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活”中学政治课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它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政治学科的优势。但思想政治的内容条理性很强,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枯燥和无味,一到政治课就打瞌睡,总是不感兴趣。如何上活政治课成了很多老师的心头病,笔者经过多年的政治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把思想政治课备“活”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很多政治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政治课不需要怎么“备”,就那么点内容。初中的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候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内涵,备好学生、备好教材。我认为在备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思考,比如上一节课结束之前,就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的布置互动作业,如“演小品”、“讲成语故事”、“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讲解”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面深刻的预习,还可以在下一次课的开头让学生表演或讲解他们所准备的东西作为课的导人,从而将课推向高潮;二是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然政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把它与现实生活和周边事物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一些道德范畴、身心健康、法律法规、基本国情等知识,留心日常生活和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身上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办法。
  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创新导课。“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智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颖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导课切忌死板,应灵活设计,堂堂出新,教出趣味,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产生厌倦情绪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直接导人、衔接导人、悬念导人、典故导人等等。例如:在讲“变态心理的自恋癖”时,由教师首先讲了古希腊神话有关自恋癖的故事:“那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此对那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那喀索斯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词。”这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在轻松而活跃的气氛完成了课堂教学,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情境,要创新方法。我们平常在学校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政治课而喜欢谈论政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因为学生可以而且希望以自由人的身份亲身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主张,以及关注新事件和新热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这样的方式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大胆的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将自己所收集的相应事例加进教学实践当中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三、穿针引线,突出学生“主体”
  “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实践告诉证明,课讲在天衣无缝,如果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个性得不到宣泄,教师都是在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多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灵活运用名言警句
  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穿插了许多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歌等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刻的理论和教条,它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途经,充分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
其他文献
活动可以成为学习兴趣的动力,活动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间接动力因素。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班级活动没有得到正常的开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个性受到了限制,得不到张扬,部分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如何处理好班级活动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适当开展一些有效的班级活动,对提高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  学生可以在游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毫无疑问,体育教学也应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将来生存和发展的本领。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广仁说:“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想鼓励学生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其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依托,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  阅读是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自学能力。首
期刊
现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在《我所理解的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提到:在西语中,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协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从中我们认为,教育的基本元素是“激”和“扬”,教育就是激扬——让生命激情飞扬,让生命闪烁光芒。  班级文化是由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级活动、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班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此的认识是: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意义非常。  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教学低效率的症结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点圆”工作系统,根据“点圆”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可以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为对外的外延管理和对内的内涵管理两大工作体系,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对外的工作,运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进行对内的管理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外延管理  将中学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确立为“点”的内容,将与学校德育工作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沟通工作确立为“圆”的内容,形成有利于中学学校
期刊
十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边远山村小学复式班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更多的爱心、耐心、童心和对学生的放心。  一、“爱心”是亲近孩子的基石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农村的孩子,在穿着上不怎么体面,而且卫生方面可以说是比较差的,但是在他们的脸上经常有着灿烂的徽笑,活蹦乱跳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校园里。有儿童多的地方确实充满阳光,处处
期刊
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已成为全社会性的共识。在科技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领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教研和教改。我粗浅地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思维能力,引领学生的创新意识  今天的小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必须培养他们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技能,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通过科技教学活动,鼓励他们探索真理,学会创新,培养他们学习科技、掌握科技的情趣和志向。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