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若无神助,能成功吗?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问我:“爷爷,您不是说世上从来就没神仙么?”“对呀,怎么啦?”“那么愚公移山要是没神仙帮助,他能成功吗?”我先是一愣,继而高兴:“好小子,你居然能想到这么难的问题,太棒了!不过你要知道,这虽是寓言故事,不能当真,但它借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对你很有用啊。”我在他的认知领域内举例说明,他高兴地说:“哦,我明白了。”但我知道,我给他说不明白,只能和读者师友您交流。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思想家列子创作的寓言故事,颂扬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遇到困难,不是害怕和回避,而是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去战胜困难。愚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数千年来作为启蒙读物,影响教育了我国一代、一代又一代人。然,我们今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却品出另一番“新意”。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和奋斗目标。如果随心所欲,只能事与愿违。显然,愚公制定的奋斗目标脱离了当时客观实际,若无(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神仙帮助,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首先,从“可行性”的层面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想,需要动工的工程“方圆700里,高万仞”,折成土石方上千个亿,而参与者仅是90岁的愚公及3子,外加孤儿寡母邻居。只能用担子挑着两只簸箕运土,还要送到千里之外的“渤海之尾”,且一年只能走一趟。即便是子又生孙孙生又生儿,6人变成600人,至少也需数亿年才能完成。况且,他们身为农民,只顾移山,谁来种地?其行为不是公益事业,国家不会出半文钱,衣食住行谁来供应?决策者愚公没考虑到这些燃眉之急的问题,就拍板决定施工,焉有不半途而废之理?这与当今社会某些官员,不从客观实际需求和现有条件出发,只凭拍脑门、想当然就做出决定,不计成本,不算收益,高投入,低产出,甚至零产出,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国家公帑、人民血汗付诸东流,可谓“异曲同工”。
  其次,从“国家法度”的层面分析,当时已进入“私有制”时代,无论是方圆700里的高山,还是千里之外的“渤海之尾”都不是愚公家的私有資源,山上众多居民的房屋、梯田,愚公无权处理,渤海边上的居民也不允许愚公往人家“鱼塘”倒垃圾。他不能仅凭自己的意愿,就在别人家的地盘为所欲为。前几十年曾出现过移山填海、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新愚公”,后来不都是因“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后患无穷”叫停了吗?即使向前推至战国时期,恐怕也不被“国家法度”所允许。因为,他侵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从“施工方案”的层面分析,就连今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娃娃都懂得“移山不如搬家”。即便不愿搬家,也没有必要把整个两座山都搬走,只需顺着地势,将影响交通的高坡铲平,再把土石推进附近的山沟,平出1丈余宽的路即可,没必要把千亿方土石,运到千里之外招惹是非。据此,可谓愚公真愚也。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千古不变的一潭死水,只有不断吸收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讲励志故事,用“爱迪生经上千次失败后,发明电灯照亮全球”、我国的“‘两弹一星’大壮国威”“嫦娥奔月”“蛟龙潜海”等神话故事变成现实、“居里夫人的‘镭”’、“袁隆平的‘稻”’、“中国今日的‘5G’、‘北斗”’等等,都是用尽研制者的毕生心血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造福于人类真实可信的故事。这要比虚构的“愚公”为了自家的私利而蛮干,感动了虚构的“天帝”,把山背走的虚构故事,其说服力和可信度要强得多。据笔者所知,当代小学生们质疑的故事,不仅针对“愚公移山”,还有“铁杵磨针”“囊萤映雪”“鹬蚌相争”等等,表明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是好事,当鼓励;同时也表明教材及儿童课外读物,到了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时候了。
其他文献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黛玉、宝钗等人商议结社吟诗,大家取别号。宝钗对宝玉说:“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  其实,荣宁二府中,富贵闲人何止宝玉一人?达官贵人,公子小姐,饱食终日,游手好闲,多了去了。富贵又有闲,难免多愁善感,疾病缠身。如王熙凤与贾琏
