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具象表现中的抽象艺术观念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摄影术的出现,让写实绘画成为了一种过时的代名词,这让很多艺术家陷入了思考。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照相写实主义。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照相写实主义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与传统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举一位美国大师的例子——帕尔斯坦,从他的艺术背景开始介绍,随后简述了形成他风格的理论基础,从他的空间表达、专断式的构图方式,对于人体的处理——灰黄色透明的皮肤、面无表情的模特、强调骨骼经脉等方面细致的介绍了这位大师全新的诠释方式。无论是他理性的思维方式,还是近距离审视模特的作画方式,他们的出现对于当代写实绘画有着巨大的影响,也给当代艺术家们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照相写实主义  帕尔斯坦  理性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158-04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照相写实主义出现了,它的艺术风格是十分新颖的,借助照相机收集素材,根据照片进行创作,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它的精细程度超过照片本身,它倡导艺术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对于绘画的冲击还是挺大的。最后笔者举了一位大师的例子,通过他的绘画艺术更进一步的了解照相写实主义,了解他全新的绘画思维、独特的观察视角。
  一、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
  (一)摄像术与照相写实主义的关系
   摄影术的出现,使写实绘画的地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为它所拥有的模仿性远远超过了写实绘画对于客观事物的模仿,即复制现实,它可以使现实世界以一个静止的状态存在于照片上,迫使绘画不得不发生改变,直到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让我们重新了解到绘画不仅可以真实的模仿照片,还可以超越视觉,达到照片不能达到的“真实”,并且延伸到精神层面上的表达。
   照相写实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或超级现实主义。所谓照相写实主义,顾名思义,是画家利用现代的照相技术,快速真实的记录下大量的素材,因此画家创作时的参照物是照片,把照片上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转移到画布上,从而描绘得与照片一模一样,甚至它的精细程度超越了照片本身。
   (二)传统写实主义与照相写实主义的区别
   传统写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表面上看都是写实主义,形式上也非常的相似,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取材、技法和观念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
   1.艺术思想上的区别
   针对艺术思想的层面进行分析,传统写实主义的作品里包含了很多艺术家自己的个人情感,他们认为艺术作品要以人的感情为基础进行创作,这样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这种人的感情可以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文化背景的不同、政治思想上的差异、艺术家自身的生长环境等等,所以即使是面对照片来进行创作,他们的绘画创作重心也是强调人对于世界的主观情感,而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描绘,所以说,这样的传统写实主义是一种主观的写实主义,带有画家强烈的个人情感的一种写实主义。
   但是照相写实主义并不是对传统写实的一种延续,照相写实主义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他们所遵循的是客觀世界的真实性,他们更加关注被刻画物的本身的客观描绘,不带有任何的个人主观思想和感情,但不是绝对的不带有任何主观感情,只能说尽量的去刻画它的本身,因此他们的作品让人感觉“冷冰冰”。
   2.技法上的区别
   照相写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大概总结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他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对象转移到画布上,以确保描写对象的细节部分。第二种是他们不仅需要在画布上打格子,而且需要在照片上打格子,虽然精准度提高了,但是效率却大大的减少了。他们的作画方法是很客观、理性的把描绘对象的形体转移定格在画布上。而传统写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更加耗费时间,并且对形体的要求更加注入了艺术家的思想,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之处。而在虚实的处理上,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主要通过颜色对比、光影的明暗、笔触变化等绘画手法来进行处理。
   3.取材上的区别
   传统写实主义在题材上,喜欢描绘神话传说、一些古代的英雄人物和一些浪漫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照相写实主义却扩大了题材范围,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回到生活当中去,更关注社会生活,主张反映真实的社会状态,比如说有现代化的城市街景、现代化的物件等,在题材的处理上更体现了一种尊重生活的态度。
   (三)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特点
   1.精细感
   照相写实主义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冷漠,不带有画家的任何主观情感在里面,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是单眼观察物体,而人的眼睛是双眼,它观察的事物都是动态的形式存在,会有很多观察不到的细节。所以画家们会利用摄影方式,把想要描绘的客观事物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机械化的方式,每个细微的细节都不会被错过,尊重客观事物的本身,做到所谓的“面面俱到”,达到精细的效果。
   2.虚与实
   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的是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是去机械地复制照片的信息,再通过绘画的手段转移到画布上,艺术家用一种客观冷漠的心态去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使他们自己在画面中完全的掩藏起来,这就是所说的把自己“虚”起来了。
   而“实”就是用相机的镜头代替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不会主观的去选择主次关系,而是真实的再现这个现实的生活世界,甚至表现的画面比照片更加的逼真,刻画的会非常的细腻。
   总的来说,照相写实主义追求的虚与实,它在处理方式上是想表现现实世界和自然界的绝对的“真实”,画面上主张把自己给隐藏起来,创造一种“虚”的状态,抹去自己的痕迹。
   二、解析帕尔斯坦式的新写实主义    (一)新写实主义的诞生
