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不懂残雪。
“我”代表了当今图书市场上的大多数读者。但采访中发现,三十年过去了,残雪的“实验文学”依然是文学界的非主流,却不乏多年相知的知己,且非主流也意味着她是凤毛麟角的坚守者;残雪依然不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不缺少忠实的粉丝,神交者以年轻人为主,且国外读者的认可度超过国内。
书评人吴亮反对我们用“坚守”形容残雪,对于残雪,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像一座山,一条河,千百年在那里,我们绕不过它,总要看见它,这是件多了不起的事。”
“残雪”这个词,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态度,一种执拗的存在,也像是一种坦然的预测。人如其名。
残雪的内在世界
相信这是很多曾经试图捧起残雪作品、又无奈放下的读者颇为感兴趣的话题。永不会天亮的暗夜,到不了的猴山,生活在井里的蛙人,似人似魂的存在……对残雪的话语方式和看世界的角度,读者需要花点耐心去习惯,味道会慢慢渗出来。在生活的某个瞬间,也许会在现实中与她书里的荒诞不期而遇,残雪说,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对她内在世界的疑惑,在采访之后,竟然更深了。
“喂?谁呀?!”残雪接起电话。她乡音未改,听起来和长沙娭毑无别,与她在《残雪的文学观》中谈中西文化的印象形成反差。这符合她对理想生活的理解:一个人过着计较的小市民生活,又能随时从平凡的生活中超脱出来,在两个世界自由来往。
残雪写小说,每天写四五十分钟,不分节假日,三十年如此。通常上午边看书边写评论,下午或晚上写小说,再做点点家务,每天平静悠闲,很舒服。
在创作的四十分钟里,残雪形容自己,一头扎进本质的黑暗里,看到底下生命的图形。所以她提笔就写,不用脑子想,想出来的都不如随着它本来的好,她将之定义为“人对大自然、宇宙整体把握的能力”。
“把我的身体和灵魂相通就是个小自然,它和大自然是同体的,像气功中说的能量的互动,只要投入进去,感觉整个自然都和你协调了。”在她正在写的哲学书《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她阐述了自己的这种哲学观、文学观。
作家何立伟的观点似乎接近残雪的描述,他认为残雪是被她的梦境牵引,“她的东西很怪,一般人无法进入,她构筑的文学世界,更接近哲学和诗的结合,其实写的是人在一种自我纠缠中走不出去、永远在困境中的独特人类经验。她对这方面感受特别敏锐,一般人感官里很少有这样的领悟。”
“她是中国非常特殊的一个艺术家,而不止于一个作家。”书评人吴亮说,这与残雪的自我评价一致。“我们只是看到表面的文字和世界的关系,我慢慢喜欢和习惯她的写作,发现残雪的小说恰恰是真实,而我们观察到的经验倒是一个虚幻,是个错误。”
西方的“自我分析”的方法,让残雪以自我完善为目标,不断探索人性的深度。“三十年,文学塑造了我的个性,打开眼界,更开阔,看什么都比别人深,我发生了很大变化。作家对自我人性的挖掘,会达到全人类共同的人性王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残雪对西方作品的大量阅读,打开了她的世界观,找到了创造力的源泉,让她走出了“瓶颈期”。所以残雪一直对西方文学有很深的好感。看她2000年初的专访,大量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对西方文学的推崇,言辞偏激。今天重问起,她对中国传统的看法,似乎更多了一些温和。“在批判中才能建立。以前觉得传统是约束自己的,批判后把我生活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新的东西,比西方的更好。中国传统有一点,就是农耕文化中,人跟大地、大自然的关系。”
湖南文艺正在出版残雪近十年的作品,她认为这十几年也是自己写作渐趋成熟、比较顺利的时期。残雪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我的这种实验文学未来是最好的,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未来几十年,大家都解决物质生活后,再去追求什么呢?把希望放在这个上面。”
“容易被改变就不叫残雪了”
提到残雪,有一个人是绕不过的——何立伟。
1984年,朋友向何立伟推荐,说有个做裁缝的女人,在日记本上写了一些东西,他觉得很有趣,拿给何看下。隔了两天,何立伟才翻开这本黑壳日记本,里面的字歪歪扭扭,但是一读内容“不得了”,“绝对是个天才的人”。何立伟找朋友带他去见这个作者。
