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的商业银行进行分析比较,运用分析,举例,比较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5-2015近十年的数据,从中分析归纳得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特点,并分析其中出现的原因和其出现后对商业银行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应对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资产配置
随着新世纪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银行业进行前所未有竞争压力。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太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足,居民的储蓄增加迅速。在银行系统来说,就是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在应对随时发生的提现,到期债务的支付,正常的贷款需求能力时都受到严峻考验。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
商业银行业流动性过剩主要是:存贷比下降,储备金额过高,代款以外资产运用过低。
1.存贷比下降明显。从2005年到2015年,存贷比率从80.56%下降到了62.45%,可以从债权结构,存款外的其它公司债权,其它金融性公司的债权情况得到详细的说明。1.债权结构方面,政府的债权占比从2005年的8.56%,直接上升到了2015年52.45%,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比从62.25%下降到54.12%,一直是在下降的;另外其它金融性公司债权占比波动的幅度更明显,在2005年到2011年有明显上浮,从46.25%上升到了75.82%,但在2014年又大浮下降到了45.28%。
2.能够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的因素之一:超额准备金的额度。在商业银行系统中,超额准备金是银行发放贷款和银行其它投资偿还负债的最高额度,所以是直接影响银行流动性的。超额准备金一般用于发放贷款增加的资产,还可以支付存款用来降低负债。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一直是位于高位的,而且超额准备金率每年上升,所以在中央银行里存有巨额的资金,也就是说明商业银行有太多的流动资金未运用合适的投资渠道。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几个方面:上面提到的中央银行储存的准备金,银行之间的交易往来,银行贷款,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务等。这里面收益来源占大部分是的商业银行贷款,而其它几个部分的收益是偏低的,有些还出现了成本收益倒挂的情况,这种情况很难弥补负债成本的资产运用, 同时也反映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二、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解析
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结构性失衡,投资渠道狭窄,外汇存款增加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1.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性失衡。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经济结构性的失衡也越来越明显,消费投资比例失衡,投资结构失衡等因素都是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最直接的原因。货币结构性短缺和货币结构性过剩共存,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本相对稀少并存,消费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比例失衡并存是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中造成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是:消费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比例失衡。近几年来消费也在加快增长,但是比较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消费的增长速度是落后的造成了在银行内部体系循环中有大量资金沉淀。当然,投资也是存在结构失衡的情况,流动性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农村资金不足。
2.目前市场上资本市场占的显比率较少,人们缺少投资渠道,企业和居民的存款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其中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致使企业,居民的存款不能分流,从而造成了银行体系资金过剩。在债券市场上,企业和居民虽然通过交易所市场购买了债券,但银行的债券市场是不能进入的,这样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3.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外汇占款比率大幅提高。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国一直持续的贸易顺差,从2008年以来2957.4亿美元的高点使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历史的高位水平。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吸引了大批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资本和资本的双顺差让外汇储备增加更加迅猛,外汇储备每年平均32.16%的速度增长,在2015年增长到77730.84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因为外汇储备增长的快速,同时投放的基础货币也是在不断增加的,企业和居民又没更多的投资渠道,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产生的负面效应
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以及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限制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商业银行过度竞争,盈利下降,不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政策执行等三个方面。
1.限制了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国内一直对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在改制推进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达到资本充足率,这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约束,从而使商业银行冲动性发放贷款的几率增加。流动性过多导致了银行业无目的追求大户,竞争过度,降低贷款条件,同时非理性下浮贷款利率,这些都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商业银行非理性竞争和盈利下降增加。在商业银行恶性竞争中,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的下降都加大了信贷风险。资金过多的流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必将导致投资利润下降,还有可能和存款利润倒挂。资金市场,货币市场收益一直下降,导致商业银行收益也得不到提高,必将出现恶性循环。