   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写实绘画一直被大家极为重视,他们的绘画方式是再现客观事物,但是表现手法确是根据自己的独到感受来表现被描绘对象,并非是机械的转移到画布上。19世纪的时候,艺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和普通人身上,不再去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题材。19世纪后期,艺术家们开始反对写实绘画,更加注重艺术的抽象化表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家追求创造性,所以他们不愿意去机械地作画。因此,写实绘画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点摒弃对象,他们认为写实绘画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美国等欧美的国家开始注重具象绘画,使写实绘画重新回到这个大舞台,美国大师帕尔斯坦是不得不提的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分析帕尔斯坦的艺术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思想高度解放,艺术形态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变得多样化,这个时期的艺术家非常排斥一切过时的形式、观念。直至波普艺术的出现,把现代流行物应用到艺术中的做法让人们看清了具象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一样可以为现代艺术所用,从而回归到具体形象的绘画艺术又重新开始受到关注。很多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的发展,著名的大师帕尔斯坦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形成了自己对于艺术的一套全新的见解,而这套见解可以从他的画面上表现出来。1924年,帕尔斯坦出生于美国的匹兹堡,1949年毕业于卡内基技术学院,1955年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学位,他曾经和安迪·沃霍尔一起在布拉特艺术学院任教,他的成长历程对于他的思想、绘画风格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帕尔斯坦绘画的艺术理论基础
   帕尔斯坦的绘画理论受了一些艺术运动的影响,比如说有19世纪库尔贝现实主义、萨特存在主义、西方现代哲学距离论。
   首先说说19 世纪库尔贝现实主义,1855年,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展览,展览里的绘画作品题材都是有关穷人的生活和劳动场面,画风与当时的社会形态显得格外刺眼,于是这个展览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而这场现实主义的代表人就是库尔贝。库尔贝画面中的农民形象都十分高大,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眼睛看到的真实场景,即使是不好的场景也被真实的还原了,整个画面的颜色都被沉郁的氛围笼罩着,可以让观看者身临其境,说明库尔贝是真正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否则不能这么生动的表现出来,更加说明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帕尔斯坦受了库尔贝的影响,但是他的现实主义比库尔贝做的更加彻底,他是以一种单纯的客观方式让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展现出来。
   其次来讨论萨特存在主义,这是一个哲学思想,萨特认为先有存在,然后才有了人自己。所以说如果人活着没有了目的,那么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帕尔斯坦笔下的人体就是像一个冰冷的“静物”,没有情感,把主要的目光都聚集在对象的外形本身,强调了人本身的客观存在意义,所以,帕尔斯坦所画的人体没有那么优美,反而画中的人表情都十分呆滞,就连人体的姿势摆的都不是那么好看、舒服。把人本性的另一面表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呈现了当时人的精神状态和环境。
   最后讨论的是西方哲学距离论。这种的距离论认为:如果客观的物体被注入了太多的主观情感,则会与它的真实性相远离,相反,不带主观感情的去对待客观事物,事物的真实性反倒显露的更清楚和明显,人们从而也能捕捉到它的真实性,这是距离论的要旨。所以说,帕尔斯坦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把自己的眼睛当做是照相机的镜头,不带有任何的主观思想在里面,想要更纯粹的表现出物象本身,他近距离的观察着眼前的事物,因此画出的人体是很“冷漠”的。
   (四)帕尔斯坦与照相写实主义的关系
   一开始,笔者一直以为帕尔斯坦的绘画属于照相写实主义,通过查阅资料,网上的百度百科也把他归于照相写实主义派别,其实仔细体会他的画,会发现跟照相写实主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他的作画场景大多是画室,而不是利用照片直接进行创作,因为他认为人的眼睛可以比镜头观察到更多的信息,他把眼睛代替为单一镜头。其次,他的构图是不完整的构图方式,让人有一种认为是照相机随便一拍导致的,其实是帕尔斯坦精心设计的,不完整的构图方式会使人产生想象,有一种往外延伸的感觉,更加有一种抽象的意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画的人体都显得十分冷漠,因为他想让自己的作品像在照相机的镜头下一样,只会关注物体本身,不会掺杂其他感情,用一种理性、客观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眼前看到的物体。因此,笔者认为他与照相写实主义有着模糊不清的关系。
   (五)传统题材的全新表达方式
  传统的人体题材在帕尔斯坦的笔下有了全新的面貌,无论在空间处理上、构图方面、人体处理、虚实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帕尔斯坦对于空间的处理上陷入了思考,他认为现在很多绘画作品都是以二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他想打破这样的平面方式,于是通过对形体间的穿插组合、细节仔细的复制和描绘连接画面,营造出像是没有空气感的透明空间。
  他的专断式的构图方式也是十分独特的,他的每幅画都是不完整的构图,像是照相机镜头随手拍下的一个画面,具有很强的镜头感,比如说模特的身体是残缺的,空间被强烈地切割,这样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了一种向外延伸的力量。他喜欢让模特处于自然光下,模特的姿势不是那么的舒服,他会近距离的观察模特,他不喜欢依靠照片创作,但是画出来的人体却是比照片显得更细腻、更逼真。
   他选用的题材大多都是人体,之前有很多艺术家都刻画过人体,不同的是他们笔下的人体都带有自己的思想、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但是帕尔斯坦笔下的人体显得并没有那么美,反而显得生冷。他在人体上的处理方式是笔者特别喜欢的,他追求的是理性下的人体结构,他笔下的人体喜欢强调骨骼起伏、静脉血管以及具有透明性的肤色,通过这样的处理方法,使他的人体有着非自然的冰冷生硬,他笔下的皮肤仿佛失去了弹性,在古典绘画中的皮肤都是圆润光滑的,而在他画面内的皮肤却是黯淡的黄色,模特面无表情,模特彼此之间也是没有任何交流。
   总之,帕尔斯坦的绘画艺术影响了很多当代的画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像刘小东、喻红、朝戈、王华祥等,他们的创作题材都是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以画来表达想法,揭示了人的真实的精神状态,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作画,还原这个“真实的”现代生活,近距离的观察他们,这样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对于很多艺术家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凡.照相寫实主义的特征及实践意义[N].赤峰学院学报,2010(11).