日记本上的,正是残雪的第一部作品,成名中篇《黄泥街》。两人见面聊得很投机,当时何立伟的作品已在全国获奖,很有名气,他的肯定对以裁缝为生的残雪是很大的鼓励。“残雪是很自信的人,但是再自信的人也需要别人的肯定。”何立伟说。两人从此成为交往密切的朋友。何立伟说,他的第一件西装就是残雪做的。
当时他们有个四五人的小圈子,除了何立伟和残雪,还有蒋子丹、王平。经常在一起吃饭,聊聊文学。这几个人的作品,后来都被收录进“作家出版社”轰动一时的“文学新星丛书”(十一套)中,何立伟更是第一批出版的五位作家之一。“八十年代真好,怀念那个时候,各种文学流派都有,大家都想来搞实验文学。”残雪说。
何立伟把残雪带到时任长沙市委书记王众孚的家里,推荐她为专业作家,当时即获批准,解决了残雪的工作问题。到今天残雪提及此事,依然十分感激。
残雪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山上的小屋》,是在长沙市文联的《新创作》上,并由其哥哥邓晓芒撰写评论。邓晓芒认为,尽管残雪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但是文学评论界对残雪有一段“沉默期”,不知该如何定义她的作品。“残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家,我们1985年就知道她。我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段,写过几篇关于她的评论。几年后,我不再太多关注当代文学,但是我知道残雪一直在坚持她的写作,此后她总是会把作品寄给我,我没有以评论者的方式在阅读她,但是一直很关注她。”吴亮说。
何立伟说,残雪在中国文坛是独特的风景,这和她的性格有关,比如“吃饭一席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残雪是拖个板凳,一个人在旁边吃饭的人,特立独行”。
何立伟对残雪的评价很高,“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中是最优秀的,她身上具有了不起的作家所应该具有的禀赋:意志、坚定、执着。她的作品是中国作家中最早受到国际文坛关注的,是最早走出去的作家之一。残雪有一种恒定的东西,不容易被改变,容易被改变就不叫残雪了。”
本文鸣谢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代表了当今图书市场上的大多数读者。但采访中发现,三十年过去了,残雪的“实验文学”依然是文学界的非主流,却不乏多年相知的知己,且非主流也意味着她是凤毛麟角的坚守者;残雪依然不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不缺少忠实的粉丝,神交者以年轻人为主,且国外读者的认可度超过国内。
书评人吴亮反对我们用“坚守”形容残雪,对于残雪,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像一座山,一条河,千百年在那里,我们绕不过它,总要看见它,这是件多了不起的事。”
“残雪”这个词,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态度,一种执拗的存在,也像是一种坦然的预测。人如其名。
残雪的内在世界
相信这是很多曾经试图捧起残雪作品、又无奈放下的读者颇为感兴趣的话题。永不会天亮的暗夜,到不了的猴山,生活在井里的蛙人,似人似魂的存在……对残雪的话语方式和看世界的角度,读者需要花点耐心去习惯,味道会慢慢渗出来。在生活的某个瞬间,也许会在现实中与她书里的荒诞不期而遇,残雪说,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对她内在世界的疑惑,在采访之后,竟然更深了。
“喂?谁呀?!”残雪接起电话。她乡音未改,听起来和长沙娭毑无别,与她在《残雪的文学观》中谈中西文化的印象形成反差。这符合她对理想生活的理解:一个人过着计较的小市民生活,又能随时从平凡的生活中超脱出来,在两个世界自由来往。
残雪写小说,每天写四五十分钟,不分节假日,三十年如此。通常上午边看书边写评论,下午或晚上写小说,再做点点家务,每天平静悠闲,很舒服。
在创作的四十分钟里,残雪形容自己,一头扎进本质的黑暗里,看到底下生命的图形。所以她提笔就写,不用脑子想,想出来的都不如随着它本来的好,她将之定义为“人对大自然、宇宙整体把握的能力”。
“把我的身体和灵魂相通就是个小自然,它和大自然是同体的,像气功中说的能量的互动,只要投入进去,感觉整个自然都和你协调了。”在她正在写的哲学书《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她阐述了自己的这种哲学观、文学观。
