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教儿子诵读经典从他上二年级下学期起,每天背诵15到20分钟,天天坚持。从最初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毛泽东诗词》、《论语》、《离骚》、《大学》、《道德经》、《中庸》《孟子》……其间,他还阅读了大量中外经典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宾孙漂流记》、《列那狐的故事》等。诵读经典,让孩子受益颇丰,让我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诵读经典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道理,今天好像被淡忘了。殊不知,大道至简,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
诵读经典恰恰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儿子在二年级下学期前,我在外地工作,虽知兴趣重要却无暇顾及,回家乡工作后,便开始着手培养。首先从诵读经典入手。
我每天早晨都带着孩子爬山,有意带上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我们说说笑笑,爬到山顶,活动一番,喊上几嗓子,顿觉精神百倍。思维活跃起来,然后坐下来背诗,我和他一起背。山风微吹,神清气爽,好不惬意。在如此境界里,背上一首诗或读上一篇美文,岂不快哉?
不多久,他背下一首诗,我便大加赞赏,然后稍作讲解:诗的意境如何美,语言如何妙,至于他能理解多少,我从不过问。宋朝理学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让他感受到乐趣,这是我指导他诵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每次背诗,我都让他尝到成功的感觉;每次背诗,都让他朦胧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每次背诵,都让他高高兴兴。他开始觉得,读书、背书原来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
兴趣有了,一切都好办了。刚开始,他每天早晨背一首,后来,便能背上两首、三首。不到一暑假,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便背完了,而且没耽误他玩的时间。背完整本书,再给他一定的奖励,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不断激励。这样,他诵读的热情就更高了。
三年下来,他已经养成了读书、背书的习惯。每天晨练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来背书,其他时间,便大量阅读。书读完了,他便闹着去买,我也乐此不疲,为他养成了这样一个能够终生受益的习惯而高兴。看,经典诵读是不是培养了孩子学语文的兴趣?
二、诵读经典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
从儿子的诵读实践看,刚开始,他背诵的速度并不快,背诵一首四言诗大约需10分钟,但随着诵读量的增加,经过三年的诵读训练,他背诵的速度已今非昔比。他背诵《道德经》,一段话他大声诵读上几遍即可背诵,不到一个月,一本《道德经》便背完了;他背诵《中庸》,不到一个月即能背下;现在,一篇长长的课文,他读上几遍就能背诵。我专门做了试验,本学期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他只读了三遍,就把全文背下来了,而他的同班同学,只背下了短短的前两段。可以看出,有这方面训练和没有这方面训练的孩子学习的效率是远遠不同的。
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孩子通过大量地诵读经典,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背诵方法,感悟到语言的一些内在规律和基本节奏。所以,背的东西尽管陌生,也能很快纳入其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背景、智力背景越开阔,新知识就越容易纳入旧的知识体系中,学东西就越快。诵读经典,恰恰开阔了孩子的智力背景。
速度上去了,效率提高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读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他方面的技能,这样,孩子的智力背景就越来越开阔,智力背景越开阔,接受新知识就越快,学习效率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精神生命的成长也会优于其他孩子,他会更自信,情感更丰富,品行更高尚。如此良性循环,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
三、诵读经典有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儿子在一二年级,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诵读经典一年,他的成绩便有了很大提高,现在,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已经轻松位居全班前列了,因为他的积累量远非同龄人能及。值得一提的是,他原来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随着诵读量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精神状态的改变,他的数学成绩也渐渐好了起来,他不再害怕学数学,反而感到学数学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四、诵读经典练就了孩子专心的学习品质
原来,他学习精力不太集中,坐不住。而诵读,恰恰练就了他专心的学习品质。他要在单位时间内尽快把要背诵的内容背下来,就必须集中精力。我经常让他作自我挑战,看看背下这些内容能不能比上一次用的时间少,孩子是喜欢挑战的,越挑战劲头越足。当他全心去背时,我表扬他;当他背诵速度有提高时,我更是大力表扬,这样不断进行正面强化,渐渐的,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学习都能做到全神贯注。
五、经典诵读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作文写得好,很大程度上不是语文课上听出来或老师讲出来的,主要是学生自己读书、感悟、练出来的。
儿子在四年级语文竞赛、期末考试及刚刚结束的五年级期中考试中,作文成绩都是满分,而且是当时全年级唯一的满分作文。
所以说,智慧的灵光需要启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作文不能老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枯燥地讲一些作文方面的技巧,讲一些作文的形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香喷喷的饭;同样,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对经典的积累,没有这种“取法乎上”的积累,再聪明的孩子也写不出文情具佳的文章。
巴金说过:“我不懂什么文章写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住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会写文章了!”
