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言之,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这是笔者将要说的“同理心”。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占据农村小学生总数超过一半比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德育养成现状堪忧。在探究其德育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若能以“同理心”的姿态施予“同理共情”的教育,也许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同理心;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一、同理心并非同情心
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之心,同理心则是换位思考、共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实际感受到他的痛苦。同理心是比同情心更高级的心理状态,因而并不等同于同情心。
当一个学生跟你说:“我一年才能见到爸爸妈妈一次。”有同情心的教师会说:“我真替你难过。”而有同理心的教师则会说:“我理解你的难过,我小时候也曾长久地离开过爸爸妈妈,我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留守儿童的德育,大概需要的就是教师这种“共情”的理解和接纳。显然,同理心的作用远远大于同情心的作用,将同理心运用到德育当中去,尤其是运用到留守儿童的德育当中去,会让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得心应手。
二、用“童心”塑造“同理心”
很多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确充满爱心,却难以做到“同理共情”。倘若要做到“同理共情”,恐怕要先具有“童心”——以“童心”揣测童心,以“童心”理解童心,以“童心”走进童心,是最好不过的德育方式。不管是风华正茂或是白发暮年,童心不泯往往是教师可贵的品质。与学生打成一片,将心比心,理解学生的需要,就像自己曾经也需要这样的关怀一样,就是最好的德育教材。用“童心”建立起“同理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用同理心施予德育
教师要与学生“同理”,更要与学生“共情”。师生关系要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德育工作的开展才会持之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同理心。
(一)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灵非常敏感,他们因为从小缺乏父母亲的爱而变得异常自卑,且自尊心强,如果教師在班级管理中盲目地、不分个性差异地揭露他们的短处,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和习惯,效果可能是负面的。
比如一学生迟到,教师不问缘由便开始大声训斥,认为他无视学校管理,影响班级荣誉,将问题扩大化以示自己作为教师的威严,这名学生心里大概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却不会真正服从教师的管理。然而,若在批评之前先想想他的心理需要,关切地询问他原因,当他道出了原因——爸妈不在家,奶奶病倒了,他因为心疼奶奶所以没让奶奶送他上学,自己走了几公里路赶来学校。这时教师会发现,这样淳朴善良、孝顺有礼的学生,只需要温柔地对待便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二)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从而更方便、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可以从几种方式入手:1. 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了解。一旦发现学生的品行出现了问题,或者行为举止异常,谈话是必需的。但如果平日里注重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自然也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愿意对教师和盘托出,坦诚相对。2.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这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大多数家长敬重教师,对教师主动联系关心自己孩子的行为感动不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也会开诚布公。3. 通过学生习作了解。在教材习作、周记、日记等学生习作里,往往更容易获得内向型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并加以点评,这将会成为师生间最好的沟通纽带。
(三)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
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内心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愤怒,然而愤怒和一味指责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心理学上认为,问题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或故意而为之,或自制力低下。但凡故意而为之的这类学生,渴望被关注,渴望通过这种突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却没意识到这种方式是错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制力低下,内心是非观未固定成型,对自己的行为未能加以控制,从而出现行为偏差。面对这两类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自然不能要求千篇一律,最关键的是“理解”。只有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学生觉得受到了尊重,那么就会大大降低错误行为再犯的可能性。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先理解学生,而后学生才会理解教师。
教师必须用理解之心去揣测学生行为的目的。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四)理解学生的肢体表达
学生有的时候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去认知世界的。教师若一味执着于学生言语上的“恶意”,恐怕不能理解学生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那么再多的教育和批评也只会使问题愈演愈烈。善于捕捉学生一言一行,善于“读”懂他们的肢体语言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他成绩优异,彬彬有礼,画得一幅好画,写得一手好字,是教师的得力助手。直到有一天课间,笔者偶尔巡查教室,发现他无故对着教室墙壁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叫,豆大的泪水夺眶而出,一问其他学生,他们也不知道他为何这般异常,笔者这才真正察觉问题的严重性,耐心了解之后才发现他发狂大喊的原因:值日班干在违纪值日本上记下了他的名字,而他认为他并没有做错。至此笔者才深深体会到,这个平时文静有礼的学生内心竟有着这般强大的自尊心和容易大悲大喜的心态。可见,学生的表达方式林林总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摸得透。教师要多方面捕捉学生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方能更好地看清他们的心理。
