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慰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 发展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就高中《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材教法做一个简单的探讨学习。更好的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致力于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一、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
1、任课教师既要学习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站在社会主义三尺讲台的的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鲜明,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做民族团结的拥护者和宣传者。
其次,要学习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知识。想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更强大,知识更渊博。例如民族是怎么产生?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民族问题等等很专业的名词,很专业的知识。目前我学习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民族理论通论》(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
2、教材处理应坚持的原则
课时安排灵活:每周至少有一节民族团结理论课,依据本地本校具体情况安排。理论问题具体:把理论的知识具体化,和本地本校实际相结合。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活趣味性一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求知的渴望。原则问题明确:坚定自己的立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3、教学实施要以新科课理念为指导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2)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②创设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在强化认知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兴趣和学习效能感;(4)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
二、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首先,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应该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围绕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和活动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民族问题的内涵和产生根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自身发展、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
认识民族问题的产生根源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明辨民族问题、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促进民族团结繁荣、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自觉性,牢固树立自身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
其次,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
(1)材料选择要恰当、典型,不偏离教学内容;(2)材料选择要坚持正面教育;(3)材料选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时代气息,有震撼力;(4)材料选择要精,避免堆砌。
再次,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材料,以问题为中心,恰当设置问题。
(1)问题设置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引领;(2)问题设置与材料体现观点相一致;(3)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层层递进;指向明确,以教学目标为重点;(4)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根据新闻和图片设计问题:师:这则新闻和图片涉及的是什么事件?生:巴以冲突。师:巴以冲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国家主权问题?民族利益冲突的问题?)生:民族利益冲突。师:你从身陷这场民族利益冲突的老妇人眼里能读到什么?生:停止冲突、期望和平……师: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虽然国际社会多方促和,但是……至少到今天,对那些无辜的人们来说,既不是痛苦的开始,也不是悲伤的结束。而巴以冲突,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尖锐的民族问题。自二战以来,全球爆发的较大纠纷、冲突和战争中有83.73%是因民族问题而引发的。
那么,该如何认识民族问题?为何会产生民族问题?就让咱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再次,教学设计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把教师得出结论通过学生体验验证最后把教师总结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为学生活动体验—学生感悟发现结论—教师总结提升。重视“以材料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设计。这是 “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不是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
总之,一堂好课,一堂有质量的课它需要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记得曾经有位特级教师说过:“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间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就能使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大的学习益。”是的,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希望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更好的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量。
一、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
1、任课教师既要学习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站在社会主义三尺讲台的的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鲜明,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做民族团结的拥护者和宣传者。
其次,要学习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知识。想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更强大,知识更渊博。例如民族是怎么产生?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民族问题等等很专业的名词,很专业的知识。目前我学习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民族理论通论》(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
2、教材处理应坚持的原则
课时安排灵活:每周至少有一节民族团结理论课,依据本地本校具体情况安排。理论问题具体:把理论的知识具体化,和本地本校实际相结合。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活趣味性一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求知的渴望。原则问题明确:坚定自己的立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3、教学实施要以新科课理念为指导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2)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②创设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在强化认知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兴趣和学习效能感;(4)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
二、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首先,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应该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围绕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和活动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民族问题的内涵和产生根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自身发展、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
认识民族问题的产生根源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明辨民族问题、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促进民族团结繁荣、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自觉性,牢固树立自身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
其次,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
(1)材料选择要恰当、典型,不偏离教学内容;(2)材料选择要坚持正面教育;(3)材料选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时代气息,有震撼力;(4)材料选择要精,避免堆砌。
再次,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材料,以问题为中心,恰当设置问题。
(1)问题设置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引领;(2)问题设置与材料体现观点相一致;(3)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层层递进;指向明确,以教学目标为重点;(4)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根据新闻和图片设计问题:师:这则新闻和图片涉及的是什么事件?生:巴以冲突。师:巴以冲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国家主权问题?民族利益冲突的问题?)生:民族利益冲突。师:你从身陷这场民族利益冲突的老妇人眼里能读到什么?生:停止冲突、期望和平……师: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虽然国际社会多方促和,但是……至少到今天,对那些无辜的人们来说,既不是痛苦的开始,也不是悲伤的结束。而巴以冲突,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尖锐的民族问题。自二战以来,全球爆发的较大纠纷、冲突和战争中有83.73%是因民族问题而引发的。
那么,该如何认识民族问题?为何会产生民族问题?就让咱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再次,教学设计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把教师得出结论通过学生体验验证最后把教师总结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为学生活动体验—学生感悟发现结论—教师总结提升。重视“以材料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设计。这是 “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不是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
总之,一堂好课,一堂有质量的课它需要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记得曾经有位特级教师说过:“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间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就能使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大的学习益。”是的,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希望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更好的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