茅以升说:“我小的时候爷爷天天指导诵读经典诗文,大约背诵了400多篇,所以,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写文章。”
前人讲的,今天在儿子身上得到了验证。诵读经典的实践让我深深感到,经典熟记在心,其中的智慧慢慢滋养着孩子的生命,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他的生命质量,启迪了他的智慧,改变了他的精神世界。
行动起来,让孩子诵读经典吧。
一、诵读经典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道理,今天好像被淡忘了。殊不知,大道至简,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
诵读经典恰恰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儿子在二年级下学期前,我在外地工作,虽知兴趣重要却无暇顾及,回家乡工作后,便开始着手培养。首先从诵读经典入手。
我每天早晨都带着孩子爬山,有意带上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我们说说笑笑,爬到山顶,活动一番,喊上几嗓子,顿觉精神百倍。思维活跃起来,然后坐下来背诗,我和他一起背。山风微吹,神清气爽,好不惬意。在如此境界里,背上一首诗或读上一篇美文,岂不快哉?
不多久,他背下一首诗,我便大加赞赏,然后稍作讲解:诗的意境如何美,语言如何妙,至于他能理解多少,我从不过问。宋朝理学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让他感受到乐趣,这是我指导他诵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每次背诗,我都让他尝到成功的感觉;每次背诗,都让他朦胧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每次背诵,都让他高高兴兴。他开始觉得,读书、背书原来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
兴趣有了,一切都好办了。刚开始,他每天早晨背一首,后来,便能背上两首、三首。不到一暑假,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便背完了,而且没耽误他玩的时间。背完整本书,再给他一定的奖励,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不断激励。这样,他诵读的热情就更高了。
三年下来,他已经养成了读书、背书的习惯。每天晨练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来背书,其他时间,便大量阅读。书读完了,他便闹着去买,我也乐此不疲,为他养成了这样一个能够终生受益的习惯而高兴。看,经典诵读是不是培养了孩子学语文的兴趣?
二、诵读经典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
从儿子的诵读实践看,刚开始,他背诵的速度并不快,背诵一首四言诗大约需10分钟,但随着诵读量的增加,经过三年的诵读训练,他背诵的速度已今非昔比。他背诵《道德经》,一段话他大声诵读上几遍即可背诵,不到一个月,一本《道德经》便背完了;他背诵《中庸》,不到一个月即能背下;现在,一篇长长的课文,他读上几遍就能背诵。我专门做了试验,本学期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他只读了三遍,就把全文背下来了,而他的同班同学,只背下了短短的前两段。可以看出,有这方面训练和没有这方面训练的孩子学习的效率是远遠不同的。
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孩子通过大量地诵读经典,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背诵方法,感悟到语言的一些内在规律和基本节奏。所以,背的东西尽管陌生,也能很快纳入其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背景、智力背景越开阔,新知识就越容易纳入旧的知识体系中,学东西就越快。诵读经典,恰恰开阔了孩子的智力背景。
速度上去了,效率提高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读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他方面的技能,这样,孩子的智力背景就越来越开阔,智力背景越开阔,接受新知识就越快,学习效率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精神生命的成长也会优于其他孩子,他会更自信,情感更丰富,品行更高尚。如此良性循环,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
三、诵读经典有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儿子在一二年级,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诵读经典一年,他的成绩便有了很大提高,现在,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已经轻松位居全班前列了,因为他的积累量远非同龄人能及。值得一提的是,他原来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随着诵读量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精神状态的改变,他的数学成绩也渐渐好了起来,他不再害怕学数学,反而感到学数学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四、诵读经典练就了孩子专心的学习品质
原来,他学习精力不太集中,坐不住。而诵读,恰恰练就了他专心的学习品质。他要在单位时间内尽快把要背诵的内容背下来,就必须集中精力。我经常让他作自我挑战,看看背下这些内容能不能比上一次用的时间少,孩子是喜欢挑战的,越挑战劲头越足。当他全心去背时,我表扬他;当他背诵速度有提高时,我更是大力表扬,这样不断进行正面强化,渐渐的,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学习都能做到全神贯注。
五、经典诵读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作文写得好,很大程度上不是语文课上听出来或老师讲出来的,主要是学生自己读书、感悟、练出来的。
儿子在四年级语文竞赛、期末考试及刚刚结束的五年级期中考试中,作文成绩都是满分,而且是当时全年级唯一的满分作文。
所以说,智慧的灵光需要启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作文不能老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枯燥地讲一些作文方面的技巧,讲一些作文的形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香喷喷的饭;同样,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对经典的积累,没有这种“取法乎上”的积累,再聪明的孩子也写不出文情具佳的文章。
巴金说过:“我不懂什么文章写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住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会写文章了!”
茅以升说:“我小的时候爷爷天天指导诵读经典诗文,大约背诵了400多篇,所以,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写文章。”
前人讲的,今天在儿子身上得到了验证。诵读经典的实践让我深深感到,经典熟记在心,其中的智慧慢慢滋养着孩子的生命,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他的生命质量,启迪了他的智慧,改变了他的精神世界。
行动起来,让孩子诵读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