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前,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在雪域高原已延续了上千年。政教合一,苛捐杂税,高利贷盘剥,封建法典……各种黑暗和野蛮势力不间断地统治着西藏,压榨着一代又一代农奴。民谚“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就是对那时农奴生活的生动写照。
“上层僧侣的势力”一政教合一
现存的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件内写道:“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来。”地方政府不但为达赖念经做法事,还要送上人血、人头骨和人皮,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残忍和血腥可见一斑。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大约始于公元十三世纪。
当时的西藏,社会分崩离析,地方势力林立,任何一个教派要站住脚,都必须依附一种政治势力,而地方政权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则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这样就出现了西藏特殊的“供施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西藏最早的政教合一的雏形。
元朝政权选择萨迦派作为其在西藏的代理,萨迦派脱颖而出。
如果说萨迦时期的政教合一还是初始阶段,那么从帕竹政权到噶丹颇章王朝,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则已经逐步完备,逐步建成一个得到中央政权批准和授权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统治者达赖喇嘛既是教主,又是噶厦(旧西藏地方政府藏语称“噶厦”,意思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的最高领导者。集政教权利于一身。噶厦里有四大噶伦,也是僧俗并存。首席噶伦是僧人,其他三个噶伦是俗官。政府机构及其下属机构,比如军粮局,邮政局,都是一僧一俗,其法律就是教律。
寺院经济、庄园经济成为这种政权特有的经济支柱。1959年以前,寺院和上层僧侣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的36.8%,并占有大量的牧场,牲畜和农奴。据统计,仅哲蚌寺拥有的农奴就超过20000人。20世纪40年代的一份文件显示,一次封赏中,摄政达札活佛从十四世达赖喇嘛那里获得了桑雄地区20个部落的农奴和牛羊。
上层宗教人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统治阶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宗教同封建领主专政结为一体,随着寺庙特权的加强,贫困的农牧民为了解决吃穿和逃避徭役,大量出家,将寺院当作避难所,而真正希望苦修佛法的人只是极少数。
“如果试图改变命运,来世会比今世更糟”一思想教化
政教合一制度下,宗教势力一方面通过行政权力,对广大人民进行今生统治,另一方面,通过宗教特权,以对百姓的来世进行赏罚为名,实施精神恐吓。在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之外,又剥夺了普通百姓思想的自由。
西藏很多百姓都信奉佛教,对当时的西藏人来说,没有比来世投胎更重要的事了。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英国人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一书中写道,“因为西藏人虔信他们那种形式的佛教,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你下辈子是人还是猪,难道对你没有什么关系吗?达赖喇嘛能保你投胎成人,当大官,或者更好一些——在一个佛教兴盛的国度里当大喇嘛”,相反,如果你不听他们的,会“世世代代不得转世”。
大量的农奴接受了这样的观念,认为自己之所以遭受苦难,完全是上辈子造孽的结果。农奴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和判断自己命运的因果由来,他们从出生就必须听命于主人的吆喝。他们似乎并不怀疑自己是否就应该这样一生悲惨。老百姓没有表达思想的权利,甚至没有思考的权利。一切都要听活佛怎么说,否则,就是有罪。借助着宗教的力量,农奴制更加牢固了。
要想摆脱神权对人的精神控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阶级完全垄断了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要想获得教育,唯一的途径就是进寺院“读经”。即便如此,农奴的子弟成为僧侣也只是从领主的农奴变成了寺院的农奴。很多农奴子弟在寺庙待了很多年,却连“学经”的权利都没有,还随时面临重刑和死刑的危险。只有那些贵族子弟才有可能将读经作为晋升的阶梯。
正是这样一个黑暗体制,让旧西藏日趋封闭落后。
哲蚌寺
哲蚌寺藏文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坐落在拉萨西郊十公里,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创办传昭大法会,同年亲自修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新教派格鲁派形成。1416年,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此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达赖二世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五世达赖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哲蚌寺建筑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其中,规模宏大、雄奇庄严的措钦大殿,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阳扎仓,粗犀古朴;布局严密的阿马巴扎仓,高耸森严,以及富丽堂皇的甘丹颇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顶、法轮、宝幢、八宝等佛教题材装饰,增强了佛教的庄严气氛,使建筑整体上显得更加宏伟壮观。
