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祥林嫂看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以其特有的固定的步伐滚滚向前。曾几何时,人们惊叹,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极大进步。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得太严酷了。两千年来,广大人民不得不在封建王国里,苦苦挣扎,默默忍受着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
  1911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万恶的旧社会,把满清王朝赶下了历史舞台。但是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禁锢着广大人民的言行,而广大妇女受害尤为深重。1919年的“五四运动”,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封建礼教的战斗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为思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先生剖析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妇女解放问题给予极大重视。1918年他写了《我之节烈观》,1924年又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笔犀利的杂文。《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对万恶的旧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提出了有力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祝福》这篇具有高度思想性和战斗性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对妇女解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具有深远的反帝反封的战斗意义。
  祥林嫂,二十六七岁死了丈夫,婆婆为了给小儿子娶亲要卖掉她。祥林嫂不得已逃到鲁镇做帮工,三个月后又被婆婆抢了回去,被卖给深山野坳的贺老六。在两年的生活中,贺老六不幸染上了伤寒死去,孩子阿毛也被狼叼走。祥林嫂又不得不来到鲁镇,到鲁四老爷家再次打工,但由于连遭打击、折磨,记性、精神大不如从前了,终于被辞退,沦为乞丐,死于除夕夜人们祝福的鞭炮声中。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被摧残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和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地抗争,甚至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一切表明她是一个很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人,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了、吞噬了。不但基本的做人的权利都没有争得,就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破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从她一系列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完全是出于自发的,她对于自身的抗争,显然还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例如:为了逃避在婆家的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对婆家的捆卖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以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摆脱灵魂上的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这充分说明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常常把生活中的希望寄托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上面,如此抗争,结果只能是跳出苦海又进狼窝,只得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总之,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统治。以下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祥林嫂的死和鲁四老爷有着密切关系,他是悲剧的主要制造者。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化身。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教条,他轻视祥林嫂,讨厌她是个寡妇,支持她婆家把她抢走;他冷酷地打击丧夫失子的祥林嫂,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平时鲁四老爷不给祥林嫂好脸色,祭祀时不准她沾手,折磨得她“直是一个木偶人”。而鲁四老爷给予祥林嫂精神上的摧残远胜于肉体上的压榨。当捐了门槛的祥林嫂,自以为可以赎去活着的罪过,免除死后的痛苦,顺利地恢复女佣的身份时,祥林嫂心里是多么高兴!万万没有想到,鲁四老爷仍指使四婶不让她沾手。“你放着吧,祥林嫂”的一声断喝,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一切挣扎的希望在断喝声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之路。
  第二,同样受压迫受迫害的劳动妇女柳妈帮了一个大大的倒忙。虽然她不是导致祥林嫂死去的直接凶手,但毕竟无意中她也把祥林嫂推入了深渊。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毒害很深,虽然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希望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不想置祥林嫂于死地,但结果适得其反。赎门槛,让祥林嫂在物质上贴进去所有的工钱,精神上受到致命的打击。柳妈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她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解药”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了更加恐怖的深渊之中。
  第三,“我”对灵魂模棱两可的回答,客观上对祥林嫂的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虽然我深知“灵魂”、“地狱”之类,纯属封建统治阶级的谎言,但在祥林嫂面前“我”却自始至终没有否定它,“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桎梏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认真分析一下,“我”对祥林嫂所提出的灵魂有无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共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话“我”自以为是慰藉的话,不忍心增加陌路人的苦恼,而在祥林嫂却觉得这对灵魂有无的问题的解释无疑是一个肯定的回答。这对她“即希望它有,又希望它无”的疑惑无疑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回答,是“我”在意识到前面的答话已经给对方增加了苦恼之后吞吞吐吐的支吾其词;而祥林嫂却惊魂未定,由地狱想到了死后“自己将被锯成两半”的痛苦,使她的苦恼增加了一层。第三句回答是“我”怕“负若干责任”的含糊之词,然而这些答话却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到来,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惧离开了人间。
