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写作都被定格在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在转入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很难适应,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学生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一、写日记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学生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日记同作文一样,要运用学生自己所学的字、词、句、段、篇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日记一旦形成习惯,就具有广泛性和经常性。所以在日记中,语言基础知识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得到最广泛、最自觉的实践运用。
  2、能直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达到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与记日记的基本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日记与作文相比,在实现上述要求上,还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记日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及时记写,学生对事件的感知、认识等记忆得清楚,写来所费功夫不多;二是记日记是学生真正的“我口写我心”,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具有较大的主动性、灵活性,非常自由,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真情实感。所以,日记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直接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3、记日记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陶冶。学生要写出一篇日记,必须有自己的感知、认识、情感等因素的参与。这就决定了记日记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情感陶冶的过程和认识深化的过程,能起到塑造学生独立自主,不断向上的健康人格的作用。
  二、日记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语文“九义人教版”教材中,编者在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编入了日记。且编写方法与“通知”、“请假条”等其他应用文很不相同。编者先在第二十五课编入《雷锋日记二则》,作为讲读课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日记这一应用文体的特点。然后再在“基础训练七”中的作文训练中,专门以“作文”的形式,来具体地要求全面、系统地教学日记,训练学生记写作。其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较准确地掌握日记从格式到内容的写作特点。透过这几次课,还可以看出编者更深刻的意图,即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开始”。写日记,而且将是不间断地记日记,让日记为学生的启蒙作文服务。
  三、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单凭小学三年级那几节专门的日记课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日记教学的要求的。要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运用日记,使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持之以恒。在小学阶段整套教材中,只有第六册第七单元集中进行了日记和教学与训练,而以后四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均未再提出写日记。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日记这一文体,还需要我们老师在四至六年级,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循序渐进。我们进行日记教学,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记。日记,三年级的日记教学和训练显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作为对学生学习语文及其它方面都有极大帮助的这一文体,要使学生掌握并终身享用,我们只有在教学、训练中按照规定的训练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上述这一最高目标。一是在训练中,对学生日记的数量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所谓日记,就是要天天记。但对初学日记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这样一步到位,而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记日记;四年级时可以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一篇日记五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五篇。老师一定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里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在小学里,各年级段的学生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初学日记的三四年级学生,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格式的规范和怎么记一件事上。五年级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一篇日记要突出一个中心上,六年级可把重点放在日记和作文的衔接上。这样,使学生的日记训练由低段向高段不断地发展。
  3、搞好学生日记同命题作文的衔接教学。学生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老师指导学生撷取其中某篇,按照记叙文训练的具体要求进行改写,使它变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好作文。这样,就能逐渐让日记训练起到作文启蒙教育的作用。
  总之,作文能力须不断训练、积累才能形成和提高,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并从中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激发并保持学习作文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数学的分支众多,在小学数学中一开始主要是运用算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代数的思想也慢慢进入了学生们的视野。由算术到代数是小学生认知的一个飞跃,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使得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抽象。在算术的学习中,如果没有较好的提前将代数思想渗透进来,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代数的眼睛和耳朵”思考算术问题,充分挖掘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
期刊
分层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生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本人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它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学生之间,既有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
期刊
听,说,读,写是我们习得英语的基本途径。在目前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对写作有畏难的情绪,总觉得难以写好,考试时感到很茫然。根据笔者实际教学实践及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发现,高中生中能够认真对待书面表达并且写作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大概只占三到四成,这与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总体目标是不相吻和的。因此,大力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是每位高中英语教师亟不可待的任务。写作是英语教学过程中
期刊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体育教学属于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  体育课与文化课相比较,其教学目的及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它是一门以身体实践为主的教学科目。男生天性好动,并积极、主动、活跃的配合老师,所以想上好男生的室外体育课相对容易些。而相比之下,女生就显得文雅、羞怯、柔弱,甚至对稍有难度的技术动作产生畏惧心理。女生所表现出来的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各个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际的障碍。随着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
期刊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一是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
期刊
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发挥独特的功能。”由此看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不仅能从实验中去认知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谈一下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创新教学。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约占实验总数的9
期刊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对实践具有指导性。新型教学理念的推广,使初中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但客观条件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又使现代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阻碍。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同过提高教师素养,完成教育理念上的转变方能驾驭现代教学模式。  1、讲谈接受式。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
期刊
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特别是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因而当非主流文化成为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加之作为社会个体的学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在思想品德方面就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的负面作用会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