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作促改革,以协作建示范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已经启动或即将启动国示范的建设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全省统筹、合理分工、市场运作、成果共享”的建设原则,全省各示范校建设单位在省厅职社处的统一部署下以专业为纽带,建立了若干个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期望在省域范围内实现重点专业建设的交流沟通、分工协作、共建共享。数控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自2011年9月以来主要围绕着“协作什么”、“如何协作”开展了一些工作。
  对于国示范校的建设任务,教育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即示范校建设要围绕“7 1”(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规范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开展工作。这些任务落实到重点专业建设上就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建设内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根据建设内容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协作机制。一种是“交流启发式协作”,主要针对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这两类建设任务的共同特点是比较依赖于学校现有的校内外资源。比如校企合作,各个学校所在城市不同,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企业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要跨校、跨区域合作,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像这类协作,更多的是通过成员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借鉴启发的方式来优化、完善各个成员学校各自的建设方案,针对具体的任务以成员学校自建为主。第二种是“合作共建式协作”,主要面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这一建设任务,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和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作为专业建设中的软件要素、内涵要素,是对具体专业建设内容的抽象概括,目前已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容易实现在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下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建。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目前开展的工作来看,更多的是在合作共建式协作机制下开展的面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任务中的协作。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省内机电类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也是成员学校最多的一个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目前第一批国示范建设学校中有九所以数控技术应用或相近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
  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各成员学校的办学类型和专业建设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建共享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大多数的成员学校能够参与到协作组的各项建设任务中,保证建设的成果能够被大多数成员学校所使用,经过广泛协商,我们制定了以共享带动共建、共享是目的、共建是手段的协作原则,保证了各成员学校能够积极地参与协作组内的各项建设任务。
  
  1.加强专业调研,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对于中专、五年制高职和高技这三种不同的办学类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现状也不尽相同。对于五年制高职和高技而言,已经由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劳动部门牵头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方案。对于中专,自教育部2010年3月重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来,尚未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以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同时,根据“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要求,完善五年制高职和高技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针对专业调研这一专业建设中普遍的薄弱环节,以协作组为单位,制订统一的专业调研材料,共同开展调研,聚少成多,形成区域性的专业调研报告,为各成员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提供建设依据。
  2.协作共建,构建以专业为切入点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突出实用。
  在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上,从各成员学校的建设方案看,限于建设的人力和现有资源,多以个别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通过在协作组层面上整合各个成员学校不同的课程建设基础,可以实现专业一体化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目前,协作组已确定机械制图、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数控机床电气安装、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以及CAD/CAM技术等九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计划,基本涵盖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多个专门化方向。
  在本协作组的运作过程中,我们感到还有如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上,由于不同办学类型的教学目标不同,同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完全不同。例如,对于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中专只需要达到中级工即可,而对于五年制高职和高技,则以高级工为教学目标。因而,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更应注重资源建设的拓展,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校按需选用,扩大教学资源的使用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共建共享。此外,目前的资源开发还多停留在以个体课程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项目课程或者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上,现有的课程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既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从职业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改善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实现示范校建设中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更新。在建设过程中,为避免以往精品课程建而不用的弊端,还应突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使得建成的资源能够真正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资源建设的效益。
  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以专业为纽带,以协作共建为目的,联合了省内一批优质职业学校的优质专业建设资源,同时在协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使用等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随着第二批、第三批建设学校的加入,又面临着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如何有效延续等新的问题。正如示范校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样,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自身的工作也应在协作中创新,通过共建共享来扩大各重点专业的示范作用,真正实现以点带面的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变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3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推进教育信息化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根据众多专家的理解,大致可以认为革命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变了学习者的教育需求,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在现代岗位劳动和生活中的一
又是一年就业季。  今年中职生的就业率数字一定如同以往般“好看”,并且随着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建设,大量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推开,就业率里面必增添了不少升学发展的“含金量”。然而,职校生,尤其是中职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下所遮掩的问题,还是令所有的知情者隐忧。  就业是职校办学的终端显示,也是职校吸引力的根源所在,所谓“出口畅,入口旺”。所以中职生就业的困局,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当前职业教育
【摘要】“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专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以空间思维为主导、能力训练为主线、主要介绍服装结构规律的专门化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其学习过程是一个职业情感与版型审美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人身价值观和职业观不断形成的过程。为了培养适应服装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学业水平测试考纲所呈现的“一个核心、三个能级、四个基本、五个方面”的新理念对现有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专业基础
【主题论文】  导读: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产生的新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的项目既可以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项服务。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模式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其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体现的是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通过岗位任务的分
人,什么东西最为可贵?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那就是——生命。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维持生存、保全生命作为最基本的人类需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教育无论哪一种类型、哪一个层级,都应该把救生护生知识作为必备内容。而作为直接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技能操作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700多万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对这部分即将进入职场的新生代产业工人
订单培养、冠名班作为职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大行其道,被认为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然而订单班、冠名班的发展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了该模式的推广和效用。杭州某高职校2010届40多人的“庄泉订单班”,毕业后两年仍留在合作企业的只有1人,流失率超过97%。合作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参与该冠名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现在这个结果让企业很难接受,影响了继续合作的积极性。学
强化技能训练,突出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要旨。我校是一所培养护理、药学和相关医学专业人才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人才强校、质量兴校、市场立校、专业建校、和谐办校”方针。弘扬“厚德博爱精业笃行”校训,重抓学生技能训练,打造“六优”工程,着力培养“能干、会干、肯干”的高素质、高技能“三干”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95%以上。   
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基于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考察或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所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首先要解决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如何保证职业院校的质量建设等问题。如果职业院校的质量建设缺少必要的保障条件,一切都无异于“画饼充饥”。  一、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质量  教育理念体现管理者和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水平。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概括来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育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对全面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试图从依法治校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依法治校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 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2013年开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一项“优才计划”,即选拔一批爱钻研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学院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项目研发,以给予一定津贴。“既培养了尖子生,又资助了贫困生,一举两得。”选定了12名高职生后,学校进行教学设计改革:大三上学期把生产中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抛给学生,让其结合兴趣确定研究选题,收集文献资料,开展沙龙研讨,制定研究路径,用已有技能开展相关实验获取工艺数据,进