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的思想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是他们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价值体系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提高其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这就对学生的任课老师产生了新的要求,需要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更大精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317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素养培养是从学生的基础道德知识入手,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充,主要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自我管理、国家认同、法律意识、参与社会等等。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出发点应当是在学生每天的正常的学科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教育,并与其他的学科进行融汇,用真实的案例或知识点引导和指导学生,同时辅以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核心素养”这个词在现如今的教育界早已屡见不鲜了,究竟何为“核心素养”呢,相信还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概念有些模糊。核心素养是指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大框架下体现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优良品格和一定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只是进行教学的基础环节,更深层次的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養进行培养,也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公民素养等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愈加重视,随之而来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革新与优化。通常情况下,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广大教师需要通过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能够在日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老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对自己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与优化来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而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必须要形成正确的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通过教学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之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进步加强,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改善之前老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应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如创立教学情境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学生们来亲身感受在书本中感受不到的情境。通过创立学习讨论小组、开展议题辩论、或者通过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手段,使学生们去感悟人生,领悟知识,净化品格。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红色电影,或者是让学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进行演讲。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通过宣传一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让学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提升国家自豪感与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感悟到背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使命,激起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不仅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学习情绪更加高涨,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因此得到提高,学习热情也会只增不减,课堂氛围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下也能够得到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趣味性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进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上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分析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立足于日常生活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媒介,对提高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要注重引进多元、有效的授课方法,以便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道德情操与法治素养,进而在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玉凤.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45-46.
[2]石雪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3):117-118.
[3]魏则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5):57-5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317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素养培养是从学生的基础道德知识入手,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充,主要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自我管理、国家认同、法律意识、参与社会等等。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出发点应当是在学生每天的正常的学科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教育,并与其他的学科进行融汇,用真实的案例或知识点引导和指导学生,同时辅以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核心素养”这个词在现如今的教育界早已屡见不鲜了,究竟何为“核心素养”呢,相信还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概念有些模糊。核心素养是指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大框架下体现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优良品格和一定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只是进行教学的基础环节,更深层次的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養进行培养,也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公民素养等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愈加重视,随之而来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革新与优化。通常情况下,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广大教师需要通过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能够在日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老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对自己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与优化来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而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必须要形成正确的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通过教学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之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进步加强,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改善之前老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应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如创立教学情境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学生们来亲身感受在书本中感受不到的情境。通过创立学习讨论小组、开展议题辩论、或者通过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手段,使学生们去感悟人生,领悟知识,净化品格。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红色电影,或者是让学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进行演讲。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通过宣传一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让学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提升国家自豪感与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感悟到背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使命,激起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不仅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学习情绪更加高涨,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因此得到提高,学习热情也会只增不减,课堂氛围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下也能够得到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趣味性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进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上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分析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立足于日常生活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媒介,对提高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要注重引进多元、有效的授课方法,以便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道德情操与法治素养,进而在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玉凤.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45-46.
[2]石雪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3):117-118.
[3]魏则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