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称工作在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实行“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模式改革是职称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评聘分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源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在职称评定上始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教学,在职称聘用上人岗不相宜、高能低职不能高聘、高职低能不能低聘等问题。实施“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模式改革不仅有利于发掘人才和促进人才的成长,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重要意义
自从医院实施“评聘分开”职称管理模式之后,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整合资源,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医院实施“评聘分开”以来,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品德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业绩评价等,院长具有一定的考察权以及使用权,不断探索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的新型用人管理制度。单位的人事部门主要是负责技术职务岗位实际数额结构比例方面的核定以及年度职务聘任核准,专业技术资格的审核和公布。
(二)观念转变,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评聘分开的定编设岗、考核测评、择优聘用、跟踪考核等,医院长期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而且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感得到不断增强,一些落聘或者是降聘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较大反思,转聘工作人员在心理负担上得到大力缓解,具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针对医德水平相对较高、业绩比较突出以及工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优先考虑职称的考核评聘。
(三)疏通渠道,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
实行“评聘分开”后,医院破除了之前职称评定的论资历以及排辈份现象,医院具备了用人选择自主权。部分在岗职数有限以及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提出内退要求,可以缓解医院经费压力。
二、存在问题
根据岗位的需要对有资格的人员进行聘任,低聘或高聘体现了竞争、择优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称评聘主系列比例低
医院政工、图书、档案、统计等辅助系列高、中级资格申报对学历、论文要求较低,如学历要求、论文代表档次等,有些辅助系列的论文只需要专刊、专辑、内部刊物,甚至市级会议交流的论文,导致辅助系列的高、中级职称比例远高于医院医生等主系列。
(二)临床科室高、中级职称比例低
医院职能科室,特别是图书、统计、病案等一些工作相对轻松的科室,其人员多数是从医、护、技等专业改行而来或从部队转业。职能科室工作轻松,职称评比条件低,容易获取,而临床科室高级职称条件要求高,严格,很难评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取得高级职务的人不断流向职能科室。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矛盾日趋突出
由于高校扩招、成人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普及,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加之部分专业资格评审条件相对较低,辅助系列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不断增加,医、护等卫生主系列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也逐年增多,以致获得资格特别是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年龄越来越小。
三、对策分析
(一)要逐步淡化职称评聘、强化工作能力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重点在于搞活用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称必定要淡化。单位聘不聘你,聘你到什么岗位上,能享受多少工资待遇,不是靠职称,而是靠能力。
(二)准确定位政府部门职能定位
医院推行评聘分开改革,是一项涉及广、难度大、意义深的重大人事制度改革。政府人事部分以及卫生管理部分必须要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确化定位,在综合考虑医院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积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发专业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不管是评审标准以及考试内容的制定,还是岗位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政府部门都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条件、评聘待遇以及实施意见等规范化政策。除此之外,编制设定工作也必须要考虑到医院发展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编制,从而有效缓解岗位设置方面的供需矛盾。
(三)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把好聘任关
医院要在定编设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订符合本单位特点和要求的聘任条件,为评聘分开落在实处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强化聘任条件、规范聘任程序的方式,从严把握聘任关口,控制高、中级职务的结构比例,减少各专业之间的差别,保证单位各系列、各专业之间的相对平衡。
(四)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强化聘期管理
医院要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聘期考核机制,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业绩量化考核,促进评聘分开顺利实施。在正式聘任前,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任期目标和计划;在考核内容上,要兼顾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特点和高、中级职务人员的特殊要求;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实施进一步明确。
(五)积极推进职称社会化评价
医院可以委托相应的行业协会以及专业化人才评价机构,进一步消除评审工作期间的人情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考核评价的要求,促进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评价手段的社会化是社会化评价的支撑,采取笔试、面试、述职、答辩、人机对话、现场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工作,使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实际。
(六)畅通落聘、未聘人员出口
要将医院分流安置人员有效纳入到养老保险系统当中去,帮助其落实好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可以采取“内外结合,内部为主先挖渠,后放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落聘无情,安置有情”等办法,积极探索多层次以及多形式的安置方法,从而使未聘人员或者是分流人员科学化安置。
(七)加快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步伐
