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在世界语言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球各地学习汉语越来越受欢迎,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也日益增多,中国高校招来的留学生不断上升,为了了解来华留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困难与不适应的情况,研究者选择泰国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学术状况、心理压力等方面了解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探索影响泰国留学生适应的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通过本研究了解泰国留学生来华后会面临到哪些与本国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这些差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造成或加剧留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负面的内心体验,通过这些因素来了解这些负面的内心体验是如何出现,以及如何发展的,同时,在给答案以后,也会找出泰国留学生如何改善这种负面的内心体验,最后也提出了来华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社会文化 内心体验
一、跨文化适应概念界定
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1883),他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适应还是有很大差别。现在为众多研究者认可的是人类学家Redfield, Linton和Herskovits的定义,“跨文化适应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发生的文化模式的变化”。董萃(2005)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个体处于不同的文化中时进行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的缓慢和渐进的过程。个体会因为最初进入新文化时的新鲜而感到兴奋慢慢变得由于感受到差异而变得迷茫、低沉,但随着个体渐渐地调整,其情绪状态渐渐回升,从而适应了新的文化。阿德勒(Adler)还对跨文化转变中心理过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兴奋)、不统一性阶段(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否定性阶段(坚持主见和自尊心)、自律期阶段(沉着、自信)以及独立其阶段(充裕的感情生活)。Ward(1999)则认为,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e adaptation)分为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是情绪的适应,主要指心理健康和满意感;社会文化适应则属于行为上的适应,主要指个体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
综上,本研究对跨文化适应做出如下定义:当个体或群体和新文化有直接的接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个体经历不同阶段做出调整、接受等变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心理和社会较为适应的状态。跨文化适应首先对应的是留学生来华后的“不适应”这里指留学生来华后,对其所感受到的差异的负面的内心体验,而这里的差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本国学习、生活、环境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二是与自己预期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对跨文化适应界定的关键词有两个,其一是差异,其二是负面的内心体验,如果留学生来华后有了负面的内心体验,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他本国的情况类似,则不属于本次的研究范畴,同理,如果留學生来华后感受到了差异,但得到的是好的内心体验,则也不属于“不适应”的界定范围。
二、跨文化适应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与扩展,人们跨国或跨地区的流动增加,跨文化适应问题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杨红军(2005)认为跨文化适应研究经历了开端、发展和黄金时期三个阶段。早期跨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1903年美国人口统计发现,占美国人口20%的移民却占了住院病人的70%,这个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和兴趣,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者主要将移民当作研究对象,并且认为跨文化适应不良会出现在个体从一种文化移居到另一种文化后,主要表现为各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跨文化研究进入发展阶段,研究者将研究的焦点慢慢转向对移民的心理压力的研究,并涉及到移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各种心理异常的压力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对移民和留学生的关注扩展到对一些商人、旅行者、旅居的技术专家甚至难民的关注。研究的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梳理跨文化适应理论:
1.跨文化适应的人类社会观。人类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移植研究的过程,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适应观点:融合和同化。融合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两种文化处于大致对等的关系,这种观点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关于文化适应的“熔炉观”,体现了文化适应的多元化;同化则是一种单向的过程,是一个集团接受另一个集团的文化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种族优势”观。不论是同化还是融合,其结果都是一方或者双方原有文化丧失。
2.跨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观。跨文化社会心理关注文化人类学所忽视的个体层面,主要从个体水平上研究旅居者来到新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和社会融合。按研究对象,分为长期居旅者的文化适应和短期居旅者的文化适应。对短期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Oberg(1960)的文化冲击理论,他认为文化冲击大体经历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四个过程,这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一般呈现U形曲线。在此基础上,后由发展出了W型曲线,即旅居者在回到母国文化时会再次经历文化冲击,进行新一轮的U型适应调整过程,因此这两个U型经历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W型曲线文化适应模式。
