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考话题作文热起来了,教师针对这一“动向”平时也较多地开展话题作文训练。在话题作文的指导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容易步入这些误区: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淡化审题这一环节;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淡化或否定文体特征”;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从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本文就以上几点笔者展开阐述,并且论述了学生写好考场作文还应兼顾的两个“务必”,那就是:务必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务必要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关键词】话题作文 误区规避 指导
“话题作文”是一种全新的命题方式,它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有“立意自由、选材广泛、文体不限、写法灵活”等特点。内容上、观点上的“开放性”,写法上、体例上的“灵活性”,为所有的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自由天地,学生们再也不必担心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也不用担心自己还有哪种文体掌握不到家。对于同一话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即便如此,要写好话题作文也并非易事。
目前教师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上,存在着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淡化审题这一环节!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这一环节不能淡化。“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辨析此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有多少进入了话题的范围?故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仔细地审题、认真地揣摩题意,才能确立话题的范围。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多到十来句,但无论长短,审题时就考生而言,都应仔细阅读、揣摩。我们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中,不仅要学生明确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要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对文章的写作角度、文章主旨有整体把握。这不仅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更具方向性,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更能增强学生作文时的自信心,从而写出不偏题、不跑题的考场作文。
误区二: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文体的要求上,有了巨大的变革,体现了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这就使得学生在作文时,在选取表情达意的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再为单一的文体局限而苦恼。但是,有些人却将“文体不限”片面地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以致写出来的文章,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散文不像散文,来了个“四不像”。其实,“文体不限”的意思是选写何种文体不加限制,而非不要文体。文体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石。所以,在辅导学生时,教师应当强调这一点:作文必须讲究文体,既指选定了某种文体后,写出的文章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的要求,记叙文要像记叙文、议论文要像议论文、散文要像散文。否则,借“文体不限”弱化或否定文体,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随心所欲,是违背“话题作文”初衷的,只会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误区三: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从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在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中,“创新”一直作为教师的首要目标。不过近来,却发现我们有的教师和学生由于过于追求所谓“创新”而忽视了对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以至出现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情景:作文中错别字连篇,标点误用、滥用甚至不用,结构混乱、一段到底,叙述条理不清,议论更是泛泛而谈,而且书写潦草,令读者犹如是在读“天书”等等。试想,这样的文章即使内容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能说是好文章吗?其实,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都是平时不注重训练基本功所造成的恶果。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促使他们能自觉地进行语言的锤炼;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表情达意、阐述见解;更要指导学生多写多练,为学生在作文时的那一刻激情的喷发,进发出“创新、想象”的火花,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要写好话题作文,真正的不二法门仍是平时多训练,教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
另外,要想学生写出优异的考场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时,除上文所阐述的要指导学生怎样审好题、把握住文体的特征、练好作文基本功,还要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兼顾到两个“务必”:①务必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有人说:写话题作文时,只要紧扣话题,在话题范围中“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都可以。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不当之处的。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文章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生存观等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故文章在其立意指向必然是道德范畴的,必然涉及到利与害、得与失、生与死、是与非等价值取向。而且结合材料寓意思考,这种价值取向一定要是正面的,即要符合当今法制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思想健康。这是写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故作文时,决不能以“说真话”为由,摒弃崇高,放弃作文育人的正确引导作用。“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中往往有这样的启发性导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吗?”“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和看法”等等,这些提示明白无误地要求学生要写自己的经历、体验以及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审视角度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人生和社会,说真话、表真情,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独到见解。②务必要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实;散文材料丰富多样等。
总之,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写出优秀的话题作文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授之以有着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那就会“事半而功倍”,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效果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第9期
[2]张伯华《初中生话题作文》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葛宇虹《基础作文例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关键词】话题作文 误区规避 指导
“话题作文”是一种全新的命题方式,它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有“立意自由、选材广泛、文体不限、写法灵活”等特点。内容上、观点上的“开放性”,写法上、体例上的“灵活性”,为所有的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自由天地,学生们再也不必担心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也不用担心自己还有哪种文体掌握不到家。对于同一话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即便如此,要写好话题作文也并非易事。
目前教师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上,存在着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淡化审题这一环节!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这一环节不能淡化。“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辨析此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有多少进入了话题的范围?故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仔细地审题、认真地揣摩题意,才能确立话题的范围。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多到十来句,但无论长短,审题时就考生而言,都应仔细阅读、揣摩。我们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中,不仅要学生明确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要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对文章的写作角度、文章主旨有整体把握。这不仅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更具方向性,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更能增强学生作文时的自信心,从而写出不偏题、不跑题的考场作文。
误区二: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文体的要求上,有了巨大的变革,体现了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这就使得学生在作文时,在选取表情达意的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再为单一的文体局限而苦恼。但是,有些人却将“文体不限”片面地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以致写出来的文章,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散文不像散文,来了个“四不像”。其实,“文体不限”的意思是选写何种文体不加限制,而非不要文体。文体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石。所以,在辅导学生时,教师应当强调这一点:作文必须讲究文体,既指选定了某种文体后,写出的文章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的要求,记叙文要像记叙文、议论文要像议论文、散文要像散文。否则,借“文体不限”弱化或否定文体,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随心所欲,是违背“话题作文”初衷的,只会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误区三: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从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在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中,“创新”一直作为教师的首要目标。不过近来,却发现我们有的教师和学生由于过于追求所谓“创新”而忽视了对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以至出现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情景:作文中错别字连篇,标点误用、滥用甚至不用,结构混乱、一段到底,叙述条理不清,议论更是泛泛而谈,而且书写潦草,令读者犹如是在读“天书”等等。试想,这样的文章即使内容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能说是好文章吗?其实,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都是平时不注重训练基本功所造成的恶果。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促使他们能自觉地进行语言的锤炼;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表情达意、阐述见解;更要指导学生多写多练,为学生在作文时的那一刻激情的喷发,进发出“创新、想象”的火花,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要写好话题作文,真正的不二法门仍是平时多训练,教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
另外,要想学生写出优异的考场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时,除上文所阐述的要指导学生怎样审好题、把握住文体的特征、练好作文基本功,还要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兼顾到两个“务必”:①务必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有人说:写话题作文时,只要紧扣话题,在话题范围中“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都可以。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不当之处的。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文章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生存观等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故文章在其立意指向必然是道德范畴的,必然涉及到利与害、得与失、生与死、是与非等价值取向。而且结合材料寓意思考,这种价值取向一定要是正面的,即要符合当今法制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思想健康。这是写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故作文时,决不能以“说真话”为由,摒弃崇高,放弃作文育人的正确引导作用。“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中往往有这样的启发性导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吗?”“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和看法”等等,这些提示明白无误地要求学生要写自己的经历、体验以及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审视角度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人生和社会,说真话、表真情,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独到见解。②务必要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实;散文材料丰富多样等。
总之,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写出优秀的话题作文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授之以有着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那就会“事半而功倍”,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效果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第9期
[2]张伯华《初中生话题作文》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葛宇虹《基础作文例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