一方面,要鼓励管理人员申报卫生管理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從严控制政工、工程、图书、档案等其他系列的职务聘任,按照单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中高级岗位,科学制定卫生副系列的结构比例,使专业技术职务成为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抓手。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行职员制,提高行政职能处室的管理人员的待遇,对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确实不再适合原岗位、年龄偏大的人员,设置特殊的管理岗位比如基本工资不变,津贴适当减少等办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评聘分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源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在职称评定上始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教学,在职称聘用上人岗不相宜、高能低职不能高聘、高职低能不能低聘等问题。实施“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模式改革不仅有利于发掘人才和促进人才的成长,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重要意义
自从医院实施“评聘分开”职称管理模式之后,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整合资源,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医院实施“评聘分开”以来,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品德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业绩评价等,院长具有一定的考察权以及使用权,不断探索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的新型用人管理制度。单位的人事部门主要是负责技术职务岗位实际数额结构比例方面的核定以及年度职务聘任核准,专业技术资格的审核和公布。
(二)观念转变,积极性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评聘分开的定编设岗、考核测评、择优聘用、跟踪考核等,医院长期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而且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感得到不断增强,一些落聘或者是降聘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较大反思,转聘工作人员在心理负担上得到大力缓解,具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针对医德水平相对较高、业绩比较突出以及工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优先考虑职称的考核评聘。
(三)疏通渠道,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
实行“评聘分开”后,医院破除了之前职称评定的论资历以及排辈份现象,医院具备了用人选择自主权。部分在岗职数有限以及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提出内退要求,可以缓解医院经费压力。
二、存在问题
根据岗位的需要对有资格的人员进行聘任,低聘或高聘体现了竞争、择优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称评聘主系列比例低
医院政工、图书、档案、统计等辅助系列高、中级资格申报对学历、论文要求较低,如学历要求、论文代表档次等,有些辅助系列的论文只需要专刊、专辑、内部刊物,甚至市级会议交流的论文,导致辅助系列的高、中级职称比例远高于医院医生等主系列。
(二)临床科室高、中级职称比例低
医院职能科室,特别是图书、统计、病案等一些工作相对轻松的科室,其人员多数是从医、护、技等专业改行而来或从部队转业。职能科室工作轻松,职称评比条件低,容易获取,而临床科室高级职称条件要求高,严格,很难评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取得高级职务的人不断流向职能科室。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矛盾日趋突出
由于高校扩招、成人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普及,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加之部分专业资格评审条件相对较低,辅助系列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不断增加,医、护等卫生主系列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也逐年增多,以致获得资格特别是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年龄越来越小。
三、对策分析
(一)要逐步淡化职称评聘、强化工作能力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重点在于搞活用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称必定要淡化。单位聘不聘你,聘你到什么岗位上,能享受多少工资待遇,不是靠职称,而是靠能力。
(二)准确定位政府部门职能定位
医院推行评聘分开改革,是一项涉及广、难度大、意义深的重大人事制度改革。政府人事部分以及卫生管理部分必须要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确化定位,在综合考虑医院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积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发专业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不管是评审标准以及考试内容的制定,还是岗位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政府部门都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条件、评聘待遇以及实施意见等规范化政策。除此之外,编制设定工作也必须要考虑到医院发展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编制,从而有效缓解岗位设置方面的供需矛盾。
(三)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把好聘任关
医院要在定编设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订符合本单位特点和要求的聘任条件,为评聘分开落在实处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强化聘任条件、规范聘任程序的方式,从严把握聘任关口,控制高、中级职务的结构比例,减少各专业之间的差别,保证单位各系列、各专业之间的相对平衡。
(四)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强化聘期管理
医院要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聘期考核机制,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业绩量化考核,促进评聘分开顺利实施。在正式聘任前,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任期目标和计划;在考核内容上,要兼顾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特点和高、中级职务人员的特殊要求;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实施进一步明确。
(五)积极推进职称社会化评价
医院可以委托相应的行业协会以及专业化人才评价机构,进一步消除评审工作期间的人情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考核评价的要求,促进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评价手段的社会化是社会化评价的支撑,采取笔试、面试、述职、答辩、人机对话、现场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工作,使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实际。
(六)畅通落聘、未聘人员出口
要将医院分流安置人员有效纳入到养老保险系统当中去,帮助其落实好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可以采取“内外结合,内部为主先挖渠,后放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落聘无情,安置有情”等办法,积极探索多层次以及多形式的安置方法,从而使未聘人员或者是分流人员科学化安置。
(七)加快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步伐
一方面,要鼓励管理人员申报卫生管理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從严控制政工、工程、图书、档案等其他系列的职务聘任,按照单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中高级岗位,科学制定卫生副系列的结构比例,使专业技术职务成为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抓手。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行职员制,提高行政职能处室的管理人员的待遇,对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确实不再适合原岗位、年龄偏大的人员,设置特殊的管理岗位比如基本工资不变,津贴适当减少等办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