哲蚌寺收藏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古籍。各殿所供不同时期的塑像代表了西藏雕塑工艺的极高水平。此外,寺内还珍藏有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经注疏《甘珠尔》各100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师徒等著述的几百部佛教经典手抄本。
哲蚌寺的法事颇多,每逢大型佛教纪念日和藏历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举行法事。僧俗同庆的活动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顿”了。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那天,以哲蚌寺为中心,清晨展览巨幅佛像唐卡画,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十分热闹。
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色”在藏语里是野蔷薇的意思。传说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蔷薇,色拉寺因此得名。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饮却杰兴建,建成于宣德九年(1454)。后绛钦却杰应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全盛时期寺中有僧8000余人,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御赐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cm,宽64cm,虽经500余年,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
最著名的塑像是马头明王金刚像, 在四层吉札仓的护法神殿里面。当地人会把头伸进一个小神龛里面,用头触雕像的基座。
色拉寺周围柳林处处,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
色拉寺的辩经活动非常有特色。辩经,对佛学知识进行讨论,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每天有一次辫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色拉寺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色拉崩钦”,意为色拉寺独有的金刚杵加持节。每年这天来色拉寺等待击头加持的信徒数以万计。
色拉寺东北方的晒佛台,可以鸟瞰整个色拉寺。每年雪顿节,这里会举行晒佛仪式。
“命值草绳一根”——法典
走投无路的农奴,也曾尝试反抗。
色新村原是达赖喇嘛家族的庄园。民主改革前,部分村民因为不堪农奴主的压迫曾集体逃亡。
然而,逃跑的农奴一旦被抓住,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惩罚。当时,庄园主随即通知周边各县:一经抓住逃跑的农奴便可将他们直接处死。
这些惩罚大都依据旧西藏沿袭了300多年的两部法典;《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
法典明确规定要效忠于历代地方政权的传统,不能改信其他的教派,不能改信其他宗教。如果违反,就会遭到惩罚。
法典认为,人生在世是根据前世的作为,投胎到今世,所以有不同的等级。人划分为三等九级。上等人包括藏王,大小活佛,僧俗官员和贵族等;中等人包括职员,僧人,商人等;下等人包括农民,铁匠,屠夫等。其中,《杀人命价律》中规定:“上部雅孜王被霍尔所杀,其尸价与黄金等量。……流浪汉,铁匠,屠夫等三种人,彼等命价值草绳一根。”
大卫·麦克唐纳在《西藏写真》里写道,西藏最严重的刑罚为死刑,而喇嘛复造灵魂不能转生之臆说,于是最重之死刑外,又加之以解体干颅之惨状。其最普通的刑法,凡遏死罪,能将犯人缝于皮袋之内,而掷于河中,以俟其死而下沉,皮袋在河面之上,约5分钟开始下降,后视其犹有生息,则再掷沉之,迨其已死,于是将其尸体,由皮袋取出而肢解,以四肢和躯体投之河中,随流而去……断肢刑,用于冒犯及抗拒之确有证据者,而小贼在旷野抢劫,亦用此刑……断肢之外,又有一种剜眼之凶刑……囚犯一入监狱,罕有能避死而生存者。即能生存,亦因种种摧残,而损失丧其本原。罪囚及嫌疑犯,常幽于潮湿,黑暗,污秽及有害于卫生之土牢中……
更无理的是神断。烧油锅里放黑白的石子,要证明清白就得敢去抓,抓住白石,证明清白;抓住黑石,证明有罪。
这样的法典下,农奴对领主充满了恐惧。
布达拉宫东南、大昭寺以西,长期存在一个“乞丐部落”。这个乞丐阶层多达四五千人之众,约占当时拉萨人口的1/10。拉萨司法机构朗孜厦关押的犯人,没有食物,被锁在脚镣木枷中,加入街头的乞讨大军。布达拉宫下面有一个地洞,这里是当年对付农奴的地牢,百姓俗称“蝎子洞”,里边蓄养了无数的蝎子,专门噬咬犯人。人被丢下去以后,身上立即爬满了毒蝎,很快就被活活蜇死。不但地方政府设有法庭和监狱,大寺庙也设有法庭和监狱,僧俗领主都可以设立私牢。
布达拉宫雪巴列空
在布达拉宫这座天堂般群楼的一侧,却是旧西藏广大奴隶和农奴的人问地狱——雪巴列空,也称雪监狱,是旧西藏地方政府集行政、司法、税收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办事机构的旧址。
