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学好化学非常重要。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因其乏味枯燥,常常令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1.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生动、有趣、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学内容必然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教学中引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可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如在讲白磷时,通过讲解"鬼火"产生的原理,使学生记住了白磷的着火点及保存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讲授,学生会把自己所生存的大自然中的一些奇妙现象与化学理论相结合,使他们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1]。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既能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又能让学生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等内容,可以定期举行。如在化学知识讲座中可以给学生介绍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护、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当代军事与化学、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2],激发学习兴趣。
3.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环节。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3],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地思考、讨论、动手操作,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4]。例如,将少量水泼在红热的木炭上,木炭不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碘酒涂在皮肤表面所留下的棕黄色标记即使不洗也会很快消失等实验。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自动手做实验。再从这些实验中引出化学原理,有助于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5]。
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书本的知识动态化,产生真实的感觉,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比如电子云的概念,许多学生因为其内容抽象,感觉难以理解,记忆困难。而多媒体模拟可以显示核外电子的运动,能直观、生动地展现电子云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电子云含义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兴趣。
5.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6],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当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开动。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态度。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愿意继续提问的关键[7]。如果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没有得到教师热情的鼓励,相反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么,传达给提问的学生的信息就是:提问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此学科失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来源,如果一个学生对某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就能学好这门课程。人的一生,黄金时期也就十几年,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珍惜这段时光,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活和发现学生的兴趣[8]。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手段,结合该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丹.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J].内江科技,2008,(01):162,173.
[2]吴乔.激发兴趣与减轻负担[J].北京教育,2005,(01):8.
[3]李素暖.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5):60.
[4]姚焕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21).
[5]周绍绳.化学的时空和时空的化学——“成也化学,败也化学”刍议之二[J].化学世界,2008,(02):128.
[6]杨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1):121-122.
[7]赵灵绸.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J].教育艺术,2005,(01):36.
[8]杨长菊.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资讯(教育科研),2008,(01):69.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因其乏味枯燥,常常令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1.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生动、有趣、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学内容必然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教学中引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可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如在讲白磷时,通过讲解"鬼火"产生的原理,使学生记住了白磷的着火点及保存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讲授,学生会把自己所生存的大自然中的一些奇妙现象与化学理论相结合,使他们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1]。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既能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又能让学生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等内容,可以定期举行。如在化学知识讲座中可以给学生介绍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护、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当代军事与化学、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2],激发学习兴趣。
3.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环节。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3],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地思考、讨论、动手操作,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4]。例如,将少量水泼在红热的木炭上,木炭不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碘酒涂在皮肤表面所留下的棕黄色标记即使不洗也会很快消失等实验。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自动手做实验。再从这些实验中引出化学原理,有助于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5]。
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书本的知识动态化,产生真实的感觉,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比如电子云的概念,许多学生因为其内容抽象,感觉难以理解,记忆困难。而多媒体模拟可以显示核外电子的运动,能直观、生动地展现电子云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电子云含义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兴趣。
5.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6],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当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开动。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态度。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愿意继续提问的关键[7]。如果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没有得到教师热情的鼓励,相反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么,传达给提问的学生的信息就是:提问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此学科失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来源,如果一个学生对某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就能学好这门课程。人的一生,黄金时期也就十几年,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珍惜这段时光,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活和发现学生的兴趣[8]。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手段,结合该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丹.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J].内江科技,2008,(01):162,173.
[2]吴乔.激发兴趣与减轻负担[J].北京教育,2005,(01):8.
[3]李素暖.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5):60.
[4]姚焕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21).
[5]周绍绳.化学的时空和时空的化学——“成也化学,败也化学”刍议之二[J].化学世界,2008,(02):128.
[6]杨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1):121-122.
[7]赵灵绸.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J].教育艺术,2005,(01):36.
[8]杨长菊.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资讯(教育科研),2008,(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