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存在某些不良固习、道德观念、心理品质缺陷的学生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年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我们一般对存在某些不良痼习、道德观念,心理品质有某些不易改变的缺陷的学生称为“发展不平衡学生”。如何转化“发展不平衡学生”这是教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关键词】“发展不平衡学生 ”;主体性; 超前性; 针对性; 激励性; 生动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就成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大难题。“发展不平衡学生”一般是指,存在某些不良习惯,道德观念,心理品质有某些不易改变的缺陷的学生。“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绝非是可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教育者有极大的热情和耐性,还需要有科学适当的方法。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我觉得,“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把“发展不平衡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自律、自省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努力使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重要。对学生的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发展不平衡学生”来看,一般都存在着自我意识的扭曲或缺失,道德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因此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更应把学生放到教育主体的地位,注重从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入手。
  为此,在教育转化过程中应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方法: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从关心爱护和尊重信任学生出发,用关爱和尊重信任的情愫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唤醒学生自律、自省和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调节自我;坚持严格要求,适时拘束,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能力——不断实现自我;保持信心、耐心加恒心,反复抓,抓反复,至始善终,坚持不懈,促进学生逐步提高——不断强化自我。
  另外要坚持新课程评价理念,在评价方式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熟,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亮点都得到合理张扬,体验到自己的优势和成功带来的欢乐,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和个体的纵向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或记录卡,帮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审视、扬弃昨天的自我、塑造完善今天的“新我”。
  2. 超前性原则 所谓“超前性原则”是指,对“发展不平衡学生”教育时机的把握要有超前意识。具体说,就是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言行表现要勤于观察了解,及时摸清其思想脉搏,把教育工作做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把问题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出来,不断的问题行为的积累又能形成行为不良的习惯和思想问题。因此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对于“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之前往往有某些征兆,只要勤于观察了解是可以发现的。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学生容易接受;相反,在问题行为发生后再去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容易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易接受教育。为此,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时机把握上,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行为”要重视一个“防”字,把教育工作做在平时。那种平时不管不问,出了问题之后训斥惩罚一顿的滞后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效果最差的。
  3. 激励性原则 所谓“激励性原则”是指,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赞赏;表扬和激励为主,适当批评、惩罚为辅的原则。
  “发展不平衡学生”尽管有某些缺陷,但绝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许多长处和闪光点。只是这些长处和闪光点在过分重视“分数”和统一化的评价标准下,被掩盖的不易显示了。而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却往往被老师和同学们在放大镜下去关注。这样,充斥在他们耳畔的往往是责备和训斥为主,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往往是嘲笑与歧视居多。正因如此,多数“发展不平衡学生”很少有成功的愉悦,其长处和人格得不到正常张扬,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合理满足。久而久之,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人格尊严被扭曲。从人的心理需求看,人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求,而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教育,正是从信任、尊重学生出发进行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尽管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更能带来尊严、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因此,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更应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出发,坚持赞赏、表扬和激励为主,批评责备为辅的原则。
  因此,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发展不平衡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赞赏、表扬和激励,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人格的尊严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注意帮助他们找到成功增长点,使闪光点不断发扬光大,并发生迁移,进而克服消极因素,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赞赏、表扬要适当,不适当的表扬会适得其反;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也要进行必要的批评乃至惩罚,但使用批评和惩罚手段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宜采用激励式的批评——先肯定后批评。
  4. 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要根据“发展不平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问题的特征选取不同的教育切入点和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亦即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更为复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并注重因材施教。多少年来,因材施教成了教育学上的一条重复教育原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教育对象的深入细致的了解,没有了解就难有因材施教。
  为此,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以研究了解学生为前提。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戒暴戒躁,讲究师生民主,注重与学生平等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善于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研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切忌方式方法的千篇一律。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作出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发展不平衡学生”的进步,往往是在各种教育影响下,按照“进步——巩固——再进步——再巩固……”的程式实现的,这中间还可能出现许多次反复,呈现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其实现转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在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同时,及时进行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朝着一个目标,多方位地向学生进行立体式教育,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也要做到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应坚持小步子原则,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为了避免工作的应急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使教育转化工作按照预定计划和目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
  5. 生动性原则 所谓“生动性原则”是指,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切忌总是用过多的大道理去说教,要更多地借助生动感人的情境去感化陶冶,寓情于教,寓教于境。
  一般来说,“发展不平衡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较低,其接受教育及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如果对他们总是干瘪的大道理去说教,往往难以奏效。“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真正的道德成长,并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和重复尽人皆知的真理的结果。”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更应注重生动性和易感知性。
  为此,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创设和利用鲜明的教育情境,把说服引导与情境陶冶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使学生在生动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我感悟实现人格升华。例如: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展现特长,受到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及行为规范的教育;借助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榜样和生动故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等等。尤其要注意,切实落实新课程方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中,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受到多方面教育,形成多方面技能。另外,榜样的作用无穷,教师要始终做学生表率,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行为带动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我们坚信:“发展不平衡学生”尽管较难转化,但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真诚的爱心,以极大的热情和耐性,用科学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发展不平衡学生”是能够被转化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其他文献
(大名县第二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较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生活,如何做人,如何与时俱进。新教材很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五步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用。  1. 课堂导入,形式多样 首先教师应树
期刊
(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哩东小学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新课程要求下,更加尊重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改变自己在课堂的角色,要树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要做主人了,那么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大名县大街乡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了解识字的重要性,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
期刊
(武宣县实验小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而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萦着她……这怀念的情感经过滚滚滔滔的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历久弥新。许多人愈到老年、晚年,对其思之愈切,念之愈深。” 反复咀嚼着这段话,我心里充盈着一种感动,也恍如打开了心
期刊
(永年县第二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让课堂教学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真正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项艰巨任务,英语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水平  相对其他学科来说,由于各种原因英语教学较为困难,教师辛苦教学生不愿意学,学习效率底下。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忽约思想教育,推进英语素质教育困难,这是
期刊
(大名县张铁集乡固城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相信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苦苦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激趣;引导;创设;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对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化隆县扎巴中心学校 青海 化隆 81090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
期刊
(横山县横山中学 陕西 横山 719100)  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以新颖活泼的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教学案例吸引着师生。但是要想上好一节品德课却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
期刊
(武宣县实验小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标志是: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和有效的目标达成。本文从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提炼教学主线,去枝叶,留主干,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切实把握第一课时教学,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对一线教师如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标定位;有效性  综观目前各种级别和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