3.跨文化适应的发展观。Kim(1998)指出了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现有理论概念不一致;缺乏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研究之间的协调;未能将长期旅居者和短期旅居者的适应的研究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对跨文化适应非此即彼的狭隘观念。针对以上不足,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补充跨文化适应理论。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研究跨文化适应,首先应对留学生来华后的“不适应”进行界定,这里的“不适应”是指留学生来华后,对其所感受到的差异的负面的内心体验,而这里的差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本国学习、生活、环境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二是与自己预期的差异。首先对案例分析进行几个关键变量一个汇总,具体的编码结果如下表2所示。
上表是对所有案例分析所得到的主要变量进行的编码,以下是作者最终的几个关键结论。
结论一:在“个人情况”中,汉语的熟练程度是非常关键的变量,汉语熟练程度将影响留学生来华后,所体会到的语言差异,而它影响留学生的适应程度又是通过“差异”中两个方面,一是在清华的学习,二是在清华的人际关系,而这几者之间其实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主要脉络有以下几条:汉语熟练程度,会影响留学生在清华的学习,汉语不够好的留学生会在清华本来就比较重的课程下,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例如小G、小I和小K,他的压力水平就很高,而他講到他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学习,而学习的压力又来源于语言,语言差异所造成的额外的学习压力,甚至造成了厌学的情绪,影响了他的适应情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熟练程度影响在清华的学习适应程度,受到另外一个变量的制约,即所在专业对汉语使用的需求程度,有些留学生参加的硕士英文项目,那么汉语的熟练程度对学习的影响就没有这么明显了;汉语的熟练程度影响留学生的人际关系,但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关系,有一个核心中间变量是,留学生的性格,如果留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他人对自己的负面状态如不友好、轻视等”敏感程度高、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等,那么汉语熟练程度就会很影响他们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如小B和小D对“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有非常高的期望,他个人性格也比较内向,容易害羞,因此,虽然他很希望和中国人成为朋友,但因为语言上的不熟练,让他担心自己表达不好而受到中国人的嘲笑,也让他没有自信去和中国人主动聊天,因此,这种对交际以及对方认可的需求,和因为对语言的不自信,而放弃和中国人主动交流的机会,给他的人际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小B和小D的语言不熟练程度其实并不算高,另外,性格比较开朗的人,语言差异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会很低,如小A。语言差异所引起的不适应,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其对应的“体验”往往是体验1,即是一直难以适应,且是主要的不适应来源。
结论二:在“个人情况”中,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变量是“来华期望”,来清华留学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这是最基本的期望,又由于留学生在清华所感受到的“课程十分繁重”,这造成了很多留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期望” 在人际关系上如的小C和小E,期望能在中国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并得到照顾,但来清华后所体会到的是专业同学的独立性,因此,造成了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又如小H,将留学部分定位成旅游,期望能在中国取得好的环境体验,因此北京的空气污染就给他的适应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期望对留学生适应的影响也可以从反面论证,再以小F为例,虽然期望能拿到学位,但他并不期望自己是学霸,能收获多少的知识,因此,他虽然在学习上因为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但他能进行比较好的心理调整,再比如小O,对和中国人取得好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因此,他们所体会的压力也很少来源于人际关系;“期望”所造成的“体验”往往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这也取决适应过程中,若出现“期望”无法实现的情况时,“期望”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若出现不适应,其对应的体验往往是体验1或者体验4。
结论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变量是留学生的“性格”,“性格”是一个比较笼统、抽象的概念,因此,分析“性格”如何影响适应情况,要分析的“性格”因素之一是内外向程度,虽然没有量化的统计,但通过访谈,也可以了解到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负面体验的留学生,往往是内向性格,他们对于别人的看法往往比较重视,在获得了别人的负面评价时往往会更受伤,例如小B和小D,尤其是小B,认为自己比较内向,人际关系中比较被动,害羞被别人嘲笑,同时也觉得自己不够自信,而他也认为这是他没能和中国人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意,另外举一个反面例子,小E,他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文,而是通过自学,虽然他在语言能力上相比小E和B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他性格非常外向,人际交往中非常主动,因此,他的性格反映出来是更外向和开朗的,而他适应中国的程度很好,在问到自己适应这边的情况时,他说自己来到中国过得幸福的生活。
总之,“个人情况”、“感受到的差异”、“内心体验”三者间存在着交互的影响关系,而变量间的关系比上述分析更为复杂,本研究只是初步地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中,构建出一个理论框架,并希望该框架能够解释尽可能多的问题,而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则需要更多后续的研究。
