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灯戏源于四川东北部地区,是戏曲剧种之一,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不断完善发展而创造的。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具体的审美沟通活动中,审美文化作为审美文本与审美语境的一种特殊结合体而存在,代表着审美沟通在其中被影响并发生影响的惯例与传统维度。审美文化相对于神话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和科学文化等可以独立存在,而这些艺术活动和产品又遍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已经泛化了的审美活动。四川灯戏源于民间,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了解四川灯戏,品味其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灯戏演的是反映百姓生活的小戏,唱的是独特的民歌曲调,所具有的生活气息极其浓烈。本文主要围绕巴蜀传统戏剧文化中的四川灯戏,了解它的起源发展,认识它的文化内涵,解析它的审美文化特征。
关键词:四川灯戏;审美特征;传承创新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历史上各民族的思想观念、民族特征、文化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历史悠久,由先祖创造,被后人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民族风俗、教育生活、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很多部分。我国的戏剧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也称戏曲。我国的戏曲发展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古老,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征。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歌舞表演,有300多个剧种。戏曲运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剧目剧情,融合地区文化特色,不同地区的戏曲拥有不同的演绎特点,例如地方戏曲、京剧和话剧[1]。
四川灯戏是源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不断的完善发展而创造,是无数民间艺术家世代相传的艺术结晶,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灯戏最开始只在农村流动演出,大多是业余性的自编自演。灯戏要适应农村具有限制性的演出情况,对演出场地、规模、道具等都要求不高。场地不需要很大,一块能容纳三五个人活动的空地就能表演,比如堂屋前、院坝里、草坪上等等。观众可以从四面欣赏演出的节目,灯戏的出现填补了地方劳动人民的精神空缺,以戏曲的表演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
二、灯戏的起源与发展
四川灯戏做为极具代表性的四川传统戏剧之一,主要流行发展于川北和川东北地区。最开始是当地农民为庆祝丰收和欢度春节的时候而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庆祝活动,后来灯戏经过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慢慢地变成有故事情节、有表演性的戏剧表演。
传统灯戏独具地方特色且生活气息浓厚,它的演出剧目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正灯,地灯和浪浪灯。正灯主要演绎民间传说的故事题材,有《鞭坠芦花》、《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等;浪浪灯剧目用农村百姓的生活就地取材,有《请长工》、《讨小吵架》、《假报喜》等;地灯剧目以情节简单舞蹈剧目为主,有《数花》、《十二月》等[2]。这三类剧目中以浪浪灯剧目最多,内容大多是嘲笑地主卑鄙贪婪、揭露封建迷信、歌颂广大劳动人民为主要演出题材。
因为灯戏起源的因素,灯戏一般都在晚上演出,如果遇到天气好、月光明亮的时候,就依靠月光照明演出,不用再挂灯照明;如果是月隐夜黑,就需要几盏油灯简单照明即可。随着灯戏的不断发展,灯戏的演出逐渐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准,也渐渐有了戏班子这样的演出队伍。据说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演出活动不管是创作的剧目类型,还是服装道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也有所扩大。演出时照明用的灯分为主灯和台灯。主灯比较大,能标显戏班子的标记还能为演出照明,有的甚至起着打广告的作用画着所要演出的剧目图像。台灯一般固定地挂在场地的四角,根据戏班规模也有八盏、十六盏、二十四盏,样式千姿百态的台灯。灯戏也因为演员在灯的照明下演出而得名。
19世纪,四川灯戏已不限制于灯会的演出,而是广泛地走进了民间平时田间院坝庆贺丰收,祈福辟邪的活动中。例如在川北地区,演绎民间祈福的活动的表演是灯戏,而主持祈福仪式的人同时也是灯戏艺人,灯戏和民间祭祀活动已经有了深刻的连续。后来,由于农村经济不景气,灯戏班无法生存,班纷纷解散,于是灯戏艺人便联合端公(男巫)组成了以驱邪祈福为主要演出内容的“端公班”。新中国后,各界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加重视起来,在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进行下,灯戏重新恢复生命力,逐渐发展起来。除了参加了四川省本地戏剧剧目的鉴定演出,灯戏也参与了由文化部组织的抢救性戏曲录像。在红军长征时期,因为红军队伍途经川北,川西北等地区,红军的英勇事迹也为四川灯戏留下了许多珍贵得剧目资料[3]。
