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英雄黄继光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年来,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我的生命历程里占据着无比崇高的位置。现实中,我有时觉得离他已经很近很近,但就在一刹那间,仿佛离他又是那么遥远。因为现实的距离,仿佛近在咫尺,又因为时空的界限,我只能对他仰望,仿佛他在遥远的天空。我从没有停下追寻英雄的脚步,用心去感受或聆听与他有关的声音,试图接近并享受英雄精神的洗礼和对灵魂的荡涤。

孩童时心中的黄继光   


  孩提時的那个金黄色的秋天,在皖西北平原上有一所普通的名叫永兴小学的校园,周围红通通的柿子如灯笼般挂满柿树,环绕在弯弯曲曲的清澈小河边,木槿花在浓浓的秋意里怒放。坐在草坯结构明亮的教室里,我睁着眼睛听着语文老师在给我们上《黄继光》这一课,知道了什么是战争和打仗,知道了黄继光堵枪眼的事迹。当老师讲到黎明时分,黄继光挺起如山般的胸膛堵住机枪眼和趴下去的姿势时,我觉得机枪不光打在了黄继光的胸膛上,还打在了自己的胸口,隐隐的由阵痛变成巨痛,以至生命已游离于自己的身体那种飘忽感,并在半空中看到了那即将消逝的灵魂……回家我向父母断断续续讲完黄继光的故事后,把两位目不识丁的双亲听得以泪洗面,他们告诉我今后一定要向英雄学习,走英雄的路,长大了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当兵来到了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  


  二十六年前的冬月,十八岁的我带着满脸稚气弃笔从戎,入伍来到空降兵某部。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个部队就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只知道这是一支特种部队。阴差阳错,我被分在了新兵教导师,真正的黄继光生前的部队是我们另一个师。在那里当了四年兵,未曾离开过。那四年里,我边放电影边写新闻稿件,陆陆续续在报纸杂志上也发表了一些稿件,当面临超期服役时,我所在的教导大队政委史建军极力把我留了下来。那时,一个复杂的思想斗争一直纠缠着我。心想,既然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却没有到那个师部真正当过兵,回到家乡哪好意思说自己是黄继光部队的兵?我犹豫徘徊,向师部一名老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在那位领导也是报道员出身后来提干当上领导的,他理解我的内心,并帮我协调调动到黄继光生前所在师部。现在想起来这个过程,我觉得我对不起史政委,但人生决定的对错也许就在刹那间,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因为它是出于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后来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对我以后的道路是多么重要!

我成为黄继光纪念馆兼职馆长 


  即将超期服役的那年年底,我打着背包,带上自己发表的新闻稿件,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师部宣传科报到。新的单位,新的领导和同事,让我这个老兵新战士眼前焕然一新,领导对我很满意,只是担心我,如果搞不好新闻这一专业,不能出成绩,恐怕到时候连志愿兵都难,我对他们表态说,如果自己真的干不好,我不会给领导添任何麻烦,我会很自觉地卷铺盖走人。
  作为当时宣传科的老兵,我成为黄继光生前所在师部宣传科新闻报道组组长。那时师宣传科原来负责新闻报道的新闻干事下到团里任教导员去了,我成为“以兵代干”的准新闻干事,负责全师的新闻宣传工作。宣传科的领导告诉我,因机关编制少,宣传科里的兵要一专多能,一人多用,我不光有新闻报道的职责,还兼职黄继光纪念馆馆长的职务,要定期打扫馆内的卫生,负责接待军内外参观团体。我的办公场所就设在黄继光纪念馆的四楼最顶层一个夹板层中间。我心中一阵狂喜,没想到和黄继光是如此之近距离。当科里的一名干部带着我到黄继光纪念馆报到时,我看见了纪念馆门前偌大的师军事训练场南边的围墙上写着“发扬黄继光献身精神”“继承上甘岭战斗作风”的楷体字时,我顿时觉得头脑发涨热血沸腾,浑身是劲,为融入这个英雄的群体而无比自豪。在黄继光纪念馆,我看到了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字体和无比威严的铜像,我更是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
  第二天,我带着几个比我兵龄稍小的战士,开始打扫纪念馆内的卫生。我打开一个个展厅,还原了上甘岭战役极其惨烈的战场,看到一个个年轻战友的遗像,还有黄继光生前用过的农具、机枪和缴获美国联军的武器以及降落伞,那一件件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干涸的血衣散发着腥味,仿佛在陈述着半个世纪前我英雄的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气势和胆略。在那两年多里,我时刻谨记领导的嘱托,接待过上百批次的参观团体,无一出错,当时我就觉得,这件工作既然交给了我,就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我怎么能对得起英雄黄继光!

