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寻求一条传承中原传统戏曲文化的新路,河南电视台创办了戏曲栏目《梨园春》,《梨园春》是以河南地方戏曲为主的电视综艺晚会节目,它把中原戏曲文化的表现手法转化为电视的表现方式,使中原戏曲文化借助电视有了方便有效的传播途经。
一、《梨园春》的中原戏曲传统文化内涵
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原戏曲文化艺术,是几百年中原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河南戏曲曾与中原百姓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与中原百姓的生活连为一体,它是中原百姓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河南戏曲在舞台上不仅浓缩了中原百姓的悲欢离合,而且寄寓着中原百姓的道德理想、价值准则、生存智慧。河南戏曲引导着中原百姓的价值观念,使中原百姓通过戏曲接受了传统思想的熏陶。《梨园春》自开播以来,将传承中原地方戏曲作为自己的目标,以厚重的河南戏曲文化背景为依托,以传承中原戏曲文化为主要内容,为喜爱河南戏的观众展示了丰富的中原戏曲文化。
从传播剧种上来说:河南是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0多种,有记录的达到了80多种。而全国共有300多个剧种。河南剧种多、剧团也多,众多的河南地方戏剧种扎根于乡间,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目前在河南影响最大的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其他的主要剧种还有河南坠子、四平调、怀梆、大平调、二夹弦、大调曲,太康道情、宛梆、三弦书等,它们演出活动各有自己的范围区域,受到当地观众欢迎。《梨园春》播出的河南戏地方色彩浓烈,“《梨园春》的特色是民族的,本土的,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丰富的中原戏曲剧种为《梨园春》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原戏曲剧种对《梨园春》的火爆起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梨园春》跟这些剧种一样,都植根于独特的中原戏曲文化中。
从传播流派上来说,河南地方戏曲流派众多。拿豫剧来说。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在当代主要形成了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风、阎立品五大名旦在豫剧艺术流派中的地位,称为“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生角中的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都是各具特色的著名演员。越调著名演员申凤梅曾被人民艺术家老舍称为“越调能手”。曲剧中具有代表性演员张新芳打破了曲剧男扮女装传统,开创了女扮女角的先河。众多的戏曲流派是《梨园春》栏目得以发展的丰厚资源。
从传播剧目上来说,河南省地方戏曲的剧目实力雄厚,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有四千余个。《河南传统剧目汇编》一书中,豫剧共出了二十一集。这些剧目上下纵横几千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厚重的中原文化给河南戏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宫廷戏等反映的都是当时在中原地域发生的事。豫剧传统剧目题材来源很广。凡是民间有影响的传说故事,艺人都要把它编戏上台。《梨园春》栏目播出的地方曲目很多,如豫剧《花木兰》、《红娘》、《秦雪梅》、《大祭桩》、《三哭殿》、《桃花庵》、《穆桂英挂帅》、《西厢记》、《五世请缨》、《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断桥》、《拷红》、《破洪州》、《窦娥冤》、《赵氏孤儿》、《司马貌告状》等,曲剧《风雪配》、《寇准背靴》、《秦香莲》、《泪洒相思地》等,越剧《诸葛亮吊孝》、《收姜维》、《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诸葛亮出山》等。由此可以看出,《梨园春》所传播的剧目内容大多强调戏曲的教化作用,注重戏曲传达伦理价值的功能。有歌咏精忠报国思想的。如马派演出的代表豫剧《穆桂英挂帅》塑造了具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的穆桂英的英雄形象。有宣传传统的尊老文化,教育人们尊重老人的。如宛梆《打金枝》强调了不管是作为一般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应该尊老敬老。有对嫌贫爱富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嘲讽的。如越调《李天保娶亲》对张忠实嫌贫爱富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有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对封建礼教不满的。如阎派演出的代表曲目《秦雪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虎美玲表演的《新白蛇传》中突出了白娘子追求自由、幸福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刻画了一位美丽、善良、多情、多义、温柔贤惠、坚贞不屈的中国女性的典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些剧目所反映的精忠报国思想,尊老敬老的传统:对坚贞不屈的爱情的歌颂,对丑恶现象的讽刺与针贬,都来自中原环境的孕育,迎合了中原百姓朴素的道德情感,受到中原百姓的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丰富的戏曲剧目为《梨园春》提供了丰富的节目源,而且使《梨园春》拥有了不同层次的观众群。
