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说明分析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以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习动机的激发为对策,为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提供动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从我国 2001 年加入 WTO,融入全球化经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阅读课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1 扩招和就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扩招带来的压力有师资紧张,还有教室、计算机等不够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等不利因素。加之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近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和职称外语考试在学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衡量都以是否获得四、六级证书为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最终出现的问题是,英语学习动机的扭曲。
  1.2 缺乏正确的阅读教学认知
  罗森布拉特(Rosen- blatt )将阅读理解分为字面理解、推断理解、评价理解、欣赏理解四个层次。由于受传统阅读理论的影响,对现代阅读理论缺乏了解研究,对阅读现象、本质及过程认识不清,我国大学外语阅读教学大多仍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停留在对词的识别、句法结构和文章字面意义的理解上。
  1.3 陈旧的教学模式
  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是“自下而上”(bottom-up),也是教师的“独角戏”。从词到句,对文章逐句讲解,逐段分析。学生所要做的不是“读”懂文章,而是“听”懂教师的讲解;不是主动地参与阅读,而是被动地当一名听众。学生不需要发挥联想的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的是死记硬背孤立的语言要素的能力;所获取的多是语言现象,而不是篇章信息;以训练的能力是分析单词、语法的识记能力,而不是理解所必需的快读、寻读等阅读能力。
  2 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学习英语急于求成,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过分依赖母语,对母语畏难、焦虑心理等是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教师应当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哪里;其次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阅读教学不是放弃对语言难点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语言点的掌握仍是语篇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语言是一个有机体,语篇离不开语言,它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并最终服务于语言的。离开了语言基础知识,语篇分析就成了空中楼阁。而语篇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语言习得者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并促进语言体系向语用能力的转换,从而进一步提高语篇分析能力,进而建立学生对阅读教学的认知。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在大家都明白,教与学的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3.1 语境式教育
  语境式教育就是教师运用自身所学,现有教学设备为教学和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能更好的融入与理解所学,并能运用之。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他的第二语言学习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论:“习得是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有语境的帮助”。很明显,目前,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加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许多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
  3.2 互动式教育
  互动式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一经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3.2.1 主题探讨式互动
  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2.2 归纳问题式互动
  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员一一向学员抛出,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备课。
  3.2.3 精选案例式互动
  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3.2.4 多维思辨式互动
  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3.3 问卷式教育
  问计于学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服务于学生”教学方法,及时并适时的以问卷形式,和学生探讨并及时根据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与模式,达到最大效益的教学。
  问卷可以是实际的教学反馈表,也可以以网络的形式进行,集思广益,为教学活动和设计提供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使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协商机制,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出现尴尬的局面。
  4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通常还被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内向型动机通常被认为是由对学习任务自身的兴趣所主宰,而外向型动机常常来自外界的激励:如父母的鼓励、奖励的获得、惩罚的威胁和高分等。本人认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划分对教师更有意义,在课堂环境下这两种动机都可受老师的影响。
  目前高校学生的阅读动机较强,且多为通过考试,获取信息或其他与前途有关的动机。外语工作人员在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应首先考虑学生的需要,大量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其次,阅读教材中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欣赏型内容,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向型动机,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香港大学的Cheung C. K. (2001) 建议用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通过网络、媒体等提供欣赏西方电影歌曲等机会。另外,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上面提到的语篇阅读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各个层面理解英语语篇。Ellis,R.(1999:516)提倡课堂活动要多样化,小组讨论比教师讲解重要。Cheung 认为教师应该充满热情,善解人意,善于鼓励和富于想像力。
  总之,现在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多仍停留在字面理解层次上,停留在对词的识别、句法结构和文章字面意义的理解上。与之相伴随的教学模式是“自下而上”(bottom- up),从词到句,对文章逐句讲解,逐段分析。语篇分析阅读法不失为改变这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句子层面上进行阅读上升为语篇层面上的阅读,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避免见木不见林的毛病。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另外,本文从学习动机方面阐述了教材内容应该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向型学习动机,为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提供内动力。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3):35.
  [3]Cheung, C.K. The Use of Popular Culture as a Stimulus to Motivate Secondary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Hong Kong[M]. Vol 55/ 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5]蔺学才.浅议大学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6]丰国欣.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的误解及其转变理据[J].外语界,2001(4).
  [7]康琴莉.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J].宁夏大学学报,2005(1).
  [8]戚宏波.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外语教学,2004(3).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紧张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会引起学生在接受教育上的对抗性。班主任进行心理换位,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有助于理解、宽容学生;有助于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善于进行心理换位,这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和重要途径。班主任进行心理换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并非是放弃原则,迁就学生,讨好学生,而是为了架起师生彼此尊重、理解、信任的桥梁,选择和优化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的发展也是如虎添翼,如何在迅猛发展的非公企业中继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工人党员工作,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当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时期 发展 党员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1 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云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及格局为同城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同城电子商务独特的优越性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远程电子商务的交易风险及在异地电子交易中得不到满足的市场需求,为同城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现状,阐述了同城电子商务相对于异地购物的优越性,分析了同城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同城电子商务立足本地、发展本地、服务本地,必将会给本地经济和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期刊
【摘要】暧昧语是日本语言的重要特征,它反映出日本人的传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出日本名族的文化个性以及生活伦理。在商务日语中敬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敬语就会引起误会甚至失去信用,从而给公司代来经济损失。为在国际贸易中准确使用敬语和暧昧语,通过实例对敬语和暧昧语的用法进行分析,以此来表现日本的商务活动的特点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并对其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做出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经历了“联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沃尔沃”等一大批企业并购之后,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然而数以万计的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寻求永续发展并非易事,恰当而有效的战略管理是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六韬》是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的兵书,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本文结合《六韬》中的有关战略思想,试论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兵法举世闻名,《六韬》作为一部军事著作,融政治军事于一炉,并以政治为本,军事为术,主张国家有道方能强兵。《六韬》的军事管理思想早在一百年前就已闪烁出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实施运用的耀眼光辉。企业战略是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是战略在企业这一特定组织领域的具体应用。本文章在探讨《六韬》管理谋略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畅通民主渠道,优化管理环境;强化民主管理,建设和谐
期刊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弱,以技术壁垒为主的非关税壁垒呈现大量增加的形态。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设置许多严格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使出口商品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验检疫部门站在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壁垒与防技术壁垒较量的最前线,为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高新的检测技术和提高检测水平。本文着重探讨检验检疫如何以科技创新来应对入世后的国际间的贸易壁垒。  【关键词】WT
期刊
【摘要】《六韬》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我就以《六韬》为理论基础,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通过论证《六韬》战略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真实融合的实践案例,以此证明《六韬》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六韬 企业战略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六韬》又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要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己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
期刊
【摘要】林业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以林业综合经济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借助于当代信息技术、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信息处理,并对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林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林业 决策 系统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5-00-02    1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功能   1.1 林业决策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