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农村初中部分学生厌学,缺乏学习目标,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上不能吃苦,造成学习基础薄弱、能力偏低, 学习素质大有下降趋势. 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生学习上的过分依赖;三是教师教学上的过多包办;四是社会就业难造成消极语论“读书无用”.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效,本人大力实行“变革”,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 素质;意识;宣誓;读书;沟通
当前农村初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厌学的现象,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上不能吃苦,造成学习基础薄弱、能力偏低. 学习素质大有下降趋势. 如何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效,势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值得高度重视: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生学习上的过分依赖;三是教师教学上的过多包办;四是社会就业难造成消极语论“读书无用”.
俗话说:“溺爱不成教育. ”地处江苏省欠发达地区的罗圩乡,每年外出打工的家长日益增多,我校留守学生占65%以上,多数留守生从小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有的备受祖父母的溺爱教育,有的无人监护,造成这些学生“自由发展”,养成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生活不能自理. 学校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观念陈旧,方式方法老化,过多地包办,使学生学习上缺少了主动性、自觉性,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辍学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根据本校学生学习实际,通过调研、走访,不断实践,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思维,挖掘潜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解有所得,学有所乐. 优化课堂教学,包括导入新课、中间教学、收尾等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力求达到三个境界: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收尾——余音不绝.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办法有:
1. 精心设计导入,引人入胜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应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件导入,直观、形象;以生活实例导入,有趣实用;复习导入,自然衔接……例如,我在讲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上课时,我提出问题:“给你若干个一元硬币,放置一个硬币不动,在这个硬币周围紧密放同样的硬币,摆放一圈能围几个呢?同学们先猜猜看!”有的同学猜能摆4个,有的猜能摆5个,有的猜能摆6个,然后,我把全班学生分六组,每组发若干硬币给他们,让他动手操作一下,进行验证. 顿时,班里热闹起来,学生纷纷动手,得出结论“只能摆6个”,我又追问:“为什么一圈只能摆6个,而且正好是6个呢?”在同学们疑惑、急需要得到正确解释中导入新课,巧妙设疑,可造成悬念,紧扣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精心设计活动,注重体验
只是说教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如动手探究、动手操作、认真演算、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小组交流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如在扇形面积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题:使用多媒体先播放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团长带领队伍打击鬼子反扑的一段战争场面,突出一个镜头,我军中一名机枪手狠狠打击鬼子的激烈场面. 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机枪的有效射程为400米,扫射的夹角为120°,那么这挺机枪的扫射面积为多少?你会计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迅速讨论起来,拿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出扇形的定义,得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性,激活学生思维,收获明显的教学效果.
3. 适时搭建平台,注重体验
充分利用青年人“好为人师”的特性,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我是老师”活动,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较简单或中等难度的内容和习题,引发学生思考,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学生做“老师”,讲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较了解,然后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或解法. 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抢抓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一开始,学生害羞、怕出错,不敢尝试,任我用尽语言鼓励或激将,也没有主动出击的,因为学生都习惯听老师讲解或老师点名回答. 没办法我只有“点将”,请朱倩讲解一道有关四边形的证明题,她小心谨慎地走到黑板前,不太顺畅地讲解了自己的证明思路,我带头鼓掌以示表扬. 慢慢地学生放下多余的担心或不必要的害羞,从我的“点将”到学生“自荐”最后发展到“奋勇争先”,学生注意力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突出. 我曾多次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听取了顾沛、董林伟、杨裕前、符永平等专家讲座,大受启发,感悟深刻,更加坚定了我的做法. 二、教会学生“放电影”,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无论什么学习都有三个环节: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 笔者认为,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嘛. 本人在学生阶段就不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放电影”.