二、《梨园春》的电视传承方式特征
《梨园春》的热播,电视的作用功不可没。“《梨园春》栏目把豫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和电视结合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走向荧屏,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大大地缩小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吸引了众多戏迷和电视观众。”可见,中原传统戏曲艺术与电视相结合,是《梨园春》受到观众欢迎的关键。
电视是视听的结合,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它不仅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给人的感受是立体的,使观众更易于接受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文化,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观众基础。《梨园春》戏曲节目是电视化了的戏曲,《梨园春》通过栏目化把节目播出时间、频道、内容、形式、采制人员等相对固定,使得《梨园春》的节目播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原来我们熟悉的传统剧场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覆盖上了一层电视技术的外衣。《梨园春》让河南戏曲逐步纳入电视轨道,以电视节奏来演绎河南戏曲,抓住观众的情绪节律,变河南戏曲的冗长缓慢为简短快捷,删除过多的叙述性情节,加快表演性节奏,以电视化的手段,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今观众需求,重新打造河南戏曲经典。如《梨园春》播出的《破洪洲》、《花木兰》、《五世请缨》、《抬花轿》、《红灯记》等选段,运用电视手段进行现代包装,从电视的角度重新打造戏曲,使戏曲名段再现辉煌。《梨园春》将戏曲传统艺术与电视结合,用电视的制作节律来表现戏曲古韵,既使河南戏曲借助电视有了快速方便的传承手段,也使得电视节目有了新发展,开辟了河南省戏曲艺术的新的生存空间。正是利用电视的种种现代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梨园春》戏曲栏目才如此深受欢迎。
具体来说,以戏曲为专题的电视综艺晚会《梨园春》包括欣赏性节目和参与性节目。
《梨园春》中的欣赏性节目包括名家名段、戏剧小品、戏曲MTV、戏曲器乐演奏等。“名家名段”是邀请河南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表演著名戏曲唱段,原汁原味地展现河南戏曲艺术的魅力,满足河南戏迷观众的欣赏需求。“名家名段”中都是一些代表性唱段,经过数代著名演员的无数次的再创作,艺术精湛,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著名演员常香玉、小香玉、马金凤、田敏、魏俊英、卫云、王慧等唱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博得了广大观众的赞扬。她们做到了传情抒意,光彩夺人,开阔了观众的戏曲艺术视野。让观众更深人地了解河南 戏曲、了解河南戏曲人,达到了传承河南戏曲艺术的目的。“戏剧小品”是在河南戏曲中添加了歌舞、武术、杂技、时装表演等艺术手法,加快戏曲的节奏,甚至改变戏曲艺术传统的审美韵味。如韩俊丽、童超、党枫表演的戏曲绝活。朱世惠表演的戏曲小品《太监的自白》,奇志、大兵表演的戏曲小品《舞台轶事》等,使观众在笑中感受到了河南戏曲的审美意蕴。“戏曲MTV”是用流行音乐制作手法表现河南传统戏曲。编曲和配器在保留河南戏曲原有旋律及特色的基础上。再加上大型管弦乐队及电声乐队,令人对河南戏曲音乐的感受耳目一新。“戏曲器乐演奏”是以现场乐队为主,突出表演一件乐器,增强观众对民族戏曲乐器的了解,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河南戏曲音乐旋律,令迷恋戏曲演唱艺术的观众陶醉。
《梨园春》中的参与性节目主要是“戏迷擂台赛”,它强调了观众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观众在《梨园春》中的参与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戏迷擂台赛”具有电视互动节目的最大特征——海选。先进行跨省的大型戏迷选拔活动,把擂台搭到百姓家门口,引起观众的兴趣。《梨园春》的“海选”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即使在海选中表现不佳,还有循环海选的机会,当然海选是要选出能够传承河南戏曲艺术的优秀者,要让这些优秀者在《梨园春》栏目中以竞争的形式来表演河南戏曲。“戏迷擂台赛”不仅调动起了河南省甚至还有其他省市戏曲观众的参与热情。参赛选手不限性别、职业、年龄、地区等,他们中有几岁的小孩子、有七十几岁的老大娘;有农民、教师、工人、军官等。