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2
摘要: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一样,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学习,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构筑学习平台,促进思维发展;设计主题活动,激活学生创新;留下时间、空间,发散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成果,展示个性化思维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们相信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大胆改革,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得到充分发挥,就一定能达到不断创新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思维 捕捉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构筑学习平台,促进思维发展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课堂上,多提供一些科学的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求异、求新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0—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出示:把0、1、2、3、4、5、6、7、8、9十个数填在( )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 )+( )=( )+( )为题,设计了一节融思想、知识及创新学习于一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生活经验出发,建构学习平台
数学来源于生活。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还不够强,但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问题,学习的困难就比较容易克服。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后,教师问:“你们想想生活中的什么像“=”这样也是衡量两边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有的说像称,有的说像翘翘板,…… 这样,通过学生展开想象,巧妙地将上面的数学问题与玩翘翘板联系起来,建构起学习平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充分讨论探究,促进思维发展
知识的掌握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教师再次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让学生探讨:“我们把“=”看作翘翘板,那么题中不同的数可当作什么呢?”“如果两位老师和两位小朋友来玩,怎样坐翘翘板才能平衡?”“上题中大小不同的数就像轻重不同的人,你们给它们排排座位吧。”学生很快便找出答案:0+9=1+8=2+7=3+6=4+5,而且还知道了如果用2、3、4、5、6、7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2+7=3+6=4+5……。教师让学生设想——讨论——再设想——再讨论,多次反复探究,学生将0~9十个数视为体重不等的人,并体会数的大小关系。最终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问题得到解答后,学生举一反三,解题的速度加快。学生的思维方法产生了飞跃。
二、设计主题活动,激活学生创新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存在于问题解决过程之中。问题解决的智力操作从注意开始,然后到认识,再到发散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多次重复形成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一是在了解问题实质的同时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会跳过发散性加工直接进入复合性加工;如果设想到解决的办法,那就会进入发散性加工,寻找解决办法,有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再进入复合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如果找到了最优解决办法,那就达到信息输出,否则就进入记忆储存,重新进行思考,开始下一个循环。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完两次归一应用题后,借助做工问题的情节,以“假如我是厂长……”为主题,设计了一堂融理想、知识及创新学习于一体的企业规划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步:思维扩散。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九龙机械厂要在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28个工人5天完成了35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任务需要多少天?”学生审题后,教师说:“假如你是厂长,怎样快速计算?”学生解答方式有多种,并评出又对又快的“厂长”。
第二步:角色投入。有一学生说:“要求完成的时间是25天,现在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要20天完成这批任务,又有哪些办法?”在强烈的角色责任感驱使下,几十名“厂长”立即投入了紧张、激烈的思索中,一个个闪烁着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的方案相继出台:(1)增加工人;(2)增加机器;(3)延长工作时间;(4)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根据以上的设想,改写题目。如“九龙机械长28人原订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现须在20天完成,每人每天要比原来多做多少个零件?”
第三步:目标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案,一个一个地讨论。如方案(1),在无工人可增加的情况下行不通;方案(3),从爱护工人的身体着想,此方案出不行;方案(4)最佳,提高工效,技术革新,提高产值。
三、留下时间、空间,发散学生思维
让学生发散思维自我表现,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浓度与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学“5的分与合”时,有学生提出:把5分成1,1,1,1,1或1,2,2可以吗?老师应充分肯定这个学生的新颖想法,加以表扬。这样,在学习“6,7,8,9的分与合”时,学生就能提出许多种分法。这种思想不仅为今后学习三个数连加打下了基础,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蕴藏着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给学生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的精神,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教学。先出示一组图形,大量的是四边形,少量的是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分。一般学生会把含有直角的四边形分为一类,不含有直角的四边形分为另一类。在含有直角的四边形中,可能有直角梯形和只含一个直角的四边形,若把它们排除,留下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有四个都是直角”揭示无疑。最后,再从边的长短对含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就能区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分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通过一次次分类,学生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内化知识成果,展示个性化思维