开发黄继光系列新闻的专业户  


  人这一生,我是相信有幸运之神存在的,她的降临往往能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1996年,便是我人生中幸运之神降临的年份。那年春天,当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当空降健儿驾着银伞从天而降,《解放军报》通联部的一位领导来到我们黄继光生前所在师挂职副政委。还有后来来我们部队体验生活采写空降兵生活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八女投江》的编剧李宝林。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和这位大校副政委在一起,他名字叫马厚寅,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不仅传授我新闻写作的知识,更教会我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在他挂职的一年里,我们先后采写了长篇通讯《黄继光床铺的故事》《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演兵陌生地域》等新闻稿件,在《解放军报》重要版面刊登,那一年我在军报《空军报》发表重要稿件五十多篇,当年年底,我荣立了二等功,次年,我从超期服役的第六年战士直接提拔为军官。马副政委挂职圆满离开我部队时,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希望你记住,你的成功不要感谢任何个人,你首先要感谢党组织,是党组织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有幸一起工作和学习,你很勤奋也能吃苦耐劳,但有时情绪有些急,这跟你的年龄有关。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觉得自己是欠组织的,党组织的培养才使我们有了今天,在黄继光的部队,就应该向黄继光同志看齐,这不是唱高调,比起先辈的付出,我们为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我也是黄继光部队的一员了,我的思想灵魂在这一段时间里受到了黄继光精神的熏陶,绝不能忘记先辈的英勇献身精神!”   我一直铭记这位领导的话,后来我和报道组的同事深挖黄继光当年的事迹,先后到武汉、孝感、信阳等地的军地单位和干休所,相继写下了《最先报道黄继光的新闻干事刘云魁》《英雄连长今安在——访电影〈上甘岭〉中八连连长原型张计发》《战地百灵鸟——忆上甘岭大战中的文艺战士》《感天动地战友情——访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生活原型王清珍》《利剑这样铸就——空降兵黄继光生前所在团提高战斗力纪实》《国际民防组织勋章获得者军中大禹——李明龙》《从难从严砺精兵——记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走近黄继光的亲人们》等多篇通讯,被《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解放军生活》《空军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刊发。那两年里,我在部队的新闻道路上走得十分顺畅,战友们不约而同地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不少人说我是沾了黄继光的光,说我是开发黄继光系列新闻的暴发户。我无须一一解释,只是对他们报以善意的微笑,我知道这些话语里含有太多的褒奖,不管是羡慕、嫉妒、恨还是另有其他,我不愿去多想,我只觉得对自己敬仰的先辈,我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我努力的空间和范围还很大很大。