四、提高适应力的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社会公众要求大学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工商界企业作为大学资金的重要资助者与毕业生的雇主,有了解大学教育质量的强烈愿望;学生的学费负担比以往增加以及教师希望更重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因此学生、教师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跨文化适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留学生来华后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留学生去国外学习,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环境提供一些借鉴,根据目前所得到的结论,留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留学生群体在清华的适应程度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中文水平。通过对留学生的访谈发现中文水平在留学生适应清华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种影响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连锁的,例如中文不好,需要在课程上花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影响学习效果,也需要持续地向周围同学寻求帮助,造成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这对性格内向的同学影响尤为严重,同时,在信息的获取上也会处于劣势,因此,花时间提高中文水平,在适应清华的环境中,是非常关键的。 2.合理调整预期。通过结论二,可以知道到“预期”在影响留学生在清华的适应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压力来源于现实与预期之间的落差,这在留学生无法填补落差时尤为明显。关于“预期”的建议,第一点是在来华之前,不要有对在华生活过于美好的预期,相反应该做足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二点是关于个人成长的预期,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要将其分阶段进行。第三点是找准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外来留学生通过了解职业发展路径、理解职业动力因素、把握职业决策过程,能有力地提高外来留学生应对各种压力与挑战的能力,促进其更好在未来发展中找准自身的位置。
3.改善性格。性格对于留学生来华适应几乎是起决定性的,只是性格很难去改变,但这并意味着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只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根据结论三,如何改善性格去提高适应力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降低自己对负面评价的敏感度,第二要培养乐于挑战的态度,来到中国,会有很多与自己国家不一样的事物,乐于挑战可以让留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这对于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对于更好地喜欢上这个地方找到更多的理由,因此,乐于挑战,去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是增强自己适应力的重要促进因素。
参考文献:
[1]Trimble J E. Introduction: Social change and acculturation. l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in(Eds.).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2]董萃.跨文化適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J].社会科学辑刊,2005(3):191-193.
[3]徐光兴.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
[4]Ward C,Kennedy A.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23(4):659-677.
[5]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2.
[6]Berry, J. 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Alternative to segregation and their socio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Norman Miller & Marilynn B. Brewer ( eds ), Groups in contact : The psychology of. Desgreg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4.
[7]Kim, 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2001.
[8]胡德鑫.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7(4):37-42.
[9]胡德鑫,金蕾莅,林成涛,王轶玮. 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职业选择多元化及其应对策略——以清华大学为例[J],2017(4):72-77.
作者简介:易志坚(1990—)男。泰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社会文化 内心体验
一、跨文化适应概念界定
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1883),他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适应还是有很大差别。现在为众多研究者认可的是人类学家Redfield, Linton和Herskovits的定义,“跨文化适应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发生的文化模式的变化”。董萃(2005)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个体处于不同的文化中时进行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的缓慢和渐进的过程。个体会因为最初进入新文化时的新鲜而感到兴奋慢慢变得由于感受到差异而变得迷茫、低沉,但随着个体渐渐地调整,其情绪状态渐渐回升,从而适应了新的文化。阿德勒(Adler)还对跨文化转变中心理过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兴奋)、不统一性阶段(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否定性阶段(坚持主见和自尊心)、自律期阶段(沉着、自信)以及独立其阶段(充裕的感情生活)。Ward(1999)则认为,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e adaptation)分为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是情绪的适应,主要指心理健康和满意感;社会文化适应则属于行为上的适应,主要指个体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
综上,本研究对跨文化适应做出如下定义:当个体或群体和新文化有直接的接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个体经历不同阶段做出调整、接受等变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心理和社会较为适应的状态。跨文化适应首先对应的是留学生来华后的“不适应”这里指留学生来华后,对其所感受到的差异的负面的内心体验,而这里的差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本国学习、生活、环境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二是与自己预期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对跨文化适应界定的关键词有两个,其一是差异,其二是负面的内心体验,如果留学生来华后有了负面的内心体验,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他本国的情况类似,则不属于本次的研究范畴,同理,如果留學生来华后感受到了差异,但得到的是好的内心体验,则也不属于“不适应”的界定范围。