3.中央银行倾向政策操作成本增加,影响了货币政策市场执行。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所有的证券资产中是占有大部分分量的,这些都导致了中央银行沉积了大部分商业银行资金,而这些资金不能用于实体经济,又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操作成本。
四、针对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方法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要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而改变.主要从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贷款的重点转移及业务结构多元化来改进。
(1)中间业务的力度要加大发展。配合政府宏观调控,信贷资产盈利水平降低的双重标准要求,促使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做大中间业务,这样才有助于商业银行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2)商业贷款的重点要从大户慢慢转向中小企业。商来银行对大企业,要从以前的只提供一般的信贷业务服务,转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财务咨询,理财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服务内容。同时还要转变观念,要把服务重点逐步从大户转向中小企业,服务好中小企业,才不会被边缘化,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竞争力。(3)业务结构多元化的建立。商业银行要积极大力发展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采用不同方式开展资本运营业务,建立投资收益,中间业务收入,信贷利差收入三方业务收入进入多元化收益结构,资本运营业务的多样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商业银行高增长,稳定的盈利能力。在未来利率变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和经济情况调整收益结构,增强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应变能力。
2.商业银行在了解资产负债情况下,科学地分配不同期限贷款贷款比例,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
在商业银行经济环境和业务能力基础上,针对资产的风险特征,期限特征,利率特征等,设计出最佳的资产负债配置方案。商业银行通过管理资产负债比例指标,各类风险限额的控制以及内部利率的调控,产品定价等政策手段,优化结构配比,科学地控制总量,使资产组合的整体加权风险降低,从而促进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协调运作。同时在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金融机构平台上,积极探索动态管理资产组织,对信贷风险进行分散,分离,转移,改变贷款组合风险特征,使信贷资产整体风险度降低。
3.創建科学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对于高风险行业的银行业,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经营风险来完成使命,达成盈利目标和进一步发展的。所以商业银行要保持竞争力的根本就是要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比如市场,操作,流动性。同时还要紧随市场动态,产品情况,业务多样化,复杂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才能使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张时一直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倪锦忠、张建友、闻玉壁,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董积生.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6(9).
[4]王都富,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及政策建议,金融论坛2008(5)
[5]郭丽芳,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30).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资产配置
随着新世纪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银行业进行前所未有竞争压力。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太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足,居民的储蓄增加迅速。在银行系统来说,就是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在应对随时发生的提现,到期债务的支付,正常的贷款需求能力时都受到严峻考验。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
商业银行业流动性过剩主要是:存贷比下降,储备金额过高,代款以外资产运用过低。
1.存贷比下降明显。从2005年到2015年,存贷比率从80.56%下降到了62.45%,可以从债权结构,存款外的其它公司债权,其它金融性公司的债权情况得到详细的说明。1.债权结构方面,政府的债权占比从2005年的8.56%,直接上升到了2015年52.45%,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比从62.25%下降到54.12%,一直是在下降的;另外其它金融性公司债权占比波动的幅度更明显,在2005年到2011年有明显上浮,从46.25%上升到了75.82%,但在2014年又大浮下降到了45.28%。
2.能够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的因素之一:超额准备金的额度。在商业银行系统中,超额准备金是银行发放贷款和银行其它投资偿还负债的最高额度,所以是直接影响银行流动性的。超额准备金一般用于发放贷款增加的资产,还可以支付存款用来降低负债。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一直是位于高位的,而且超额准备金率每年上升,所以在中央银行里存有巨额的资金,也就是说明商业银行有太多的流动资金未运用合适的投资渠道。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几个方面:上面提到的中央银行储存的准备金,银行之间的交易往来,银行贷款,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务等。这里面收益来源占大部分是的商业银行贷款,而其它几个部分的收益是偏低的,有些还出现了成本收益倒挂的情况,这种情况很难弥补负债成本的资产运用, 同时也反映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二、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解析
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结构性失衡,投资渠道狭窄,外汇存款增加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1.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性失衡。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经济结构性的失衡也越来越明显,消费投资比例失衡,投资结构失衡等因素都是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最直接的原因。货币结构性短缺和货币结构性过剩共存,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本相对稀少并存,消费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比例失衡并存是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中造成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是:消费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比例失衡。近几年来消费也在加快增长,但是比较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消费的增长速度是落后的造成了在银行内部体系循环中有大量资金沉淀。当然,投资也是存在结构失衡的情况,流动性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农村资金不足。