转战三地追寻黄继光的足迹


  机会终于来临,2002年3月,已在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八连任副指导员的我接到团政治处的通知,停下当前手里的工作,全力以赴到团里建立新的黄继光连荣誉室,为当年10月20日,纪念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和上甘岭战役胜利五十周年部队举行一系列盛大庆祝活动而做准备。
  我接到任务的时候,这座位于团部办公楼西侧的三层小楼黄继光连荣誉室正在建设中,团首长通知我们,边收集资料边规划整个馆的布局设计,由团政治处副主任周昌池带着另外两个干部、一名战士配合我工作。我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资料和布展。团里专门花了近五万元给我配备了高档相机、摄像器材。我和时任黄继光连的指导员田新,于四月中旬从武汉出发,向四川中江、辽宁丹东、沈阳、北京等地收集有关黄继光烈士的事迹材料。一路南下北上,从绿上枝头、姹紫嫣红、暖意泛滥的大西南辗转到寒气逼人、尚在零下几度的大东北,中间转火车换汽车,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在黄继光的家乡——中江县继光乡(原名白马乡),我们目睹了黄继光的出生地,爬到所在镇上山头通讯铁塔的三十多米处拍摄了全镇的风貌、旧居和黄继光出生时的故地,还来到了县城的黄继光纪念馆,采访了黄继光的胞弟黄继恕,侄子黄拥军,还有一同和黄继光堵枪眼的尚健在的肖登良(现在这些老前辈都一一去世了)。他们回忆了黄继光生前的点点滴滴。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我和田指导员奉上花篮,为黄继光的衣冠冢祭奠,我看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第等烈士的墓碑一并排开,为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深深三鞠躬……
  在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在声光电的现代化技术手段里,我重温了那场惊心动魄震惊世界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打出我们国威军威,体现了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我的血脉在扩张,信心在提升,力量在凝聚,热血在澎湃。心想,如果自己要出生在那个年代,我們也一定是第二个黄继光、李继光或张继光……后来,我们又来到北京的军事博物馆、解放军画报社等多家驻京单位媒体寻找和收集资料,均受到各方的重视和无私的援助。