二、跨文化适应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与扩展,人们跨国或跨地区的流动增加,跨文化适应问题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杨红军(2005)认为跨文化适应研究经历了开端、发展和黄金时期三个阶段。早期跨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1903年美国人口统计发现,占美国人口20%的移民却占了住院病人的70%,这个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和兴趣,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者主要将移民当作研究对象,并且认为跨文化适应不良会出现在个体从一种文化移居到另一种文化后,主要表现为各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跨文化研究进入发展阶段,研究者将研究的焦点慢慢转向对移民的心理压力的研究,并涉及到移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各种心理异常的压力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对移民和留学生的关注扩展到对一些商人、旅行者、旅居的技术专家甚至难民的关注。研究的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梳理跨文化适应理论:
1.跨文化适应的人类社会观。人类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移植研究的过程,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适应观点:融合和同化。融合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两种文化处于大致对等的关系,这种观点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关于文化适应的“熔炉观”,体现了文化适应的多元化;同化则是一种单向的过程,是一个集团接受另一个集团的文化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种族优势”观。不论是同化还是融合,其结果都是一方或者双方原有文化丧失。
2.跨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观。跨文化社会心理关注文化人类学所忽视的个体层面,主要从个体水平上研究旅居者来到新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和社会融合。按研究对象,分为长期居旅者的文化适应和短期居旅者的文化适应。对短期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Oberg(1960)的文化冲击理论,他认为文化冲击大体经历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四个过程,这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一般呈现U形曲线。在此基础上,后由发展出了W型曲线,即旅居者在回到母国文化时会再次经历文化冲击,进行新一轮的U型适应调整过程,因此这两个U型经历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W型曲线文化适应模式。
3.跨文化适应的发展观。Kim(1998)指出了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现有理论概念不一致;缺乏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研究之间的协调;未能将长期旅居者和短期旅居者的适应的研究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对跨文化适应非此即彼的狭隘观念。针对以上不足,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补充跨文化适应理论。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研究跨文化适应,首先应对留学生来华后的“不适应”进行界定,这里的“不适应”是指留学生来华后,对其所感受到的差异的负面的内心体验,而这里的差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本国学习、生活、环境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二是与自己预期的差异。首先对案例分析进行几个关键变量一个汇总,具体的编码结果如下表2所示。
上表是对所有案例分析所得到的主要变量进行的编码,以下是作者最终的几个关键结论。
结论一:在“个人情况”中,汉语的熟练程度是非常关键的变量,汉语熟练程度将影响留学生来华后,所体会到的语言差异,而它影响留学生的适应程度又是通过“差异”中两个方面,一是在清华的学习,二是在清华的人际关系,而这几者之间其实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主要脉络有以下几条:汉语熟练程度,会影响留学生在清华的学习,汉语不够好的留学生会在清华本来就比较重的课程下,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例如小G、小I和小K,他的压力水平就很高,而他講到他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学习,而学习的压力又来源于语言,语言差异所造成的额外的学习压力,甚至造成了厌学的情绪,影响了他的适应情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熟练程度影响在清华的学习适应程度,受到另外一个变量的制约,即所在专业对汉语使用的需求程度,有些留学生参加的硕士英文项目,那么汉语的熟练程度对学习的影响就没有这么明显了;汉语的熟练程度影响留学生的人际关系,但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关系,有一个核心中间变量是,留学生的性格,如果留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他人对自己的负面状态如不友好、轻视等”敏感程度高、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等,那么汉语熟练程度就会很影响他们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如小B和小D对“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有非常高的期望,他个人性格也比较内向,容易害羞,因此,虽然他很希望和中国人成为朋友,但因为语言上的不熟练,让他担心自己表达不好而受到中国人的嘲笑,也让他没有自信去和中国人主动聊天,因此,这种对交际以及对方认可的需求,和因为对语言的不自信,而放弃和中国人主动交流的机会,给他的人际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小B和小D的语言不熟练程度其实并不算高,另外,性格比较开朗的人,语言差异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会很低,如小A。语言差异所引起的不适应,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其对应的“体验”往往是体验1,即是一直难以适应,且是主要的不适应来源。
结论二:在“个人情况”中,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变量是“来华期望”,来清华留学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这是最基本的期望,又由于留学生在清华所感受到的“课程十分繁重”,这造成了很多留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期望” 在人际关系上如的小C和小E,期望能在中国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并得到照顾,但来清华后所体会到的是专业同学的独立性,因此,造成了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又如小H,将留学部分定位成旅游,期望能在中国取得好的环境体验,因此北京的空气污染就给他的适应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期望对留学生适应的影响也可以从反面论证,再以小F为例,虽然期望能拿到学位,但他并不期望自己是学霸,能收获多少的知识,因此,他虽然在学习上因为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但他能进行比较好的心理调整,再比如小O,对和中国人取得好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因此,他们所体会的压力也很少来源于人际关系;“期望”所造成的“体验”往往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这也取决适应过程中,若出现“期望”无法实现的情况时,“期望”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若出现不适应,其对应的体验往往是体验1或者体验4。
