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始终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理应在培育核心价值观方面走在前列。因此本文以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探讨利用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关键词: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11-01
  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培育主体,教师需要积极利用丰富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接受优秀文化和思想对自己的洗礼。
  1.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一种道德规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所以这种道德规范需要全民遵守,它能够极大地凝聚中华儿女的力量。在任何时候,普世的道德规范对国家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失去道德规范,个人行为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另外,每一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个時代精神的精华,它是每一个人可以遵循的普遍精神,能够唤起更多积极、正面的社会力量。
  在时代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繁杂的矛盾、思想烦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够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思想标准,检视我们的行为准确,让我们更好地构建个人的思想道德结构。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深刻体现,它的存在代表着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而言,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要素。
  2.利用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1) 主题演讲,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要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这一内容为主题,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其重要的时代特征。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校园活动的适宜性,组织真正能够传递思想并且收获良多的活动。
  例如,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演讲活动,一方面给予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我国先进的思想文化,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升自我修养,同时在演讲的过程中也可以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实际演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广泛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和文化,同时不忘挖掘当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注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另外,学生通过个人的理解和先进知识的吸取,要阐述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树立民族意识感和自信心。
  (2) 走出校园,激励学生树立奉献社会的青春理想
  爱国、友善是每个公民在个人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准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常怀奉献精神。所以学校需要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散发青春的光芒。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活动,自主去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温暖。同时也可以自发组织“回馈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打扫社区卫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建立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让“奉献、有爱”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让积极正能量的思想意识不断传播。
  为了更深入地发挥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要有效借助学科资源,让学生寻根问祖,一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和本乡本土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另一方面通过校外的走访活动,寻找感人的社会故事,为热烈的青春人生注入更多的情怀,培养自身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3) 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构建完备的法律思维意识
  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法制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往往由于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薄弱,导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多数学生因此受到了伤害。因此,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普法教育的宣传,经常性地组织法制教育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法律思维意识。例如,可以邀请司法工作人员到学校实地演讲,宣传法律思想和知识,并结合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习法律常识,懂得保护自我。为了将法律思想植根于学生脑海,学校需要多渠道扩展法律知识,比如,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在校园网中开设专栏,传播法律思想和知识。为了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同时在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等平台进行法律宣传,并且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让懂法、学法以及守法的思想深入人心,感染学生。以此借助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3.结语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将其融入。作为育人阵地,学校自然担任着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而校园活动是实现这一培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需要以主题演讲、走出校园以及法制教育等一系列校园活动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激励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意识来感恩社会,树立奉献精神,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龙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2(23):529-529
  [2]张兴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37(34):106-106
  [3]蔡信强.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9):713-7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漳州市2019年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利用校本资源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zdy1859)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现代的篮球比赛对球员的水平要求比以前更高了,更体现出攻击性、进攻性。而攻击性防守中打、抢、断球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球队竞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以本校新生篮球赛为研究
摘 要:新课改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要充分展现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保证数学教育工作面向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科中得到发展。所以此种基础上,教师也要加强对教材的有效研究,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合理应用数学知识,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
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中介语石化的现象。要想避免或解决中介语石化问题,就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提供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且要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如今,已进入多
摘 要: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多年,但是在教师和家长心中,音乐艺术教育的尬尴地位依然没有改变,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和审美观念也是教育的缺失,在小学,强化音乐艺术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音乐艺术;学生素养;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G 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09-01  学生拥有典雅艺术素养和高雅的审美观念,对于他们的健康成
摘 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密切。英语是最常用的一种语言,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将来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小学英语课上核心素养的渗透,必须通过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步骤的简化以及有效策略的实施来实现。尊重学生的同时理解他们,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也将变得非常高效,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 
希腊早在6000年前就有了酿酒工艺,酒与希腊古老的文明紧紧相连.在希腊,历史最悠久并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酒是松香味希腊葡萄酒.这是一种用优质葡萄生产的淡黄葡萄酒,在酿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