作家何立伟的观点似乎接近残雪的描述,他认为残雪是被她的梦境牵引,“她的东西很怪,一般人无法进入,她构筑的文学世界,更接近哲学和诗的结合,其实写的是人在一种自我纠缠中走不出去、永远在困境中的独特人类经验。她对这方面感受特别敏锐,一般人感官里很少有这样的领悟。”
“她是中国非常特殊的一个艺术家,而不止于一个作家。”书评人吴亮说,这与残雪的自我评价一致。“我们只是看到表面的文字和世界的关系,我慢慢喜欢和习惯她的写作,发现残雪的小说恰恰是真实,而我们观察到的经验倒是一个虚幻,是个错误。”
西方的“自我分析”的方法,让残雪以自我完善为目标,不断探索人性的深度。“三十年,文学塑造了我的个性,打开眼界,更开阔,看什么都比别人深,我发生了很大变化。作家对自我人性的挖掘,会达到全人类共同的人性王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残雪对西方作品的大量阅读,打开了她的世界观,找到了创造力的源泉,让她走出了“瓶颈期”。所以残雪一直对西方文学有很深的好感。看她2000年初的专访,大量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对西方文学的推崇,言辞偏激。今天重问起,她对中国传统的看法,似乎更多了一些温和。“在批判中才能建立。以前觉得传统是约束自己的,批判后把我生活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新的东西,比西方的更好。中国传统有一点,就是农耕文化中,人跟大地、大自然的关系。”
湖南文艺正在出版残雪近十年的作品,她认为这十几年也是自己写作渐趋成熟、比较顺利的时期。残雪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我的这种实验文学未来是最好的,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未来几十年,大家都解决物质生活后,再去追求什么呢?把希望放在这个上面。”
“容易被改变就不叫残雪了”
提到残雪,有一个人是绕不过的——何立伟。
1984年,朋友向何立伟推荐,说有个做裁缝的女人,在日记本上写了一些东西,他觉得很有趣,拿给何看下。隔了两天,何立伟才翻开这本黑壳日记本,里面的字歪歪扭扭,但是一读内容“不得了”,“绝对是个天才的人”。何立伟找朋友带他去见这个作者。
日记本上的,正是残雪的第一部作品,成名中篇《黄泥街》。两人见面聊得很投机,当时何立伟的作品已在全国获奖,很有名气,他的肯定对以裁缝为生的残雪是很大的鼓励。“残雪是很自信的人,但是再自信的人也需要别人的肯定。”何立伟说。两人从此成为交往密切的朋友。何立伟说,他的第一件西装就是残雪做的。
当时他们有个四五人的小圈子,除了何立伟和残雪,还有蒋子丹、王平。经常在一起吃饭,聊聊文学。这几个人的作品,后来都被收录进“作家出版社”轰动一时的“文学新星丛书”(十一套)中,何立伟更是第一批出版的五位作家之一。“八十年代真好,怀念那个时候,各种文学流派都有,大家都想来搞实验文学。”残雪说。
何立伟把残雪带到时任长沙市委书记王众孚的家里,推荐她为专业作家,当时即获批准,解决了残雪的工作问题。到今天残雪提及此事,依然十分感激。
残雪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山上的小屋》,是在长沙市文联的《新创作》上,并由其哥哥邓晓芒撰写评论。邓晓芒认为,尽管残雪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但是文学评论界对残雪有一段“沉默期”,不知该如何定义她的作品。“残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家,我们1985年就知道她。我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段,写过几篇关于她的评论。几年后,我不再太多关注当代文学,但是我知道残雪一直在坚持她的写作,此后她总是会把作品寄给我,我没有以评论者的方式在阅读她,但是一直很关注她。”吴亮说。
何立伟说,残雪在中国文坛是独特的风景,这和她的性格有关,比如“吃饭一席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残雪是拖个板凳,一个人在旁边吃饭的人,特立独行”。
何立伟对残雪的评价很高,“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中是最优秀的,她身上具有了不起的作家所应该具有的禀赋:意志、坚定、执着。她的作品是中国作家中最早受到国际文坛关注的,是最早走出去的作家之一。残雪有一种恒定的东西,不容易被改变,容易被改变就不叫残雪了。”
本文鸣谢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