获得知识后要学会应用,课堂教学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时空,让学生有发挥、创造的机会,然后在同伴的欣赏、赞叹中体会到个性化思维的乐趣,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在建立角的表象后,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工具创造出角来,学生用纸折、用线拉、用两样东西拼等方法创造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角,然后到讲台前展示,互相欣赏。折角的过程,是学生对角再次全面认识、正确概括、重现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而在互相欣赏中,学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由此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创新学习实验,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知识的“发散点”,并以此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就一定能萌发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摘要: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一样,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学习,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构筑学习平台,促进思维发展;设计主题活动,激活学生创新;留下时间、空间,发散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成果,展示个性化思维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们相信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大胆改革,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得到充分发挥,就一定能达到不断创新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思维 捕捉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构筑学习平台,促进思维发展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课堂上,多提供一些科学的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求异、求新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0—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出示:把0、1、2、3、4、5、6、7、8、9十个数填在( )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 )+( )=( )+( )为题,设计了一节融思想、知识及创新学习于一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生活经验出发,建构学习平台
数学来源于生活。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还不够强,但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问题,学习的困难就比较容易克服。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后,教师问:“你们想想生活中的什么像“=”这样也是衡量两边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有的说像称,有的说像翘翘板,…… 这样,通过学生展开想象,巧妙地将上面的数学问题与玩翘翘板联系起来,建构起学习平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充分讨论探究,促进思维发展
知识的掌握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教师再次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让学生探讨:“我们把“=”看作翘翘板,那么题中不同的数可当作什么呢?”“如果两位老师和两位小朋友来玩,怎样坐翘翘板才能平衡?”“上题中大小不同的数就像轻重不同的人,你们给它们排排座位吧。”学生很快便找出答案:0+9=1+8=2+7=3+6=4+5,而且还知道了如果用2、3、4、5、6、7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2+7=3+6=4+5……。教师让学生设想——讨论——再设想——再讨论,多次反复探究,学生将0~9十个数视为体重不等的人,并体会数的大小关系。最终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问题得到解答后,学生举一反三,解题的速度加快。学生的思维方法产生了飞跃。
二、设计主题活动,激活学生创新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存在于问题解决过程之中。问题解决的智力操作从注意开始,然后到认识,再到发散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多次重复形成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一是在了解问题实质的同时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会跳过发散性加工直接进入复合性加工;如果设想到解决的办法,那就会进入发散性加工,寻找解决办法,有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再进入复合性加工。复合性加工如果找到了最优解决办法,那就达到信息输出,否则就进入记忆储存,重新进行思考,开始下一个循环。依据这一理论,在教学完两次归一应用题后,借助做工问题的情节,以“假如我是厂长……”为主题,设计了一堂融理想、知识及创新学习于一体的企业规划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步:思维扩散。上课伊始,教师出示题目“九龙机械厂要在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28个工人5天完成了35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任务需要多少天?”学生审题后,教师说:“假如你是厂长,怎样快速计算?”学生解答方式有多种,并评出又对又快的“厂长”。
第二步:角色投入。有一学生说:“要求完成的时间是25天,现在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要20天完成这批任务,又有哪些办法?”在强烈的角色责任感驱使下,几十名“厂长”立即投入了紧张、激烈的思索中,一个个闪烁着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的方案相继出台:(1)增加工人;(2)增加机器;(3)延长工作时间;(4)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根据以上的设想,改写题目。如“九龙机械长28人原订25天完成175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现须在20天完成,每人每天要比原来多做多少个零件?”
第三步:目标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案,一个一个地讨论。如方案(1),在无工人可增加的情况下行不通;方案(3),从爱护工人的身体着想,此方案出不行;方案(4)最佳,提高工效,技术革新,提高产值。
三、留下时间、空间,发散学生思维
让学生发散思维自我表现,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浓度与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学“5的分与合”时,有学生提出:把5分成1,1,1,1,1或1,2,2可以吗?老师应充分肯定这个学生的新颖想法,加以表扬。这样,在学习“6,7,8,9的分与合”时,学生就能提出许多种分法。这种思想不仅为今后学习三个数连加打下了基础,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蕴藏着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给学生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的精神,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教学。先出示一组图形,大量的是四边形,少量的是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分。一般学生会把含有直角的四边形分为一类,不含有直角的四边形分为另一类。在含有直角的四边形中,可能有直角梯形和只含一个直角的四边形,若把它们排除,留下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有四个都是直角”揭示无疑。最后,再从边的长短对含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就能区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分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通过一次次分类,学生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内化知识成果,展示个性化思维
获得知识后要学会应用,课堂教学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时空,让学生有发挥、创造的机会,然后在同伴的欣赏、赞叹中体会到个性化思维的乐趣,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在建立角的表象后,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工具创造出角来,学生用纸折、用线拉、用两样东西拼等方法创造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角,然后到讲台前展示,互相欣赏。折角的过程,是学生对角再次全面认识、正确概括、重现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而在互相欣赏中,学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由此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创新学习实验,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知识的“发散点”,并以此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就一定能萌发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