只要喜欢河南戏曲,有一定的演唱水平,就有机会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很多观众把能到《梨园春》参赛当作自己的艺术梦想。一个戏迷来参赛能带动一家人、有时一个村庄来关注,甚至参赛戏迷所在的整个县城都参与了,每到节目播出时,全县人争相观看参赛戏迷守擂能否成功。可以说一个参赛戏迷的参与达到了间接吸引家乡方圆几十公里的人对河南戏曲的关注。二是作为观众的直接参与。观众又分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两种类型。现场观众不仅能在现场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演唱,还可以当场给参赛者打分,表现自己的喜好意愿,增强了《梨园春》的娱乐性。电视机前的观众不直接参与节目,但却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参与到晚会中去,利用不断上升的红色灯参与节目,表示自己对所喜爱选手的支持。现场直播增强了电视机前的观众的现场感,充分强化和调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意识。观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选手的进级或出局,而观众中涌现的冠军同样是由观众的决定产生的。《梨园春》现场的演员也可以成为观众,他们在表演的同时,可以观察到现场观众传递过来的情感,也能够通过红色灯感受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自己的认同与否。《梨园春》栏目这种传播的互动性,使电视屏幕内外的观众和演员得到了交流和感染,观众和演员角色上的变换使观演界限模糊不清,戏曲传播途径扩大了,体现了电视剧场的广泛性。观众在参与互动中卷入到传播过程中去,正是电视传播的魅力所在。参与互动性吸引了《梨园春》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梨园春》传播活动的效果,使观众品咂出深蕴其中的河南戏曲的美学意蕴。观众对《梨园春》中河南戏曲的接受不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相反,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戏曲活动中来。应该说,“戏迷擂台赛”的整个过程是一次对所有观众普及与提高河南戏曲的机会。《梨园春》中的参与互动为中原戏曲文化的电视传承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另外,《梨园春》中“戏迷擂台赛”形式具有很强的造星功能。正是因为上了《梨园春》的电视舞台,许多选手的生活道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擂主的成功之路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如小擂主引起少儿观众及他们家长的极大兴趣,对吸引少年儿童学戏、听戏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与推动作用。正如总制片人蒋愈红说的:“《梨园春》的特色是戏迷擂台赛,突出娱乐性,吸引更多的各个层面的观众参与和收看。”很多参与擂台赛的戏迷将在《梨园春》打擂当作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他们参与到节目中来,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在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河南农村,他们的戏曲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使他们得到了释放。因此,戏曲传统文化在《梨园春》电视节目中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梨园春》使许多观众从最初的感官刺激和形式吸引到后来的对戏曲本身的兴趣,再到积极参与,完成了从戏盲到戏迷的转化过程,使戏曲得到了普及。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说:“河南豫剧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梨园春》将豫剧与电视传媒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弘扬民族戏曲艺术,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梨园春》将中原戏曲文化与现代电视结合起来,选择了电视戏曲综艺晚会模式,以厚重的中原戏曲文化为传播内容,运用电视手段整合、调整、浓缩、精炼河南戏曲资源,用电视制作节律来表现河南戏曲神韵,既使得原汁原味的中原戏曲的整体风貌借助电视有了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也使得戏曲栏目《梨园春》开拓了中原戏曲艺术传承的全新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该栏目的成功归于戏曲艺术与电视传媒的有机结合。有学者提出,《梨园春》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内容——戏曲和最现代的传播技术——电视相结合所走出的成功之路,对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富有借鉴意义的。国务委员陈至立说:“河南的好做法值得推广。”愿《梨园春》的成功能带动电视戏曲行业的共同繁荣。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一、《梨园春》的中原戏曲传统文化内涵
