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引言
如今,“高效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最响亮的口号、最重要的尺度,英语课堂自然也不例外。每位教师都为之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期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更高效。可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教学活动形式过于花哨,只注重形式,甚至偏离了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如何设计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教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教学活动多么丰富多样,都必须紧扣主题,一以贯之,做到教学活动看似松散,却于漫不经心处凸显一节课的“神”,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的高效。笔者以一节高效研讨课为例,通过对一些读写教学活动片断的反思,来探讨如何“形散神聚”地设计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活动,力争实现课堂的高效,进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2. 课例回眸
这节课是一节高三英语阅读教学课,教学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11 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Sir Clive Sinclair—the man who brought the technology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全文围绕Sir Clive Sinclair的生平及发明创造而展开,介绍了他非凡的童年,开办自己的公司以及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Sir Clive Sinclair,并能总结出促使他成功的优秀品质,继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与品质。授课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写任务。但笔者在聆听了该教师的授课之后,感到这节课的读写教学活动的设计仍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框架,没有从宏观上来整体把握文本,因而整个设计显得较为松散,流于形式。笔者认为qualities of successful people是整个文本的“神”,应据此串联所有教学活动的环节。基于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尝试性进行了些许修改,力图让教学活动的设计“形散神聚”、合理高效。
3. 教学片段及改进策略
[片段回1]
授课教师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在课件上给学生展示了如下的教学指令: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uch successful people as Yang Liwei, Liu Xiang, Bill Gates and expec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优化策略]
追问激疑。高效课堂的提问主要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发展。教师在导入部分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而提问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紧扣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出发设计课堂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屠艳宁,2012)。如果呈现几张成功人士的图片仅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开口说几句,笔者认为这个导入充其量只是做到了激发兴趣,并未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谈论了这些成功人士后,教者应因势利导,继续发问“Yes, they are so successful that they have become heroes in our mind. Then what qualities do they possess that make them so successful? Can you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m?” 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紧扣主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所以,教者可以将课件上给学生展示的教学指令修改如下: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uch successful people as Yang Liwei, Liuxiang, Bill Gates and expec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and guide them to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m.
[片段回放2]
授课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细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并归纳每小节的段落大意,因此在课件上展示如下教学指令:Go 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choos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Read alou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ry to conclud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优化策略]
巧理文脉。读写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基于语篇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分析篇章结构,关注文脉的逻辑关系。教者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并要求学生借助每段首句,概括每段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框架结构。但是,笔者认为,教者在进行读写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因此,笔者尝试打破常规,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直接进行文本框架结构的分析理解,而是建议该教者承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借助文本去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描述Sir Clive Sinclair是个成功的人士,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Sir Clive Sinclair作为成功人士的 good qualities。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要自己先概括段落大意并分析文章结构,然后才能进行深层次地思考作者写作的行文思路,这样的设计有突破、有新意,前后环节连贯、自然。该环节的教学指令修改如下: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another successful man—Sir Clive Sinclair. What aspects does the passage cover to show that he is a success? [片段回放3]
在引导学生理清了文本的框架之后,教者组织了小组“话题讨论”的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几个话题,每组自主选择一个话题。讨论的话题如下:
Topic 1: Why has he been so successful?
Topic 2: What does success mean to you?
Topic 3: How do you think you can achieve your success?
[优化策略]
借力发力。教者让学生总结导致Sir Clive Sinclair成功的品质,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是成功,以及如何获得成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升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笔者认为,此时,还未到火候,因为学生关于此话题的信息储备并不充足,这一点可以从学生自主表达时言之无物、只有观点、缺乏支撑信息这一现象得到佐证。因此,在学生讨论之前,笔者认为,教者应该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利用教材第77页Success这篇文章来增加学生的信息储备,拓宽学生的思路,真正地为下一步讨论和写作奠下基础。教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教学活动:What other qualities do successful people share? Please turn to Page 43. Read the passage Success and summarize common qualities of successful people.
[片段回放4]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者用“写”的环节,将学生的信息输入变为信息输出,旨在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教者给学生发出了如下教学指令:Based on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Sinclair and our discussion about success, please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dream and how to realize your dream.
[优化策略]
成功自我。同样是输出,教者设计的写作话题过大且偏离文本的主题,学生也不容易找到写作的切入点。而笔者认为,教者应引导学生从当下出发,让学生手写我心,写自己作为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如何能取得成功。这样,教者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努力成为一名成功的高三学生,又能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更能激励他们向成功人士看齐,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成功自我。基于这样的反思,笔者认为该环节可以修改为:Everything is possible.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how to achieve success as a Senior Three student.
