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在《舌头的管辖》一文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这首《乡愁》,深深刺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对望着的眼睛,字里行间渗透着中文的音韵之美,浓浓的华韵中浸透了家国之思。它像一根纽带,紧紧牵连着海峡两岸同胞的感情。
《乡愁》写于1972年1月21日,据说诗人写作时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但这种“有家归不得,有一种苦闷需要倾诉”的感觉在诗人心里已经酝酿了20年。解读这首诗,便是要读出诗歌平静深处的激流。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写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因此,挖掘并感悟这首诗的情感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的教学与学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张老师的授课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乡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跟“乡愁”有关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既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交给学生一把解读现代诗的钥匙。
一、以朗读点燃激情
诗歌本身就是一首无谱的音乐,它是不能被拆开的。把诗歌肢解,就是诗歌的死亡。同时,诗歌的教学在于让孩子们自己体会诗歌本质的东西。朗读是加强对诗歌的音乐美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吟咏能把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读出来,能渐渐体会到诗歌的精妙之处。
在教《乡愁》时,张老师将层次丰富的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节奏、轻重、感情基调,在读后用寥寥数语迅速展开了学生原初阅读经验的交流;品读,在了解了“复沓”的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诗歌的内涵有一种递进的深化后,启发学生读出音韵之美,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演读,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散文化的创作,还原生动的镜头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乡愁》,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绵长的情境;最后,借助丰富的助读资料,学生理解了“文化”层面的“乡愁”,教师让学生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配乐诵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丰富多样的“读”的活动,点燃了学生对汉字音韵之美的热爱,对诗歌凝练美、画面美的热爱,学生也读出了文字平静深处的情感激流。
二、以体验促进感悟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本身是具有多意性、不确定性的,对于同一首诗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张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在学生的描述中,“乡愁”具体成一杯红枣汤、一树嫩柳、一朵栀子花,并且和最疼爱自己的母亲、最熟悉的家园紧紧相联,是远离家乡最牵肠挂肚的一个动作、一种色彩、一股气味。学生结合具体物件、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愁”,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了诗歌的内涵。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若能设置“写诗”的环节,让学生选择意象,以“乡愁”为题创作新诗,会带动学生读新诗、写新诗的热情,诗歌的创作便会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品味进入意境
诗歌的教学,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老师在教诗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而应该“下马观花”。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鼓励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从一字一词的品味、咀嚼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音韵美,感受到汉语的魅力。整节课从诗歌画面的描述、再创作,感受到一个个溢满乡愁的情境,丰富了诗歌简洁文字背后的光影声色。
例如,“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这一教学环节,张老师点评时称赞了学生动人的想象,“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在点评中深化了情感。
又如“品析叠词之美”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授之以渔。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追问”的功能,也有“小结”的功能。品味“小小”这一词语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假设删除法”去读诗,再追问“小小”的邮票中有大大的什么;学生迅速联想到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理解了修饰语“小小的”与情感之深之浓形成对比。教师再适时总结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指出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又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
再如品味语尾衬字“头”之后,教师总结“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当学生发现诗歌四个章节中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之后,教师及时归纳“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
在“小结”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提升,由具体分析到抽象概括,由诗歌的解读方法到诗歌创作的方法,看似轻轻一点,对学生而言,则是又迈进了一步。
四、以材料拓展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乡愁”的沧桑内涵和诗人内心的文化情结、家国之恋,张老师先后链接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事迹和诗歌《望大陆》,让学生在诵读中深深感受台湾同胞的家国之恋。同时,张老师还引用诗人的父亲有生之年隔着海峡无法还乡,以及诗人多年后重返故土的真实经历,让学生更能感受两代人深深的精神创伤。张老师还不忘点出,“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创作诗歌、散文,参加海峡两岸的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都在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爱。