2.目前市场上资本市场占的显比率较少,人们缺少投资渠道,企业和居民的存款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其中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致使企业,居民的存款不能分流,从而造成了银行体系资金过剩。在债券市场上,企业和居民虽然通过交易所市场购买了债券,但银行的债券市场是不能进入的,这样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3.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外汇占款比率大幅提高。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国一直持续的贸易顺差,从2008年以来2957.4亿美元的高点使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历史的高位水平。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吸引了大批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资本和资本的双顺差让外汇储备增加更加迅猛,外汇储备每年平均32.16%的速度增长,在2015年增长到77730.84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因为外汇储备增长的快速,同时投放的基础货币也是在不断增加的,企业和居民又没更多的投资渠道,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产生的负面效应
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以及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限制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商业银行过度竞争,盈利下降,不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政策执行等三个方面。
1.限制了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国内一直对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在改制推进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达到资本充足率,这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约束,从而使商业银行冲动性发放贷款的几率增加。流动性过多导致了银行业无目的追求大户,竞争过度,降低贷款条件,同时非理性下浮贷款利率,这些都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商业银行非理性竞争和盈利下降增加。在商业银行恶性竞争中,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的下降都加大了信贷风险。资金过多的流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必将导致投资利润下降,还有可能和存款利润倒挂。资金市场,货币市场收益一直下降,导致商业银行收益也得不到提高,必将出现恶性循环。
3.中央银行倾向政策操作成本增加,影响了货币政策市场执行。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所有的证券资产中是占有大部分分量的,这些都导致了中央银行沉积了大部分商业银行资金,而这些资金不能用于实体经济,又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操作成本。
四、针对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方法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要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而改变.主要从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贷款的重点转移及业务结构多元化来改进。
(1)中间业务的力度要加大发展。配合政府宏观调控,信贷资产盈利水平降低的双重标准要求,促使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做大中间业务,这样才有助于商业银行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2)商业贷款的重点要从大户慢慢转向中小企业。商来银行对大企业,要从以前的只提供一般的信贷业务服务,转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财务咨询,理财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服务内容。同时还要转变观念,要把服务重点逐步从大户转向中小企业,服务好中小企业,才不会被边缘化,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竞争力。(3)业务结构多元化的建立。商业银行要积极大力发展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采用不同方式开展资本运营业务,建立投资收益,中间业务收入,信贷利差收入三方业务收入进入多元化收益结构,资本运营业务的多样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商业银行高增长,稳定的盈利能力。在未来利率变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和经济情况调整收益结构,增强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应变能力。
2.商业银行在了解资产负债情况下,科学地分配不同期限贷款贷款比例,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
在商业银行经济环境和业务能力基础上,针对资产的风险特征,期限特征,利率特征等,设计出最佳的资产负债配置方案。商业银行通过管理资产负债比例指标,各类风险限额的控制以及内部利率的调控,产品定价等政策手段,优化结构配比,科学地控制总量,使资产组合的整体加权风险降低,从而促进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协调运作。同时在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金融机构平台上,积极探索动态管理资产组织,对信贷风险进行分散,分离,转移,改变贷款组合风险特征,使信贷资产整体风险度降低。
3.創建科学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对于高风险行业的银行业,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经营风险来完成使命,达成盈利目标和进一步发展的。所以商业银行要保持竞争力的根本就是要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比如市场,操作,流动性。同时还要紧随市场动态,产品情况,业务多样化,复杂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才能使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张时一直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倪锦忠、张建友、闻玉壁,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董积生.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6(9).
[4]王都富,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及政策建议,金融论坛2008(5)
[5]郭丽芳,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