三、四川灯戏的审美文化特征
从灯戏表演方面的审美文化特征来看,灯戏的表演比较接近生活,多有跳跃性的舞蹈动作,具有活泼开朗,自由轻松的特点。演出形式以唱为主,唱腔明快质朴,富有民歌曲调的特色,大段的陈词说白很少。灯戏吸收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清音曲调,以“胖筒筒”(一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為主调。灯戏除了的伴奏乐器以胖筒筒为主外,也有二胡、唢呐、碗碗琴等乐器为辅,也有盆鼓、小鼓、大锣、小锣、小钹、板、等打击乐器应和[4]。随着灯戏的发展,这种表演形式渐渐趋于完善,甚至开始流行,这少不了灯戏将地方特色与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文化相融合,它的审美特征也开始逐渐突显。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其所具有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所含有的包容性,灯戏能够有长足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其具有包容性。巴蜀艺人广泛吸收借鉴,加以衍化,久而久之便化为己用,形成了极具巴蜀特色审美特征的声腔戏曲班社。
灯戏唱词道白四川方言的地方特征表现突出,淋漓尽致得在戏中发展川人的语言文化。因此,灯戏文化审美的独特之处就显现出浓郁得生活气息,其语言风趣幽默,眉眼动作不拘泥于固定的章程,淋漓尽致,灵活自如,活泼自然。灯戏在城镇乡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长期以来在农村表演的机会更多。农村居民生活淳朴,戏中惩恶扬善、揭露封建迷信,风趣幽默的表演总能令人开怀大笑,不论是表演形式还是演出内容都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灯戏被看做是一个“声腔剧种”,它的声腔有乐曲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轻松活泼的鲜明特点,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声腔剧种”这一概念,源自于当今戏曲研究者的归纳,即把戏曲声腔分为高腔腔系、昆腔腔系、民间说唱类型诸腔系、民间歌舞类型诸腔系、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等,这对于戏曲的研究无疑是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5]。
19世纪的四川灯戏包含着因“移民填川”而吸收的各省原籍的文化习俗的戏曲演绎因素影响。例如灯戏在表演方面与花鼓戏、端公戏等进行融合并且吸取了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表演技巧,现在灯戏的表演中仍然能看到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表演身法,在剧目方面也汲取成熟的剧种曲目来充实演出内容,如《请医》、《遇龙封宫》、《三孝记》、《四下河南》、《汲水蓝桥》等,这些都是移植于其它剧种的演绎题材。
20世纪的四川灯戏因地域方言、特色音乐、表演形式等差异广泛流行于巴蜀各地,展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和风俗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源于梁平县擅长悲剧的“梁山燈戏”;在南充地区的叫“川北灯戏”,以喜剧出彩而流行又叫“灯儿”或“喜乐神”;流行于涪陵地区载歌载舞广受欢迎的“秀山花灯戏”。还有乐山地区的“夹江堂灯戏”、泸州地区的“古蔺花灯戏”、巫山县的“踩堂戏”、雅安地区的“芦山花灯戏”等。在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间,影响最大的当属南充地区的“川北灯戏”[6]。
四川灯戏历史悠久,承载着巴蜀人民的地方民俗和生活状态,它不断地记录着巴蜀人民鲜明独特的认知和感受。灯戏在清乾嘉年间由乡村进入城镇,由千百个业余小众的群众表演曲目,演变成现在常年流行的地方特色剧种,剧目也变成了多为喜剧和讽刺剧一类的小戏。四川灯戏立足于基层社会生活之中,演的是生活小戏,唱的是民歌小调和村坊小曲,所以它生活气息非常浓烈。独特的审美特征文化展现在其短小精干、通俗易懂,生动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表演形式与传统剧情风格,凸显着巴蜀基层民众与生俱来就特有的性格特点,灯戏长期代表着弱势群体的理想与追求,自然而然地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日常民生。
四、四川灯戏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灯戏从明代算起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即使从清朝嘉道年间算起它也流传发展了近200年。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四川灯戏受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形势的影响,迫使它的发展受到停滞,灯戏的表演连基本的业余水平也无法保持[7]。四川灯戏的生存发展和传承创新,要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而革新,要汲取大剧种川剧给予的生命力来充实自身的戏曲特点,提高文艺表演的参与性和发展的生存竞争力。四川灯戏的命运取决于戏曲事业的爱好者、表演者、研究者和传承者的手中,文化的发展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在于传统戏剧建立合力共进,百花争艳的共同发展目标。四川灯戏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既然是创造于民间的“民间小戏”,那就走来源于民间,也回归于民间的发展道路,促使四川灯戏的快速复兴。四川灯戏一旦脱离百姓生活,脱离人民群众,脱离民生现实,必将会失去发展的基石,从而走向衰弱。