黄继光精神价值的高度和广度


  八一前夕,我有幸与曾任黄继光班班长王全武聚会,我们都是转业到地方多年的老战友,二十年没见面,我们更多地话过去,话部队的训练和生活,话黄继光精神。战友聚会,我们合唱《空降兵战歌》《团结就是力量》和《说句心里话》,我们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踏着青春的旋律唱英雄,追英雄,学英雄。套用《战狼2》中冷锋所言,一时为战狼,一生为战狼。我也可以骄傲地说,一时为黄继光部队的一员,一生为其一员。生命里我们早就不自觉地成为了黄继光群体中的一个分子,只因生命里融入了这个令人骄傲的名字,我们才更有足够的底气和霸气,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更有希望。“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绝不是句口号,而是对黄继光精神最精确的注解。
  责任编辑   洪   蕊
其他文献
写人性,必谈人情。  陈巨飞的小说《匡冲志·灯》是以乡村生活中底层人物的温情,残酷地审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伦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物质化的进程加剧,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农村出现的空巢现象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断裂成为了严峻的现实,也让扭曲的心灵逐渐远离了人性的质朴。  在《匡冲志·灯》中,作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是道德退化或是人性孤独,是金钱至上或是现实残酷?如果说,乡土的温情记忆才是
期刊
1912年1月16日,上午  1月的北京已进入隆冬季节。元旦过后,接连落了几场雪,天气更加寒冷。但与寒冷的天气相比,动乱的政局和持续的战争让紫禁城内的气氛显得更加寒气逼人。那些日子里,上至隆裕太后,下至皇亲国戚,无不惶恐不安。这天上午,内阁总理袁世凯上了一道密奏,顿时引起极大的震动。时在冲龄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许多年后回忆起那天的情形时说,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
期刊
1  关于水塔有妖的传闻,是在那个夏夜随着萤火虫飞出来的。  水塔高耸在南山半腰,与北山的碉堡遥遥相对,似乎可以把它们比作矿山的乳房,只是——碉堡是空洞的,那个小日本留下来的石头房里只有黑狗白狗在草窠里耍流氓;水塔却是丰盈的,汩汩流出水来,喂养着整个矿区人家。这是个国营煤矿,一排排红砖平房高高低低地堆在山脚下,挤挤挨挨地分列在柏油马路旁,跟鸡窝似的。这无甚稀奇,我只是想不明白:那大山下究竟藏着怎样
期刊
山川佛土  数不清的清晨与黄昏,我沿着黄尾河在山间行走,不回头。每次约一万步,跨越两座桥,一小时周游山川,走到原点。寂寞的乡村生活,行走是锻炼,是修行。边走边思,山中悟道,思想的碎片,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喧嚣离我远去,孤独是进入真理的方便法门。  一直以为时间是一条直线,无始无终。生命永无归程,转瞬即逝,过去茫茫不可留兮,未来渺渺不可见兮,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然而,什么是当下?果真有当下?它
期刊
1  旺根坐在田埂上,两只脚踩在田里,他把裤脚卷到膝盖处,露出静脉曲张严重的小腿。背后二亩田外便是灌渠和出村的马路,渠里的水哗啦啦地流。旺根喜欢这声音,每次听见总想起那歌儿,怎么唱来着?“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这声音听了差不多一辈子,就是听不厌,倒是偶尔因为听不到这声音,他和全村人都急得做噩梦。  哗啦啦,哗啦啦,听着听着就好像那些清澈冰凉的水流进了庄稼人的心里,让人踏实又痛快。太阳
期刊
一  父亲十六岁那年,祖父去世了,那是1962年。最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祖父是因为一场病,不太严重的病,去了。安葬的时候,没有棺材,只用一个床踏板将就着盖住他颀长的身躯,草草地葬了。  我的妈妈是和父亲同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对父亲家的往事很清楚,有关祖父的许多事,都是听她点点滴滴说出来的。妈妈很敬佩祖父,她对我说,你家祖父个子非常高,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方方正正一张脸,威而不露。祖父有一杆祖
期刊
公公最喜欢唱那首《我爱你,中国》,歌声嘹亮,气势恢宏。唱着唱着,公公常常会泪水涟涟。  那是女儿亦惠出生后,睡前必听曲目。我曾笑着向朋友描述:“别人家用钢琴曲胎教、催眠,我家的孩子却是在爷爷气势雄浑的歌声中睡去。”  七十岁的公公,早年在南京当兵,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但最让他引以为荣的便是他“与共和國同岁,与共和国同一天过生日”。  那时,公公很期待有一个孙子,唯一的希望就是
期刊
1  “租友启事”贴出后,猛热闹一阵子,但网上热闹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几天就从“热帖”变成“冷帖”。加江河清的人多,搭腔的人少,特别热情的不是推销保险就是兜售安溪铁观音,胡吹乱侃调皮捣乱甚至暗示性交易的自然也不少。刚开始,江河清还有点新奇而舍不得,后来,对完全不靠谱的“好友”直接拉黑。最终,唯一保持联系的是“女妖”,但真正让他牵挂的却是仅仅QQ对话一次的“良家妇女”。于是江河清就发现,所谓恋爱其实不
期刊
贡家庄是芜湖县的一个自然村,700多口人,外被青弋江与上潮河环绕,雨水丰沛,是典型的水网圩区。虽然村名叫贡家庄,但全庄并无一户姓贡,95%的人家姓陶。据《陶氏宗谱》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7),陶氏族人从山东定陶迁移至此,给贡家庄庄主打工。贡庄主生性仁慈,双方相处非常融洽。随着岁月的流逝,贡家的人丁逐渐减少,而陶姓人口十分兴旺,最后陶姓接管了这片土地。但陶姓人并没有将村名改为“陶家庄”,
期刊
老屋已矣!恍惚迷离,昏暗而沉重地在心头晃荡,只留下无声的记忆。眼前旧址上是新建的楼宇,已难以复归原有的鲜活,留下来的仅是心灵的追溯或相册中一些黑白的老照片了……只是那扇一米见方的摇头格窗上镶着的三个字“独乐园”是我自题的,一直悬挂在画室的墙上,这是老屋留给我唯一的艺术品。我最初的艺术形象思维是来自老屋斑驳的墙壁,糊满报纸,落满尘埃,脱落后露出似是而非的画面,像云,像海,似龙非虎,或人像或鸟兽。我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