新的理解。鲁艺音乐作为一种红色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都需要继承弘扬,这也启发学者和艺术家在坚守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新视角的挖掘。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深入研究鲁艺音乐文化思想,弘扬鲁艺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培训目标,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一个多月严密的课程设置、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中,学员在短时期内有效了解到延安鲁艺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鲁艺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其理论水平和学术视野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此次培训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培养课程,学者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学术眼光、缜密的逻辑思维、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学员产生共识,激发学员的学术探索精神,课上课下到处充满学术探讨的浓郁氛围,学员在与学者面对面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受到专家的启发指导,短短一个月收获颇丰。通过课程效果再次证明,鲁艺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彰显时代特色、传播正能量、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慷慨激昂的鲁艺音乐旋律给人一种坚定、自豪的力量,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其优秀的音乐理论方法对今天的音乐创作仍具有指导意义,鲁艺精神始终散发着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气质。鲁艺音乐思想从产生到践行再到传承,始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思想一致。正如项目主持人季惠斌所言,延安鲁艺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是贯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实践党的文艺政策的坚强堡垒。因此,该项目是对鲁艺精神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要求的有力实施。音乐文化的发展要与踏准时代节拍、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根本宗旨,同时向经典致敬,继承优良传统,传承鲁艺音乐文化思想,强化文艺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文艺创新。才能真正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结语
  当今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离不开文艺理论事业的繁荣发展,创作出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此次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由沈阳音乐学院举行的“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培训,深入研究鲁艺精神,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文化理论研究人才,扩宽学术研究的深度和高度等理念和宗旨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践行,与学校“植根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相符。在周密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管理和多元的课程形式下,学员写作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术视野扩宽,对鲁艺音乐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的有效结合,文艺工作者才能从人民的实际生活中汲取能量,进行艺术的积累和创造,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肖艳平    博士、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杜思慧    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20世纪是中国歌劇创作的高峰期,在探索民族风的道路上,中国歌剧的创作审美有了较高的提升,创作风格也逐渐分成了两大类别,第一种是非常经典的民族歌剧,顾名思义民族歌剧注重于展现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等方面。另一种则是将中国和西方结合起来,主要是借鉴于西方的传统创作手法以及将西方的歌剧进行二次创作。《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作品则是一部本民族风格十分鲜明的歌剧,这部歌剧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带领人民
期刊
2019年6月19日晚,北京当代乐团策划演出的“‘起点’Departure经典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与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一流作曲人才培养与实践”战略创新团队项目合作,如期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上演。2018年秋,这支中国最年轻的北京当代乐团起航,著名作曲家秦文琛担任乐团艺术总监,他的作品极富影响力,他对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有着前瞻性的视野,对中国当代音乐的本土与国际化影响充满人文情怀。乐团策划人之一青年作
期刊
7月1日晚,“在鲜红的旗帜下”——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庆祝建党98周年民族音乐会,在盛京大剧院隆重举行。本场音乐会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承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协办。音乐会由辽宁民族乐团青年指挥石光执棒,辽宁民族乐团演奏,实践合唱团担任合唱,特邀沈阳市群众艺术馆少儿合唱团的“小歌唱家”们参加合唱,辽宁歌舞团主持人王南、沈阳电视台主持人张强
期刊
中国戏曲是载歌载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生旦净末丑”有各行当的程式,“唱念做打舞”也有严格的规范,而流派唱腔又有独特的工尺。穿衣戴帽、举手投足、引车卖浆、钹刀赶棒……从演唱到表演,舞台表现语言包罗万象:从服装到道具,繁复庞杂又有着深奥的讲究。因而,传统戏曲就有承担“导引”功能的综合者,但一般限为兼职,其中有班社的班主,有师门的师傅,也有后台的“坐钟”,相当于现在的舞台监督。映衬着戏曲导演体系逐渐形成
期刊
人类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何为音乐?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维克多·雨果曾这样表述它,“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可见,音乐本身是一种感知,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贫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瑰宝。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作为世界八大艺术之一的音乐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一部分拥有音乐天赋并且有音乐情怀的人,坚定地选择了音乐作
期刊
孟京辉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领军人物之一,尽管时常毁誉参半,但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且时不时给观众们带来惊喜。归国后,孟京辉戏剧思想开始发生转变,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并提出了走“人民戏剧”道路的观念。他通过《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宣告戏剧思想的转向,通过《恋爱的犀牛》探索人民戏剧的理想途径,并成功将商业操作与艺术理想相结合。但同时也受到了很多非议,很多人认为转向“人民”的他和观众靠得太
期刊
传统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是以主演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但当它走进了现代剧场,导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核心,其对舞台呈现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一方面,戏曲导演是协调唱腔设计、作曲、表演、舞美、灯光、服装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也决定了导演要以音乐唱腔为重点,同时兼顾意象化的审美呈现,深谙唱念做打等程式语言。导演不仅决定着故事的讲述方式,更决定着剧目的舞台美学,因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戏曲导演?”也成
期刊
管风琴作为最古老的键盘乐器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其一直作为宗教音乐的代表乐器被人们所了解。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双排键与电子管风琴这类结合了电子技术的乐器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走进了各个教堂中,上海中心城区的教堂众多,有一大部分教堂在使用电子管风琴。本文以当今上海中心城区教堂内的电子管风琴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视角,以部分教堂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对电子管风琴在上海教堂内的使用现状
期刊
古谱解译的成果只有轉化为音响,才能更易于为大众所感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已经有过一些古谱解译类的音乐会,但它们多是限于学术层面,多只在院校或研究所中视奏或内部交流,普通乐迷则很少参与,音乐会的策办者与大众之间互不感兴趣。去年展演的陈应时教授的敦煌古谱解译音乐会在社会引起关注,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对这场音乐会的创演者主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之探进行了由衷点赞。音乐会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后又得到国家艺术
期刊
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是国家文化艺术的节日,它不仅是对全国艺术发展的高规格检阅,也是中国舞台艺术最具影响的盛会。5月中下旬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不仅包含舞台艺术及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文华奖和群星奖的展演,还有演艺及文创博览会及惠民演出。这其中音乐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艺术元素,在舞台上,不仅有中国交响乐团《浦东交响》、香港寰宇交响乐团《弦乐四季夜》那样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也有民族器乐剧《玄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