雪巴列空现存古建筑22处,总面积33470平方米。这里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内容和文化内涵,是认识旧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例证,是反映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一个缩影。雪监狱与拉萨八廓街朗孜夏一样,是旧西藏臭名昭著的两大监狱。雪监狱展厅以文字、图片、塑像、刑具等实物,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旧西藏的种种酷刑和监狱的阴森恐怖。
拉萨八廓街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
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那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道无声的命令,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
去八廓街,一定要去玛吉阿米酒馆。“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那所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八廓街是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发展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的环绕大昭寺一条小径,即是最初的八廓街。后来寺院周围又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
“嘴里总是滋润着香茶的人”——三大领主
依靠强权统治,农奴主阶级过着奢华生活,百姓称他们为“嘴里总是滋润着香茶的人”。
“三大领主”(地方封建政府,贵族,寺院上层僧侣)组成了旧西藏的统治阶级——-农奴主阶层。根据1958年左右的统计数据,他们占西藏人口的5%,却占据西藏95%以上的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拉萨的一些农奴主就已经用上了抽水马桶。50年代,藏族摄影师扎西旺堆曾到拉萨以西300多公里的江孜帕拉庄园拍摄。庄园的奢华令他咂舌:“庄园的管家拿着两皮口袋的钥匙,一个一个门帮我们打开……庄园就是庄园啊,太富有了!光酒和吃的就装满了一间屋子。洋酒有威士忌,人头马等等,非常多。吃的,外国的盒式糖果,盒式点心装满了整个屋子;穿的呢,有绸缎的,有氆氇(藏族手工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的,有牛绒的。不光这些,光皮制的衣裳就有90多件。皮子的种类各种各样,比如说猞猁皮、狐狸皮,羔羊皮,豹皮、水獭皮,有些皮子我根本就 没有见过,说是非常珍贵。还有收音机,留声机在房间里……”
旧西藏贵族后代桑颇·次旺桑培曾经回忆:“我们家族的房子,在大昭寺南面讲经场对面,房子有1000多间,在拉萨贵族里算比较大的贵族家庭。我们在山南的扎囊,桑日等地有6个庄园,这些庄园的代理人有50多人,家里也有50多个佣人,我们还有十几个牧场。”
作为封建农奴主阶层的总代表,1959年前,达赖及其家族在西藏占有27个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每年从农牧奴身上榨取青稞近50万公斤,酥油35000多公斤,氆氇175卷,藏银两百多万两。拥有的黄金就有16万多两,白银9500万两,珠宝玉器2万多件,富可敌国。达赖喇嘛的哥哥试着学习驾驶英国产的玩具汽车时,同龄的小乞丐们正在街头和狗抢食。
有一段摄于20世纪40年代的影像,记录了农奴主们骑马出游,匆匆而过的情景。其中,有农奴主骑的竟然是人。他的主人并非没有骡马可骑,只是觉得骑人比骑马更舒服。
“会说话的牲口”和“会移动的财产”——百万农奴
农奴制度下的农奴阶层虽占人口95%以上,却只拥有5%的生产资料,生活暗无天日。
旧西藏的民歌这样唱“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作主的权利”。农奴阶层依附于农奴主,主要由三种人构成:“差巴”,“堆穷”和“朗生”。他们“不是人”,只是农奴主“会说话的牲口”和“会移动的财产”。
“差巴”,意思是支差者。这部分人占农奴总数的60%到70%。他们虽然有些贫瘠的土地,但大量的精力是为农奴主劳作。
“堆穷”的意思是小户,占农奴总量的30%—40%。他们没有土地,依附在领主的庄园中。“堆穷”多是破产后的“差巴”,也有一部分是外来的逃亡户。
“差巴”和“堆穷”破产后,会降为“朗生”,藏语意为“家里养的”,即奴隶。解放前占西藏总人口的5%。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丝毫人身权利。很多“朗生”都生活在牛棚里,没有一寸土地,每天从事着繁重的劳作,没有任何权利。领主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常用于赌博、抵债,赠送、转让,随时可以买卖。1943年,大贵族车门·罗布旺杰把100名农奴卖给止贡地区噶珠康萨的僧官洛桑楚成,每个农奴的价钱是藏银60两。另外,他还把400名农奴送给功德林寺,抵3000品藏银债(约合1万银元)。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位于江孜附近的班觉伦布村,是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也是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西藏贵族庄园。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在300多年中,帕拉家族先后有5人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要职——噶伦。
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拥有小庄园22个,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积丈量单位)、牧场6个、牲畜14250余头,占有“朗生”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被全部没收。