针对过去灯戏戏班长期散流于民间、剧目良莠不齐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改革创新为传承侧重点,促进灯戏的发展能够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除了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和表演形式的创新改革,四川灯戏要立足于民间不仅要传承其小型轻便、多样灵活、通俗幽默等优良文化内容,还要革除人们心中对于它固有的“民间小戏”的定位认知。灯戏的发展吸取各地的特色文化因素,且发展历史长久,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除了对灯戏进行措施保护外还要开展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相关文化活动,增加灯戏等民间艺术的知名度,为其注入新鲜活力。
总结
四川灯戏的演绎内容,除了反映基层百姓的生活形式和民间故事,更应体现在为人生理想而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方向。这既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目标,也是四川灯戏的未来发展的本质和依靠。灯戏是大多巴蜀人民对于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自然流露与自我映照,简单点说就是贴近现实、贴近的群众、贴近生活;灯戏能长期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从而广受欢迎,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方向是一致的,它以人民群众取材,演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灯戏的戏剧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表达也会回归于生活。
参考文献
[1]独特的四川戏剧艺术奇葩《四川灯戏集》前言[Z]. 严福昌
[2]中国戏曲[M]. 章诒和.1999:3-18,41-80,119-127,143-160
[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J]. 王娜.《魅力中国》2017.000(3):27-28
[4]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根[J]. 人民网.
[5]中国戏曲文化[J]. 谭舯.《统一论坛》2013(03)
[6]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 施旭升. 2002.
[7] 挖掘抢救老观灯戏 20余个失传剧目将重返舞台[J]. 人民网
关键词:四川灯戏;审美特征;传承创新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历史上各民族的思想观念、民族特征、文化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历史悠久,由先祖创造,被后人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民族风俗、教育生活、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很多部分。我国的戏剧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也称戏曲。我国的戏曲发展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古老,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征。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歌舞表演,有300多个剧种。戏曲运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剧目剧情,融合地区文化特色,不同地区的戏曲拥有不同的演绎特点,例如地方戏曲、京剧和话剧[1]。
四川灯戏是源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不断的完善发展而创造,是无数民间艺术家世代相传的艺术结晶,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灯戏最开始只在农村流动演出,大多是业余性的自编自演。灯戏要适应农村具有限制性的演出情况,对演出场地、规模、道具等都要求不高。场地不需要很大,一块能容纳三五个人活动的空地就能表演,比如堂屋前、院坝里、草坪上等等。观众可以从四面欣赏演出的节目,灯戏的出现填补了地方劳动人民的精神空缺,以戏曲的表演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
二、灯戏的起源与发展
四川灯戏做为极具代表性的四川传统戏剧之一,主要流行发展于川北和川东北地区。最开始是当地农民为庆祝丰收和欢度春节的时候而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庆祝活动,后来灯戏经过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慢慢地变成有故事情节、有表演性的戏剧表演。