“放电影”,即课后回忆,又称作“尝试回忆”或“情景再现”. 也有人把这种回忆叫做“过电影”. 就是利用课间、做作业前或夜深人静的时候,对一天所学的内容作一番回忆. 它是在听课的基础上所作的回忆,具有检验预习、听课效果的作用. 如果能顺利回忆部分或全部内容,就证明预习和听课的效果不错;反之,就应该寻找原因,马上 翻书,查阅笔记,查阅不能回忆起来的部分,这样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并开动脑筋,把当天课堂学过的知识“再现”一次,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当然这种回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回忆过程中对信息加以分析、联想、归纳和总结,或称“反刍”,这是课后回忆的最高境界. 忆可以按课堂程序、章节联系、习题演变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回忆上升到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升华. 我利用前四周的时间,不断强化学生“放电影”式复习的意识,并通过课间、活动课等时间检查部分学生记忆效果,帮助他们强化方法,查找存在问题. 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较多问题:(1)學生实施中坚持不够,只一时兴趣,两三周热度;(2)部分学生懒散,没有较强的学习欲望,缺乏学习动力;(3)学生学习科目较多,作业较多,而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完成作业就以为完成学习任务的表象层面上,就很少有机会“放电影”.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采取的措施是:(1)班级分学习小组,推选责任心强的学生任组长,利用下课后的课间及时互相检查学习效果,进行集中集体“放电影”活动;(2)我利用其他时间抽查部分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3)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课堂总结环节,总结基础知识,总结思想方法,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事实证明,这种复习方法无疑是效果显著.
三、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加强思想引领
“读书使人明智”,现在学生读书太少,造成个别学生学习意识淡薄,没有奋斗目标,没有成功的欲望而造成课堂上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课、课后不想做作业,我便简单地罚抄作业、罚劳动或训斥一通,结果效果很差. 现在我改变简单的说教方法,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读名著,向书本学习,如读《谁动了我的奶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读书时要求学生做笔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特别是学生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讨论热烈,反响强烈,有的同学说他是唧唧,有的同学说他是哼哼,有的同学说他是小老鼠,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否则成绩会不断退步. ”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父母,他们总有老的一天,我们应该利用父母创造的条件,努力读书,增长能力,将来能支撑家长,更好服务社会. ”……
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发现学生已悄然发生变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增强了,上课听课更加专注了,作业能及时上交了. 课后找学生崔路谈话,表扬了他的进步,并指出他存在的不足时,崔路态度坚决地说:“张老师,我要做唧唧,不做哼哼,今日事今日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不断进步. ”听了他的话,我会心地笑了.
四、请家长深入课堂,“多方会谈”
学生成长环境的营造,靠学校,靠教师,靠家庭,靠的是一种合力.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加之社会就业难,一部分家长急功近利,对小孩读书思想淡薄,教育不够重视,造成部分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精神恍惚,学习意识不强. 面对这些“思想顽固”的学生,我采取多种措施,课上批评、课后罚打扫卫生、打电话向家长“告状”等等,尽管这样,也只能管一周左右,效果不太明显.
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形成教育学生的共识显得尤其重要. 我改变传统的家访或家长到校座谈的方式,而是制订计划,优生、后进生的家长穿插电话邀请到校,先深入课堂听课,显见成效,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漫不经心,都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即使听不懂的学生也认真听讲,积极与同学讨论. 有时课堂结尾,请家长给同学们讲话,激励学生发奋读书,莫浪费光阴,不能忘记家长的嘱咐,辜负老师的教导. 课后,我们“三方会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真诚的交流,肯定成绩不放大,指出不足不遮掩,剖析原因不肤浅,明确方向不含糊. 例如,班里王杰同学通过沟通交流,深入理解父母的良好用心,艰辛付出,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父亲的面坦诚地说出自身存在的诸多错误,并坚决地对父亲说:“爸,今天,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你是爱我的,没有放弃我,看见你又添的白发,我一定要争气,不给你和老师添麻烦,我发誓要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一番话听得父亲眼睛潮湿.
“方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法,不断创新,就能找出最佳方法,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董林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
[2]姜鸿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J].时代教学学习(教研版),2005(10).