帕拉庄园被认为是旧西藏的一个缩影。现存房屋57间,主庄园雄踞班觉伦布村的中央,坐北朝南。南向的庄园正门,是两扇厚重漆黑的大门,门口高竖两个挂满经幡的旗杆。大院北面三层高的主楼建筑,是庄园的核心所在,也是领主生活起居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楼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第三层是帕拉的家庭经堂“朗达郭松殿”,其豪华气派在江孜首屈一指。墙上挂满唐卡,佛龛上供奉着金、银、铜、泥各式佛像,也摆满金、银,黄铜、白铜的各式供佛用具,非富丽堂皇四字不足以形容。卧室之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清晰地再现了帕拉贵族当年骄奢的生活。
庄园的正南面,是帕拉家最大的朗生院。郎生院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与主人豪华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
旧西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在农奴制下享有什么样的“人权”和“自由”?2009年1月,中国国家档案局公布了5件西藏和平解放前农奴被交换或买卖的契约文书,是旧西藏人民苦难的最好注释。
一份“1914年西藏农奴主吉康巴将其属民母女4人向另一农奴主然巴抵债的契约”中写道:“文卑人吉康巴从贵族然巴处所贷军饷款之本利,现无力偿还,将以卑职属民曲增卓玛母女四人抵债。母女四人从今完全属于然巴。以后若有违此约者,甘愿引咎受罚,并按此契约内容办理。”
另一份哲蚌寺所持的契约称:“经森贡庄园代理与鲁多庄园代理共同协商决定,居住在哲蚌寺属鲁多庄园内的森贡拉章女差民多吉旺姆、卓玛拉宗,布赤,拉宗等人及其后代与居住在哲蚌寺属森贡庄园内的男差民白措,洛桑,多吉三人及其后代进行交换。”
在旧西藏的农奴制下,农奴除了为农奴主当差受奴役外,只有被农奴主随便买卖,交换的“权利”和“自由”。甚至连后代也永世不得翻身。
农奴都属于不同的领主。农奴的婚姻必须取得领主的同意,不同领主的农奴婚嫁要缴纳“赎身费”。“朗生”的后代生下来就是“朗生”,还要抱到领主那里缴纳出生税,登记入册,注定终身为领主当牛做马。这样,农奴主又增加了一份财富。不仅如此,孩子还在娘肚子里,他归属哪一个农奴主的农奴身份就定了。父母如果不属同—个领主,生的女孩就属于女方领主;生的男孩就属于男方领主。农奴若被迫流落外地谋生,要向原属领主交“人役税”,持已交人役税的证明,才不至于被当作逃亡户处理。而“朗生”死后,家人要立即向领主报告除名。
喜饶尼玛就是一个“朗生”的孩子,她回忆:“我们那个地区叫娃子,实际上就是农奴,给别人做事,因为你的一切都是在别人家里,给别人当仆人。有的时候农奴主把他们吃剩了的,或者说觉得要扔的东西给你吃。一次,那些农奴主晚上才回来,我的祖母因为开门慢了一点,就被打死了。”
作为“朗生”的后代,7岁时巴桑就被派去侍候领主的母亲。主人床下的泥灰地就是巴桑睡觉的地方。那个老妇人夜里有喝茶的习惯,茶喝多了又要小便,小巴桑就一会儿倒茶水,一会儿倒便盆,反复折腾,夜夜如此。
藏语中“次仁”的意思是长命。可一个叫次仁的农奴却因为这个名字差点送了命。有一天,次仁的领主喝完酒对他说,“你不是叫次仁吗,我想试试你到底是不是真的长命。”随后便叫他把胳膊伸出来,“他说你别动,我正好看看我的枪法怎么样,看看能不能把你的胳膊打下来”。次仁非常害怕,却不敢不从,他的手臂就这样被枪打断了。至今,次仁仍保存着已经变成黑色的断臂。
巴杰大妈经历了6年农奴生活,儿时的那段苦难让她刻骨铭心:“那时如果碰到农奴主喂狗, 我们就会围拢过去,农奴主把糌粑扔到地上,我们就跑过去跟狗抢食,抓起地上的糌粑,连沙带土吃下去。被狗咬伤是常有的事。”
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旧西藏封建农奴主对农奴阶级的剥削,有名目繁多的税种。差税制度十分残酷,有载入注册籍的永久性差税,还有临时加派的差税。据不完全统计,仅旧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税名目多达两百余种,甚至有耳朵税、辫子税等闻所未闻的税种。
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写道:“沉重的徭役还常常迫使他们在农忙时节离开田野这些无偿的劳役,实际与一切压在藏族人头上的其他重负并无区别。到处都在为官府施工,修筑道路、建造房屋等等,五花八门。所有这些繁重的劳役都压在可怜的村民身上,他们既无工资,也得不到饭食。而除了官府强制分派的工作外,农民们还得无偿地为那些手持差票的过往客人运送行李和货物,还必须为他们及其随从提供牲畜,饲料和食粮……像所有他们的同类人一样,这些农民部是可怜的农奴,他们没有权利也根本不可能离开家乡,去寻找另外的土地和不过分的苛刻的头人,由于非常惧怕头人对其亲属施行的惩罚,那些想逃的人也不敢再逃了。因为一人逃走,所有亲属就得遭殃。逃跑者的兄弟,叔舅,表亲等人就会被头人抽打一顿,然后再替他偿付罚金。”
旧西藏农奴主对农奴的剥削并不仅限于此。
天灾人祸以后,农奴只有向农奴主借钱,一般都是高利贷。年利率高达20%到30%,利滚利,造成借贷者有永远还不完的“子孙债”和以借贷人和担保人全部破产而告终的“连保债”。
亚历山大·达维·尼尔还写道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清了债务的人……所有农民就自然而然地要受到高利贷的盘剥。他们不得不向地方上的豪强如宗本,某位领主的管家以及附近寺院的总管借钱,借粮、借牲畜,这都要偿付很高的利息,偿还的至少要比实际借到的高出一倍,如果是借钱,每个月光利息就是百分之十。
如此下去,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永无完结。
罗布林卡
林卡即园林。西藏和平解放前,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拉萨有大、小林卡达50余处。
西藏众多的林卡中,以罗布林卡最为典型和著名,园林占地56公顷,是七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园内有花木100余种,全盛时多达300种,成为西藏林卡之冠。每到夏日,布这拉宫许多政府机构,都随达赖喇嘛转移到此办公。十四世达赖的新宫是罗布林卡内著名建筑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扎什伦布寺一直是班禅四世及以后历世班禅的驻地,分为宫殿(班禅拉丈)、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4部分。