  第四,祥林嫂第一个家庭的婆婆以及家里人是祥林嫂死亡的导火线。试想,祥林嫂摆脱了婆婆的虐待和被卖掉的苦难,初到鲁四老爷家做女佣的三个半月,生活是多么顺利!虽然鲁四老爷开始不满意,可看到祥林嫂“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时,也就默认了。虽然祥林嫂日夜操劳,“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在这种情势下,假如婆家不把祥林嫂抢走,不去惊扰她的美梦,她也不会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可当时的社会就是那样的不公,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允许祥林嫂的婆婆那样干。正因为这种野蛮的行为在那个社会是合法行为,其婆婆才敢如此胆大妄为。丈夫在世,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听公婆的,似乎是公理。由此不难发现,是封建礼教一步步把祥林嫂逼上了生命尽头,最终夺去了祥林嫂的生命。
  第五,可恨、麻木又不觉悟的鲁镇的贫苦百姓组成的“小社会”,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温床。势利、愚昧的鲁镇人时常拿祥林嫂作笑料,极尽讽刺、挖苦、奚落之能事,对祥林嫂没有半点同情:讨厌她是个寡妇,奚落她头上的伤疤,恨不得她当时碰死了事。大人们讨厌她的絮叨,小孩们害怕祥林嫂把他们比作阿毛。这样的社会空气,她还怎么能生活下去呢?祥林嫂举目皆无情:所有的打工费都捐了门槛,主人把她扫地出门,柳妈拿阴司故事吓得她不知所措,乡亲们不停地讽刺挖苦她,就连开明的知识分子“我”也极力逃避她……这种情况下,展现在祥林嫂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
  由此可见,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无不充斥着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是对充斥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封建社会的有力控诉。■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充盈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源泉,但是课堂才是学生的主阵地。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外延,作文教学更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让他们去看,去想,去
期刊
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张力,它通过灵活地组合方式将个性化十足,极具吸引力的外形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篇语言极具表现力的作文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它像夏日的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去一丝凉爽和惬意,给沉闷的阅卷气氛带来一丝轻松愉悦。下面,笔者就如何让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句式灵活生机盎然    句式往往是随感而变,因情所生,灵活自由的。行文中的句式要在文气的驱使下,
期刊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短篇小说。  《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①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个性风格的展示。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议论文写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同一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只有一个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形式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要达到短时间内完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自然离不开方法的指导。“阐述法”就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的潜力和优势,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更规范、出色。    一、“阐
期刊
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往往存在发音不准、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该着眼于读准和读好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言影响,吐字不清    受方言影响,学生朗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方言中声母j、q、x与z、c、s分不清,加之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说话嗲声嗲气,家长不注意帮助纠正,所以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把“气球”读成“刺球”……(2)
期刊
摘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认为,从文学创作看,作者是先有情思才发为文辞,成诸文章;而从文学接受看,读者则是先看文辞,通读文意,才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思。篇章的深奥只因接受者识鉴浅薄。一旦鉴识微妙隐幽,定会感到灵魂的悸动。阅读者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厚的知识积累,才能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艺术才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与作者的情感遇合,成就古今知音。以《荷塘月色》与《前赤壁赋》为例,结
期刊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句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幽雅,边塞诗、送别诗以及山水诗都有佳作,
期刊
结构是什么?结构是文本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作者按照写作意图,运用各种艺术技法,对写作材料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妥善的安排,使文本成为一个骨架合理、线索清楚、针线绵密、首尾圆合的有机整体。  文本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凡成功之作,其结构都是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譬如,鲁迅的《药》中,华小栓死于封建迷信的毒害,夏瑜死于反动派的屠刀,这本是两件互不关联的事件,但是,作者通过“人血馒头”将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
期刊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章《家庭的苦难》。葛朗台以其对金子的狂热占有欲而作为“吝啬鬼”形象位列于世界文学画廊之中,让后人去揣摩、去思考。然而,我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很多为我所忽视的问题——葛朗台太太,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小说中出场机会并不是很多,我们究竟如何定位,如何评价?她在小说中有着怎样的意义?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刻寄意?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展示
期刊
早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冰心就表白了这样的礼赞:“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那种梵天合一的思理,表现为一种博爱的哲学,遍及于天地万物。但这并非作者移植来的抽象的观念,而是由具体的物事引发的。比如《寄小读者·通讯十七》中所写的蒲公英。“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