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工作当中,除了给予学生专业的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或者是价值观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一定要注重把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口,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然后进一步分析如何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效果不够明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细化不到位,总是采用普遍教育的方法来进行。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去进行足够的备课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质量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第一,从学校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都会采用全校性的教育方法。比如说,有一些学校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通过集体听讲座的方式来对小学生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有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学科教学之外,而是由班主任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科教学工作当中适当地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地位的确立,更加难以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缺陷。第二,从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理论化的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事实上,理论化的教育无非是在告诉学生一些道理,说到底都是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理解的,所以没有必要让教师去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强调。教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小学生把这些道理践行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用于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以上提到的这些就是小学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当中存在的最为显著的问题,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显著问题进一步展开策略分析。
  二、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一,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立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前准备环节,真正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学校必须要充分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立性,引进了相关的教材,就要安排独立的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教师。而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也要注重进行课前准备。例如,《如何与父母沟通》这一部分教材内容就是引导小学生以正确的方法与父母进行沟通,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做好以下的课程准备:一是教师要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二是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设置“如果自己想要一件心爱的玩具,但是爸爸妈妈不愿意给自己买,我们在这个时候会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再询问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哪些时候认为爸爸妈妈非常不理解自己?”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去掌握小学生与父母沟通存在的不当之处。最后再引导学生进入到本单元的课程学习当中,教導小学生如何正确与父母进行沟通。只有在课前准备的环节当中,去充分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安排,这样才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推进。
  第二,注重开展综合实践类活动,落实心理健康的实践教育。一味的进行理论性的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强调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践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体验感。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如何与父母沟通》这一单元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表达自己心中想要对父母说的一些话。其中可以是小学生,希望爸爸妈妈通过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哪些时候小学生认为爸爸妈妈非常不理解自己?小学生希望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倾听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等。但是要确保小学生在实践当中能够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要采用一些强制性的、叛逆性的语言。最终教师应该将小学生所写的书信反馈给小学生的家长,让家长进行舒心地浏览。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充当小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络的桥梁,引导小学生与家长之间增进双向了解,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辅助性作用。
  总之,在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把关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首先需要充分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立性,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安排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间,注重培养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样才能够给予小学生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结合,尽可能地采用实践引导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在课前准备的环节,教师也要注重充分的细化,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然后再去落实具体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只有综合这些方面的努力,才能够逐渐提高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美.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J].内蒙古教育,2018(10).
  [2]成燕.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18(1):68-6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以“强化”、自我认同、正面管教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性格特点入手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摆脱不良行为习惯,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心理干预;个案分析;强化;自我认同;正面管教  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步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学生常常会产生心理、行为、情绪、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问
坐在办公室的位置是斜对门口的位置。右手边是窗,最喜这个位置仅仅是因为,微微一抬头,窗外蓝蓝的天便直铺进心怀,可以随时让疲惫的心舒展得透透亮亮的。偶尔云朵随风轻飘,蓝天白云之下,那依窗而立的松柏擎着一树的墨绿便更显苍劲而浓郁。于是总有生命的某种昭示在无语中传递。  喜欢看窗外,却不意间,在后来的某一天,忽然发现左手边斜对的门口,更是一幅别有情趣的取景框。那里有一个个鲜活的、流动的、让我倍感快乐的画面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相对城市教育,具有一定的环境劣势,如何在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践行“乡村教育”思想,从农村生活、习俗等方面开展活动,深入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设备”,结合风土人情,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劣势;表达能力  英语作为一个语言工具,要求学生能看懂英文,同时能用合适的词汇进行情境表达。笔者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的英语老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和运用至关重要。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可以通過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写作和语句积累打下基础;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的情感和价值把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念。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阅读目标缺乏清晰性、教师对语文阅读重
【摘要】当前,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已经深入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实施这一学习模式的困惑和难点。本文聚焦小组合作中的分组策略,从小组成员现状评价,小组组长选定,小组结构建设,小组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进行新的探究,助力初中教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组策略;结构建设;评价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策略研究的必要
很多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也感到很困惑。通过主持“农村小学多媒体作文教学研究”,我发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减小训练坡度,让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素养,也是这一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即口算能力、估算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下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感受计算的真正价值所在。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能够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关于数的计算是每个人从
【摘要】在小学习作课上,学生感到无言可写、无情可发,即便是在作文里,缺乏真情实感,疏于积累体验,时常以流水账方式敷衍塞责。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或贬抑、或褒扬,都要有实有据,能够从文字组织中吐露情感,启迪读者以教益。语文教师在反思作文教学难问题上,也应该挖掘和探寻增进学生语言知识、拓展学生文学视野的教材文本,从教材文本解读中提炼写作语言形式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科技工具接触各种信息已成为一种常态。但是,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对学生的“三观”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思想发育还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更是一个巨大挑战。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国家动员的党史、国史教育,可以從根源上帮助小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要重视互联网信息化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是必然的。创设教学情境课堂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和思考,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情境创设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提升学校的数学教学效率。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