“上层僧侣的势力”一政教合一
现存的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布典头目的一封信件内写道:“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要念忿怒十五施食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次佛事,需于当日抛食,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来。”地方政府不但为达赖念经做法事,还要送上人血、人头骨和人皮,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残忍和血腥可见一斑。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大约始于公元十三世纪。
当时的西藏,社会分崩离析,地方势力林立,任何一个教派要站住脚,都必须依附一种政治势力,而地方政权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则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这样就出现了西藏特殊的“供施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西藏最早的政教合一的雏形。
元朝政权选择萨迦派作为其在西藏的代理,萨迦派脱颖而出。
如果说萨迦时期的政教合一还是初始阶段,那么从帕竹政权到噶丹颇章王朝,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则已经逐步完备,逐步建成一个得到中央政权批准和授权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统治者达赖喇嘛既是教主,又是噶厦(旧西藏地方政府藏语称“噶厦”,意思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的最高领导者。集政教权利于一身。噶厦里有四大噶伦,也是僧俗并存。首席噶伦是僧人,其他三个噶伦是俗官。政府机构及其下属机构,比如军粮局,邮政局,都是一僧一俗,其法律就是教律。
寺院经济、庄园经济成为这种政权特有的经济支柱。1959年以前,寺院和上层僧侣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的36.8%,并占有大量的牧场,牲畜和农奴。据统计,仅哲蚌寺拥有的农奴就超过20000人。20世纪40年代的一份文件显示,一次封赏中,摄政达札活佛从十四世达赖喇嘛那里获得了桑雄地区20个部落的农奴和牛羊。
上层宗教人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统治阶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宗教同封建领主专政结为一体,随着寺庙特权的加强,贫困的农牧民为了解决吃穿和逃避徭役,大量出家,将寺院当作避难所,而真正希望苦修佛法的人只是极少数。
“如果试图改变命运,来世会比今世更糟”一思想教化
政教合一制度下,宗教势力一方面通过行政权力,对广大人民进行今生统治,另一方面,通过宗教特权,以对百姓的来世进行赏罚为名,实施精神恐吓。在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之外,又剥夺了普通百姓思想的自由。
西藏很多百姓都信奉佛教,对当时的西藏人来说,没有比来世投胎更重要的事了。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英国人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一书中写道,“因为西藏人虔信他们那种形式的佛教,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你下辈子是人还是猪,难道对你没有什么关系吗?达赖喇嘛能保你投胎成人,当大官,或者更好一些——在一个佛教兴盛的国度里当大喇嘛”,相反,如果你不听他们的,会“世世代代不得转世”。
大量的农奴接受了这样的观念,认为自己之所以遭受苦难,完全是上辈子造孽的结果。农奴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和判断自己命运的因果由来,他们从出生就必须听命于主人的吆喝。他们似乎并不怀疑自己是否就应该这样一生悲惨。老百姓没有表达思想的权利,甚至没有思考的权利。一切都要听活佛怎么说,否则,就是有罪。借助着宗教的力量,农奴制更加牢固了。
要想摆脱神权对人的精神控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阶级完全垄断了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要想获得教育,唯一的途径就是进寺院“读经”。即便如此,农奴的子弟成为僧侣也只是从领主的农奴变成了寺院的农奴。很多农奴子弟在寺庙待了很多年,却连“学经”的权利都没有,还随时面临重刑和死刑的危险。只有那些贵族子弟才有可能将读经作为晋升的阶梯。
正是这样一个黑暗体制,让旧西藏日趋封闭落后。
哲蚌寺
哲蚌寺藏文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坐落在拉萨西郊十公里,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创办传昭大法会,同年亲自修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新教派格鲁派形成。1416年,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此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达赖二世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五世达赖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哲蚌寺建筑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其中,规模宏大、雄奇庄严的措钦大殿,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阳扎仓,粗犀古朴;布局严密的阿马巴扎仓,高耸森严,以及富丽堂皇的甘丹颇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顶、法轮、宝幢、八宝等佛教题材装饰,增强了佛教的庄严气氛,使建筑整体上显得更加宏伟壮观。