总的来看,本节课诗歌教学教得细、教得深、教得实,教学层次精细,教學的角度灵活丰美。学生通过朗读训练、语言品味、赏析点拨,获得了情志熏陶,培养了诗趣,丰富了文化底蕴。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高中语文教研员)
《乡愁》写于1972年1月21日,据说诗人写作时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但这种“有家归不得,有一种苦闷需要倾诉”的感觉在诗人心里已经酝酿了20年。解读这首诗,便是要读出诗歌平静深处的激流。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写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因此,挖掘并感悟这首诗的情感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的教学与学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张老师的授课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乡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跟“乡愁”有关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既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交给学生一把解读现代诗的钥匙。
一、以朗读点燃激情
诗歌本身就是一首无谱的音乐,它是不能被拆开的。把诗歌肢解,就是诗歌的死亡。同时,诗歌的教学在于让孩子们自己体会诗歌本质的东西。朗读是加强对诗歌的音乐美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吟咏能把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读出来,能渐渐体会到诗歌的精妙之处。
在教《乡愁》时,张老师将层次丰富的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节奏、轻重、感情基调,在读后用寥寥数语迅速展开了学生原初阅读经验的交流;品读,在了解了“复沓”的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诗歌的内涵有一种递进的深化后,启发学生读出音韵之美,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演读,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散文化的创作,还原生动的镜头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乡愁》,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绵长的情境;最后,借助丰富的助读资料,学生理解了“文化”层面的“乡愁”,教师让学生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配乐诵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丰富多样的“读”的活动,点燃了学生对汉字音韵之美的热爱,对诗歌凝练美、画面美的热爱,学生也读出了文字平静深处的情感激流。
二、以体验促进感悟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本身是具有多意性、不确定性的,对于同一首诗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张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在学生的描述中,“乡愁”具体成一杯红枣汤、一树嫩柳、一朵栀子花,并且和最疼爱自己的母亲、最熟悉的家园紧紧相联,是远离家乡最牵肠挂肚的一个动作、一种色彩、一股气味。学生结合具体物件、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愁”,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了诗歌的内涵。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若能设置“写诗”的环节,让学生选择意象,以“乡愁”为题创作新诗,会带动学生读新诗、写新诗的热情,诗歌的创作便会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品味进入意境
诗歌的教学,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老师在教诗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而应该“下马观花”。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鼓励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从一字一词的品味、咀嚼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音韵美,感受到汉语的魅力。整节课从诗歌画面的描述、再创作,感受到一个个溢满乡愁的情境,丰富了诗歌简洁文字背后的光影声色。
例如,“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这一教学环节,张老师点评时称赞了学生动人的想象,“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在点评中深化了情感。
又如“品析叠词之美”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授之以渔。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追问”的功能,也有“小结”的功能。品味“小小”这一词语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假设删除法”去读诗,再追问“小小”的邮票中有大大的什么;学生迅速联想到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理解了修饰语“小小的”与情感之深之浓形成对比。教师再适时总结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指出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又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
再如品味语尾衬字“头”之后,教师总结“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当学生发现诗歌四个章节中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之后,教师及时归纳“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
在“小结”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提升,由具体分析到抽象概括,由诗歌的解读方法到诗歌创作的方法,看似轻轻一点,对学生而言,则是又迈进了一步。
四、以材料拓展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乡愁”的沧桑内涵和诗人内心的文化情结、家国之恋,张老师先后链接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事迹和诗歌《望大陆》,让学生在诵读中深深感受台湾同胞的家国之恋。同时,张老师还引用诗人的父亲有生之年隔着海峡无法还乡,以及诗人多年后重返故土的真实经历,让学生更能感受两代人深深的精神创伤。张老师还不忘点出,“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创作诗歌、散文,参加海峡两岸的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都在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爱。
总的来看,本节课诗歌教学教得细、教得深、教得实,教学层次精细,教學的角度灵活丰美。学生通过朗读训练、语言品味、赏析点拨,获得了情志熏陶,培养了诗趣,丰富了文化底蕴。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高中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