传统灯戏独具地方特色且生活气息浓厚,它的演出剧目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正灯,地灯和浪浪灯。正灯主要演绎民间传说的故事题材,有《鞭坠芦花》、《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等;浪浪灯剧目用农村百姓的生活就地取材,有《请长工》、《讨小吵架》、《假报喜》等;地灯剧目以情节简单舞蹈剧目为主,有《数花》、《十二月》等[2]。这三类剧目中以浪浪灯剧目最多,内容大多是嘲笑地主卑鄙贪婪、揭露封建迷信、歌颂广大劳动人民为主要演出题材。
因为灯戏起源的因素,灯戏一般都在晚上演出,如果遇到天气好、月光明亮的时候,就依靠月光照明演出,不用再挂灯照明;如果是月隐夜黑,就需要几盏油灯简单照明即可。随着灯戏的不断发展,灯戏的演出逐渐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准,也渐渐有了戏班子这样的演出队伍。据说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演出活动不管是创作的剧目类型,还是服装道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也有所扩大。演出时照明用的灯分为主灯和台灯。主灯比较大,能标显戏班子的标记还能为演出照明,有的甚至起着打广告的作用画着所要演出的剧目图像。台灯一般固定地挂在场地的四角,根据戏班规模也有八盏、十六盏、二十四盏,样式千姿百态的台灯。灯戏也因为演员在灯的照明下演出而得名。
19世纪,四川灯戏已不限制于灯会的演出,而是广泛地走进了民间平时田间院坝庆贺丰收,祈福辟邪的活动中。例如在川北地区,演绎民间祈福的活动的表演是灯戏,而主持祈福仪式的人同时也是灯戏艺人,灯戏和民间祭祀活动已经有了深刻的连续。后来,由于农村经济不景气,灯戏班无法生存,班纷纷解散,于是灯戏艺人便联合端公(男巫)组成了以驱邪祈福为主要演出内容的“端公班”。新中国后,各界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加重视起来,在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进行下,灯戏重新恢复生命力,逐渐发展起来。除了参加了四川省本地戏剧剧目的鉴定演出,灯戏也参与了由文化部组织的抢救性戏曲录像。在红军长征时期,因为红军队伍途经川北,川西北等地区,红军的英勇事迹也为四川灯戏留下了许多珍贵得剧目资料[3]。
三、四川灯戏的审美文化特征
从灯戏表演方面的审美文化特征来看,灯戏的表演比较接近生活,多有跳跃性的舞蹈动作,具有活泼开朗,自由轻松的特点。演出形式以唱为主,唱腔明快质朴,富有民歌曲调的特色,大段的陈词说白很少。灯戏吸收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清音曲调,以“胖筒筒”(一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為主调。灯戏除了的伴奏乐器以胖筒筒为主外,也有二胡、唢呐、碗碗琴等乐器为辅,也有盆鼓、小鼓、大锣、小锣、小钹、板、等打击乐器应和[4]。随着灯戏的发展,这种表演形式渐渐趋于完善,甚至开始流行,这少不了灯戏将地方特色与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文化相融合,它的审美特征也开始逐渐突显。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其所具有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所含有的包容性,灯戏能够有长足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其具有包容性。巴蜀艺人广泛吸收借鉴,加以衍化,久而久之便化为己用,形成了极具巴蜀特色审美特征的声腔戏曲班社。
灯戏唱词道白四川方言的地方特征表现突出,淋漓尽致得在戏中发展川人的语言文化。因此,灯戏文化审美的独特之处就显现出浓郁得生活气息,其语言风趣幽默,眉眼动作不拘泥于固定的章程,淋漓尽致,灵活自如,活泼自然。灯戏在城镇乡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长期以来在农村表演的机会更多。农村居民生活淳朴,戏中惩恶扬善、揭露封建迷信,风趣幽默的表演总能令人开怀大笑,不论是表演形式还是演出内容都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灯戏被看做是一个“声腔剧种”,它的声腔有乐曲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轻松活泼的鲜明特点,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声腔剧种”这一概念,源自于当今戏曲研究者的归纳,即把戏曲声腔分为高腔腔系、昆腔腔系、民间说唱类型诸腔系、民间歌舞类型诸腔系、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等,这对于戏曲的研究无疑是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5]。
19世纪的四川灯戏包含着因“移民填川”而吸收的各省原籍的文化习俗的戏曲演绎因素影响。例如灯戏在表演方面与花鼓戏、端公戏等进行融合并且吸取了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表演技巧,现在灯戏的表演中仍然能看到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表演身法,在剧目方面也汲取成熟的剧种曲目来充实演出内容,如《请医》、《遇龙封宫》、《三孝记》、《四下河南》、《汲水蓝桥》等,这些都是移植于其它剧种的演绎题材。