哲蚌寺收藏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古籍。各殿所供不同时期的塑像代表了西藏雕塑工艺的极高水平。此外,寺内还珍藏有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经注疏《甘珠尔》各100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师徒等著述的几百部佛教经典手抄本。
哲蚌寺的法事颇多,每逢大型佛教纪念日和藏历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举行法事。僧俗同庆的活动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顿”了。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那天,以哲蚌寺为中心,清晨展览巨幅佛像唐卡画,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十分热闹。
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色”在藏语里是野蔷薇的意思。传说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蔷薇,色拉寺因此得名。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饮却杰兴建,建成于宣德九年(1454)。后绛钦却杰应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全盛时期寺中有僧8000余人,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御赐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cm,宽64cm,虽经500余年,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
最著名的塑像是马头明王金刚像, 在四层吉札仓的护法神殿里面。当地人会把头伸进一个小神龛里面,用头触雕像的基座。
色拉寺周围柳林处处,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
色拉寺的辩经活动非常有特色。辩经,对佛学知识进行讨论,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每天有一次辫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色拉寺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色拉崩钦”,意为色拉寺独有的金刚杵加持节。每年这天来色拉寺等待击头加持的信徒数以万计。
色拉寺东北方的晒佛台,可以鸟瞰整个色拉寺。每年雪顿节,这里会举行晒佛仪式。
“命值草绳一根”——法典
走投无路的农奴,也曾尝试反抗。
色新村原是达赖喇嘛家族的庄园。民主改革前,部分村民因为不堪农奴主的压迫曾集体逃亡。
然而,逃跑的农奴一旦被抓住,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惩罚。当时,庄园主随即通知周边各县:一经抓住逃跑的农奴便可将他们直接处死。
这些惩罚大都依据旧西藏沿袭了300多年的两部法典;《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
法典明确规定要效忠于历代地方政权的传统,不能改信其他的教派,不能改信其他宗教。如果违反,就会遭到惩罚。
法典认为,人生在世是根据前世的作为,投胎到今世,所以有不同的等级。人划分为三等九级。上等人包括藏王,大小活佛,僧俗官员和贵族等;中等人包括职员,僧人,商人等;下等人包括农民,铁匠,屠夫等。其中,《杀人命价律》中规定:“上部雅孜王被霍尔所杀,其尸价与黄金等量。……流浪汉,铁匠,屠夫等三种人,彼等命价值草绳一根。”
大卫·麦克唐纳在《西藏写真》里写道,西藏最严重的刑罚为死刑,而喇嘛复造灵魂不能转生之臆说,于是最重之死刑外,又加之以解体干颅之惨状。其最普通的刑法,凡遏死罪,能将犯人缝于皮袋之内,而掷于河中,以俟其死而下沉,皮袋在河面之上,约5分钟开始下降,后视其犹有生息,则再掷沉之,迨其已死,于是将其尸体,由皮袋取出而肢解,以四肢和躯体投之河中,随流而去……断肢刑,用于冒犯及抗拒之确有证据者,而小贼在旷野抢劫,亦用此刑……断肢之外,又有一种剜眼之凶刑……囚犯一入监狱,罕有能避死而生存者。即能生存,亦因种种摧残,而损失丧其本原。罪囚及嫌疑犯,常幽于潮湿,黑暗,污秽及有害于卫生之土牢中……
更无理的是神断。烧油锅里放黑白的石子,要证明清白就得敢去抓,抓住白石,证明清白;抓住黑石,证明有罪。
这样的法典下,农奴对领主充满了恐惧。
布达拉宫东南、大昭寺以西,长期存在一个“乞丐部落”。这个乞丐阶层多达四五千人之众,约占当时拉萨人口的1/10。拉萨司法机构朗孜厦关押的犯人,没有食物,被锁在脚镣木枷中,加入街头的乞讨大军。布达拉宫下面有一个地洞,这里是当年对付农奴的地牢,百姓俗称“蝎子洞”,里边蓄养了无数的蝎子,专门噬咬犯人。人被丢下去以后,身上立即爬满了毒蝎,很快就被活活蜇死。不但地方政府设有法庭和监狱,大寺庙也设有法庭和监狱,僧俗领主都可以设立私牢。
布达拉宫雪巴列空
在布达拉宫这座天堂般群楼的一侧,却是旧西藏广大奴隶和农奴的人问地狱——雪巴列空,也称雪监狱,是旧西藏地方政府集行政、司法、税收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办事机构的旧址。
雪巴列空现存古建筑22处,总面积33470平方米。这里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内容和文化内涵,是认识旧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例证,是反映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一个缩影。雪监狱与拉萨八廓街朗孜夏一样,是旧西藏臭名昭著的两大监狱。雪监狱展厅以文字、图片、塑像、刑具等实物,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旧西藏的种种酷刑和监狱的阴森恐怖。
