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真趣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园诗话》里引王阳明的话说:“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童子肃揖之所以能逗人,就因为他内在地保持着天真的本性。天真,就有“真”趣,而“美”就寓于“真”中。
  诗,尤其是抒情诗,它的生命和价值,也在感情的“真”。这種真,可以时第杜式的执着、沉郁;也可以是太白式的豪放、飘逸。不过这多是成年人的“真”。还有一种是不失赤子心的“真”。中唐诗人卢仝的《村醉》诗,就是一首深得天真之趣的佳作:
  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一二两句:跌跌撞撞,村饮而归,仅写出醉人的“形”;末两句才传出醉人的“神”。喝醉了诗翁一跤跌地上,首先在意识上闪出的是“物我两忘”的意境。在儿童心目中,“物”“我”之间并不存在鸿沟,诗人醉里跌倒,以童子之天真爱抚着青莓苔说:“别嗔怪,惊动你了!”此之谓:“真趣”。
  无独有偶,大词人辛弃疾也写过一首醉态可喜的词《西江月》。其下半片是: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写好真趣要掌握分寸并不容易。一味讲些醉话,那就像老莱子“戏彩娱亲”,手里的“摇咕咚”只叫人反感。所以,王阳明还说:“若带假面伛偻,而装须髯,便令人生憎。”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从一名弃婴到女大学生再到威震敌胆的抗日女英雄,时间跨度不满25年。  她,是李林,曾名李秀若,福建漳州龙海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勇杀日寇,血洒疆场时一尸两命,腹中胎儿仅仅三个月大。  那是1942年4月底,春寒料峭,一万两千多名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妄图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大围剿,为掩护边区专署机关和群众转移突围,怀有身孕的李林跨上心爱的战马,带领骑兵连,顽强阻击数百倍于己的日伪军,终因寡不敌众
期刊
阳光斜斜,穿过桃花心木的树叶;疏影斑驳,沐浴在初心亭休闲的老人们身上;放学归来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缓缓地经过古老的青砖瓦木房埕前……虽是深秋,闽南海岛却依然温婉如春,乡村显得一派静谧与祥和。  走出苦坑一侨领  走在南埔村的联棠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口椭圆形清塘,塘里种植着莲花,村里人称为“莲塘”。秋风拂过水面,塘水涟漪泛起,犹如一张张翕动的嘴巴,仿佛在讲述着“六叔公”——一位爱国侨领谢联棠那令人感
期刊
初春的晌午,阳光明媚,迎着和熙的春风,我们一家子,背着相机,踩着单车,向着慕名已久的莆美岩,一路歌悠悠,笑朗朗,我们这是去踏青、去赏花、去圆一个探春的梦  小别了闹市,走进旷野,心情异样愉悦。春光无限的大自然,张开了一双好客、热情的臂膀,正迎候着我们这些平日里忙碌、辛劳的人们。她要带我们去领略春的气息,去吸取春的菁华。让女儿暂搁下沉重的书包,让先生且抛下工作的烦恼,自己也放下繁琐的一切,快快乐乐走
期刊
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的闽南古县诏安,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以来,根据史料记载,全县共出了八十位文武进士,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直至清朝光绪年间。  根据史料记载,诏安第一位进士,名叫翁待举(约1076——1156),承议郎,字正德、志怀或至善,原是京兆(现西安)人,后迁南诏(其时属漳浦)四都盐仓。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北宋政和二年(1112)登壬辰科莫俦榜进士,是诏安有史以来的
期刊
初夏,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搭上开往南靖云水谣的公交车,去追寻当年的梦,当年我在那里工作时的人和事。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两边车窗不断掠过巍峨的山峰,深涧边的苍松翠竹、错落有致的茶园和若隐若现的村落,四十八年前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1970年,我到南靖长教官洋小学任教,就是今天的“云水谣”。当时学校就设在一个祠堂里,没有教师宿舍,我们几个外地教师被安排在官洋临溪那排古老的店铺楼上住宿
期刊
上一讲我们聊到了林语堂的中国心和西洋脑,现在我们接着聊。  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她有一个回忆,她说小的时候在美国读小学,她的同学居然会这么问说:“中国有椅子吗?你用鼓棒吃饭吗?——敲鼓的鼓棒。”那是指筷子!他说:“你也是用鼓棒吃饭吗?”这个小孩对中国不了解。其实,这不单单是美国的小孩、小学生不了解。一直到前些年时隔那么久,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前些年在报纸上面,我看到一则很好玩的、很好笑的
期刊
福建土楼作为闽西南群众因抵御倭寇需要而修建的楼堡式古民居,曾经以其独特造型而引起国外间谍机关的关注而披上神秘的面纱,让人们趋之若鹜,成了近年来福建旅游的热点景区。平和县现存有474座较为完好的土楼,是闽西南金三角土楼群永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角。然而遗憾的是,在上世纪末的福建土楼“申遗”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登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名榜录,着实让平和土楼遗憾而低头不语。但不管人们怎样想、怎样看,傲立在平和大地
期刊
世间的人、事、物,只可偶遇,不可强求。倘若遇见美,自然被套牢,再也忘不了,挣不脱。莆顶,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闲着无事,最爱驱车兜风。大道小径,只要四轮能过,都想碾压一番,若有美景,便会四时光顾。  从和平乡飞鹰埔对面的小路进去,起初路尚宽广,有新建的村庄。过了村庄,道路变窄变弯,像抛物线起伏弯转,心叫不妙,这道路,对于初上路的新手绝对是中级挑战。  下坡经过一个村庄(新围楼),眼前豁然开朗,宽敞
期刊
享有诏安二十四景第七景“章朗春云”美誉的樟朗“春云庙”,始建于清朝年间,又具有明朝的建筑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来到春云庙的大门前,只见门口放着一对清朝建造祠堂庙宇遗留至今的抱鼓石,大门上的门匾,是一块巨石镌刻着4字蓝色大字“春云呈瑞”。大门两侧张贴着“神光普照合乡安,香烛长春答神恩”的门联,门前墙壁精心绘制有12幅壁画,屋檐下镶嵌一對狮子,高挂着两对大红灯笼,灯笼写着“喜气临门”“添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是一面镜子,照出一方乡土。  我的家乡漳浦是南方沿海的一隅小城,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得益于靠山近海,食物新鲜,加工方法简单明了,如肉类加菌笋炖煮、虾蟹佐姜蒜白灼,做法大都不拖泥带水,不失原味。我对家乡的美食如数家珍,其中最喜欢便是漳浦的肉圆。  肉圆于我,正如高邮咸鸭蛋于汪曾祺老先生,他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我亦感同身受。我吃过鱼丸、鱼蛋、酒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