期刊
打开朋友圈、微博,每天充斥其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种秀和晒。在这些秀和晒之中,最辣眼睛的便是各种秀恩爱,好像自己的幸福和美满人间独有,唯恐天下人不知,不晓。  只是,在这些秀恩爱的幸福的人们之中,打脸的事情却不解风情地也在常常发生——昨天还在秀恩爱,今天“幸福美满”却已经灰飞烟灭,人去楼空。  比如曾经大名鼎鼎的人称F爷的F姓女星,今夏就已经和L姓男友分手。这对影坛超级大腕情侣的分手引得瓜友们一片聒
期刊
头发的功用,有生理上的,更有审美上的,一头浓密的头发,给人健康和活力的良好印象,在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喜欢在他人的头上“动土”,把个人的意志化作一纸命令,集体剪去一干人的头发。  这不是危言耸听,如今,每到开学季,都会有一大批初一或高一刚入学的新生被剪去头发。最主要的是女生,有些女孩,从出生起就留了长发,到升入初高中的时候,却被
期刊
中国人过的节日说起来多数是吃节,譬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盒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总之哪个节日也离不开吃。我想,不论每个节日吃什么有什么样的讲究,总之,说的好听点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说的不好听了就是中国人曾经叫穷日子逼过,平常没啥可吃,趁过节解解馋罢了。现在生活好了,但历史上就是这么过的,已形成了习惯,一时半会怕是改不了了。  既然是以吃为主,那么普通百姓们送礼
期刊
在央视“朗读者”的节目中,著名演员濮存昕朗读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中提到了一位刘大爷的故事:老舍先生小时候因为家里穷,都9岁了,还一字不识。一天,一位穿着非常光鲜,皮肤白嫩,家境相当宽裕的刘姓大爷到他们家玩。看到老舍,刘大爷随口问他有没有读书,在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他向老舍的母亲表示,明天你就把孩子送去读书;至于学费、书费等不用她操心,都由他来承担。  这位好心的刘大爷,无疑是位善人,也是老舍
期刊
大疫当前,良知亦可染“病毒”。这种“病毒”,长期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处,一俟环境吻合,便可发作,姑且称之“新型惯状病毒”。此“病毒”可吞噬良知,击碎公德法律意识。“病毒”发作,能垢蔽心智,习惯性怀疑、习惯性逆反心理发飙——人指东,他向西;让打狗,他撵鸡。那么,何以至此?   疫情爆发以来,确诊、疑似、死亡病例累计增加。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很猖獗,人与人的传染随时随地均可发生。凡具良知者,只要旅居过疫情中
期刊
一位年轻女演员在宜昌车站拒绝安检,态度嚣张,被拘留,旋即又被解除签约,后悔莫及。她的行为的确太“过”。“过”与“不及”仿佛一样,其实大不一样。过头、过火、过激、过劳,埋下祸殃。而“不及”可以修补、增加、矫正。“过”的危害性,比比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是“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是“过”;该收手时不收手,是“过”。尊老爱幼无可厚非,但倚老卖老则为“过”。画蛇添足是“过”;得意忘形是“过”;事情搞得过头
期刊
志林:王老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尽管与您同姓,但相差1700多岁,论辈分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叫您。我喜爱书法,又特别喜欢您写的,感觉叫您王老师最合适。  羲之:嗬,理由还怪充分。喊我老师我是高兴的。志林同学,你有何贵干?  志林:是这样,王老师,算来我也搞了30多年书法了,感觉越来越迷茫,想请您开示一下。  羲之:你是哪方面的迷茫?是感觉越来越不会写,还是感觉越写越差?  志林:这倒也不是,王老师,
期刊
在《杂文月刊》2019年9月原创版《浅悟短说》一文第三部分,作者李志远提出“己所欲,勿施于人”,让我想起《庄子》中的两则故事,并联系到当前的家庭、学校教育问题。  一则是“鲁侯养鸟”,出自《庄子·至乐》:鲁侯想让一只鲁郊的海鸟高兴,就让人驾车把它迎进太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结果,这只海鸟“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侯从衣食住行用的物质层面将“已所欲”施于鸟,
期刊
国人喜欢把相约吃饭叫饭局。组织者则称在攒局,赴约者则说有局。对这样的局,年轻时候还是有些向往喜好的。但现在,我却经常有意无意爽约这样的场合,并把它定义为躲局。躲局的原因,除了年龄渐长不喜热闹、不胜酒力等客观因素,背后的主因还在于人。躲局其实就是躲人。  让我躲的主要有三类^。  一类日装腔作势、目中无人者。这类人大都有或大或小的官位,或者说是官位给了他装腔作势、目中无人的底气。年轻时曾在军区机关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