拉萨八廓街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
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那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道无声的命令,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
去八廓街,一定要去玛吉阿米酒馆。“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那所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八廓街是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发展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的环绕大昭寺一条小径,即是最初的八廓街。后来寺院周围又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
“嘴里总是滋润着香茶的人”——三大领主
依靠强权统治,农奴主阶级过着奢华生活,百姓称他们为“嘴里总是滋润着香茶的人”。
“三大领主”(地方封建政府,贵族,寺院上层僧侣)组成了旧西藏的统治阶级——-农奴主阶层。根据1958年左右的统计数据,他们占西藏人口的5%,却占据西藏95%以上的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拉萨的一些农奴主就已经用上了抽水马桶。50年代,藏族摄影师扎西旺堆曾到拉萨以西300多公里的江孜帕拉庄园拍摄。庄园的奢华令他咂舌:“庄园的管家拿着两皮口袋的钥匙,一个一个门帮我们打开……庄园就是庄园啊,太富有了!光酒和吃的就装满了一间屋子。洋酒有威士忌,人头马等等,非常多。吃的,外国的盒式糖果,盒式点心装满了整个屋子;穿的呢,有绸缎的,有氆氇(藏族手工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的,有牛绒的。不光这些,光皮制的衣裳就有90多件。皮子的种类各种各样,比如说猞猁皮、狐狸皮,羔羊皮,豹皮、水獭皮,有些皮子我根本就 没有见过,说是非常珍贵。还有收音机,留声机在房间里……”
旧西藏贵族后代桑颇·次旺桑培曾经回忆:“我们家族的房子,在大昭寺南面讲经场对面,房子有1000多间,在拉萨贵族里算比较大的贵族家庭。我们在山南的扎囊,桑日等地有6个庄园,这些庄园的代理人有50多人,家里也有50多个佣人,我们还有十几个牧场。”
作为封建农奴主阶层的总代表,1959年前,达赖及其家族在西藏占有27个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每年从农牧奴身上榨取青稞近50万公斤,酥油35000多公斤,氆氇175卷,藏银两百多万两。拥有的黄金就有16万多两,白银9500万两,珠宝玉器2万多件,富可敌国。达赖喇嘛的哥哥试着学习驾驶英国产的玩具汽车时,同龄的小乞丐们正在街头和狗抢食。
有一段摄于20世纪40年代的影像,记录了农奴主们骑马出游,匆匆而过的情景。其中,有农奴主骑的竟然是人。他的主人并非没有骡马可骑,只是觉得骑人比骑马更舒服。
“会说话的牲口”和“会移动的财产”——百万农奴
农奴制度下的农奴阶层虽占人口95%以上,却只拥有5%的生产资料,生活暗无天日。
旧西藏的民歌这样唱“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作主的权利”。农奴阶层依附于农奴主,主要由三种人构成:“差巴”,“堆穷”和“朗生”。他们“不是人”,只是农奴主“会说话的牲口”和“会移动的财产”。
“差巴”,意思是支差者。这部分人占农奴总数的60%到70%。他们虽然有些贫瘠的土地,但大量的精力是为农奴主劳作。
“堆穷”的意思是小户,占农奴总量的30%—40%。他们没有土地,依附在领主的庄园中。“堆穷”多是破产后的“差巴”,也有一部分是外来的逃亡户。
“差巴”和“堆穷”破产后,会降为“朗生”,藏语意为“家里养的”,即奴隶。解放前占西藏总人口的5%。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丝毫人身权利。很多“朗生”都生活在牛棚里,没有一寸土地,每天从事着繁重的劳作,没有任何权利。领主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常用于赌博、抵债,赠送、转让,随时可以买卖。1943年,大贵族车门·罗布旺杰把100名农奴卖给止贡地区噶珠康萨的僧官洛桑楚成,每个农奴的价钱是藏银60两。另外,他还把400名农奴送给功德林寺,抵3000品藏银债(约合1万银元)。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位于江孜附近的班觉伦布村,是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也是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西藏贵族庄园。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在300多年中,帕拉家族先后有5人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要职——噶伦。
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拥有小庄园22个,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积丈量单位)、牧场6个、牲畜14250余头,占有“朗生”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被全部没收。
