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它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政治学科的优势。但思想政治的内容条理性很强,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枯燥和无味,一到政治课就打瞌睡,总是不感兴趣。如何上活政治课成了很多老师的心头病,笔者经过多年的政治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把思想政治课备“活”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很多政治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政治课不需要怎么“备”,就那么点内容。初中的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候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内涵,备好学生、备好教材。我认为在备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思考,比如上一节课结束之前,就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的布置互动作业,如“演小品”、“讲成语故事”、“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讲解”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面深刻的预习,还可以在下一次课的开头让学生表演或讲解他们所准备的东西作为课的导人,从而将课推向高潮;二是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然政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把它与现实生活和周边事物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一些道德范畴、身心健康、法律法规、基本国情等知识,留心日常生活和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身上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办法。
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创新导课。“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智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颖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导课切忌死板,应灵活设计,堂堂出新,教出趣味,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产生厌倦情绪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直接导人、衔接导人、悬念导人、典故导人等等。例如:在讲“变态心理的自恋癖”时,由教师首先讲了古希腊神话有关自恋癖的故事:“那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此对那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那喀索斯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词。”这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在轻松而活跃的气氛完成了课堂教学,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情境,要创新方法。我们平常在学校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政治课而喜欢谈论政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因为学生可以而且希望以自由人的身份亲身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主张,以及关注新事件和新热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这样的方式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大胆的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将自己所收集的相应事例加进教学实践当中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三、穿针引线,突出学生“主体”
“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实践告诉证明,课讲在天衣无缝,如果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个性得不到宣泄,教师都是在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多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灵活运用名言警句
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穿插了许多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歌等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刻的理论和教条,它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途经,充分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
一、把思想政治课备“活”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很多政治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政治课不需要怎么“备”,就那么点内容。初中的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候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内涵,备好学生、备好教材。我认为在备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思考,比如上一节课结束之前,就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的布置互动作业,如“演小品”、“讲成语故事”、“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讲解”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面深刻的预习,还可以在下一次课的开头让学生表演或讲解他们所准备的东西作为课的导人,从而将课推向高潮;二是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既然政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把它与现实生活和周边事物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一些道德范畴、身心健康、法律法规、基本国情等知识,留心日常生活和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身上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办法。
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创新导课。“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智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颖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导课切忌死板,应灵活设计,堂堂出新,教出趣味,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产生厌倦情绪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直接导人、衔接导人、悬念导人、典故导人等等。例如:在讲“变态心理的自恋癖”时,由教师首先讲了古希腊神话有关自恋癖的故事:“那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此对那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那喀索斯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词。”这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在轻松而活跃的气氛完成了课堂教学,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情境,要创新方法。我们平常在学校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政治课而喜欢谈论政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因为学生可以而且希望以自由人的身份亲身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主张,以及关注新事件和新热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这样的方式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大胆的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将自己所收集的相应事例加进教学实践当中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三、穿针引线,突出学生“主体”
“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实践告诉证明,课讲在天衣无缝,如果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个性得不到宣泄,教师都是在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多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灵活运用名言警句
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穿插了许多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歌等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刻的理论和教条,它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途经,充分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