四、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教师用同理心施予德育,必然也需要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在小学生中,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常常被典型的自我中心思维方式所束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甚至过分夸大自我的作用,对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视若无睹。这样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往往表现出不能理解他人,常常任性而为,一旦碰壁受挫,他们便会不知所措,恐慌消沉。这些人往往产生以下几种不良的心境。 1. 我觉得我比别人优越。“他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拥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来源于自我膨胀和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处在优越的地位,放不低自己的姿态。
2. 这个事情跟我没关系。这是一种冷漠而排他的态度,这种学生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眼看待事情的发展,哪怕看着他人痛苦也无动于衷。
3. 这件事我帮不了他。“我知道他很痛苦,可是我帮不了他。”这是普遍具有同情心的学生的心理,能动恻隐之心,却不能牺牲自己去拉同伴一把,不能真切地理解同伴的需要和施予相当的援助。
学生是非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因而要做到“同理”确实并非易事,但若能多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大可从下面几个习惯的养成下功夫。
1.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課堂教学和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不论是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要努力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在倾听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复述别人讲话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生命之始都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时刻保持纯真的心灵,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同学。不论贫富贵贱,更不论成绩好坏,每位学生学习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教师对待学生也是平等而公正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做到不攀比、不嫉妒,向美好的心灵靠拢。
3. 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美和鼓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口表达对同伴的赞美和鼓励,让学生更喜欢表达,将美好的事物开口说出来。
4. 让学生学会包容别人的过错。“每个学生都会犯错,但每个学生都还是天使。”学生的心宽阔无比,既能容纳自己各种各样的过失,同样也可以容纳别人偶尔的过失。在德育过程中,应努力摒弃学生自私自利的思想,能像包容自己那样包容别人,因为终有一天,别人也会用这样的包容回馈自己。
5.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就必须让学生向同伴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我想跟你做朋友。”“我不喜欢你总是不问自取。”“你能教我打乒乓球吗?”“你周末可以来我家玩吗?”……只有发出声音的表达,才会让需要成为现实,学生才会被理解,也更能理解别人。这大概就是同理心的魅力。
关键词:同理心;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一、同理心并非同情心
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之心,同理心则是换位思考、共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实际感受到他的痛苦。同理心是比同情心更高级的心理状态,因而并不等同于同情心。
当一个学生跟你说:“我一年才能见到爸爸妈妈一次。”有同情心的教师会说:“我真替你难过。”而有同理心的教师则会说:“我理解你的难过,我小时候也曾长久地离开过爸爸妈妈,我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留守儿童的德育,大概需要的就是教师这种“共情”的理解和接纳。显然,同理心的作用远远大于同情心的作用,将同理心运用到德育当中去,尤其是运用到留守儿童的德育当中去,会让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得心应手。
二、用“童心”塑造“同理心”
很多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确充满爱心,却难以做到“同理共情”。倘若要做到“同理共情”,恐怕要先具有“童心”——以“童心”揣测童心,以“童心”理解童心,以“童心”走进童心,是最好不过的德育方式。不管是风华正茂或是白发暮年,童心不泯往往是教师可贵的品质。与学生打成一片,将心比心,理解学生的需要,就像自己曾经也需要这样的关怀一样,就是最好的德育教材。用“童心”建立起“同理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用同理心施予德育
教师要与学生“同理”,更要与学生“共情”。师生关系要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德育工作的开展才会持之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同理心。
(一)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灵非常敏感,他们因为从小缺乏父母亲的爱而变得异常自卑,且自尊心强,如果教師在班级管理中盲目地、不分个性差异地揭露他们的短处,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和习惯,效果可能是负面的。
比如一学生迟到,教师不问缘由便开始大声训斥,认为他无视学校管理,影响班级荣誉,将问题扩大化以示自己作为教师的威严,这名学生心里大概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却不会真正服从教师的管理。然而,若在批评之前先想想他的心理需要,关切地询问他原因,当他道出了原因——爸妈不在家,奶奶病倒了,他因为心疼奶奶所以没让奶奶送他上学,自己走了几公里路赶来学校。这时教师会发现,这样淳朴善良、孝顺有礼的学生,只需要温柔地对待便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二)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从而更方便、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可以从几种方式入手:1. 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了解。一旦发现学生的品行出现了问题,或者行为举止异常,谈话是必需的。但如果平日里注重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自然也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愿意对教师和盘托出,坦诚相对。2.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这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大多数家长敬重教师,对教师主动联系关心自己孩子的行为感动不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也会开诚布公。3. 通过学生习作了解。在教材习作、周记、日记等学生习作里,往往更容易获得内向型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并加以点评,这将会成为师生间最好的沟通纽带。