帕拉庄园被认为是旧西藏的一个缩影。现存房屋57间,主庄园雄踞班觉伦布村的中央,坐北朝南。南向的庄园正门,是两扇厚重漆黑的大门,门口高竖两个挂满经幡的旗杆。大院北面三层高的主楼建筑,是庄园的核心所在,也是领主生活起居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楼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第三层是帕拉的家庭经堂“朗达郭松殿”,其豪华气派在江孜首屈一指。墙上挂满唐卡,佛龛上供奉着金、银、铜、泥各式佛像,也摆满金、银,黄铜、白铜的各式供佛用具,非富丽堂皇四字不足以形容。卧室之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清晰地再现了帕拉贵族当年骄奢的生活。
庄园的正南面,是帕拉家最大的朗生院。郎生院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与主人豪华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
旧西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在农奴制下享有什么样的“人权”和“自由”?2009年1月,中国国家档案局公布了5件西藏和平解放前农奴被交换或买卖的契约文书,是旧西藏人民苦难的最好注释。
一份“1914年西藏农奴主吉康巴将其属民母女4人向另一农奴主然巴抵债的契约”中写道:“文卑人吉康巴从贵族然巴处所贷军饷款之本利,现无力偿还,将以卑职属民曲增卓玛母女四人抵债。母女四人从今完全属于然巴。以后若有违此约者,甘愿引咎受罚,并按此契约内容办理。”
另一份哲蚌寺所持的契约称:“经森贡庄园代理与鲁多庄园代理共同协商决定,居住在哲蚌寺属鲁多庄园内的森贡拉章女差民多吉旺姆、卓玛拉宗,布赤,拉宗等人及其后代与居住在哲蚌寺属森贡庄园内的男差民白措,洛桑,多吉三人及其后代进行交换。”
在旧西藏的农奴制下,农奴除了为农奴主当差受奴役外,只有被农奴主随便买卖,交换的“权利”和“自由”。甚至连后代也永世不得翻身。
农奴都属于不同的领主。农奴的婚姻必须取得领主的同意,不同领主的农奴婚嫁要缴纳“赎身费”。“朗生”的后代生下来就是“朗生”,还要抱到领主那里缴纳出生税,登记入册,注定终身为领主当牛做马。这样,农奴主又增加了一份财富。不仅如此,孩子还在娘肚子里,他归属哪一个农奴主的农奴身份就定了。父母如果不属同—个领主,生的女孩就属于女方领主;生的男孩就属于男方领主。农奴若被迫流落外地谋生,要向原属领主交“人役税”,持已交人役税的证明,才不至于被当作逃亡户处理。而“朗生”死后,家人要立即向领主报告除名。
喜饶尼玛就是一个“朗生”的孩子,她回忆:“我们那个地区叫娃子,实际上就是农奴,给别人做事,因为你的一切都是在别人家里,给别人当仆人。有的时候农奴主把他们吃剩了的,或者说觉得要扔的东西给你吃。一次,那些农奴主晚上才回来,我的祖母因为开门慢了一点,就被打死了。”
作为“朗生”的后代,7岁时巴桑就被派去侍候领主的母亲。主人床下的泥灰地就是巴桑睡觉的地方。那个老妇人夜里有喝茶的习惯,茶喝多了又要小便,小巴桑就一会儿倒茶水,一会儿倒便盆,反复折腾,夜夜如此。
藏语中“次仁”的意思是长命。可一个叫次仁的农奴却因为这个名字差点送了命。有一天,次仁的领主喝完酒对他说,“你不是叫次仁吗,我想试试你到底是不是真的长命。”随后便叫他把胳膊伸出来,“他说你别动,我正好看看我的枪法怎么样,看看能不能把你的胳膊打下来”。次仁非常害怕,却不敢不从,他的手臂就这样被枪打断了。至今,次仁仍保存着已经变成黑色的断臂。
巴杰大妈经历了6年农奴生活,儿时的那段苦难让她刻骨铭心:“那时如果碰到农奴主喂狗, 我们就会围拢过去,农奴主把糌粑扔到地上,我们就跑过去跟狗抢食,抓起地上的糌粑,连沙带土吃下去。被狗咬伤是常有的事。”
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旧西藏封建农奴主对农奴阶级的剥削,有名目繁多的税种。差税制度十分残酷,有载入注册籍的永久性差税,还有临时加派的差税。据不完全统计,仅旧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税名目多达两百余种,甚至有耳朵税、辫子税等闻所未闻的税种。
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写道:“沉重的徭役还常常迫使他们在农忙时节离开田野这些无偿的劳役,实际与一切压在藏族人头上的其他重负并无区别。到处都在为官府施工,修筑道路、建造房屋等等,五花八门。所有这些繁重的劳役都压在可怜的村民身上,他们既无工资,也得不到饭食。而除了官府强制分派的工作外,农民们还得无偿地为那些手持差票的过往客人运送行李和货物,还必须为他们及其随从提供牲畜,饲料和食粮……像所有他们的同类人一样,这些农民部是可怜的农奴,他们没有权利也根本不可能离开家乡,去寻找另外的土地和不过分的苛刻的头人,由于非常惧怕头人对其亲属施行的惩罚,那些想逃的人也不敢再逃了。因为一人逃走,所有亲属就得遭殃。逃跑者的兄弟,叔舅,表亲等人就会被头人抽打一顿,然后再替他偿付罚金。”
旧西藏农奴主对农奴的剥削并不仅限于此。
天灾人祸以后,农奴只有向农奴主借钱,一般都是高利贷。年利率高达20%到30%,利滚利,造成借贷者有永远还不完的“子孙债”和以借贷人和担保人全部破产而告终的“连保债”。
亚历山大·达维·尼尔还写道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清了债务的人……所有农民就自然而然地要受到高利贷的盘剥。他们不得不向地方上的豪强如宗本,某位领主的管家以及附近寺院的总管借钱,借粮、借牲畜,这都要偿付很高的利息,偿还的至少要比实际借到的高出一倍,如果是借钱,每个月光利息就是百分之十。
如此下去,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永无完结。
罗布林卡
林卡即园林。西藏和平解放前,贵族上层、官家、寺院、庄园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拉萨有大、小林卡达50余处。
西藏众多的林卡中,以罗布林卡最为典型和著名,园林占地56公顷,是七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园内有花木100余种,全盛时多达300种,成为西藏林卡之冠。每到夏日,布这拉宫许多政府机构,都随达赖喇嘛转移到此办公。十四世达赖的新宫是罗布林卡内著名建筑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扎什伦布寺一直是班禅四世及以后历世班禅的驻地,分为宫殿(班禅拉丈)、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