20世纪的四川灯戏因地域方言、特色音乐、表演形式等差异广泛流行于巴蜀各地,展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和风俗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源于梁平县擅长悲剧的“梁山燈戏”;在南充地区的叫“川北灯戏”,以喜剧出彩而流行又叫“灯儿”或“喜乐神”;流行于涪陵地区载歌载舞广受欢迎的“秀山花灯戏”。还有乐山地区的“夹江堂灯戏”、泸州地区的“古蔺花灯戏”、巫山县的“踩堂戏”、雅安地区的“芦山花灯戏”等。在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间,影响最大的当属南充地区的“川北灯戏”[6]。
四川灯戏历史悠久,承载着巴蜀人民的地方民俗和生活状态,它不断地记录着巴蜀人民鲜明独特的认知和感受。灯戏在清乾嘉年间由乡村进入城镇,由千百个业余小众的群众表演曲目,演变成现在常年流行的地方特色剧种,剧目也变成了多为喜剧和讽刺剧一类的小戏。四川灯戏立足于基层社会生活之中,演的是生活小戏,唱的是民歌小调和村坊小曲,所以它生活气息非常浓烈。独特的审美特征文化展现在其短小精干、通俗易懂,生动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表演形式与传统剧情风格,凸显着巴蜀基层民众与生俱来就特有的性格特点,灯戏长期代表着弱势群体的理想与追求,自然而然地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日常民生。
四、四川灯戏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灯戏从明代算起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即使从清朝嘉道年间算起它也流传发展了近200年。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四川灯戏受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形势的影响,迫使它的发展受到停滞,灯戏的表演连基本的业余水平也无法保持[7]。四川灯戏的生存发展和传承创新,要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而革新,要汲取大剧种川剧给予的生命力来充实自身的戏曲特点,提高文艺表演的参与性和发展的生存竞争力。四川灯戏的命运取决于戏曲事业的爱好者、表演者、研究者和传承者的手中,文化的发展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在于传统戏剧建立合力共进,百花争艳的共同发展目标。四川灯戏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既然是创造于民间的“民间小戏”,那就走来源于民间,也回归于民间的发展道路,促使四川灯戏的快速复兴。四川灯戏一旦脱离百姓生活,脱离人民群众,脱离民生现实,必将会失去发展的基石,从而走向衰弱。
针对过去灯戏戏班长期散流于民间、剧目良莠不齐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改革创新为传承侧重点,促进灯戏的发展能够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除了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和表演形式的创新改革,四川灯戏要立足于民间不仅要传承其小型轻便、多样灵活、通俗幽默等优良文化内容,还要革除人们心中对于它固有的“民间小戏”的定位认知。灯戏的发展吸取各地的特色文化因素,且发展历史长久,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除了对灯戏进行措施保护外还要开展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相关文化活动,增加灯戏等民间艺术的知名度,为其注入新鲜活力。
总结
四川灯戏的演绎内容,除了反映基层百姓的生活形式和民间故事,更应体现在为人生理想而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方向。这既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目标,也是四川灯戏的未来发展的本质和依靠。灯戏是大多巴蜀人民对于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自然流露与自我映照,简单点说就是贴近现实、贴近的群众、贴近生活;灯戏能长期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从而广受欢迎,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方向是一致的,它以人民群众取材,演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灯戏的戏剧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表达也会回归于生活。
参考文献
[1]独特的四川戏剧艺术奇葩《四川灯戏集》前言[Z]. 严福昌
[2]中国戏曲[M]. 章诒和.1999:3-18,41-80,119-127,143-160
[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J]. 王娜.《魅力中国》2017.000(3):27-28
[4]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根[J]. 人民网.
[5]中国戏曲文化[J]. 谭舯.《统一论坛》2013(03)
[6]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 施旭升. 2002.
[7] 挖掘抢救老观灯戏 20余个失传剧目将重返舞台[J].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