  [2]范磊.用抽象的眼光看待具象的事物——论新现实主义画家帕尔[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3]周志奋.虚·实 浅析照相写实主义绘画中的“虚实”[J].大众文艺,2011(24).
  [4]岳沛沛.浅论照相写实主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5]林慧.近距离审视下的“逼真”——论佩尔斯坦的绘画[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其他文献
摘要: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唐代曹柔发明的减字谱是其特有的谱式,该谱式特点之一是无法记录精确的节奏,故产生了古琴曲无节奏的误解。笔者通过本文,简述一千多年以来的古琴谱节奏记录方式,用以体会古人心意。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古琴 减字谱 节奏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2-0004-05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期刊
摘要:高校的美育教育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艺术普及效果显著。合唱艺术,由于其群众性强、参与度高、影响力广,在高校美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高校艺术普及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本文以笔者工作的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学员队为案例,总结并探索合唱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美育教育 艺术普及 合唱 学员队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期刊
摘要:“爱”,作为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追求,作为“五四”时期文艺界的积极主题,始终处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创作的中心位置,以期通过“爱的教育”实现他“美育”和“启蒙”的理想。在他看来,“爱”并非僵化的概念,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超越性的体现,是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力量。“黎锦晖笔下的‘爱’,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①虽已成共识,但“爱的内涵”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和内在思考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完善,这个过程
期刊
摘要:安徽省地域舞剧在吸收了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辅以民俗风情的滋养,将自身的文化社会功用不断扩大,逐步促进自身和城市文化发展走向圆融。  关键词:地域舞剧 城市文化 民俗 舞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19-03   安徽舞劇自1955年《刘海戏金蟾》的诞生步入了新纪元,半个世纪以来,安徽舞剧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理念下创新融合课堂教学为新时期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在实践中,深度教学从学科融合、高阶思维能力训练、深度体验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在具体操作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打造一流的深度课堂学习共同体。智能课堂环境的创设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小学音乐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了更高水平的追求。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成为了孩子们音乐启蒙的“导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即兴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加强音乐、身体及情感之间的联系。本文以体态律动为理论基础,结合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现状,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进行思考,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方法及过程,进一步促进儿童钢琴教学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从历时纵向上看,其本身就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共时横向上看,中国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从音乐文化上看,中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原因的影响发展出各自的特色。本文所指的岭南文化其实就是广东文化,通过对岭南文化、岭南音乐的概念梳理,结合广东高校已经开设岭南音乐文化相关课程的现状,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为例对岭南音乐相关课程在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翻转建构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思路和实施成效,通过应用于高职音乐课堂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系列的教学与实践研究。将翻转课堂融入高职音乐学科教学,目的是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高职音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翻转建构教学模式 高职音乐学科 翻转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
期刊
摘要:中国和意大利同为文化古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发展,外来文化通过传播、适应、转型等方式融入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年来,随着中意双边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很多意大利经典歌剧在中国各地上演。其中,喜歌剧体裁广受观众喜爱,其经典剧目《费加罗的婚礼》作为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伴随中国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逐渐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真正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改变。音乐教师们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有效课堂,做到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多样性、科学性,从而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其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