[3]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莫雷.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
[6]刘喆.改进教师工作方式,促成学生有效学习[J].人民教育,2006.5.
[7]薄祥亮.重德育内化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江苏法制报,2010-04-01 第3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素质;意识;宣誓;读书;沟通
当前农村初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厌学的现象,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上不能吃苦,造成学习基础薄弱、能力偏低. 学习素质大有下降趋势. 如何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效,势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值得高度重视: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生学习上的过分依赖;三是教师教学上的过多包办;四是社会就业难造成消极语论“读书无用”.
俗话说:“溺爱不成教育. ”地处江苏省欠发达地区的罗圩乡,每年外出打工的家长日益增多,我校留守学生占65%以上,多数留守生从小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有的备受祖父母的溺爱教育,有的无人监护,造成这些学生“自由发展”,养成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生活不能自理. 学校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观念陈旧,方式方法老化,过多地包办,使学生学习上缺少了主动性、自觉性,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辍学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根据本校学生学习实际,通过调研、走访,不断实践,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思维,挖掘潜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解有所得,学有所乐. 优化课堂教学,包括导入新课、中间教学、收尾等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力求达到三个境界: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收尾——余音不绝.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办法有:
1. 精心设计导入,引人入胜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应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件导入,直观、形象;以生活实例导入,有趣实用;复习导入,自然衔接……例如,我在讲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上课时,我提出问题:“给你若干个一元硬币,放置一个硬币不动,在这个硬币周围紧密放同样的硬币,摆放一圈能围几个呢?同学们先猜猜看!”有的同学猜能摆4个,有的猜能摆5个,有的猜能摆6个,然后,我把全班学生分六组,每组发若干硬币给他们,让他动手操作一下,进行验证. 顿时,班里热闹起来,学生纷纷动手,得出结论“只能摆6个”,我又追问:“为什么一圈只能摆6个,而且正好是6个呢?”在同学们疑惑、急需要得到正确解释中导入新课,巧妙设疑,可造成悬念,紧扣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精心设计活动,注重体验
只是说教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如动手探究、动手操作、认真演算、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小组交流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如在扇形面积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题:使用多媒体先播放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团长带领队伍打击鬼子反扑的一段战争场面,突出一个镜头,我军中一名机枪手狠狠打击鬼子的激烈场面. 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机枪的有效射程为400米,扫射的夹角为120°,那么这挺机枪的扫射面积为多少?你会计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迅速讨论起来,拿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出扇形的定义,得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性,激活学生思维,收获明显的教学效果.
3. 适时搭建平台,注重体验
充分利用青年人“好为人师”的特性,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我是老师”活动,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较简单或中等难度的内容和习题,引发学生思考,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学生做“老师”,讲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较了解,然后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或解法. 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抢抓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一开始,学生害羞、怕出错,不敢尝试,任我用尽语言鼓励或激将,也没有主动出击的,因为学生都习惯听老师讲解或老师点名回答. 没办法我只有“点将”,请朱倩讲解一道有关四边形的证明题,她小心谨慎地走到黑板前,不太顺畅地讲解了自己的证明思路,我带头鼓掌以示表扬. 慢慢地学生放下多余的担心或不必要的害羞,从我的“点将”到学生“自荐”最后发展到“奋勇争先”,学生注意力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突出. 我曾多次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听取了顾沛、董林伟、杨裕前、符永平等专家讲座,大受启发,感悟深刻,更加坚定了我的做法. 二、教会学生“放电影”,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无论什么学习都有三个环节: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 笔者认为,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嘛. 本人在学生阶段就不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放电影”.