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原戏曲文化艺术,是几百年中原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河南戏曲曾与中原百姓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与中原百姓的生活连为一体,它是中原百姓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河南戏曲在舞台上不仅浓缩了中原百姓的悲欢离合,而且寄寓着中原百姓的道德理想、价值准则、生存智慧。河南戏曲引导着中原百姓的价值观念,使中原百姓通过戏曲接受了传统思想的熏陶。《梨园春》自开播以来,将传承中原地方戏曲作为自己的目标,以厚重的河南戏曲文化背景为依托,以传承中原戏曲文化为主要内容,为喜爱河南戏的观众展示了丰富的中原戏曲文化。
从传播剧种上来说:河南是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0多种,有记录的达到了80多种。而全国共有300多个剧种。河南剧种多、剧团也多,众多的河南地方戏剧种扎根于乡间,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目前在河南影响最大的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其他的主要剧种还有河南坠子、四平调、怀梆、大平调、二夹弦、大调曲,太康道情、宛梆、三弦书等,它们演出活动各有自己的范围区域,受到当地观众欢迎。《梨园春》播出的河南戏地方色彩浓烈,“《梨园春》的特色是民族的,本土的,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丰富的中原戏曲剧种为《梨园春》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原戏曲剧种对《梨园春》的火爆起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梨园春》跟这些剧种一样,都植根于独特的中原戏曲文化中。
从传播流派上来说,河南地方戏曲流派众多。拿豫剧来说。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在当代主要形成了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风、阎立品五大名旦在豫剧艺术流派中的地位,称为“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生角中的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都是各具特色的著名演员。越调著名演员申凤梅曾被人民艺术家老舍称为“越调能手”。曲剧中具有代表性演员张新芳打破了曲剧男扮女装传统,开创了女扮女角的先河。众多的戏曲流派是《梨园春》栏目得以发展的丰厚资源。
从传播剧目上来说,河南省地方戏曲的剧目实力雄厚,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有四千余个。《河南传统剧目汇编》一书中,豫剧共出了二十一集。这些剧目上下纵横几千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厚重的中原文化给河南戏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宫廷戏等反映的都是当时在中原地域发生的事。豫剧传统剧目题材来源很广。凡是民间有影响的传说故事,艺人都要把它编戏上台。《梨园春》栏目播出的地方曲目很多,如豫剧《花木兰》、《红娘》、《秦雪梅》、《大祭桩》、《三哭殿》、《桃花庵》、《穆桂英挂帅》、《西厢记》、《五世请缨》、《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断桥》、《拷红》、《破洪州》、《窦娥冤》、《赵氏孤儿》、《司马貌告状》等,曲剧《风雪配》、《寇准背靴》、《秦香莲》、《泪洒相思地》等,越剧《诸葛亮吊孝》、《收姜维》、《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诸葛亮出山》等。由此可以看出,《梨园春》所传播的剧目内容大多强调戏曲的教化作用,注重戏曲传达伦理价值的功能。有歌咏精忠报国思想的。如马派演出的代表豫剧《穆桂英挂帅》塑造了具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的穆桂英的英雄形象。有宣传传统的尊老文化,教育人们尊重老人的。如宛梆《打金枝》强调了不管是作为一般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应该尊老敬老。有对嫌贫爱富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嘲讽的。如越调《李天保娶亲》对张忠实嫌贫爱富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有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对封建礼教不满的。如阎派演出的代表曲目《秦雪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虎美玲表演的《新白蛇传》中突出了白娘子追求自由、幸福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刻画了一位美丽、善良、多情、多义、温柔贤惠、坚贞不屈的中国女性的典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些剧目所反映的精忠报国思想,尊老敬老的传统:对坚贞不屈的爱情的歌颂,对丑恶现象的讽刺与针贬,都来自中原环境的孕育,迎合了中原百姓朴素的道德情感,受到中原百姓的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丰富的戏曲剧目为《梨园春》提供了丰富的节目源,而且使《梨园春》拥有了不同层次的观众群。
