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更是如此。生活对语文学习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才能使孩子们学会作文、主动作文。
  一、与生活相连,有效选取作文题材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自己生活单调,没有多少新鲜事可写,甚至有些学生每每提笔老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空洞的眼神仿佛述说着“没东西好写”、“不知道该写什么”。难道学生的生活真的灰暗到如此地步吗?非也!而是学生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没有一双独特的慧眼,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于是,我们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都想尽办法让习作要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相联系,从而引导他们回顾生活,提取其中的新鲜题材。
  二、“以小见大”,在生活中提炼作文主题
  学生的习作应该把生活中那些经常发生的又蕴含着独特自我感受的事件挖掘出来,从“小”事中发现“大”意义,发自真情地书写生活,自有动人之处。例如学完《搭石》一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有哪些事情像“搭石”那样习以为常却体现着人间真情的?让我们用心灵去寻找、去发现。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体验生活后,教师再组织交流,此时,学生反馈的习作题材就比较生动鲜灵:小区公园的长椅承载着居民们的爱——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人们会互相谦让;居民楼的电梯装载着邻居的爱——看到有人拎着东西,主动帮助摁楼层号……
  三、亲身体验,积累可触可感的写作素材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综观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很多都是作者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后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后的激情之作,如陈淼的《桂林山水》、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碧野的《七月的天山》;有的是对平时生活有感而发,如《搭石》、《乌塔》;也有的是长期的观察和发现,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等等。文章有的写人,有的记事,有的写景,有的状物……虽然写作的内容和角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真人真事真情景!这个“真”字,就透射出文章内在的真情实感。那么,指导学生习作素材的选择,也要落在“真”字上。从这个角度讲,引导学生发现、体验自己的生活之趣,远比所谓的技能、技法指导重要得多。因此,教师要发掘出每个学生各自的生活之趣,引导学生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作文才能真正回归心灵、回归生活。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口语交际·习作”是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在课文阅读教学充分感悟作者对这些动物的喜爱之情,领会各自不同的表达方法后,进行“口语·交际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整体回顾整个单元文章的习作特点:为什么作家能把这些动物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可爱可亲?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动物已经走进作家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成员,作家们的心里涌动着一股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之情,才能做到在字里行间肆意流淌。让学生带着观察体验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和习作,因为有了充分的素材准备和真切的情感积累,说和写都不是难事了。
  四、“创新立异”,让习作与众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特点。按理说,学生的生活不同,在习作中选取的材料也应因人而异。可是,现在学生的习作却经常会出现同一个调调,有的甚至选取的事例都完全相同。这可能跟小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关系,他们的求同思维占主要地位,容易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所以在习作题材的选择中容易出现走套路、走老路的现象。在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择有新意的习作题材时,首先可以对教材单元中的课文题材进行分析,体会选材不同的奇妙和趣味;然后围绕习作主题在自己的生活中捕捉题材;有了大量的题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甄别,哪些比较陈旧,哪些可以换个角度写;筛选好题材后,努力唤醒题材在学生个体脑海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画面,最后进行自主习作。比如写学生熟得不能再熟的“我们的学校”,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几种不同角度的题材:以写人为主的,写自己的老师、同学、校工、保安;以写事为主的,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课堂上发生的事,活动中发生的事等。还要引导进一步思考:这些不同角度的题材,你的记忆中有什么与他人不一样的事例和发现吗?确定具有新意的写作材料后再进行习作。
  五、留心生活,有效捕捉作文素材
  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紧密相联,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地把课内阅读和习作指导结合起来,把课内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产生习作构想,使习作成为学生玩耍的开心瞬间,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充满无限生机,使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自然地从笔尖跳出来,让学生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活动记录下来,感受“玩儿”,发现“玩儿”的快乐。要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选材的思路,从而使他们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表达真情实感。
  
  
其他文献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瑰宝。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修养,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而四海传扬。  我们的孩子自小就在这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成长,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这样满口生香的诗句在孩
期刊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
期刊
摘 要:课堂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高效的课堂效益才能保障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而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就靠老师每一节课的教学是否具有高效的课堂效益。本文根据个人在多年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经验进行了系列阐述,在同行们的教学中,如能很好地实施,可以收到高效的课堂效益,未来要培养出现代创造型、超常发挥型、考不倒型的“高才生”是大有希望的。如本文能对同行们有一定的启发或帮助,这将是作者最大的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
期刊
数学,“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
期刊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最擅长的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喜欢上音乐课。然而,本学期当我信心百倍走进六年级的教室时,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第一节课,有的学生拖拖拉拉,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慵懒心理
期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
期刊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真挚浓厚的感情,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巧设情境,在铺垫中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即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创新能力,并不是让他们真正地创造出什么新东西,而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新创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面转化,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抓好“三环节”教学,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课前预习——引领学生自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