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时刻关注每一个环节的病虫草害的预防防治工作,并将绿色防护理念融入到小麦种植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依托生物群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种植安全。小麦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始終树立公共植保,绿色环保理念,坚持防重于治害虫,达标用药的防控理念。近年来,随着我国小麦种植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但很多农民群众在小麦生产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种植模式,病虫害防控不到位,防治效果较差,存在严重的药物残留,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构建高效安全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然后论述了小麦高效绿色防治措施,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流行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丰产丰收,为了控制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蔓延,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原则,应该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防治。在具体的防控策略制定过程中,应该立足于预防以综合防治为基础,优先选择微生态农药,抗菌素植物性农药,防生物性农药,植物免疫诱导剂和高效环保助剂。在化学农药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一般选择使用水剂、水乳剂、分散剂等环保型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应该确保不同种类的农药定期更换交替使用,这样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农业面造成的污染。通过构建综合性的绿色高效防治措施,能够更好的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流行,降低病虫草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分析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主要虫害主要包括了红蜘蛛、小麦蚜虫等。通过进一步调查能够发现小麦田间杂草有30多种,恶性杂草有10多种,麦田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等,阔叶类内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马齿苋、荠菜、苍耳、田旋花等。其中小麦蚜虫、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是最常见的病虫害。
1.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
最近几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蚜虫呈现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防治面积在67万亩,小麦蚜虫主要是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由于5月中下旬的昼夜温差相对较大,2019年小麦蚜虫的繁殖扩散发生期比历年同期早了一周左右,5月底到6月上旬,由于降雨量偏多,十分有利于小麦蚜虫的繁殖和扩散,6月上旬小麦蚜虫进入危害高峰期,100株小麦蚜虫的量超过了2500头,有些小麦田蚜株率高达100%。
2.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类病害,这种病害的发生流行与降雨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麦赤霉病2018年到2020年发生流行面积超过了15万亩,防治面积在2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4~5月份降雨量逐渐增多,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和发病面积呈现逐年加重趋势,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进行针对性防控。
3.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
2018年到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白粉病呈现3~4级流行,发生面积超过了21万亩,防治面积在27万亩左右。通过对小麦白粉病这些年的流行特点调查,能够发现该类疾病在小麦田间呈现中度流行态势,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
4.小麦田间杂草
小麦田间杂草呈现偏重度发生,并且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相互生长,小麦田间杂草危害面积超过了46万亩,综合防治面积在44万亩左右。其中小麦杂草主要以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为主,混合生长一定量的阔叶类杂草。
二、小麦病虫草害减量防控策略
1.坚持综合防治原则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防控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多种防治手段的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升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综合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1]。要结合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采用防治措施,尽可能为小麦创造一个无病害的环境。小麦播种之前应该进行土壤翻耕,利用阳光杀灭土壤当中的致病原微生物,同时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另外还应该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种植制度科学确定,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做到合理灌溉,科学施肥,营造良好的群体密度[2],强化田间通风换气,增加光照强度,这样能够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2.坚持一喷三防和统防统治策略
小麦进入生长中后期之后,应该坚持肥料和药物混合喷雾,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的方法,这样能够增加小麦田间的抗击性能抗倒伏能力,做到病虫草害兼治,减少化学防治频率和药物使用量。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坚持统防统治的原则,这样能够提高药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减少药物使用量。要积极组织辖区范围内的专业服务组织,使用高效农业机械设备,开展社会化统防统治,解决病虫草害防治人工不足,防治技术不到位,防治不及时的问题,提高防治效果。
三、小麦病虫草害高效绿色防控措施
1.优化品种布局
在小麦种植之前,应该优选抗病性能优异的小麦品种,降低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病风险。要确保小麦种植区域品种的一致性,以2~3个品种为主推品种并搭配种植3~4个辅助品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田间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的现象,避免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一定差异,降低小麦病害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小麦的集中管理,集中喷药,集中收获[3]。
2.积极开展冬前化学除草
入冬之前田间杂草生长弱,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坚持冬前防治为主,春季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当小麦苗生长到3~4叶期,杂草生长到三叶期前,每亩选择使用7.5%的啶磺草胺12.5g,甲基二磺隆25-30ml、氟唑磺隆3-5g混合之后兑水30kg进行田间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小麦阔叶杂草可以在3~4叶期,使用72%2,4-滴丁酯、20%的2甲4氯水剂,每亩使用量为50mL、200mL,兑水40kg喷雾,效果显著。
3.狠抓病虫害防治
4月中下旬是小麦多种病虫害发病流行的高峰期,在这个时间点应该重点防治好小麦细白粉病和赤霉病,防除田间杂草。要保护好田间害虫天敌,在害虫天敌不能够控制病虫害时喷施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结合田间病虫害危害程度,每间隔7~10天防治一次。对于白粉病和赤霉病,可以选择使用生物源农药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加磷酸二氢钾80~100g或壳聚糖50g,混匀后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以及50%多菌灵,70%托布津,45%三唑酮福美双或40%三唑酮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赤霉病。对于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阿维菌素、抗蚜威、吡虫啉等化学药物进行防治。5月初到6月底蚜虫大范围发生之后,要做好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控制田间蚜虫。在化学药物防控过程中,应该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积极推广应用菊酯类复配剂,同时应该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致病原和害虫产生耐药性。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进一步优化用药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统防统治模式,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为了提高药效,还可以在药液当中添加相应的辅助增强剂,例如白醋或者有机硅等。
【参考文献】
[1]郑庆伟.北方春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的无害化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3(3):39-40.