二、《梨园春》的电视传承方式特征
《梨园春》的热播,电视的作用功不可没。“《梨园春》栏目把豫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和电视结合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走向荧屏,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大大地缩小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吸引了众多戏迷和电视观众。”可见,中原传统戏曲艺术与电视相结合,是《梨园春》受到观众欢迎的关键。
电视是视听的结合,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它不仅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给人的感受是立体的,使观众更易于接受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文化,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观众基础。《梨园春》戏曲节目是电视化了的戏曲,《梨园春》通过栏目化把节目播出时间、频道、内容、形式、采制人员等相对固定,使得《梨园春》的节目播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原来我们熟悉的传统剧场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覆盖上了一层电视技术的外衣。《梨园春》让河南戏曲逐步纳入电视轨道,以电视节奏来演绎河南戏曲,抓住观众的情绪节律,变河南戏曲的冗长缓慢为简短快捷,删除过多的叙述性情节,加快表演性节奏,以电视化的手段,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今观众需求,重新打造河南戏曲经典。如《梨园春》播出的《破洪洲》、《花木兰》、《五世请缨》、《抬花轿》、《红灯记》等选段,运用电视手段进行现代包装,从电视的角度重新打造戏曲,使戏曲名段再现辉煌。《梨园春》将戏曲传统艺术与电视结合,用电视的制作节律来表现戏曲古韵,既使河南戏曲借助电视有了快速方便的传承手段,也使得电视节目有了新发展,开辟了河南省戏曲艺术的新的生存空间。正是利用电视的种种现代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梨园春》戏曲栏目才如此深受欢迎。
具体来说,以戏曲为专题的电视综艺晚会《梨园春》包括欣赏性节目和参与性节目。
《梨园春》中的欣赏性节目包括名家名段、戏剧小品、戏曲MTV、戏曲器乐演奏等。“名家名段”是邀请河南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表演著名戏曲唱段,原汁原味地展现河南戏曲艺术的魅力,满足河南戏迷观众的欣赏需求。“名家名段”中都是一些代表性唱段,经过数代著名演员的无数次的再创作,艺术精湛,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著名演员常香玉、小香玉、马金凤、田敏、魏俊英、卫云、王慧等唱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博得了广大观众的赞扬。她们做到了传情抒意,光彩夺人,开阔了观众的戏曲艺术视野。让观众更深人地了解河南 戏曲、了解河南戏曲人,达到了传承河南戏曲艺术的目的。“戏剧小品”是在河南戏曲中添加了歌舞、武术、杂技、时装表演等艺术手法,加快戏曲的节奏,甚至改变戏曲艺术传统的审美韵味。如韩俊丽、童超、党枫表演的戏曲绝活。朱世惠表演的戏曲小品《太监的自白》,奇志、大兵表演的戏曲小品《舞台轶事》等,使观众在笑中感受到了河南戏曲的审美意蕴。“戏曲MTV”是用流行音乐制作手法表现河南传统戏曲。编曲和配器在保留河南戏曲原有旋律及特色的基础上。再加上大型管弦乐队及电声乐队,令人对河南戏曲音乐的感受耳目一新。“戏曲器乐演奏”是以现场乐队为主,突出表演一件乐器,增强观众对民族戏曲乐器的了解,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河南戏曲音乐旋律,令迷恋戏曲演唱艺术的观众陶醉。
《梨园春》中的参与性节目主要是“戏迷擂台赛”,它强调了观众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观众在《梨园春》中的参与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戏迷擂台赛”具有电视互动节目的最大特征——海选。先进行跨省的大型戏迷选拔活动,把擂台搭到百姓家门口,引起观众的兴趣。《梨园春》的“海选”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即使在海选中表现不佳,还有循环海选的机会,当然海选是要选出能够传承河南戏曲艺术的优秀者,要让这些优秀者在《梨园春》栏目中以竞争的形式来表演河南戏曲。“戏迷擂台赛”不仅调动起了河南省甚至还有其他省市戏曲观众的参与热情。参赛选手不限性别、职业、年龄、地区等,他们中有几岁的小孩子、有七十几岁的老大娘;有农民、教师、工人、军官等。只要喜欢河南戏曲,有一定的演唱水平,就有机会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很多观众把能到《梨园春》参赛当作自己的艺术梦想。