“放电影”,即课后回忆,又称作“尝试回忆”或“情景再现”. 也有人把这种回忆叫做“过电影”. 就是利用课间、做作业前或夜深人静的时候,对一天所学的内容作一番回忆. 它是在听课的基础上所作的回忆,具有检验预习、听课效果的作用. 如果能顺利回忆部分或全部内容,就证明预习和听课的效果不错;反之,就应该寻找原因,马上 翻书,查阅笔记,查阅不能回忆起来的部分,这样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并开动脑筋,把当天课堂学过的知识“再现”一次,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当然这种回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回忆过程中对信息加以分析、联想、归纳和总结,或称“反刍”,这是课后回忆的最高境界. 忆可以按课堂程序、章节联系、习题演变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回忆上升到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升华. 我利用前四周的时间,不断强化学生“放电影”式复习的意识,并通过课间、活动课等时间检查部分学生记忆效果,帮助他们强化方法,查找存在问题. 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较多问题:(1)學生实施中坚持不够,只一时兴趣,两三周热度;(2)部分学生懒散,没有较强的学习欲望,缺乏学习动力;(3)学生学习科目较多,作业较多,而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完成作业就以为完成学习任务的表象层面上,就很少有机会“放电影”.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采取的措施是:(1)班级分学习小组,推选责任心强的学生任组长,利用下课后的课间及时互相检查学习效果,进行集中集体“放电影”活动;(2)我利用其他时间抽查部分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3)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课堂总结环节,总结基础知识,总结思想方法,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事实证明,这种复习方法无疑是效果显著.
三、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加强思想引领
“读书使人明智”,现在学生读书太少,造成个别学生学习意识淡薄,没有奋斗目标,没有成功的欲望而造成课堂上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课、课后不想做作业,我便简单地罚抄作业、罚劳动或训斥一通,结果效果很差. 现在我改变简单的说教方法,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读名著,向书本学习,如读《谁动了我的奶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读书时要求学生做笔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特别是学生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讨论热烈,反响强烈,有的同学说他是唧唧,有的同学说他是哼哼,有的同学说他是小老鼠,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否则成绩会不断退步. ”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父母,他们总有老的一天,我们应该利用父母创造的条件,努力读书,增长能力,将来能支撑家长,更好服务社会. ”……
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发现学生已悄然发生变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增强了,上课听课更加专注了,作业能及时上交了. 课后找学生崔路谈话,表扬了他的进步,并指出他存在的不足时,崔路态度坚决地说:“张老师,我要做唧唧,不做哼哼,今日事今日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不断进步. ”听了他的话,我会心地笑了.
四、请家长深入课堂,“多方会谈”
学生成长环境的营造,靠学校,靠教师,靠家庭,靠的是一种合力.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加之社会就业难,一部分家长急功近利,对小孩读书思想淡薄,教育不够重视,造成部分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精神恍惚,学习意识不强. 面对这些“思想顽固”的学生,我采取多种措施,课上批评、课后罚打扫卫生、打电话向家长“告状”等等,尽管这样,也只能管一周左右,效果不太明显.
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形成教育学生的共识显得尤其重要. 我改变传统的家访或家长到校座谈的方式,而是制订计划,优生、后进生的家长穿插电话邀请到校,先深入课堂听课,显见成效,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漫不经心,都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即使听不懂的学生也认真听讲,积极与同学讨论. 有时课堂结尾,请家长给同学们讲话,激励学生发奋读书,莫浪费光阴,不能忘记家长的嘱咐,辜负老师的教导. 课后,我们“三方会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真诚的交流,肯定成绩不放大,指出不足不遮掩,剖析原因不肤浅,明确方向不含糊. 例如,班里王杰同学通过沟通交流,深入理解父母的良好用心,艰辛付出,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父亲的面坦诚地说出自身存在的诸多错误,并坚决地对父亲说:“爸,今天,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你是爱我的,没有放弃我,看见你又添的白发,我一定要争气,不给你和老师添麻烦,我发誓要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一番话听得父亲眼睛潮湿.
“方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法,不断创新,就能找出最佳方法,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董林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
[2]姜鸿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J].时代教学学习(教研版),2005(10).
[3]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莫雷.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
[6]刘喆.改进教师工作方式,促成学生有效学习[J].人民教育,2006.5.
[7]薄祥亮.重德育内化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江苏法制报,2010-04-01 第3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