[2]徐显中.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11):44-44.
[3]熊一,刘全哲.勉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50-52.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流行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丰产丰收,为了控制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蔓延,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原则,应该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防治。在具体的防控策略制定过程中,应该立足于预防以综合防治为基础,优先选择微生态农药,抗菌素植物性农药,防生物性农药,植物免疫诱导剂和高效环保助剂。在化学农药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一般选择使用水剂、水乳剂、分散剂等环保型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应该确保不同种类的农药定期更换交替使用,这样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农业面造成的污染。通过构建综合性的绿色高效防治措施,能够更好的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流行,降低病虫草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分析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主要虫害主要包括了红蜘蛛、小麦蚜虫等。通过进一步调查能够发现小麦田间杂草有30多种,恶性杂草有10多种,麦田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等,阔叶类内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马齿苋、荠菜、苍耳、田旋花等。其中小麦蚜虫、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是最常见的病虫害。
1.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
最近几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蚜虫呈现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防治面积在67万亩,小麦蚜虫主要是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由于5月中下旬的昼夜温差相对较大,2019年小麦蚜虫的繁殖扩散发生期比历年同期早了一周左右,5月底到6月上旬,由于降雨量偏多,十分有利于小麦蚜虫的繁殖和扩散,6月上旬小麦蚜虫进入危害高峰期,100株小麦蚜虫的量超过了2500头,有些小麦田蚜株率高达100%。
2.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类病害,这种病害的发生流行与降雨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麦赤霉病2018年到2020年发生流行面积超过了15万亩,防治面积在2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4~5月份降雨量逐渐增多,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和发病面积呈现逐年加重趋势,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进行针对性防控。
3.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
2018年到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小麦白粉病呈现3~4级流行,发生面积超过了21万亩,防治面积在27万亩左右。通过对小麦白粉病这些年的流行特点调查,能够发现该类疾病在小麦田间呈现中度流行态势,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
4.小麦田间杂草
小麦田间杂草呈现偏重度发生,并且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相互生长,小麦田间杂草危害面积超过了46万亩,综合防治面积在44万亩左右。其中小麦杂草主要以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为主,混合生长一定量的阔叶类杂草。
二、小麦病虫草害减量防控策略
1.坚持综合防治原则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防控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多种防治手段的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升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综合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1]。要结合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采用防治措施,尽可能为小麦创造一个无病害的环境。小麦播种之前应该进行土壤翻耕,利用阳光杀灭土壤当中的致病原微生物,同时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另外还应该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种植制度科学确定,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做到合理灌溉,科学施肥,营造良好的群体密度[2],强化田间通风换气,增加光照强度,这样能够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2.坚持一喷三防和统防统治策略
小麦进入生长中后期之后,应该坚持肥料和药物混合喷雾,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的方法,这样能够增加小麦田间的抗击性能抗倒伏能力,做到病虫草害兼治,减少化学防治频率和药物使用量。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坚持统防统治的原则,这样能够提高药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减少药物使用量。要积极组织辖区范围内的专业服务组织,使用高效农业机械设备,开展社会化统防统治,解决病虫草害防治人工不足,防治技术不到位,防治不及时的问题,提高防治效果。
三、小麦病虫草害高效绿色防控措施
1.优化品种布局
在小麦种植之前,应该优选抗病性能优异的小麦品种,降低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病风险。要确保小麦种植区域品种的一致性,以2~3个品种为主推品种并搭配种植3~4个辅助品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田间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的现象,避免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一定差异,降低小麦病害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小麦的集中管理,集中喷药,集中收获[3]。
2.积极开展冬前化学除草
入冬之前田间杂草生长弱,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坚持冬前防治为主,春季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当小麦苗生长到3~4叶期,杂草生长到三叶期前,每亩选择使用7.5%的啶磺草胺12.5g,甲基二磺隆25-30ml、氟唑磺隆3-5g混合之后兑水30kg进行田间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小麦阔叶杂草可以在3~4叶期,使用72%2,4-滴丁酯、20%的2甲4氯水剂,每亩使用量为50mL、200mL,兑水40kg喷雾,效果显著。
3.狠抓病虫害防治
4月中下旬是小麦多种病虫害发病流行的高峰期,在这个时间点应该重点防治好小麦细白粉病和赤霉病,防除田间杂草。要保护好田间害虫天敌,在害虫天敌不能够控制病虫害时喷施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结合田间病虫害危害程度,每间隔7~10天防治一次。对于白粉病和赤霉病,可以选择使用生物源农药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加磷酸二氢钾80~100g或壳聚糖50g,混匀后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以及50%多菌灵,70%托布津,45%三唑酮福美双或40%三唑酮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赤霉病。对于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阿维菌素、抗蚜威、吡虫啉等化学药物进行防治。5月初到6月底蚜虫大范围发生之后,要做好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控制田间蚜虫。在化学药物防控过程中,应该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积极推广应用菊酯类复配剂,同时应该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致病原和害虫产生耐药性。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进一步优化用药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统防统治模式,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为了提高药效,还可以在药液当中添加相应的辅助增强剂,例如白醋或者有机硅等。
【参考文献】
[1]郑庆伟.北方春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的无害化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3(3):39-40.
[2]徐显中.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11):44-44.
[3]熊一,刘全哲.勉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