一个戏迷来参赛能带动一家人、有时一个村庄来关注,甚至参赛戏迷所在的整个县城都参与了,每到节目播出时,全县人争相观看参赛戏迷守擂能否成功。可以说一个参赛戏迷的参与达到了间接吸引家乡方圆几十公里的人对河南戏曲的关注。二是作为观众的直接参与。观众又分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两种类型。现场观众不仅能在现场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演唱,还可以当场给参赛者打分,表现自己的喜好意愿,增强了《梨园春》的娱乐性。电视机前的观众不直接参与节目,但却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参与到晚会中去,利用不断上升的红色灯参与节目,表示自己对所喜爱选手的支持。现场直播增强了电视机前的观众的现场感,充分强化和调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意识。观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选手的进级或出局,而观众中涌现的冠军同样是由观众的决定产生的。《梨园春》现场的演员也可以成为观众,他们在表演的同时,可以观察到现场观众传递过来的情感,也能够通过红色灯感受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自己的认同与否。《梨园春》栏目这种传播的互动性,使电视屏幕内外的观众和演员得到了交流和感染,观众和演员角色上的变换使观演界限模糊不清,戏曲传播途径扩大了,体现了电视剧场的广泛性。观众在参与互动中卷入到传播过程中去,正是电视传播的魅力所在。参与互动性吸引了《梨园春》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梨园春》传播活动的效果,使观众品咂出深蕴其中的河南戏曲的美学意蕴。观众对《梨园春》中河南戏曲的接受不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相反,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戏曲活动中来。应该说,“戏迷擂台赛”的整个过程是一次对所有观众普及与提高河南戏曲的机会。《梨园春》中的参与互动为中原戏曲文化的电视传承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另外,《梨园春》中“戏迷擂台赛”形式具有很强的造星功能。正是因为上了《梨园春》的电视舞台,许多选手的生活道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擂主的成功之路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如小擂主引起少儿观众及他们家长的极大兴趣,对吸引少年儿童学戏、听戏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与推动作用。正如总制片人蒋愈红说的:“《梨园春》的特色是戏迷擂台赛,突出娱乐性,吸引更多的各个层面的观众参与和收看。”很多参与擂台赛的戏迷将在《梨园春》打擂当作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他们参与到节目中来,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在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河南农村,他们的戏曲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使他们得到了释放。因此,戏曲传统文化在《梨园春》电视节目中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梨园春》使许多观众从最初的感官刺激和形式吸引到后来的对戏曲本身的兴趣,再到积极参与,完成了从戏盲到戏迷的转化过程,使戏曲得到了普及。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说:“河南豫剧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梨园春》将豫剧与电视传媒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弘扬民族戏曲艺术,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梨园春》将中原戏曲文化与现代电视结合起来,选择了电视戏曲综艺晚会模式,以厚重的中原戏曲文化为传播内容,运用电视手段整合、调整、浓缩、精炼河南戏曲资源,用电视制作节律来表现河南戏曲神韵,既使得原汁原味的中原戏曲的整体风貌借助电视有了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也使得戏曲栏目《梨园春》开拓了中原戏曲艺术传承的全新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该栏目的成功归于戏曲艺术与电视传媒的有机结合。有学者提出,《梨园春》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内容——戏曲和最现代的传播技术——电视相结合所走出的成功之路,对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富有借鉴意义的。国务委员陈至立说:“河南的好做法值得推广。”愿《梨园春》的成功能带动电视戏曲行业的共同繁荣。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