(三)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
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内心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愤怒,然而愤怒和一味指责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心理学上认为,问题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或故意而为之,或自制力低下。但凡故意而为之的这类学生,渴望被关注,渴望通过这种突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却没意识到这种方式是错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制力低下,内心是非观未固定成型,对自己的行为未能加以控制,从而出现行为偏差。面对这两类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自然不能要求千篇一律,最关键的是“理解”。只有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学生觉得受到了尊重,那么就会大大降低错误行为再犯的可能性。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先理解学生,而后学生才会理解教师。
教师必须用理解之心去揣测学生行为的目的。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四)理解学生的肢体表达
学生有的时候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去认知世界的。教师若一味执着于学生言语上的“恶意”,恐怕不能理解学生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那么再多的教育和批评也只会使问题愈演愈烈。善于捕捉学生一言一行,善于“读”懂他们的肢体语言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他成绩优异,彬彬有礼,画得一幅好画,写得一手好字,是教师的得力助手。直到有一天课间,笔者偶尔巡查教室,发现他无故对着教室墙壁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叫,豆大的泪水夺眶而出,一问其他学生,他们也不知道他为何这般异常,笔者这才真正察觉问题的严重性,耐心了解之后才发现他发狂大喊的原因:值日班干在违纪值日本上记下了他的名字,而他认为他并没有做错。至此笔者才深深体会到,这个平时文静有礼的学生内心竟有着这般强大的自尊心和容易大悲大喜的心态。可见,学生的表达方式林林总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摸得透。教师要多方面捕捉学生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方能更好地看清他们的心理。
四、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教师用同理心施予德育,必然也需要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在小学生中,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常常被典型的自我中心思维方式所束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甚至过分夸大自我的作用,对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视若无睹。这样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往往表现出不能理解他人,常常任性而为,一旦碰壁受挫,他们便会不知所措,恐慌消沉。这些人往往产生以下几种不良的心境。 1. 我觉得我比别人优越。“他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拥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来源于自我膨胀和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处在优越的地位,放不低自己的姿态。
2. 这个事情跟我没关系。这是一种冷漠而排他的态度,这种学生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眼看待事情的发展,哪怕看着他人痛苦也无动于衷。
3. 这件事我帮不了他。“我知道他很痛苦,可是我帮不了他。”这是普遍具有同情心的学生的心理,能动恻隐之心,却不能牺牲自己去拉同伴一把,不能真切地理解同伴的需要和施予相当的援助。
学生是非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因而要做到“同理”确实并非易事,但若能多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大可从下面几个习惯的养成下功夫。
1.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課堂教学和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不论是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要努力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在倾听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复述别人讲话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生命之始都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时刻保持纯真的心灵,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同学。不论贫富贵贱,更不论成绩好坏,每位学生学习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教师对待学生也是平等而公正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做到不攀比、不嫉妒,向美好的心灵靠拢。
3. 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美和鼓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口表达对同伴的赞美和鼓励,让学生更喜欢表达,将美好的事物开口说出来。
4. 让学生学会包容别人的过错。“每个学生都会犯错,但每个学生都还是天使。”学生的心宽阔无比,既能容纳自己各种各样的过失,同样也可以容纳别人偶尔的过失。在德育过程中,应努力摒弃学生自私自利的思想,能像包容自己那样包容别人,因为终有一天,别人也会用这样的包容回馈自己。
5.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就必须让学生向同伴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我想跟你做朋友。”“我不喜欢你总是不问自取。”“你能教我打乒乓球吗?”“你周末可以来我家玩吗?”……只有发出声音的表达,才会让需要成为现实,学生才会被理解,也更能理解别人。这大概就是同理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