结论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变量是留学生的“性格”,“性格”是一个比较笼统、抽象的概念,因此,分析“性格”如何影响适应情况,要分析的“性格”因素之一是内外向程度,虽然没有量化的统计,但通过访谈,也可以了解到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负面体验的留学生,往往是内向性格,他们对于别人的看法往往比较重视,在获得了别人的负面评价时往往会更受伤,例如小B和小D,尤其是小B,认为自己比较内向,人际关系中比较被动,害羞被别人嘲笑,同时也觉得自己不够自信,而他也认为这是他没能和中国人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意,另外举一个反面例子,小E,他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文,而是通过自学,虽然他在语言能力上相比小E和B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他性格非常外向,人际交往中非常主动,因此,他的性格反映出来是更外向和开朗的,而他适应中国的程度很好,在问到自己适应这边的情况时,他说自己来到中国过得幸福的生活。
总之,“个人情况”、“感受到的差异”、“内心体验”三者间存在着交互的影响关系,而变量间的关系比上述分析更为复杂,本研究只是初步地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中,构建出一个理论框架,并希望该框架能够解释尽可能多的问题,而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则需要更多后续的研究。
四、提高适应力的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社会公众要求大学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工商界企业作为大学资金的重要资助者与毕业生的雇主,有了解大学教育质量的强烈愿望;学生的学费负担比以往增加以及教师希望更重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因此学生、教师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跨文化适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留学生来华后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留学生去国外学习,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环境提供一些借鉴,根据目前所得到的结论,留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留学生群体在清华的适应程度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中文水平。通过对留学生的访谈发现中文水平在留学生适应清华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种影响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连锁的,例如中文不好,需要在课程上花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影响学习效果,也需要持续地向周围同学寻求帮助,造成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这对性格内向的同学影响尤为严重,同时,在信息的获取上也会处于劣势,因此,花时间提高中文水平,在适应清华的环境中,是非常关键的。 2.合理调整预期。通过结论二,可以知道到“预期”在影响留学生在清华的适应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压力来源于现实与预期之间的落差,这在留学生无法填补落差时尤为明显。关于“预期”的建议,第一点是在来华之前,不要有对在华生活过于美好的预期,相反应该做足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二点是关于个人成长的预期,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要将其分阶段进行。第三点是找准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外来留学生通过了解职业发展路径、理解职业动力因素、把握职业决策过程,能有力地提高外来留学生应对各种压力与挑战的能力,促进其更好在未来发展中找准自身的位置。
3.改善性格。性格对于留学生来华适应几乎是起决定性的,只是性格很难去改变,但这并意味着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只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根据结论三,如何改善性格去提高适应力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降低自己对负面评价的敏感度,第二要培养乐于挑战的态度,来到中国,会有很多与自己国家不一样的事物,乐于挑战可以让留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这对于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对于更好地喜欢上这个地方找到更多的理由,因此,乐于挑战,去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是增强自己适应力的重要促进因素。
参考文献:
[1]Trimble J E. Introduction: Social change and acculturation. l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in(Eds.).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2]董萃.跨文化適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J].社会科学辑刊,2005(3):191-193.
[3]徐光兴.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
[4]Ward C,Kennedy A.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23(4):659-677.
[5]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2.
[6]Berry, J. 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Alternative to segregation and their socio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Norman Miller & Marilynn B. Brewer ( eds ), Groups in contact : The psychology of. Desgreg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4.
[7]Kim, 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2001.
[8]胡德鑫.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7(4):37-42.
[9]胡德鑫,金蕾莅,林成涛,王轶玮. 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职业选择多元化及其应对策略——以清华大学为例[J],2017(4):72-77.
作者简介:易志坚(1990—)男。泰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