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幼儿园纷纷掀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浪潮。此时,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将关系到整个幼儿园将来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因而,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该如何制定?将引起人们广泛的争议,也应受到每个幼儿园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较为浅显的展述。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改革 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59-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接班人,因而,幼儿未来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与民族的荣誉和发展问题。所以,创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家纷纷掀起了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力求不断的完善幼儿园的教育,让幼儿得到更加良好的早期教育。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如何促成?哪些观念需要更新?哪些问题需要关注?人们都将疑问和期待的目光投向幼儿园,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关注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的制定。
现如今,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运动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幼儿教育而言。因而,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该如何制定是最当务之急之事,因为它将关系到整个幼儿园日后在社会竞争中是否还能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全国的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的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的管理活动。因此,确立和实施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整个幼儿园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幼儿园在课程改革中,该如何看清自己发展的方向,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育目标。
一、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都知道,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且还受到社会的制约,离开社会生活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意义所在。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就是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传统等,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给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使子孙后代成长和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因此,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的,而且还必须要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新一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要求幼儿园完成教养幼儿,为生产建设服务两大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席卷全球的新科技革命高潮也同时到来,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原来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面对着时代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三个方面”的方针,为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于是国家明确规定培养“四有”、“三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来,强调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和才能,培养良好个性,发展社会性品质和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现能力等新方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总之,不同的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新人打好基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依赖于社会生活,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定,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规定,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后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智力才能的开发,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等。幼儿园肩负着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在对幼儿实施教育时,应从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幼儿园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制定也要有所限制,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而定。如果对幼儿提出过高、过低,或者是过难、过易的要求,都会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达不到发展潜能的目的。从而,也就会失去了对幼儿实施良好早期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依据幼儿的启蒙教育
除去上面的两点外,幼儿园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即启蒙教育的性质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教育的内容应是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初步培养幼儿数量、时空等概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我们知道,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而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都较为简单。所以,我们在教给幼儿认识客观世界和知识经验的时候,应该是幼儿当时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这样,便于让他们理解和认识,容易用自己的语言和眼睛去表达和观察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1.对幼儿认知的要求虽是粗略的、浅显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辨证的。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幼儿园交给幼儿的知识,一般都会显得比较的粗略和浅显的背后总是会包含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知识虽是简单的,却不是虚构的、空洞的,而是客观世界里真实事物的反映。因而,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2.幼儿教育的方式应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并要求多种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结合、综合运用,创设立体、开放的教育环境。幼儿不但在教育上显特殊,而且在知识的接受方面也很特殊。幼儿所喜欢的和易于接受的事物,往往都是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的事物,而且在形式和手段上也要求甚高,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由快乐的接受知识。
3.强调幼儿教育不易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在发展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才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如今的幼儿教育,讲究的不是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而是重在培养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幼儿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探索和创造生活,创造精神就可在其中孕育、萌芽,并逐渐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总而言之,幼儿园是陪伴幼儿成长的摇篮,幼儿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而,幼儿园肩负着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神圣使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也间接的影响到了祖国未来的发展问题,所以,在幼儿园实施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每个幼儿园都应该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教育目标,对自己负责,对幼儿负责,也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改革 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59-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接班人,因而,幼儿未来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与民族的荣誉和发展问题。所以,创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家纷纷掀起了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力求不断的完善幼儿园的教育,让幼儿得到更加良好的早期教育。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如何促成?哪些观念需要更新?哪些问题需要关注?人们都将疑问和期待的目光投向幼儿园,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关注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的制定。
现如今,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运动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幼儿教育而言。因而,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该如何制定是最当务之急之事,因为它将关系到整个幼儿园日后在社会竞争中是否还能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全国的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的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的管理活动。因此,确立和实施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整个幼儿园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幼儿园在课程改革中,该如何看清自己发展的方向,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育目标。
一、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都知道,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且还受到社会的制约,离开社会生活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意义所在。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就是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传统等,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给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使子孙后代成长和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因此,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的,而且还必须要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新一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要求幼儿园完成教养幼儿,为生产建设服务两大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席卷全球的新科技革命高潮也同时到来,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原来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面对着时代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三个方面”的方针,为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于是国家明确规定培养“四有”、“三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来,强调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和才能,培养良好个性,发展社会性品质和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现能力等新方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总之,不同的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新人打好基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依赖于社会生活,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定,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规定,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后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智力才能的开发,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等。幼儿园肩负着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在对幼儿实施教育时,应从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幼儿园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制定也要有所限制,必须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而定。如果对幼儿提出过高、过低,或者是过难、过易的要求,都会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达不到发展潜能的目的。从而,也就会失去了对幼儿实施良好早期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依据幼儿的启蒙教育
除去上面的两点外,幼儿园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即启蒙教育的性质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教育的内容应是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初步培养幼儿数量、时空等概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我们知道,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而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都较为简单。所以,我们在教给幼儿认识客观世界和知识经验的时候,应该是幼儿当时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这样,便于让他们理解和认识,容易用自己的语言和眼睛去表达和观察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1.对幼儿认知的要求虽是粗略的、浅显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辨证的。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幼儿园交给幼儿的知识,一般都会显得比较的粗略和浅显的背后总是会包含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知识虽是简单的,却不是虚构的、空洞的,而是客观世界里真实事物的反映。因而,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2.幼儿教育的方式应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并要求多种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结合、综合运用,创设立体、开放的教育环境。幼儿不但在教育上显特殊,而且在知识的接受方面也很特殊。幼儿所喜欢的和易于接受的事物,往往都是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的事物,而且在形式和手段上也要求甚高,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由快乐的接受知识。
3.强调幼儿教育不易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在发展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才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如今的幼儿教育,讲究的不是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而是重在培养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幼儿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探索和创造生活,创造精神就可在其中孕育、萌芽,并逐渐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总而言之,幼儿园是陪伴幼儿成长的摇篮,幼儿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而,幼儿园肩负着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神圣使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也间接的影响到了祖国未来的发展问题,所以,在幼儿园实施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每个幼儿园都应该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教育目标,对自己负责,对幼儿负责,也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