4. 结语
经过笔者对这些片断的优化后,整个读写活动的教学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提升,先利用图片让学生Brainstorm,引导学生思考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Sir Clive Sinclair的成功品质,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最后落点于学生对自身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的思考和讨论,凸显成功品质这一主题,水到渠成。看似散的读写教学活动却始终围绕课文的中心“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而展开,真正做到“形散神聚”。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的文章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笔者认为读写教学中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应“思必有路”,教师对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深入思考,注重完善“真学课堂”背景下的各种教学活动,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才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栟茶高级中学)
如今,“高效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最响亮的口号、最重要的尺度,英语课堂自然也不例外。每位教师都为之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期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更高效。可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教学活动形式过于花哨,只注重形式,甚至偏离了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如何设计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教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教学活动多么丰富多样,都必须紧扣主题,一以贯之,做到教学活动看似松散,却于漫不经心处凸显一节课的“神”,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的高效。笔者以一节高效研讨课为例,通过对一些读写教学活动片断的反思,来探讨如何“形散神聚”地设计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活动,力争实现课堂的高效,进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2. 课例回眸
这节课是一节高三英语阅读教学课,教学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11 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Sir Clive Sinclair—the man who brought the technology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全文围绕Sir Clive Sinclair的生平及发明创造而展开,介绍了他非凡的童年,开办自己的公司以及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Sir Clive Sinclair,并能总结出促使他成功的优秀品质,继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与品质。授课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写任务。但笔者在聆听了该教师的授课之后,感到这节课的读写教学活动的设计仍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框架,没有从宏观上来整体把握文本,因而整个设计显得较为松散,流于形式。笔者认为qualities of successful people是整个文本的“神”,应据此串联所有教学活动的环节。基于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尝试性进行了些许修改,力图让教学活动的设计“形散神聚”、合理高效。
3. 教学片段及改进策略
[片段回1]
授课教师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在课件上给学生展示了如下的教学指令: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uch successful people as Yang Liwei, Liu Xiang, Bill Gates and expec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优化策略]
追问激疑。高效课堂的提问主要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发展。教师在导入部分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而提问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紧扣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出发设计课堂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屠艳宁,2012)。如果呈现几张成功人士的图片仅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开口说几句,笔者认为这个导入充其量只是做到了激发兴趣,并未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谈论了这些成功人士后,教者应因势利导,继续发问“Yes, they are so successful that they have become heroes in our mind. Then what qualities do they possess that make them so successful? Can you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m?” 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紧扣主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所以,教者可以将课件上给学生展示的教学指令修改如下: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uch successful people as Yang Liwei, Liuxiang, Bill Gates and expec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and guide them to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m.
[片段回放2]
授课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细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并归纳每小节的段落大意,因此在课件上展示如下教学指令:Go 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choos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Read alou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ry to conclud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优化策略]
巧理文脉。读写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基于语篇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分析篇章结构,关注文脉的逻辑关系。教者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并要求学生借助每段首句,概括每段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框架结构。但是,笔者认为,教者在进行读写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因此,笔者尝试打破常规,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直接进行文本框架结构的分析理解,而是建议该教者承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借助文本去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描述Sir Clive Sinclair是个成功的人士,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Sir Clive Sinclair作为成功人士的 good qualities。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要自己先概括段落大意并分析文章结构,然后才能进行深层次地思考作者写作的行文思路,这样的设计有突破、有新意,前后环节连贯、自然。该环节的教学指令修改如下: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another successful man—Sir Clive Sinclair. What aspects does the passage cover to show that he is a success? [片段回放3]
在引导学生理清了文本的框架之后,教者组织了小组“话题讨论”的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几个话题,每组自主选择一个话题。讨论的话题如下:
Topic 1: Why has he been so successful?
Topic 2: What does success mean to you?
Topic 3: How do you think you can achieve your success?
[优化策略]
借力发力。教者让学生总结导致Sir Clive Sinclair成功的品质,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是成功,以及如何获得成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升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笔者认为,此时,还未到火候,因为学生关于此话题的信息储备并不充足,这一点可以从学生自主表达时言之无物、只有观点、缺乏支撑信息这一现象得到佐证。因此,在学生讨论之前,笔者认为,教者应该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利用教材第77页Success这篇文章来增加学生的信息储备,拓宽学生的思路,真正地为下一步讨论和写作奠下基础。教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教学活动:What other qualities do successful people share? Please turn to Page 43. Read the passage Success and summarize common qualities of successful people.
[片段回放4]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者用“写”的环节,将学生的信息输入变为信息输出,旨在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教者给学生发出了如下教学指令:Based on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Sinclair and our discussion about success, please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dream and how to realize your dream.
[优化策略]
成功自我。同样是输出,教者设计的写作话题过大且偏离文本的主题,学生也不容易找到写作的切入点。而笔者认为,教者应引导学生从当下出发,让学生手写我心,写自己作为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如何能取得成功。这样,教者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努力成为一名成功的高三学生,又能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更能激励他们向成功人士看齐,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成功自我。基于这样的反思,笔者认为该环节可以修改为:Everything is possible.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how to achieve success as a Senior Three student.
4. 结语
经过笔者对这些片断的优化后,整个读写活动的教学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提升,先利用图片让学生Brainstorm,引导学生思考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Sir Clive Sinclair的成功品质,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最后落点于学生对自身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的思考和讨论,凸显成功品质这一主题,水到渠成。看似散的读写教学活动却始终围绕课文的中心“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而展开,真正做到“形散神聚”。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的文章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笔者认为读写教学中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应“思必有路”,教师对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深入思考,注重完善“真学课堂”背景下的各种教学活动,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才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